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边塞诗: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53421285
  • 上传时间:2022-02-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5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边塞诗: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原文翻译及赏析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周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四周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严寒,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难过的眼泪 解释 渔家傲: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关》塞: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衡阳雁去:传奇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千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

      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羌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寐:睡,不寐就是睡不着 创作背景 宋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词作于北宋与西夏战斗对峙时期宋仁宗年间,范仲淹被朝廷派往西北前线,担当起北宋西北边疆防卫重任 赏析 宋仁宗朝,西夏是从西北方面侵扰中原的强大敌人公元1040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陕西延安),在边城的防备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朝廷腐败,败多胜少,只能坚守以稳定大局本词即作于此时 上片着重写景塞下”二句首先点明地点,时间和边地延州与内地不同的风光,其次详细地描述风光的不同,西北边疆气候严寒,一到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芜,大雁此时奋翅南飞,毫无留恋之意四周边声”三句写延州黄昏时分的景象,边声伴着军中的号角响起,凄恻悲凉在群山的环绕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

      动静结合,呈现出一幅布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特异的风景 下片抒情浊酒一杯”二句,先自抒怀抱,为前线三军统帅,防守边塞,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想要借一杯浊酒消解乡愁,路途遥远,家人在何方?更重要的是,战斗没有取得成功,还乡之计就无从谈起而要取胜又谈何简单,因此更浓更重的乡愁就分散在心头,无计可除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紧承“长烟落日,”到了夜晚,笛声悠扬,秋霜遍地,更引动了征人的乡思全词完毕在“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二句上,此二句从写景转入写情戍边将士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本可以战胜敌人,无奈朝廷奉行的是不反抗政策,戍守艰难,又无归计,人怎么能睡得着呢!旷日长久的守边白了将军的头,使征夫洒下很多思乡的热泪 把西北边陲的羌管笳鼓声带进词坛,使词进一步向社会化靠拢,旁枝独秀于艳词之外,本篇即为发端者之一语气沉郁雄浑,风格苍凉悲壮,上下片之间情景相生,浑然一体上篇“雁去无留意”移情于物,生动地表现了征人久戍边关,更无留意的内心感受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在描写边塞风光的词篇中,可称警策爱国主义的英雄气概布满了字里行间,气象开阔,开苏、辛豪放词之先河 提到范仲淹,人们很简单想到他那篇出名的《岳阳楼记》,而很少记起他的词作;同样,由于文章,人们大多认他作文官,而很少当他为武将。

      这首词,可以弥补这种熟悉的缺乏 1040年(宋康定元年)至1043年(庆历三年)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将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范仲淹《渔家傲》一词开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竭力渲染边塞秋季风景的独异,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四周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从视觉听觉等方面表现了边塞地区的萧条寂寥 起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白延州的所在区域它处在层层山岭的环绕之中;下句牵挽到对西夏的军事斗争长烟落日”,颇得王维名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神韵,写出了 塞外的壮阔风光而在“长烟落日”之后,紧缀以“孤城闭”三字,把所见所闻诸现象连缀起来,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布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隐隐地透露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上片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秋来早往南飞的大雁,风吼马啸夹杂着号角的边声,崇山峻岭里升起的长烟,西沉落日中闭门的孤城……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俯视图。

      边塞,虽然经过了历史长河的淘洗,但在古诗人的笔触下,却依旧留着一样的印迹 下片起句“浊酒一杯家万里”,是词人的自抒怀抱他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这“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了悬殊的比照,也就是说, 一杯浊酒,消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乡愁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而产生燕然未勒也是《封燕然山铭》这个典故而来:东汉和帝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北伐匈奴,大破之,在漠北燕然山刻石记功,由班固执笔,颂汉威德,就是所谓“勒石燕然”勒字此处是雕刻的意思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连续人不寐”,补叙上句,说明自己彻夜未眠,徘徊于庭将军白发征夫泪”,由自己而及征夫总收全词总之下片抒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的是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的情怀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难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简单而又冲突的心情这种 心情主要是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婉曲地传达出来综观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亮,反映出耳闻目睹、亲身经受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实感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