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文档:第09讲 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 Word版含解析.doc
12页第九讲 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 总述从工业革命到俄国十月革命前(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至1917年)是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科技文艺等方面向纵深方向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确立,工业文明时代到来政治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继续在欧洲大陆发展,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大大推动了人类的民主化进程经济两次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工业文明向纵深方向发展,将人类历史推进到“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科技文艺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文学艺术出现了新的成就 1.(2017·全国卷Ⅰ)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年份约1770约1790~1793约1830~1835数额(百万英镑)140175360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年份175517971835指数42.7442.4878.69综合上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解析:依据表中的英国国民总收入和工人实际工资的数据变化分析,可以看出英国工人实际工资的增长赶不上国民总收入的增长,且1755~1797年甚至没有增长,说明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故A项错误,D项正确;表中涉及的数据变化是在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工人使用机器生产,经济快速发展主要依赖于生产工具的改进,不是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故B项错误;工人工资在1797~1835年有较大幅度增长,说明工人生活在一定时期内有明显改善,故C项错误 。
答案:D2.(2017·全国卷Ⅲ)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三权分立 B.君主立宪C.人民主权 D.法律至上解析:根据国民公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正式选举会议”、“是权威机关”、“是法庭”可知国民公会掌握了国家的立法、司法等国家大权,没有体现三权分立,故A项错误;法国1793年颁布共和国宪法,建立了共和国,实行激烈的民主政治,不是君主立宪,故B项错误;根据“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又是平民大众”可知国民公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同时也是民意的代表,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雨果小说对国民公会的描述,没有提到法律的地位和作用,故D项错误答案:C3.(2016·全国甲卷)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解析:材料给出的时间是1831~1841,这个期间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期间,工业的大发展导致污染环境,进而影响人的寿命;化学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结果,因此选择A项不选B项。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粮食生产和医疗技术都会进步,故C、D项说法都比较牵强,可以排除答案:A4.(2016·全国丙卷)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A.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 B.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 D.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解析:根据“铁路有多种轨距”可以看出各地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存在不便,这必然会阻碍全国统一市场的成熟,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铁路有多种轨距,未涉及经济增长,故B项错误;多种轨距的出现与科技水平无关,更无法体现限制制造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多种轨距的出现与战争无关,而是由于美国国内铁路建设不平衡和国内市场没有统一,故D项错误答案:A5.(2014·全国卷Ⅱ)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解析: 由题干提供的历史情境可知这是英国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变化,工业革命实现了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这是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之一,也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
材料中并未体现妇女解放,而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之一,故B、C项不正确家庭手工业至今依然存在,只不过不是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故D项不正确答案:A6.(2013·全国卷Ⅰ)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B.工厂纪律严格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D.贫富差距缩小解析:19世纪中期,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钟表是用来掌握时间的,通过材料中“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可知工厂纪律严格答案:B7.(2013·全国卷Ⅱ)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解析:19世纪晚期,德国经济迅猛发展,但民主政治发展滞后,这是由历史因素造成的德意志帝国由皇帝和容克贵族掌握了国家政权,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A项符合题意;1871年德意志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德意志的统一,排除B项;C项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D项表述有误。
答案:A8.(2017·海南卷)一位在狱中受过军事队列训练的德国老鞋匠,在1906年刑满释放后的某日,打扮成一名少尉,带领在街头偶然遇到的一小队士兵,来到某镇财务所,说:“我是皇帝派来的,赶快把钱给我财务官员立即把钱交出,老鞋匠敬了一个标准军礼,拿着钱带着士兵扬长而去这一事件反映出当时德国( )A.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B.专制体制臻于极盛C.政府官员纪律松弛 D.军国主义弥漫社会解析:本题考查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根据材料中的“1906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正处于德意志帝国统治时期,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这是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联合专政的一种统治形式,较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带有更多的封建专制君主制的色彩,又通过“老鞋匠行军礼”可知,此时德国社会弥漫着军国主义气氛,故D项正确专制体制臻于极盛与君主立宪制不符,过于夸大,故B错误A、C项题目中并没有反映出,故A、C项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答案:D【反思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馨提示】 通过做高考真题,你发现还有哪些基础知识不牢固?请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再加强一下吧………… 西方代议制的发展与完善一、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善1.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壮大了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2.美国:(1)美国内战最终以北方联邦胜利告终,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铺平了道路2)内战后,美国形成了两党制,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二、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背景:(1)法国大革命后,君主制与共和制进行了长期的斗争2)普法战争后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2.确立:1875年法国议会以一票优势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3.内容: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行政权由总统掌握,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可连选连任4.影响: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三、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背景:分裂状况阻碍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普鲁士在首相俾斯麦的领导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德国2.确立:1871年德国制定《德意志帝国宪法》3.内容:皇帝掌握国家大权,内阁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实行联邦制4.特点:立宪为虚,君主专制是实,具有军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残余四、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实践1.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条件①经济条件: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日益暴露。
②思想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德国的古典哲学③阶级基础: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3)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2.巴黎公社运动(1)背景:普法战争失败,法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屈膝求和,人民强烈不满2)经过:从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开始,到5月下旬巴黎公社被镇压3)意义①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②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两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一、两次工业革命1.第一次工业革命(1)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①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②资金:殖民掠夺等资本原始积累③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④市场:拥有广阔的殖民地2)成就:①纺织机器: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②动力机器: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③交通工具:英国人史蒂芬孙制造出蒸汽机车3)影响:①生产力: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②生产方式:确立了工厂制③阶级结构:资本主义社会逐渐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④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欧美列强成为机器工业生产中心,亚、非、拉地区成为原料产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2.第二次工业革命(1)条件: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2)成就:①电力的应用: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同时,电动机也被制造出来②新交通工具:19世纪七八十年代,内燃机问世,随后汽车和飞机相继问世③石油化工:提炼多种化学合成材料3)影响:①生产力: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②生产方式:出现垄断组织,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③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并最终形成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形成过程开始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