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我国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研究.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2157474
  • 上传时间:2018-06-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1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我国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研究我国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也发展迅猛但同时,高校贫困生的数量与结构规模也不断扩大于是,在我国,出台了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国家领导层高度重视困难生资助工作,强调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入学,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化教育结构,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时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关键词]:贫困生 资助 机制 问题 完善 一、我国高校贫困生现状(一)我国高校贫困生结构现状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起步,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也飞速发展,伴随着高校贫 困生数量和规模的不断的增大,而且在中国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存在差异,很 多来自贫困家庭的学子尽管考进了理想的学府,但迫于经济压力,为高额的学 费头疼,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加强对这么贫困学子的资助, 这些家庭贫困主要源于在这些年经济发展中诚城乡差距、东中西部差距的不断 扩大和城市下岗群体的出现等原因 2009 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人数 2285.15 万人,在高校贫穷生占的比 例如下图 1-1全国普通高校家庭经济情况527, 23%166.1, 7% 1592.05, 70%家庭困难学生 家庭特别困难学生 不困难学生2009 年,我国中央部属高校在校生总人数 251.72 万人,在高校贫穷生占 的比例如下图:1-2中央部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5.3, 22%18.2, 7% 178.22, 71%家庭困难学 生 家庭特别困 难学生 不困难学生2009 年,我国地方属高校在校生总人数 2033.43 万人,在高校贫穷生占的 比例如下图 1-3地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71.7, 23% 147.9, 7%1413.83, 70%家庭困难学 生 家庭特别困 难学生 不困难学生(二)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现状 近年来,根据“高等教育成本应由国家和个人分担”原则和“教育公平” 原则,高等院校实行缴费上学。

      这一改革引发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难的问题 高校出现了相当数量的贫困生这引起了国家高度重视,在国家主导下全国各 高校探索形成了以奖、贷、助、补、减、缓为主要内容的多元化高校贫困生资 助体系经过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高等教育阶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 和生活困难为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是,目前我国的家庭经济困难 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尤其是普通本科高校面临的问题比较突出,与 同时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 上也制约着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找到其中的问题,及时地进 行改善,争取改善资助体系的现状近些年,为了帮助贫困的学子顺利完成学业,经过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和学 校方面的努力,基本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资助机制国家因此出台了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极力推动资助工作的开展二、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现状(一) 、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主要内容 2007 年,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 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 (国发〔2007〕13 号)及其配套 办法颁布实施后,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 式并存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入大学, 首先可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按时报到入校后,学校对其家庭经济困难 情况进行核实,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其中,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 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解决生活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 为主,以勤工助学等为辅此外,国家还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 人面向高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共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 学业二) 、高校资助政策实施范围 1、国家奖学金; 2、国家励志奖学金 3、国家助学金 4、国家助学贷款 5、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6、师范生免费教育 7、勤工助学 每年国家都拨款下来,切实帮到每个困难的学子,譬如,2009 年,资助学 生 3106.04 万人次,资助总金额 347.2 亿元从表格 2-1 所示: 人数(万)金额(亿)占资助总比率%人均金额(元)奖学金723.4992.9226.761284助学金674.8195.2627.44%1412国家助学贷款170.9493.5726.95%5474服义务兵役补偿3.054.711.36%15400基层就业学费贷款1.562.260.65%14500师范生免费补助4.144.151.2%10000特殊困难补助187.257.032.02%375伙食费补贴885.8815.924.59%180勤工助学295.2914.334.13%485学费减免41.478.112.34%1955校内无息借款8.463.511.01%4142其它项目资助109.75.441.57%496备注:(其他资助项目,如水电费补贴、绿色通道生活用品礼包、春节留校学 生资助、部队助困、师生爱心互助捐款、教职工一助一、导师资助、就业帮扶 基金、特殊行业就业奖励、优秀大学生奖励等) 。

      (三) 、其他资助政策与措施 学费减免 国家对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无法交 纳学费的学生,特别是其中的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烈士、优抚家庭子女 等,实行减免学费政策具体减免办法由学校制订 绿色通道 绿色通道是指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新生,一律先办理入 学手续,然后再根据经核实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分别采取“贷、奖、助、补、 减”等不同的资助措施,确保每一位新生都能够顺利入学目前各公办高等学校 已全面建立“绿色通道”制度 辅助措施 各高校利用自有资金、社会组织和个人捐款等,设立奖学金、 助学金;对发生临时困难的学生发放特殊困难补助等 虽然,在我国,各领导阶层都高度重视高校助学工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 方针政策,但是,不免在很多地方会存在一些缺陷,需要我们去发现,改进, 完善三、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构成(一) 、贫困生资格认定过程的缺陷 贫困生的“身份”认定机制存在缺陷很多高校都是以学生入学时, 在家庭所在地的村委会、街道办事处等有关基层部门开据的列有家庭人口、 收入等基本情况的证明为依据,也就是说大学生的“贫困生身份”由家庭 所在地的“一纸三级证明”决定,不管学生是否真的家庭困难,纸上说了 算,认定机制缺乏监督和责任追究“三级证明”是很值得质疑的。

      不少大 学生为了取得“贫困生身份” ,获取资助,甚至不择手段致使一些确实贫 困的学生得不到帮助,而一些“富裕生”却顶着“贫困生”的头衔,享受 着不应该属于他(她)的待遇认定机制应包括个人申请与诚信承诺、所 在地的证明、公示与学生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批、跟踪调查与逐年调整、 追究责任等 (二) 、评定过程存在较多问题 1、评定基础不清晰经过调研发现,目前很多高校的助学管理者,对经济资助、学生评价 和资助引导意义这三者的关系是模糊不清的从一些政策上即可见到一斑, 例如有高校的资助政策中规定凡挂科者,不得申请校内生活贷款和助困奖 学金;凡受处分的学生,不得享受资助政策等等这些政策已经变相的讲 资助和奖励混为一谈,将资助仅当作是对优秀学生的一种特权,而让贫困 的学子因某一次考试不及格或是无意犯规而不能得到资助,给他们自身带 来许多困扰,在生活上还是拮据,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或学习 2、评定方法不科学 员主导型、班委推荐型和班会讨论型关于评定的方式从评定决策 者来说,存在不当之处例如,员主导型容易出现光环效应和陷入能 力陷阱,带有多少主观色彩班委推荐型是比较合适的,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但也会受到少数人意志的控制,公正性不能保证。

      班会讨论型容易出 现了乐队效应,也容易让贫困生感到自卑,暴露同学的隐私的责任,从而 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3、评定不能及时反映变化 目前的贫困生认定工作一般是在学期初进行认定的,一旦经过评定就 不再进行改变,整一年的资助的标准与人数就以此为标准在此范围内的 学生才有资格享受各类资助不在此范围的学生则基本上没有任何机会接 受资助于是进入贫困生清单被认为是拿到了受资助资格的船票很显然, 很多时候,一霎间就可以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学生的贫困情况可以 随时改变,而面前这种评定方法,并不能对这种变化有应对的方法 (三) 、没有考虑资助对困难程度的影响 事实上,学生家庭的贫困程度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是少数,而最重要 的一种因素是资助对困难程度的影响,由于人的认知能力所限,在一个较 大范围内进行主观平衡是难以达到的正因为如此,管理者才容易陷入光 环效应因此,即使管理者主观上注意到了以往的资助应该影响到下一代 资助的决策,但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没有能力实现这种最优化,同时多 见的一种情况是在每一次资助决策时,拿出来对照的贫困清单是相同的 对于这些贫困生已经接受的资助情况并没有被重视和考虑进去 (四) 、管理机构的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首先,很多高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是隶属于学生工作部的一个科室, 并属于学校二级管理部门。

      这在统筹协调资助管理工作时并不利于其职能 的实现与发挥 其次,很多高校在人员配备方面并不是专人负责,而是由学生工作部 原有教师兼任,工作任务重、头绪多很难保证资助管理工作的高校与高质再次,高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普遍存在“上重下轻”的现象,即学校 高度重视贫困生资助的同时学院配套资助管理体系跟不上学院存在着专 职员少、学生工作任务重的矛盾,很难固定一名专职人员从事资助管 理工作这样导致工作脱节、效率低下、难以创新等问题 最后,现行省级和高校的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模式使高校学生资助管理 机构与上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沟通多和银行或生源地信用社沟通少,是导 致国家助学贷款等问题高校和银行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四、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改革纯粹经济上的帮助的模式,提供贫困生的能力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贫困不只是单纯的经济困难,它还包括贫困生 面临的心理上的压力、物质资源、知识技术信息以及一些社会机构之间的 关系时,无法得到这些资源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或者没有这方面的能力 这是一个结构上的问题因此,我们不仅要及时适当地给予他们在经济上 的资助,而且深入了解他们内心的情感,缓解他们的压力,完善新的资助 模式,把学校资助与社会资源联系起来,把学生资助与学生思想教育,心 理联接起来,调动学校,学生、社会的积极性,共同做好家庭经济困 难学生的工作。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勤工俭学活动中,在工作中,提高贫困 生的技术能力,实现“供给型”到“经营型”的转变二)勤工助学岗位的供给较少,不能满足所有贫困生的需求 勤工助学岗位使贫困生拥有参与校园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机会勤工助 学不仅能锻炼高校贫困学生的工作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主 观能动性,并能使他们正确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但目前我国高校普 遍存在勤工俭学岗位少、服务内容单一、服务层次较低等问题校内的勤 工俭学岗位多是打扫教室,整理图书馆资料,或者在校院办公室打字,传 送文件等工作,而真正与学生专业有关的助教、助研等工作相对较少,不 能满足所有贫困生勤工俭学的需要,且待待遇低,无法解决贫困生的学费 问题 (三)完善贫困生的认定机制,提高资助质量 贫困生认定难既有其制度的问题,也有人为的原因必须在总结原有 贫困生认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传统贫困生认定机制的方式、方法与程 序进行全面的科学的优化与重构加大对大学生政策宣传与诚信教育的力 度,建立生源地贫困生认定监督与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动态贫困生档案制 度,建立贫困生消费信息调查和公示等等全面了解贫困生的生活状态, 用标准化工作方法代替传统的方法,大力节省贫困生认定成本。

      (四)完善评定机制,实行公平资助 高校对学生进行进行家访或委托进行家庭情况调查等形式,摸清学生 真实家庭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