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现代历史复习提纲.doc
6页世界现代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 1 课 俄国十月革命1、简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背景:1917 年 3 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俄国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它与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同时存在临时政府掌握主要权利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过程:布尔什维克党在 1917 年 8 月提出武装起义的方针,11 月 6 日列宁来到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领导起义,11 月 7 日,取得胜利结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1918年 3 月,苏俄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2、了解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世界历史由此进入现代史,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第 2 课 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 了解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到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十月革命后,苏联面对国内国外的敌人,为了战胜敌人,苏维埃在经济上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措施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对中小型企业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
新经济政策:⑴目的: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缓和政治危机,1921 年 3 月,俄共(布) “十一”根据列宁的建设,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⑵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A 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 除重要工矿企业由国家经营外,中小企业可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C 恢复自由贸易⑶作用:使苏维埃俄国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到战前的水平,苏维埃政权以进一步巩固2、了解苏联的成立的时间、国名1922 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俄罗斯后来发展到 15 个加盟共和国3、概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⑴经济建设:1924 年列宁逝世后,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奋斗1928~1937 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得到加强与此同时,苏联加快了实现农业集体化的步伐⑵苏联新宪法: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1936 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
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⑶“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斯大林模式”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积极作用,但也具有严重弊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 3 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了解凡尔赛和约与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巴黎和会:性质:战胜的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一次分赃会议⑴1919 年 1 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目的) ,在法国巴黎附近的凡尔赛宫召开了巴黎和会英法美三国操纵了这次会议⑵中心议题: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⑶《凡尔赛和约》内容:A 领土: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B 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十万人;莱茵河东岸 50 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C 政治: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独立;D 赔款:由协约国设立 “赔款委员会 ”决定德赔款总数,E 殖民地: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以“委任统治”名义加以瓜分;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无视中国人民利益。
(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⑷凡尔赛体系的构成及影响:《凡尔赛和约》与 1919~1920 年协约国列强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和利亚等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一起,构成凡尔赛体系,确定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九国公约》⑴时间、地点:1921~1922 年,华盛顿⑵参加国: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国代表⑶《九国公约》:1922 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 ,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 、 “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扩张提供了方便⑷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2、 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及一战后的世界格局:凡尔赛体系,确定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整个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构成了一战后的国际新格局但它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因此,并不能长久的维持下去第 4 课 经济大危机1、简述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1)1929 年~1933 年经济大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根源: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因此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 )(3)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4)影响:A 广大人民身受其害 B 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2、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1)时间 1933 年罗斯福总统宣布实施“新政” 2)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3)内容(措施):A 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B 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誉;C 政府让农民缩减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政府付款补贴;D 兴建公共工程,以减少庞大失业队伍刺激消费和生产4)影响、评价: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但不能根除经济危机第5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1、了解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是德意日的侵略暴行2、了解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背景、经过及德日内外政策,初步认识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关系(1)背景:1929~1933 年经济大危机激化了社会矛盾,引发了政治危机,德日法西斯势力猖獗。
2)法西斯的暴行:A 制造“国会纵为案” ,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解散一切工会,取缔了除纳粹党以外的一切政党,还镇压、迫害革命者和反法西斯战士;加强思想控制,焚烧大量进步书籍,妄图毁灭人类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B 反犹狂潮:希特勒在《我的奋斗 》中就叫嚣犹太人是德国的“败类“执政期间,犹太人被剥夺了德国公民身份,不得经商,不许担任公职,不能从事教师职业,限制从事自由职业;不得参军;严禁与雅利安人通婚等等商店拒绝向犹太人出出售售商品法西斯分子还对犹太人发动袭击,捣毁他们的住宅和商店,强迫他们清扫街道人量犹太人被近抛弃财产,逃离德国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实行种族灭绝政策,570 多万犹太人遭到杀害3)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A 1933 年,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称为国家元首,建立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B 1936 年,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了解慕尼黑阴谋(1)背景:希物勒上台后,德国实施了一连串扩军备战措施,还吞并奥地利,都没受到国际社会有效抵制和制裁德国侵略野心进一步膨胀,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史斯洛伐克,英法两国希望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求得一时和平。
2)慕尼黑会议:1938 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 10 天内把苏台等地割让给德国,这一事件史称 “慕尼黑阴谋” 2、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影响(1)实质:20 世纪 30 年代,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活动使西方大国的利益受到一定损害但西方大国害怕法西斯国家的战争讹诈,并且企图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于是对法西斯国家实施绥靖政策2)内容:西方大国对法西斯国的侵略不是严厉制裁,而是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3)影响: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绥靖政策影响极其恶劣,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3、了解德国突袭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影响(1)1939 年 9 月 1 日清晨,德国军队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2)德国侵略苏联:1941 年 6 月 22 日,德军向苏联发动大规模进攻,苏德战争爆发3)日本偷珍珠港:1942 年 12 月 7 日,日本偷袭美国在太平洋最大军事基地珍珠港,以很小代价创美太平洋舰队,次日,美国的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了解《联合国宣言》的签署和雅尔塔会议《联合国宣言》的签署(1)背景: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美、英、苏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逐渐走向联合2)建立:1942 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 26 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宣言》 ,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3)影响:团结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彻底打败法西斯侵略者奠定了基础雅尔塔会议(1)内容: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反法西斯国家1945 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的三个月后,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2)影响:进一步协调了反法西斯国家的行动,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对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产生了影响2、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和诺曼底登陆的作用(1)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 年 7 月~1943 年 2 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2)诺曼底登陆:1944 年 6 月 6 日,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陷入东西两面夹击的境地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崩溃。
3、了解二战结束的标志、后果及其影响(1)二战结束的标志: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以胜利而告终2)后果及其影响:A 消极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几千万人失去生命,无数财产被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B 积极影响:二战结束后,一些战时的军用技术迅速转化为民用,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生与发展;受苏联影响,二战后诞生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国家,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沉重打击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第四单元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1)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尤其迅速,呈现一片繁荣景象2):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蔽端日益显露由于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 1974—1975 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经济地位下降3)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