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欧债危机的基本情况介绍.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50439153
  • 上传时间:2023-05-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8.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欧债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始于希腊的债务危机,导火索是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使其陷入财政危机,欧元兑美元大幅下跌2010年起欧洲其它国家也开始陷入危机,希腊已非危机主角,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困扰伴随德国等欧元区的龙头国都开始感受到危机的影响,因为欧元大幅下跌,加上欧洲股市暴挫,整个欧元区正面对成立十一年以来最严峻的考验,甚至有评论家推测欧元区最终会解体收场希腊债务危机,由于市场对欧元区国家债务危机的恐慌心理加重,投资者近日纷纷抛售欧元区资产,欧元区部分国家的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区域经济复苏前景黯淡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困扰2009年10月,希腊新任首相乔治·帕潘德里欧宣布,其前任隐瞒了大量的财政赤字,随即引发市场恐慌截至同年12月,三大评级机构纷纷下调了希腊的主权债务评级,投资者在抛售希腊国债的同时,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主权债券收益率也大幅上升,欧洲债务危机全面爆发2011年6月,意大利政府债务问题使危机再度升级这场危机不像美国次贷危机那样一开始就来势汹汹,但在其缓慢的进展过程中,随着产生危机国家的增多与问题的不断浮现,加之评级机构不时的评级下调行为,目前已经成为牵动全球经济神经的重要事件。

      政府失职、过度举债、制度缺陷等问题的累积效应最终导致了这场危机的爆发政府失职与制度缺陷下表是欧洲债务危机的发展简史开端09年十二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希腊的债务危机随即愈演愈烈,但金融界认为希腊经济体系小,发生债务危机影响不会扩大2009年12月8日 惠誉将希腊信贷评级由A-下调至BBB+,前景展望为负面2009年12月15日 希腊发售20亿欧元国债2009年12月16日 标准普尔将希腊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下调为“BBB+”2009年12月22日 穆迪09年12月22日宣布将希腊主权评级从A1下调到A2,评级展望为负面 发展欧洲其它国家也开始陷入危机,包括比利时这些外界认为较稳健的国家,及欧元区内经济实力较强的西班牙,都预报未来三年预算赤字居高不下,希腊已非危机主角,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困扰2010年1月11日 穆迪警告葡萄牙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赤字将调降该国债信评级2010年2月4日 西班牙财政部指出,西班牙2010年整体公共预算赤字恐将占GDP的9.8%2010年2月5日 债务危机引发市场惶恐,西班牙股市当天急跌6%,创下15个月以来最大跌幅  蔓延德国等欧元区的龙头国都开始感受到危机的影响,因为欧元大幅下跌,加上欧洲股市暴挫,整个欧元区正面对成立十一年以来最严峻的考验,有评论家更推测欧元区最终会解体收场。

      2010年2月4日 德国预计2010年预算赤字占GDP的5.5%2010年2月9日 欧元空头头寸已增至80亿美元 创历史最高纪录2010年2月10日 巴克莱资本表示,美国银行业在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及西班牙的风险敞口达1760亿美元  升级希腊财政部长称,希腊在5月19日之前需要约90亿欧元资金以度过危机欧盟成员国财政部长10日凌晨达成了一项总额高达7500亿欧元的稳定机制,避免危机蔓延2010年4月23日 希腊正式向欧盟与IMF申请援助2010年5月3日 德内阁批224亿欧元援希计划2010年5月10日 欧盟批准7500亿欧元希腊援助计划,IMF可能提供2500亿欧元资金救助希腊2010年6月14日 穆迪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 下调4级沦为垃圾级   余震欧盟对希腊的第二轮援助方案迟迟没有出台,而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的形势也骤然紧张,外界担心欧债危机可能进一步扩散并进而影响欧元区整体经济发展希腊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韦尼泽洛斯表示,希腊希望欧元区国家能在今年9月份前拿出解决希腊债务危机的整体解决方案,以便最终保护欧元及整个欧元区的利益2010年7月5日 希腊财长宣布希腊已走出债务危机泥潭2010年8月5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洲联盟说,希腊在推行财政紧缩政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2010年9月7日 欧元区财长批准为希腊提供第二笔贷款,总额65亿欧元 2011年1月14日 惠誉下调希腊主权信贷评级由BBB-级下调至BB+级,评级展望为负面。

      2011年3月7日 穆迪3月7日将希腊国债评级从“Ba1”下调至“B1”,评级前景为负面2011年3月29日 标普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由“BB+”下调至“BB-”2011年6月29日 希腊议会通过了为期5年的财政紧缩方案,这为欧元区出台新一轮救助方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1年7月4日 标普将希腊长期评级从“B”下调至“CCC”,指出以新债换旧债计划或令希腊处于选择性违约境地2011年7月21日 欧元区通过紧急峰会再向希腊提供1090亿欧元贷款的第二次援助贷款到期时间从7年半延长到15年至30年;利率从4.5%降低至3.5%银行等私营机构同意在2014年前经由回购希腊债券等方式出资大约500亿欧元援助希腊2011年7月27日 标普下调希腊评级至“CC”,展望为负面标普认为欧盟的希腊债务重组计划是“廉价交换”,看似希腊债务交换和展期选项“对投资者不利”,希腊债务重组相当于“选择性违约”2011年9月20日 标普将意大利的主权信用评级从“A+”下调至“A”,评级前景为“负面”(Negative)欧债危机起因----过度举债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的长期过度负债行为,是造成这场危机的直接原因PIIGS五国在1980~2009年间均处于负债投资状态。

      长期的负债投资导致了巨额政府财政赤字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政府财政赤字不应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而在危机形成与爆发初期的2007~2009年,政府赤字数额急剧增加以希腊为例,从2001年加入欧元区到2008年危机爆发前夕,希腊年平均债务赤字达到了5%,而同期欧元区数据仅为2%;希腊的经常项目赤字年均为9%,同期欧元区数据仅为1%2009年,希腊外债占GDP比例已高达115%,预计2011年将达到152%2012~2014年,希腊将有1920亿欧元的到期债务需要展期,另需发行450亿欧元新债以应对财政赤字这个习惯于透支未来的国家已经逐渐失去了继续借贷的资本这些问题在PIIGS五国中普遍存在随着欧洲区域一体化的日渐深入,希腊与葡萄牙两国实体经济缺乏增长动力,但在工资水平、社会福利、公共事业等方面逐渐向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看齐,支出巨大,政府对债务高度依赖,且在借新还旧的过程中,不断净增新的债务,利息支出已超出国家财政的支付能力由于工资及各种社会福利在上涨之后难以向下调整,即存在所谓的“粘性”,导致政府与私人部门的负债比率节节攀升《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联盟条约》 ,分为《政治联盟条约》和《经济联盟条约》其中《经济联盟条约》确定了经济和货币的最终目标。

      经济标准:通膨率在5%以下,财政赤字不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3%,公共债务不超过国民生产总值60% .西班牙和爱尔兰债务问题的成因与希腊略有不同,两国政府偿付能力问题并不突出,但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房地产市场迅速萧条,国内银行体系出现大量坏账,最终形成银行业危机而政府在救助银行业的过程中,举债与偿债的能力均出现了问题截至2011年5月,爱尔兰政府至少向金融机构注入了700亿欧元,这一数值已经超过了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据估计,继续注入300亿~500亿欧元资金后,可基本完成对该国银行业的救助西班牙2010年预算赤字占GDP的比例高达9.2%,其债务问题同样源于国内的房地产业,且饱受高失业率的困扰2011年一季度,西班牙失业率为21.29%,而青年失业率更是高达40%意大利是PIIGS五国中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在欧元区17国中仅次于德国和法国而位列第三,经济总量在区域内的占比约17%意大利国债余额高居欧元区榜首,占GDP的比例则仅次于希腊,排名欧元区第二该国不但债务总量巨大,且到期偿还问题突出根据穆迪评级公司的最新统计,2011年,意大利的利息支出将超过政府财政收入的10%,其中大部分债务将在未来五年内到期,相比之下,债务缠身的西班牙的利息支出也不过只占到本国财政收入的6%。

      意大利的经济基本面在危机国家中相对优良,自身“造血”能力也相对较强,市场对该国的经济前景并不十分悲观2011年7月中旬,意大利成功发行了67.5亿元一年期国债,虽然收益率较6月时高出了1.5个百分点,但投资者普遍认为此次发行是意大利债务危机走向缓和的乐观信号,当天意大利股市即上演了逆转行情 此时,已经背负巨额债务的五国政府,其进一步借贷的能力已大不如前,政府信用已经不能令投资者安心充当债权人的角色投资者一般将6%作为主权债务危机的一个警戒值,一旦超过这一水平,该国将面临主权债务危机意大利的债务问题在PIIGS五国中前景相对乐观,但目前其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水平已接近6%除意大利之外,PIIGS五国2009年的政府赤字均已经数倍于3%的警戒值,当巨额的政府预算赤字不能用新发债务的方式进行弥补时,债务危机就会不可避免地爆发欧债危机的助推因素---政府不作为在欧元区17国中,以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与西班牙等五个国家(以下简称“PIIGS五国”)的债务问题最为严重PIIGS五国经历如此严重的危机,动作迟缓、不作为或乱开“药方”的五国政府难辞其咎虽然五国政府在危机前与危机中的表现不尽相同,但其失职行为是危机的重要助推因素。

      首先,为了追逐短期利益,在大选与民意调查中取悦民众,政府采用“愚民政策”,采取了“饮鸩止渴”的行为例如,希腊政府在2009年之前隐瞒了大量的财政亏空其次,一些政府试图通过各种途径逃避欧盟委员会与欧洲央行的监管处罚德国、法国等经济发展“龙头”曾是这方面的负面典型,而其他国家也随之纷纷效仿再次,以爱尔兰、西班牙为代表的一些国家政府放任国内经济泡沫膨胀,一旦泡沫破灭,又动用大量的纳税人财富去救助虚拟经济,导致经济结构人为扭曲最后,政府首脑过于畏首畏尾,不敢采取果断措施将危机扼杀于“萌芽状态”例如,意大利政府在2009年赤字达到5.3%时没有采取果断行动,而是一味拖延,导致了目前危机升级的局面欧债危机的实质----地区经济不平衡欧债危机的实质是什么?一开始,认为是流动性问题,希腊政府出现短暂的流动性不足,国债到期出现支付问题后来发觉不是,希腊债务是偿付能力问题:希腊根本还不起规模庞大的债务问题止于此,也还好解决,偿还不清可以债权人大幅减记,剩余的债务,希腊政府节约点,欧洲央行支援点,就对付过去了公众相信(几月份)欧洲峰会解决了希腊债务减记问题但问题并不到此为止假如希腊没有加入欧元区,有自己单独的货币,遇此债务危机,它自己的央行可以印钞解决问题,当然印钞会让国内通胀,但对内贬值也必然对外贬值,希腊本币的贬值会让希腊的产品获得竞争力,经济正可借此重振。

      可是,希腊没有发钞权,没有调节经济的货币工具:利率和汇率唯一留下来的宏观工具是财政政策,但这一项也被剥夺了:希腊政府必须削减开支,才能获得欧洲央行的资金援助希腊政府在经济意义上已沦为欧洲的地方政府,可它又是个主权国家希腊经济的竞争力相对于德、法,有点类似于中国的中西部省份之于长三角珠三角,如果中西部某个省份因为债务偿付能力问题陷入危机,国家财政部和央行进行救助,你能想像长三角珠三角这边可以否决么?但德、法的议会就可以:一方面德法在统一的欧元下享受较强竞争力的好处,另一方面又不愿意承担对落后地方的救助责任,这才是矛盾之所在  对于德法来说,救助可能是个无底洞,如果不对希腊财政纪律进行有效约束的话但希腊人可能不这么看,指责希腊高福利是无意义的在交出了货币权和财政权之后,如何解决希腊经济的竞争力才是难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