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阑尾炎术后慢性感染伴腹壁窦道形成分析.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2136659
  • 上传时间:2021-12-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95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阑尾炎术后慢性感染伴腹壁窦道形成分析 周志敏 袁勇 王文俊【关键词】阑尾炎术后;慢性感染;窦道阑尾炎是外科临床常见疾病,阑尾炎术后慢性感染及窦道形成是临床较少见的并发症,我院2018年出现—例阑尾炎术后慢性感染伴窦道形成,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杜某,男性,38岁,肥胖体型,因“右下腹疼痛5天入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于5月8日在连硬外麻下行“阑尾切除术”,术中探查:阑尾充血水肿明显,大量脓苔形成,周围包裹粘连严重,肠管水肿术后放置腹腔引流后给予“头孢他碇注射液、替硝唑注射液”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术后病检报告:急性蜂窝织性阑尾炎,7天后患者伤口出现脂肪液化,大量洗肉水样液体渗出,经开开伤口换药后于5月18日在局麻下行“二期缝合术”,术后恢复良好,于5月21日康复出院患者同年8月底阑尾切口破溃渗液,自破溃处探查深约3~4cm窦道,局部彩超报告:右下腹部阑尾区皮下低回声管道样结构,经换药无明显好转,于10月12日在连硬外麻下行窦道切除+清创缝合术,术中发现窦道深达腹膜层,皮下及肌层周围散在大量微小脓腔,每一个小脓腔底部都有线头残留,给予彻底清除感染组织及残留线头后敞开换药,术后给予抗感染、换药对症治疗,组织新鲜后全层缝合,留置伤口负压引流7天后拔管拆线出院,患者10月底伤口再次出现破溃感染,局部造影提示:皮下窦道形成,经長期换药后于2019年6月底痊愈。

      2讨论2.1阑尾术后腹壁窦道形成的原因结合本患者临床资料,笔者认为以下因素是导致阑尾术后腹壁窦道形成的主要原因:1)病史过长2)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格3)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及感染4)患者肥胖体型增加了脂肪液化的发生率5)术后休息不充分6)切口内异物残留,主要是部分患者对线结的敏感性是造成切口感染和长期不愈合的重要原因2.2诊断根据病史和临床资料,包括查体、局部彩超、窦道造影等诊断较明确,但要注意腹壁瘘管和腹壁窦道的鉴别,如果经腹壁瘘口注入造影剂行x线检查,造影剂进入腹腔或肠腔,可诊断为腹壁瘘管,未进入腹腔,造影剂局限于腹壁者可诊断为腹壁窦道2.3腹壁窦道形成的防治:1)预防腹壁窦道形成首先是明确诊断后尽早手术,术中严格无菌原则,加强肠管和切口保护,预防切口感染;2)对于阑尾脓肿,严重的回盲部粘连,不能强行分离,应做引流,引流是防治腹腔感染的关键;3)腹腔和腹壁的清理要彻底,不能遗留纱布、缝线等;4)术后引流要及时拔除;5)一旦窦道形成要积极处理,首先查清方向和原因,扩大切口,彻底清除线结及其他异物,包括坏死组织等,分泌物可做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坏死组织必要时电可行病理学捡查,排除结核等异常菌感染的可能,经积极治疗均可尽早痊愈。

      人人健康2019年12期人人健康的其它文章主管护师主导护理查房在护士分层次培训中的应用加强门诊采血室的管理降低医院感染风险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给予持续改进中心静脉导管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Ⅲ级狂犬病暴露人群免疫接种效果及流行病学临床效果观察对慢性肾脏病患儿开展延续性护理的效果评价玉屏风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