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玻璃的熔制及熔窑讲解ppt课件.ppt

27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607375563
  • 上传时间:2025-05-2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26.28K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3.1.6 玻璃熔制工艺制度,熔制“四小稳”:,温度稳、压力稳、泡界线稳、液面稳,池窑的工艺制度:,温度、压力、泡界线、液面、气氛和换向3.1.6 玻璃熔制工艺制度熔制“四小稳”:,1,(1)温度制度,A.名称解释,温度制度沿熔化部窑长方向的温度分布,,用温度曲线表示;,测温处小炉腿、胸墙、火焰、玻璃液、挂,钩砖、大碹等;,测温仪表,光学高温计、各类热电偶、辐射,高温计(光学高温计较为准确,热,电偶测的是后滞温度,起参考作用1)温度制度A.名称解释,2,B.温度制度的作用,温度制度对配合料熔化速度、玻璃液对流情况、成型作业、燃料消耗、窑龄等有影响C.温度曲线,“山形”曲线,热点(,不是一个点,而是玻璃液表面的最高温度带,)突出,热点与1#小炉及末对小炉间的温差大,泡界线清晰稳定;配合料熔化滞后B.温度制度的作用,3,“桥形”曲线,热点前后两对小炉的温度与最高温度相差不大,温度曲线似拱桥形特点是熔化高温带较长,有利于配合料的熔化和玻璃液的澄清桥形”曲线,4,“双高”曲线,即“双高热负荷点”温度制度,核心是减少处在泡沫稠密区的小炉燃料分配量,降低了此处的热负荷;配合料入窑预助熔。

      目前,国内浮法熔窑均采用此法双高”曲线,5,D.熔化率与熔化温度的关系,玻璃熔化温度()1370 1420 1470 1500 1530 1600,熔化率(kg/m,2,d)350 700 1050 1500 2000 3000,熔化温度每升高1时窑产量的增长率,熔化温度范围(),14001450 1450 1500 15001550,窑产量增长率(%),2 1 0.7,D.熔化率与熔化温度的关系,6,(2)压力制度,A.压力分布,压力制度用压力分布曲线表示,压力指的是系统所具有的静压气流压力分布整个气体流程(从进气到排烟)的压力分布;,纵向压力分布 沿玻璃液流程的空间压力分布2)压力制度A.压力分布,7,气流压力分布图,气流压力分布图,8,B.窑压稳定的重要性,窑压波动立即影响成型部,使成型温度不稳窑压过大,窑内火焰浑浊无力,大量废气来不及排出,相对来说氧气缺少,减慢油雾或煤气的燃烧过程严重时熔窑所有的缝隙孔洞,直到小眼处的测温孔,都喷出火焰,它将使窑体烧损加剧,燃耗增大,并不利于澄清B.窑压稳定的重要性,9,窑压过小,特别是液面处呈负压时,它将吸入冷空气,在消耗同等燃料的情况下不能达到预定的温度,为保证温度制度的稳定,必须增加燃料的消耗。

      同时,过多的冷空气进入窑内,会使还原焰不能维持窑压过小还会使窑内温度分布不均窑压过小,特别是液面处呈负压时,它将吸入冷空气,在消耗同等燃,10,C.窑压波动的原因,造成窑压过大,烟囱抽力不够;,阻力过大窑压小,其主要原因是抽力过大C.窑压波动的原因,11,D.窑压控制,一般夏季的窑压比冬季低24Pa,窑炉后期时窑压比前期稍低些换火操作也是引起窑压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采用合适的换火程序和自控调节参数可将换火时的窑压波动控制在,1PaD.窑压控制,12,E.窑压测量,窑压的测量采用微差压计;测点设在熔窑澄清部两侧液面处附近过去曾普遍采用设在澄清带大碹下,但由于灵敏度差,目前已很少采用窑压采用自动控制系统,由测压装置和调节闸板联动来完成E.窑压测量,13,(3)泡界线,A.泡界线,泡界线泡沫稠密区与清净玻璃液之间就形成了一条整齐明晰的分界线,的里面,玻璃形成反应激烈进行,液面有很多泡沫而的外面,液面像镜子一样明亮这条分界线就是泡界线3)泡界线A.泡界线,14,B.泡界线的形成,进入熔窑的配合料受到三方面的作用:,投料机将料堆向前推进的力;,从热点向投料口的对流对料堆施加的阻止其前进的反方向的力;,高温熔化作用。

      在三者的作用平衡时,料堆就固定在熔窑的某一位置消失此后未熔粉料颗粒和反应放出的气体形成泡沫稠密区,并在三者作用下完全熔融,形成清净的玻璃液B.泡界线的形成进入熔窑的配合料受到三方面的作用:,15,C.影响泡界线的因素,窑内温度分布、玻璃液流状况、成型作业和投料情况D.泡界线的作用,根据泡界线的形状、位置和清晰程度,可以判断出熔化作业的好坏,并据此予以调节C.影响泡界线的因素,16,E.泡界线的控制,a.配合料,化学组成当原料成分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予以控制调整,微量的变化也可能引起熔化条件的改变,均匀率当均匀度低时,泡界线变远;,水 分配合料水分大,易结团,影响均匀度的提高,入窑后料层虚高,前进速度快,泡界线变远;水分小,运输分层明显,投入窑后飞料严重,不仅堵塞蓄热室格孔,加剧窑体侵蚀,而且料堆小,沉入液面深,造成熔化困难,泡界线也会变远E.泡界线的控制 a.配合料,17,b.碎玻璃比例,当碎玻璃比例增大时,泡界线变近;碎玻璃比例减少时,泡界线变远c.投料,料层厚度变化 料层薄,料堆平扁,熔化快,泡界线近;料堆厚,料堆尖高,熔化慢,泡界线远料层跑扁 因各加料机投料不一,致使沿窑宽的料层厚度不均,数量上产生差异,料层集于一侧,极易导致泡界线的偏斜。

      b.碎玻璃比例,18,d.温度,当熔化部温度高时,玻璃液粘度减小,回流速度加快,参与回流的玻璃液量增多,配合料迅速熔化,泡界线趋近于投料口;,熔化部温度降低时,玻璃液粘度变大,回流慢,液量少,未熔配合料增多,泡界线挪后变远;当窑内横向温差变大时,横向液流明显加剧,泡界线紊乱、模糊,直至偏斜,发生“跑料”现象d.温度,19,e.生产量的变化,但生产量的多少与拉引速度、品种、厚度变化有关当作业流量增加时,泡界线变远,反之变近f.卡脖水包的影响,卡脖水包冷却强度越大,插入玻璃液中越深,玻璃液回流量越小,泡界线越向后移反之,玻璃液回流量大,泡界线向前移e.生产量的变化,20,g.其它因素,如小炉碹、喷火口、小炉舌头的角度、长度设计得不合理以及熔窑在生产中因受侵蚀、烧损而变得不合理,使煤气与空气混合得不好,或火焰上飘、下倾,都使熔化受影响,泡界线不正常由于热修等也可引起泡界线的波动g.其它因素,21,(4)液面制度,A.原因,玻璃液面的波动主要是由于投料量与成型量不平衡B.副作用,加快池壁砖的蚀损;,严重影响成型作业;,波动时会产生溢料现象,蚀损胸墙砖和小炉底板砖4)液面制度A.原因,22,C.控制要求,液面波动值一般为,0.3mm,要求高的为,0.1mm。

      C.控制要求,23,(5)气氛制度,A.气氛的分类,氧化气氛当窑内空气过剩系数,1时,燃烧产物中有多余的O,2,,具有氧化能力,此时的气氛称为氧化气氛或氧化焰;,中性气氛当,=1时,燃烧产物中无多余的O,2,和未燃烧完全的CO,此时的气氛称为中性气氛或中性焰;,还原气氛当,1时,燃烧产物中含有一定量的CO,具有还原能力,此时的气氛称为还原气氛或还原焰5)气氛制度 A.气氛的分类,24,B.气氛制度的制定,主要与配合料组成、澄清剂种类、生产玻璃颜色等有关a.采用芒硝做澄清剂,为保证芒硝的高温分解,必须添加煤粉做还原剂,因此,通常采用的气氛制度为:1#、2#小炉需要还原焰,不使碳粉烧掉;3#、4#小炉是热点区,需要中性焰,不能用氧化焰,否则液面会产生致密的泡沫层,使澄清困难;5#、6#小炉是澄清、均化区,为烧去多余的碳粉,不使玻璃着色,需用氧化焰实际生产中空气过剩系数略大些,提供过量的氧,以保证燃料完全燃烧B.气氛制度的制定,25,b.采用氧化铈、氧化砷等为澄清剂,窑内的气氛不作特殊要求;,生产颜色玻璃时,依据着色剂的性能要求设定窑内气氛制度b.采用氧化铈、氧化砷等为澄清剂,26,C.窑内气氛性质的判断,气体分析方法;,火焰亮度估计,火焰明亮者为氧化焰;,火焰不亮、稍微有点浑者为中性焰;,火焰发浑者为还原焰。

      通常用控制空气过剩系数来调节窑内气氛C.窑内气氛性质的判断,27,。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