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标准.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18614288
  • 上传时间:2024-03-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04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1.1      前 言为保障饮用水安全、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管理,科学、合理地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和控制饮用水源污染对策提供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二条的要求,制定本技术规范本标准规定了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基本方法和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文件的编制要求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01月09日发布本标准自2007年02月0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1.2      适用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的基本方法本技术规范适用于集中式(包括备用和规划的水源地)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农村及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可参照本技术规范执行1.3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技术规范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规范GB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5749-200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1.4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1.4.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国家为保护水源洁净而划定的加以特殊保护、防止污染和破坏的一定区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可分为地表水源保护区和地下水源保护区按照不同的水质标准和防护要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可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1.4.2     潮汐河段潮汐是海水受月球吸引力作用,出现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并产生涨潮流和落潮流涨潮时潮水溯流而上,使河水水位升高,并出现溯河流;落潮时则使河水水位回落,并出现顺河流,通常把河流中受潮汐影响明显的河段称为潮汐河段1.4.3     孔隙水孔隙水是存在于土层或岩层孔隙中的地下水它主要分布于松散的沉积层中,也存在于半胶结的碎屑沉积岩中1.4.4     裂隙水裂隙水存在于岩层裂隙中的地下水根据岩层含水裂隙的产状,裂隙水一般可分为风化带裂隙水、层状裂隙水及脉状裂隙水三种类型1.4.5     岩溶水岩溶水原称“喀斯特水”,是存在于可溶性岩层的溶蚀空隙(如溶洞、溶隙、溶孔等)中的地下水1.4.6     潜水指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潜水的自由水面称潜水面,潜水面相对于基准的高程称潜水位,地面至潜水面间的距离为潜水埋藏深度。

      1.4.7     承压水承压水,是指充满于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具有承压性质的地下水1.4.8     浅层水浅层水指与当地降水、地表水体有直接补排关系的地下水1.5      基本要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范围包括向城市自来水厂直接提供水源的地表水(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的取水水域和密切相关的陆域,以及海水淡化厂取海水的海域跨地区的河流、湖泊、水库、输水渠道的饮用水水源地,应上下游兼顾、共同协调,制定出入境的水质和水量要求,其保护区的划分应与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相协调按照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要求,其上游地区必须保证达到出境水质要求,并应保证下游有合理水量其上游地区排污不得影响下游(或相邻)地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对水质标准的要求根据水源地环境特征和水源地的重要性,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也可在二级保护区范围外设置准保护区地下水水源保护区是指地下水水源地的地表分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也可在二级保护区范围外设置准保护区,准保护区范围为地下水水源的补给、径流区(承压含水层单指补给区)关于水质标准的要求,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的水质基本项目限值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Ⅱ类标准且补充项目和特定检测项目满足表2和表3限值要求。

      二级保护区的水质基本项目限值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Ⅲ类标准,并且保证流入一级保护区的水质满足一级保护区水质标准的要求准保护区内的水质标准应保证流入二级保护区的水质满足二级保护区水质标准的要求集中式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包括一级、二级)水质各项指标不低于国家规定的《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Ⅲ类水水质标准的要求1.6      河流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方法1.6.1     一级保护区1.6.1.1        水域范围 1、一般河流(1)经验方法一级保护区水域长度为取水口上游不小于1000米,下游不小于100米的河道水域一级保护区水域宽度为按5年一遇洪水所能淹没的区域作为保护区水域的宽度通航河道一级保护区宽度以河道中泓线为界靠取水口一侧范围,非通航河道为整个河宽2)模型计算方法从取水口起算,一级保护区上游侧范围大于按二维水质模型(参见附录B)计算的岸边污染物最大浓度的衰减过程,即衰减到一级保护区水质标准允许的浓度所需的距离,但其上、下游范围不小于饮用水源卫生防护带划定的范围一级水源保护区水域宽度确定,同经验方法2、潮汐河段潮汐河段水源地的一级保护区上、下游两侧范围相当。

      确定方法与一般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相同1.6.1.2        陆域范围1、陆域沿岸长度不小于相应的一级保护区水域河长2、陆域沿岸纵深与河岸的水平距离不小于50米1.6.2     二级保护区1.6.2.1        水域范围1、一般河流(1)经验方法在二级保护区长度,在一级保护区的上游侧边界向上游延伸不得小于2000米,下游侧外边界应大于一级保护区的下游边界且距取水口不小于200米二级保护区水域宽度包括整个河面2)模型计算方法二级保护区上游边界到一级保护区上游侧边界的距离应大于污染物从二级保护区水质标准浓度水平衰减到一级保护区水质标准浓度水平所需的距离二维水质模型及其解析解参见附录B,大型、边界条件复杂的水体采用数值解方法,对小型、边界条件简单的水体可采用解析解方法进行模拟计算二级保护区水域宽度,同经验方法2、潮汐河段的二级保护区采用模型计算方法,潮汐河段的二级保护区上游侧外边界到一级保护区上游侧边界的距离大于潮汐落潮最大下泄距离;采用模型计算方法,按照下游的污染水团对取水口影响的频率要求,计算确定二级保护区下游侧外边界位置二级保护区水域宽度包括整个河面1.6.2.2        陆域范围1、二级保护区陆域沿岸长度不小于二级保护区水域河长,二级保护区沿岸纵深范围不小于2000米。

      2、当水源地水质受保护区附近点污染源影响严重时,二级保护区陆域范围必须包括污水集中排放的区域3、当一级保护区外围以面源为主要污染源时,对于流域面积小于100平方公里的小型流域二级保护区可以是整个集水范围1.6.3     准保护区需要设置准保护区时,可参照二级保护区的划分方法确定准保护区的范围1.7      湖泊、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方法1.7.1     水源地分类考虑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所在水库、湖泊规模的大小、周边地形地貌等,将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进行分类,分类结果见表12-1水源地类型水源地类型 水库小型,V<0.1亿m3湖泊小型,S<100km2 大中型,0.1亿m3≤V<10亿m3 大中型,S≥100km2 特大型,V≥10亿m3 表12-1    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分类表注:V为水库总库容;S为湖泊水面面积1.7.2     一级保护区1.7.2.1        水域范围1、模型计算方法参见附录B一级保护区边界至取水点的径向流程距离大于所选定的主要污染物的水质指标衰减到一级保护区水质标准允许的浓度水平所需的距离;但其范围不小于饮用水源卫生防护带划定的范围2、经验方法(1)小型湖库水域范围为取水口半径100米范围的区域,必要时可以将整个正常水位线以下的水域作为一级保护区。

      2)单一供水功能的湖库,应将全部水面面积划为一级保护区3)大中型湖泊水库水域范围为取水口半径200米范围的区域4)特大型湖库为取水口半径大于500米的区域1.7.2.2        陆域范围(1)小型湖库为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陆域半径200米距离,必要时可以将整个正常水位线以上200米的陆域作为一级保护区2)大中型湖库为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陆域半径200米的陆域3)特大型湖库为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陆域半径200米的陆域1.7.3     二级保护区1.7.3.1        水域范围1、模拟计算方法参见附录B二级保护区边界至一级保护区的径向距离大于所选定的主要污染物或水质指标从二级保护区水质标准允许的浓度衰减到一级保护区水质标准允许的浓度水平所需的距离2、经验方法(1)小型湖库一级保护区边界外的水域面积、山脊线以内的流域设定为二级保护区2)大中型湖库一级保护区外半径1000米的水域为二级保护区3)特大型湖库以一级保护区外半径为2000米区域为二级保护区水域面积1.7.3.2        陆域范围1、当面污染源为主要污染源时,二级保护区陆域沿岸纵深范围,主要依据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环境管理的需要,通过分析地形、植被、土地利用、森林开发、地面径流的集水汇流特性、集水域范围等确定。

      2、当点污染源为主要污染源时,二级保护区陆域范围应包括主要废水集中排放区3、二级保护区陆域边界不超过相应的山脊线4、如果条件有限可以通过经验方法确定:(1)对于小型湖库可将上游整个流域(一级保护区陆域外区域)设定为二级保护区2)大中型湖库:平原型水库的二级保护区范围是正常水位线以下(一级保护区以外)的区域,山区型水库二级保护区的范围为周边山脊线以内(一级保护区以外)的区域3)特大型湖库可以划定一级保护区外3000米的区域为二级保护区范围1.7.4    准保护区划定1、小型湖库二级保护区以外的区域可以设定为准保护区2、大中型湖库二级保护区以外的湖库流域面积可以划定为准保护区3、特大型湖库二级保护区以外的湖库流域面积可以划定为准保护区1.8      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方法1.8.1     一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范围应不小于卫生防护区的范围,边界与水源地间水质点迁移100天的距离外包线范围为一级保护区1、经验方法不考虑水文地质条件,以固定的半径圈定面积,对于多井的水源地按外包线作为一级保护区范围(参见附录C图1)以取水口为圆心,半径通常为300米的区域,对于泉水为一个半圆岩溶区半径相应适当加大,细粒含水层和出水量小的水源地半径可以适当减小。

       2、模型计算方法(1)孔隙水充分利用水文地质资料,特别是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流向、补给等因素来确定保护区的范围(参见附录C图2)一级保护区范围计算公式为:                   (1)式中, R——为一级保护区半径(m);——安全系数(为了稳妥起见,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加上一定量(经常取50%)以防未来用水量的增加以及干旱期影响半径的扩大);K——含水层渗透系数(m/d);I——水力坡度(为漏斗范围内的水力坡度);T——污染物水平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