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山水赋呈现方式研究.doc
14页范文最新推荐------------------------------------------------------1 / 14唐代山水赋呈现方式研究摘要:山水赋是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对与山水相关的自然、人文景观进行审美观照,且情与景交融为一体的赋作唐代山水赋作为历代山水赋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是在魏晋南北朝山水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唐人观照自然山水的一种文化现象,与唐朝政治、经济的兴衰密不可分,故它在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的演变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文学地位及影响、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同时也呈现出了唐人独特的自然山水审美意识,为后代山水赋的创作积累了一定的宝贵经验关键词:唐代;山水赋;呈现方式The Research of the Tang Dynasty Landscape Fu Presentation Abstract: Landscape is a landscape as the main description object, the landscape related natural and humanistic landscape for the beauty, and pay into Fu sentiment and scene. Landscape Fu in the Tang Dynasty, as a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landscape poetry through the ages, it is on the basis of the landscape in Southern Dynasties Fu, is a kind of cultural phenomenon witness natural landscape of the Tang Dynasty,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politics, economy,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ang Dynasty, so it is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Tang Dynasty, the Tang, the four stages in the process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literature presents different status and influence, the thought content and artistic features, and also presented the view of the unique natural landscap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the creation of the landscape for future generations Fu accumulated some precious experience.Keywords: The Tang Dynasty; Landscape-Fu; Presentation目录---------------------------------------------------------------范文最新推荐------------------------------------------------------3 / 14摘要 1Abstract 1前言 1一、初唐山水赋 3(一)初唐山水赋的创作渊源及呈现方式 3 初唐山水赋王勃《玄武山赋》 ,李世民《小山赋》 、《小池赋》 ,徐允容《奉和御制小山赋》 ,许敬宗《掖庭山赋》 、 《小池赋应诏》 ,樊阳源《江汉朝宗赋》 ,张嘉贞《空水共澄鲜赋》 ,王绩《游北山赋》 ,侯喜《涟漪濯明月赋》 盛唐山水赋钱起《尺波赋》 ,达奚珣《华山赋》 ,尹枢《华山仙掌赋》 ,吕令问《掌上莲峰赋》 ,阎隋侯《西岳望幸赋》 ,赵冬曦《三门赋》 ,李蒙《娥女泉赋》,吴筠《庐山云液泉赋》 ,李华《望瀑泉赋》 ,王泠然《清泠池赋》 、 《新潭赋》 ,张環《新潭赋》 ,李白《剑阁赋》 ,阎伯舆《监池赋》中唐山水赋张仲素《涨昆明池赋》本文来自六\维+论~文?网, 、 《窗中列远岫赋》 ,杨敬之《华山赋》 ,柳宗元《囚山赋》 ,李程《蒙泉赋》 ,白居易《洛川晴望赋》 、 《汎渭赋》 ,独孤授《泾渭合流赋》 ,浩虚舟《舒姑泉赋》 ,王起《新潭赋》 ,陆贽《月临镜湖赋》 ,蒋防《登天坛山望日出赋》 ,徐晦《海上生明月赋》晚唐山水赋王棨《廻雁峰赋》 、 《芙蓉峰赋》 、 《曲江池赋》 ,潘存实《晨光丽仙掌赋》 ,周鍼《登吴岳赋》 、《海门山赋》 ,李德裕《望匡庐赋》 、 《大孤山赋》 、《灵泉赋》 ,皮日休《霍山赋》 ,吴融《沃焦山赋》 、《沃焦山赋》 ,卢肇《海潮赋》---------------------------------------------------------------范文最新推荐------------------------------------------------------5 / 14就前人对唐代山水赋的研究而言,主要集中在以下两大方面:一,对唐代山水赋的收集。
以清朝时期编写的《历代赋汇》为代表,在该总集“地理赋”一类中收录了唐人创作的山水赋,是分析整理唐代山水赋的重要史料二,对唐代山水赋艺术价值的发掘以《历代山水名胜赋鉴赏辞典》一书为代表,是了解唐代山水赋艺术价值的珍贵著作此外,王思豪《初盛唐山水赋的艺术风貌》 ,刘卫英、王立《山水赋意境美初探》 ,张宁《论中国古代山水赋的审美特征》等也有相关文字涉及到唐代山水赋 一是继承南朝余风,以帝王宫廷为中心展开,主要抒写皇家园林中的假山与小池唐太宗李世民爱好文艺,其开国元勋也多为文学之士,所以,他一开始便注重实行文治且经过汉魏六朝的丰富积累,初唐文学初始之期便相当繁荣,然而,受六朝山水赋影响,初唐山水赋较重视其娱乐功能,也多继承六朝绮绝文风主要赋家赋作有:李世民《小山赋》 、 《小池赋》 ,徐允容《奉和御制小山赋》 ,许敬宗《掖庭山赋》 、《小池赋应诏》等特别是徐允容,她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在与唐太宗避暑于重修后的终南山翠微宫时,有感于翠微宫中的一座假山,写下了两篇用词华丽、意境优美的唱和之作,即《小山赋》和《奉和御制小山赋》 另一是以王勃、王绩为代表的,他们不再拘限于宫廷池苑的小小天地,而是走进山林,去感受大自然原滋原味的山和水。
王勃作为初唐四杰之一,他的成就不仅限于诗,在山水赋方面也颇有造诣他反对六朝沿袭至唐初的“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糅之以金玉、龙凤,乱之以朱紫青黄;影带以徇其功,假对以称其美,骨气都尽,刚健不闻”[3]的浮艳文风,并且“思革其弊,用光志业 ”[3]在革新唐初期的文风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的《九成宫东台山池赋》序云:“九成宫东台,地接闲旷聊叙东山之事云尔rdquo;[4]语言雕琢、用典奥僻,可见六朝余习在其身上的影响王绩是隋末唐初的一位重要的山水赋家,他的《游---------------------------------------------------------------范文最新推荐------------------------------------------------------7 / 14北山赋》 ,追怀当年在黄颊山聚众讲学的兄长文中子王通,抒写放旷山水、娱情琴酒的志趣且这篇赋集记游、吊亡、怀旧于一体,描写得朴实生动;而且临境抒怀,感情真挚深沉,不愧为一篇难得的佳作二)初唐山水赋的艺术特色“铺采摛文,体物写志”[5]是赋的重要特点,初唐山水赋亦如是。
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即认为:“六朝赋属于俳赋,一般篇幅比较短小,除用韵与汉赋相同外,用典、骈偶方面却与汉赋不甚相同且后期的六朝赋,诗歌化倾向日益明显rdquo;[6]初唐时期此类赋创作更盛,山水赋在创作中继承六朝骈赋,采用为对答的形式,且句式上以四言为主,韵散相结合 盛唐山水赋在体式上也具有多样化的趋势,散体赋所占比重较大,另外,律赋的出现,也为盛唐山水赋增添了一抹色彩由于科举试赋的出现,应试者众多,为了评定高低,限韵便成为作赋的一大主要特征,考试律赋成为定制同时,因其创作与利禄紧密结合,越来越多的文人创作律赋,并且雕琢于赋的音韵,以便写出音韵和谐的赋体以此该期出现了以律赋为体裁创作的山水赋,它比骈赋更注重对仗的工整和平仄的谐和,最显著的特点是它在用韵方面要求严格,一般要求限为八韵,但也有少于八韵的情况另外,它的创作在字数方面也要求以不超过四百字为限李调元在《赋话》中也说:“唐时律赋,字有定限,鲜有过四百者rdquo;[7] 如李蒙《娥女泉赋》就是一篇精美的山水赋,同时也是一篇律赋作品,赋序加正文总共 306 字,然而,正是这篇短小精悍的文章却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道出了娥女泉的美丽之处。
2.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六朝山水赋偏重于体物,盛唐山水赋则达到了形似和神似的统一,在其中融入了盛唐特有的壮大气势和时代精神如吕令问《掌上莲峰赋》抓住华山莲花峰的奇秀特点,写得大气磅礴,感情真挚,加之其浪漫主义色彩,使人读之倍感意境之美另外,我们不得不提一下“诗仙”李白,他不仅将山水诗写得充满盛唐豪迈蓬勃的时代精神,而且他的山水赋也尽传这一时期昂扬向上的气---------------------------------------------------------------范文最新推荐------------------------------------------------------9 / 14象如他的《剑阁赋》前一部分写得狂放不羁、豁达乐观,描绘了剑阁的景色,后一部分则抒发了离情,表达了自己与友人王炎的真挚友情,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和美丽的山水形象交融在一起,使读者得到了深刻的美感享受3.错综色彩,点染生辉盛唐山水赋继承了汉魏六朝以来辞藻华丽的特点,赋家们的创作也采用多种手法,从不同的侧面描绘自然界的山山水水,使其作品极具艺术感染力如王泠然《新潭赋》 ,先告知大家新潭的来源,后以潭水的清澈见底来比喻人高洁的品质,又以新潭的“虚宜受物 ”赞扬其景色之美。
且赋中对潭水的描写从深浅两个不同的层次展开,极言潭水变化之美最后,作者通过叙述新潭的灌溉和游乐功能,点明“恒来此游 ”的原因,给人以色彩错综,点染生辉的感觉,全面而完整地描绘了新潭的风貌 (一)中唐山水赋的文体创作倾向 中唐时期古文运动的开展促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古、律之争(古文和时文之斗争) ,韩、柳作为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他们要求崇儒复古,进行文体革新,反对律赋创作,对文体和文用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这一时期的山水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议论、说理成分更浓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韩愈不满于六朝骈文的繁复华丽,主张“文以明道”、 “文从字顺”、“文以致用”初盛唐山水赋本就具有说理的成分,古文运动以来,韩愈又提出“明道”的主张,加之文人在中唐这一特定背景下的忧患意识,山水赋的创作更是夹叙夹议,蕴含哲理如柳宗元《囚山赋》中把永州的山势寓于牢笼之名,大发议论,抒发了作者贬谪期间的郁闷之情2.骚体赋复兴古文运动的另一领袖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失败被贬柳州又因其放逐经历与屈原相似,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