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拔河比赛决胜技巧(论文).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jiups****uk12
  • 文档编号:40071505
  • 上传时间:2018-05-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6.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拔河比赛决胜技巧(论文)拔河比赛决胜技巧(论文)摘 要: 分析了拔河比赛的力学原理,讨论了拔河比赛的决胜因素,为拔河运动员的组队和训练提供了理论依据关键词: 拔河; 决胜因素; 拉力; 摩擦力; 力矩; 技巧1 引言拔河比赛虽然是普及性集体性的体育运动,但是参加者往往对拔河技术却知之甚少,以至许多人错误地认为拔河比赛纯属比力气,没什么技术这不仅反映出我国科学不够普及,科学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同时也反映出目前国内对拔河技术方面的研究较少,拔河技术基础知识远远未得到推广与普及拔河比赛看似简单,实际上隐含着比较复杂的力学原理有关文献虽然从不同的角度做出一些分析与讨论[1]~[5],但均未能结合比赛实际及实战要求作出综合性的比较系统的阐述本文结合拔河比赛实际进行分析研究,给出了拔河比赛的决胜因素,希望能有助于理论联系实践,有助于拔河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2 拔河比赛的决胜因素从拔河胜负的结果来看,负方一般会有三种不同的情况:一是负方队员没有被拉倒,只是队员脚底打滑或者双脚被迫向前移动(或手中绳子打滑)而绳子中点被平拉过分界线;二是负方队员脚底没有滑动,而是被拉得失去平衡、向前翻倒使绳子中点越过分界线;三是负方队员被拉得既有平动又向前翻转而告负。

      比赛过程中胜负未定之前的双方的反复拉锯式对抗都包含在这三种情况之中我们假定双方队员的手与绳子之间都没有相对滑动,绳子不伸长且质量忽略不计,队员的拉力方向与绳子之间的夹角都达到最小,每队队员拉绳子的合力为各个队员分力的矢量和双方各以一名队员为代表,对问题进行简化处理这样,队员身体的运动可以简单地分为身体重心的平动、绕以队员的前脚为支点的转动和既有平动又有转动三种情况[2]1 拉力克服摩擦力[2] 图 1 为 A、B 两队拔河时的示意图,受力分析如图 2A 队共受 4 个力作用:重力 GA、支持力 NA、摩擦力 fA 和 B 队对 A 队的水平拉力 TBAB 队受力也是 4个力,即 GB、NB、fB 和 A 队对 B 队的水平拉力 TAB[1]对于 A 方,因为 NA=GA,所受的合力 FA 合=TBA-fA;对 B 方,也有 FB合=TAB-fB 所以,无论对哪一方而言,平动时战胜对方都是对对方的拉力大于对方所受到的摩擦力例如,A 方战胜 B 方,就是 A 拉 B 的拉力 TAB 战胜B 所受的地面摩擦力 fB,即 TAB>fB ,B 失去平衡,绳子中点 O 向 A 方平动拉力 T 是弹力,是人体肌肉收缩产生的力,它与队员的身体综合素质有关,是拔河比赛中起主要作用的力学因素。

      如果双方的拉力悬殊很大,则拉力大的一方必胜无疑当双方拉力相当时,若脚下摩擦力不够,必定自身滑动、失去平衡而落败所以,增大摩擦力使自身稳定,则能与对方的拉力抗衡而立于不败之地,也就能为本方增加获胜的机会根据 ƒ =μN,可知增大摩擦力应从增大摩擦因素 μ 和增大正压力 N 入手,具体做法有以下四点:1.增大摩擦因素 μ μ 与场地地面的软硬、粗糙程度、场地地面的材料和对员的鞋底有关地面情况对双方都一样不用考虑,主要应当考虑选择坚固结实的、摩擦因数大的有较深较密沟纹的橡胶底鞋或车胎底的鞋,以尽量增大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2.增大正压力 N 在没有附加运动及没有竖直方向分力的外力作用时,由N=G=mg 可知,体重较大的队员受的摩擦力也较大,所以应当尽可能选择体重较大的队员出场3.提高重心时增大正压力 N 若运动员突然升高身体重心,其向上加速度为 a ,则 N=G+ma>G , 即运动员用力向下蹬地,可增大正压力 N>G但这个升高过程的时间很短,必须把握恰当的时机才能奏效同理,运动员突然下蹲降低重心即重心向下加速时,N 将小于 G,将使摩擦力变小,这点要相当注意,要在摩擦力足够大时才可以用。

      4 .采取高重心姿势增大正压力 N 当对方排头队员处于低重心姿势或对方拉绳位置较低时,采取高重心姿势抬高拉绳,使对方的拉力变为斜向下拉,利用对方拉力的向下分力增大正压力 N=G+TBAcosα>G 如图 3但高重心姿势不利于平衡拉力距,应用中应当把握好有利时机这 3、4两种方法有很强的技术性,队员与指挥需要经过认真的训练才能运用自如由于摩擦力是阻力,它在一定的范围随对方的拉力增大而增大,只能被动地抗衡,令对方拉不动,最多不败,却不能战胜对方要战胜对方,必须有足够的拉力使对方失衡所以摩擦力是胜负的重要因素而非决定因素2.2 拉力矩战胜重力矩 拔河队员除平动外,还存在着以前脚为支点的转动仍以 A 为例,对 A 起转动作用的是 B 方对 A 方的拉力 TBA 和自身重力 GA 产生的力矩,拉力矩使 A向前倾倒,重力矩与拉力矩抗衡使 A 保持平衡,故重力矩在比赛中产生积极作用若本方对对方的拉力矩大于对方的自身重力矩,即可拉倒对方而获胜重力矩的大小与队员身体的倾角有关[3]队员为保持身体平衡,与地面的倾角必须小于 呈后倾态设队员身高 L,与地面倾角 ,如图 4TBA 作用于肩部约在身高 0。

      8L 处,GA 作用于重心约在 0.6L 处[1],若 TBA0.8Lsinθ> GA0.6Lcosθ,则 A 方围绕支点 O 向前倾倒而落败;当拉力矩与重力矩平衡时,TBA0.8Lsinθ= GA0.6Lcosθ 即 0.8sinθTBA= 0.6cosθGA 此式表明,增大队员体重对增大重力矩也有显著作用同时,在对方拉力TBA 一定时减小 将增大重力力臂,增大重力矩,同时减小拉力臂减小拉力矩,有利于抗衡当 ≤ 时,cosθ>sinθ,对增大重力矩显著有利但 太小不仅队员的灵活性降低而且会导致摩擦力减小造成新的不利在人的脚背自然绷直而且脚底都接触地面时, 略大于 这里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当摩擦(因数)足够时,可减小 ,队员取低重心后倾姿势当摩擦因数不足时,可适度增大 经验表明, 一般 大约可以在 30○< <75○范围内调整,这也因队员个人身体条件差异而不同对于出现既平动又转动的第三种情况,则是比赛中一方不慎受到对方的突然的强大的拉力袭击而乱了队形阵脚,这时拉力显著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拉力矩又显著大于自身的重力矩,队员们处于惊慌之中未来得及调整姿势,就又滑动又翻倒而落败,这场面一般出现在双方力量悬殊较大或一方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充分准备好的情况,这样的比赛常常数秒钟就见分晓,而且往往使败方马上形成意志落败,接下去就有可能会一败涂地。

      2.3 队员姿势的调整技巧正确的身体姿势是队员身体保持平衡和发挥力量的可靠保证队员身体姿势不正确,往往既不能正常发挥力量又不能可靠地保持自己身体平衡而导致比赛失败但是队员的每一种身体姿势都有其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双方在比赛过程中,各队队员的身体姿势都会有变化,比赛中势均力敌的双方也还会有几次的反复才决出一场胜负,即会出现 A 队几乎要胜了,随即又被 B 队拉回到 B 队几乎要胜利了的场面,这种势均力敌的精彩场面有时会出 3~4 次甚至多次的反复要使比赛获胜,指挥员必须采取灵活机动的攻防战术,随时指挥队员调整好正确有利的身体姿势这里,我们简要分析几种姿势在比赛中的利弊1. 高重心后倾姿势[4]见图 3有利一面:这种姿势的最大静摩擦力 f=μN=μ(G+Tsinθ),可抵抗较大的拉力,又具有较大幅度的向后向下移动重心、施展爆发力的余地不利一面:由于该姿势重心高,自身的重力臂小,使重力矩小,容易失去平衡而被拉倒,比赛中有时会因为没有把握好采用高重心姿势的时机,又为了保持平衡不翻倒,队员们不得不向前移步而负于对方同时也因为已经处于高重心姿势,失去了突然向上升高重心的施展爆发力的余地2.低重心后倾姿势[4]。

      如图 5有利的一面:人体与地面的倾角 小,重心偏后,显著地增大了重力臂(0.6Lcos ),使重力矩显著增大,从而比高重心姿势能对抗更大的拉力矩当摩擦足够时,低重心姿势与高重心姿势对抗,其它因素相同的情况下,高重心姿势将落败不利的一面:由于重心低,改变了对方拉力方向使之变为斜向上拉(但 α 很小,实际上远没有 θ 变化显著),拉力的向上分力将使人体对地面的正压力减小为 N = G-Tsin ,从而使人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f=μN=μ(G-Tsinθ)变小,能抵抗对方的最大拉力也变小当摩擦因数 μ不够大时,低重心姿势会造成脚下打滑而落败3.姿势调整赛场上的形势是瞬时即变的,取胜方必须根据需要随时迅速调整队员的身体姿势,使本方处于优势地位,才有可能取胜这要求运动员与指挥员密切配合,即时把队员调整到对本方有利的姿势而战胜对方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到调整姿势的基本原则:1) 场地摩擦足够,处于高重心姿势被对方拉得要向前翻转时,全队应当适当降低重心保持平衡双方相持时,处于高重心姿势得队员可利用高重心姿势有较大幅度后移和降低重心的灵活余地,全队突然后移重心施展爆发力战胜对方2)摩擦因数较小(如水泥地面)时,宜采取高重心姿势以增大摩擦防止支点移动。

      原处于低重心姿势一方,相持时可全队突然升高重心施展爆发力发动进攻在被对方拉动前移时,应当适当提高重心增大摩擦力防止滑动,同时可采取双脚有次序蹬地移步,因为静摩擦因数大于滑动摩擦因数,蹬地移步时,产生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因而有利地对抗对方拉力而保持身体平衡2.4 指挥[5]与队员的素质拔河是团队之间的智慧、精神意志和力量的较量,指挥相当重要没有好的指挥,全队就不可能紧密配合如一人发挥到最有力量的状态,就没把握抓住战机击败对方同时拔河又是一种实战,队员的个人素质也很重要,如个人力量、身高、体重、是否反映灵敏、是否会用力、是否服从指挥等等都要考虑,甚至是否有过实战经验,都不应忽略简而言之,队员既要有力,又要会施力,更要服从指挥即时施力才能取胜比赛中,如果两队势均力敌,指挥不力的一方必将失利;双方指挥水平相当,反应迟缓、不听指挥的队员人数较多的一方则必败无疑3 挑选队员的原则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很容易归纳出以下几个挑选队员的原则:(1)大力士原则 全体队员的合拉力大于对方的最大摩擦力或拉力矩大于对方的重力矩才能获胜,每个队员的个人力量大,则全体队员的合拉力必定大,所以应当挑选体力大的大力士队员参赛。

      2)大体重原则 在相同摩擦因素时,体重大,可获得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同时质量大者惯性也大,故体重大者占优势若比赛规则中(可以由比赛组委会规定)无队员体重的限制,应优先挑选大体重的队员3)高大身材原则 身材高大的队员对身体姿势的重心高、低的调节范围较大,可有效地改变和控制绳子拉力方向,对拉力矩、重力矩的调节也有较大的范围,在姿势调整中有条件产生最好的调整效果,同时队员身材高大还具有威慑对方心理的作用因此,其他条件相当的情况,优先选择身材高大的队员参赛4)机敏原则 队员机警灵敏、反映快捷,容易快速掌握比赛技术要领,容易组织训练,容易配合指挥适时施展爆发力,容易抓住战机而充分发挥集体力量优势4 结论综上所述,要取得拔河比赛的胜利,首先在挑选队员方面占优先;其次一定要让队员明白决定胜负的力学原理,使每一位队员都学会出大力把握什么时候出大力,掌握技术技巧,在知识、技术基础和服从指挥的参赛素质上占优先;第三,指挥要善于合理安排队员位置,身材高大、身手矫健的机敏队员占居排头与排尾以控制和稳定整个队伍,并认真进行技术、战术、指挥与配合上的战前训练,在实战准备上也要占先;第四,全体队员还要有必胜信心和顽强的斗志,与指挥及本方的拉拉队员们共同营造压倒对方的气势氛围,在精神力量上也同样要占先。

      这样才能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参考文献[1] 刘卫,阮捷.拔河比赛的起源、发展和获胜技巧[J].体育成人学刊,2004(6):59~60[2] 赵凯华,罗蔚茵.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3] 李林,石文星.拔河史话与力学分析[J].力学与实践,2000(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