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越式跳高教案.doc
4页跨越式跳高学时计划教材内容助跑结合起跳场地器材海绵垫20块、标志桶4个、跳高架6根、皮筋4条、竹竿4根、杠铃片16片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理解跨越式跳高的健身价值和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2、 技能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85%以上的学生准确掌握跨越式跳高助跑起跳技术,75%以上的学生在一定速度中能准确使用助跑起跳技术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坚定、果断和自信的意志品质,培养遵守规则的意识重点起跳前一步屈膝降低重心,起跳后两臂同时迅速向正上方带动难点踏跳积极有力,全身协调用力向正上方起跳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组织要求开始部分 3’一﹑课堂常规︰1﹑集合整队﹑点名﹑检查着装 2﹑师生问好3﹑宣布本次课的内容任务,本卷须知,导入教学4﹑安全教育:热身充分、落地屈膝缓冲、服从纪律等5、安排见习生1.指定学生整队、检查人数,向教师报告2.师生互问好3.宣布课的内容、目标及要求4.检查服装及安排见习生组织一: 要求:站队快、静、齐;明确本课内容、目标及要求;准备部分7’二、准备活动1、慢跑:成一路纵队绕指定路线慢跑2、徒手操①头部运动②扩胸运动③体转运动④弓步压腿⑤侧压腿⑥膝关节绕环⑦手腕脚踝运动3、素质练习①立位体前屈②蹲跳起1、说明慢跑的要求及本卷须知。
2、教师领跑2、口令领做行进间徒手操3、示范动作要点,口令练习,并提示学生调整呼吸4、 学生动作到位,注意感觉练习效果组织二、如图: 组织三: 要求:均匀,动作协调基本部分 25’ 基本部分25’一、各种助跑起跳姿势:学生自创多种多样助跑起跳方式,寻找一种既轻松又能跳高的方式二、跨越式跳高:助跑结合起跳1、动作要领:助跑由30°—60°角直线切入,助跑后三步迅速加速,起跳时起跳腿微曲缓冲,略降低重心,由后脚跟滚动至前掌积极踏跳,快速蹬伸髋、膝、踝关节两臂配合脚动作由后至上有力摆动,上体正直,提肩拔腰起跳后直腿迅速交换,落地屈膝缓冲2、动作要求:①踏跳迅速有力②摆臂摆腿迅速③起跳蹬伸迅速3、重点:起跳前一步屈膝降低重心,起跳后两臂同时迅速向正上方带动 难点:踏跳积极有力,全身协调用力向正上方起跳三、集合点评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及纠正方法、展示优秀练习者动作四、自由分组选择适宜的高度实行练习(制定3高度目标:①腰部②腰部至肩膀1/2③肩膀)五、自由选择高度相近的同学互相比赛,比一比谁跳得高,谁跳的高度更接近自己的身高六、游戏:翻山越岭结合本课学习内容,4路纵队由排头同学斜线助跑越过数个山峰(体操垫),绕过标志物后返回与下一名同学击掌接力。
若中途有碰倒标志物的同学,需将标志物扶正后继续进入下一关奖惩,由获胜方和输方自拟)教师设疑:同学们自己寻找①简单省力②跳得高的方式2、学生积极探究什么样的动作又简单又能跳得高3、教师讲解跨越式跳高助跑结合起跳的技术要点 学生认真听讲动作技术要领、重难点4、教师示范助跑结合起跳的技术 学生认真观察教师示范5、教师启发,再实行进一步总结6、教师讲解练习的方法教师说明练习的方法和要求,组织学生分5小组练习① 上1步起跳练习 3次②上2-3步起跳练习 3次③皮筋前上2-3步起跳练习 3次④皮筋前上3-6步起跳练习 5次 学生认真听讲明确练习方法7、教师认真观察,纠正缺乏与指导①助跑后几步减速、不敢跳纠正方法:鼓励引导克服恐惧②蹬伸不充分纠正方法:明确蹬伸作用③起跳前冲纠正方法:上一步助跑起跳逐渐增加助跑步伐④重心过高、过低纠正方法:上一步起跳,放慢速度寻找适宜发力重心高度 学生思考我练习时有出现这样的错误吗?我身边的同学有这样的错误吗?做错了该怎么改?1、教师组织学生根据自己水平自由分组,挑战高度(每个高度至少过3次) 学生根据3高度目标及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挑战高度并积极练习2、教师巡视指导,即时纠错 学生寻找问题,练习提升1、 教师组织并讲解规则2、 学生积极参与并遵守规则3、 教师实行裁判组织四:—— —— —— —— —— (师) 要求:积极思考,踊跃尝试组织五: 前两排蹲下,后排插空 组织六:—— —— —— —— —— (师) 要求:①按分组迅速到指定位置,积极参与练习 ②练习保持好前后距离,注意落地屈膝缓冲组织七: 组织八:—— —— —— —— —— (师) 要求:①若不小心拌到皮筋的同学注意原路范围,不要硬闯过,发现有跳高架倒地即时停止练习,恢复场地后继续练习。
② 前后同学保持距离,待前一个同学通过后,下个同学才实行练习组织九: . . . .—— —— —— ———— —— —— —— —— —— —— —— 结束部分5’1.调节身体疲劳2.学练小结3.宣布课后作业4.安排值日生1.教师带着学生做好放松活动2.教师小结,使学生理解本课学练情况3.使学生理解课后布置的作业4.值日生整理场地,收拾器材组织一: 要求:站队快、静、齐认真听老师总结,积极思考预计效果练习密度:40%—45% 平均运动心率: 135次/分钟课后反思1、 师讲解时与学生应控制好适当距离,避免太近学生不容易观察示范以及太远学生听不清楚讲解;2、 练习时要控制好学生的距离,提别是教会学生如何控制好练习距离防治学生冲撞3、 练习比重要分配好,本节课内容是助跑结合起跳,应更多的注重本技术的讲解及提升学生练习次数4、 师观察学生练习时的站位应选择能观察到全体学生的位置,背对学生容易出现师观测不到学生练习情况,也不利于发现安全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