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第十一章至第十七章).doc
11页★★★★★★★★★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第十一章至第十七章)★★★★★★★★★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第十一章至第十七章)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宇宙和微观世界1.宇宙——各星系团——银河系——太阳系——地球地球及其它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粒子,一般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0.3-0.4nm)2.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是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项目状态分子间的距离分子间作用力分子的运动情况特征形状体积流动性固态很小很大规则振动有确定的形状有确定的体积没有液态较大较小比较自由没有确定的形状有确定的体积有气态很大很小极度散乱没有确定的形状没有确定体积有3.物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夸克)和核外电子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核4.长度的单位:光年;千米(km);米(m);分米(dm); 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光年=3×108m/s×(365×24×60×60)s=9.4608×1015m=9.4608×1012km1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00μm 1μm=1000nm二、质量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质量的符号是m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质量的单位:千克(kg) 克(g) 毫克(mg) 吨(t)1t=103kg, 1kg=103 g 1g=103mg.2.质量的测量测量工具:天平测量原理:杠杆原理天平使用注意事项:被测物体不要超过天平的称量;向盘中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不能把砝码弄脏、弄湿;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3.托盘天平的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水平台)上;(2)移动游码,使游码位于标尺的最左端的零刻度处;(3)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使天平的横梁平衡;(4)测物体的质量(左物右码,砝码用镊子夹,从大到小,必要时拔动游码使天平横梁恢复平衡);(5)读数:左盘=右盘+游码;(6)整理好器材注意:失重时不能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4.体积的单位:m3 dm3 cm3 mm3 L ml 1m3=1000dm3 1 dm3=1000 cm3 1cm3 =1000 mm3 1L=1 dm3 1 ml=1 cm3三、密度1.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属性;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定值 密度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受到温度的影响,与质量、体积无关密度计算公式:ρ=m/V密度的单位:kg/m3 g/cm3 1g/cm3=1×103kg/m3四、测量物质的密度1.实验原理:ρ=m/ V2.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细线 水,石块;3.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可间接测量固体体积),读数是以凹液面的最低处为准4.测固体(密度比水大)的密度:步骤:(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m;(2)在量筒里倒入适量(能浸没物体,又不超过最大刻度)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3)用细线拴好物体,放入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2 注:若固体的密度比水小,可采用针压法和重物下坠法4)、求出被测物体的密度:ρ=m/(V2-V1)5.测量液体的密度步骤:(1)在烧杯里倒入适量的液体;(2)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3)把烧杯里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液体的体积V;(4)用天平称出剩余的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2;(5)求出被测液体的密度:ρ=(m1-m2)/V五、密度与社会生活1.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
2.密度与温度: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气体热膨胀最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影响最大;3.固体和液体受温度影响比较小4.水的反常膨胀:4℃密度最大;水结冰体积变大5.密度应用:(1)鉴别物质(测密度):ρ=m/ V;(2)求质量:m=ρV;(3)求体积:V=m/ρ.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一、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2.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3.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二、运动的快慢1.速度(v):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公式: v=s/t速度的单位是:m/s; km/h 1 m/s =3.6km/h2.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s除以所用的总时间t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即v=s/t(在变速运动中,运用该公式求出来的是平均速度)三、时间和长度的测量1.时间的测量工具:钟表、秒表(实验室用)时间的单位:s min h1h=60min 1min=60s 1h=3600s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长度的单位:光年;千米(km);米(m);分米(dm); 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光年=3×108m/s×(365×24×60×60)s=9.4608×1015m=9.4608×1012km1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00μm 1μm=1000nm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厚的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在被测物体上;(3)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4)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3.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四、力1.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接触的物体不一定产生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可以产生力的作用;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3.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1N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4.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就叫力的示意图,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五、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3.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有关六、二力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2.二力平衡: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4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一、弹力 弹簧测力计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
塑性:物体受力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塑性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等2.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测力计的种类:平板测力计;圆筒测力计,条形盒测力计;平板测力计的结构:挂勾,吊环,指针,刻度,弹簧;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使用前:(1)认清分度值和量程;(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看指针与刻度盘摩擦是否过大;使用时:(1)测量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使拉力与测力计外壳平行;(2)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3)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盘垂直二、重力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2.重力(G):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1)重力的大小叫重量,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即G=mg.(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指向地心)。
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个部分,但是,对于整个物体,重力的作用好像作用在一个点,这个点叫重心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4)重垂线的应用:检验墙是否竖直;用三角板配合重垂线检验台(桌)面是否水平;三、摩擦力1.摩擦力(F摩或f):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2.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摩擦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3.决定摩擦力(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实验原理:二力平衡(1)压力的大小(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4.摩擦的分类:(1)静摩擦: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但还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摩擦2)动摩擦:①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②滚动摩擦:轮状或球状物体滚动时产生的摩擦,通常情况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5.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①加大物体所受的压力;②加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同时增大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6.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使接触面光滑;③使互相接触的物体表面分离(如加润滑油、形成气垫等);④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7.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四、杠杆1.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2.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2)动力(F1或F动):作用在杠杆上,使杠杆转动的力;(3)阻力(F2或F阻):作用在杠杆上,阻碍杠杆转动的力;(4)动力臂(l1或l动):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5)阻力臂(l2或l阻):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3.杠杆的平衡状态:杠杆在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或F动l动=F阻l阻.4.杠杆的种类:。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