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社会保障的发展历史.ppt

49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79719552
  • 上传时间:2024-08-2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67.53KB
  • / 4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章第二章 社会保障的发展历史社会保障的发展历史 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n一、社会保障的萌芽与雏形一、社会保障的萌芽与雏形n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n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n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改革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一、社会保障的萌芽与雏形一、社会保障的萌芽与雏形n1、原始社会的氏族保障、原始社会的氏族保障n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消费品不足,为了保证部落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消费品不足,为了保证部落的存续,形成了氏族部落保障的原则,主要表现在氏的存续,形成了氏族部落保障的原则,主要表现在氏族成员在消费品分配和消费的次序安排上族成员在消费品分配和消费的次序安排上n第一,有劳动能力的成年男子第一,有劳动能力的成年男子n第二,成年男子的妻子第二,成年男子的妻子n第三,没有劳动能力的孩子和老人第三,没有劳动能力的孩子和老人 n2、奴隶社会的主从保障、奴隶社会的主从保障n奴隶的保障等同于工具的保养和牲口的喂养奴隶的保障等同于工具的保养和牲口的喂养n3、封建社会的家庭保障、封建社会的家庭保障n家庭具有抚育和赡养功能家庭具有抚育和赡养功能n上述三种保障形式,都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上述三种保障形式,都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在前工业社会时期,也存在有少量的,由统治阶级和在前工业社会时期,也存在有少量的,由统治阶级和社会群体实施的保障活动,可视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群体实施的保障活动,可视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雏形的雏形——慈善事业。

      慈善事业n思考题:为什么说上述三种保障形式都不是社会保障思考题:为什么说上述三种保障形式都不是社会保障?? n4、慈善事业时代、慈善事业时代n起止时间:从国家出现自发的、临时性的救灾济贫活起止时间:从国家出现自发的、临时性的救灾济贫活动算起,到国家以立法的形式介入社会保障活动为止动算起,到国家以立法的形式介入社会保障活动为止主要有三种形式:宗教、官方、民间主要有三种形式:宗教、官方、民间n⑴⑴宗教慈善事业宗教慈善事业n各种宗教不仅是当时社会保障思想的重要来源,而且各种宗教不仅是当时社会保障思想的重要来源,而且直接指导着各宗教团体的慈善活动,其中以佛教、基直接指导着各宗教团体的慈善活动,其中以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的影响最为深远督教、天主教的影响最为深远Ø一方面,各宗教多将行善列为基本行为准则一方面,各宗教多将行善列为基本行为准则Ø另一方面,教会组织开展的各种救灾济贫活动,在很另一方面,教会组织开展的各种救灾济贫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一些西方国家的主要的社会保障方式,长一段时间成为一些西方国家的主要的社会保障方式,迄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迄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n⑵⑵官办慈善事业官办慈善事业n由官方组织的却未制度化的救济活动,是以国家的介由官方组织的却未制度化的救济活动,是以国家的介入、传统道德、政治需求为基础产生并得到发展的。

      入、传统道德、政治需求为基础产生并得到发展的在中国,官办慈善事业源远流长,最有特色的是仓储在中国,官办慈善事业源远流长,最有特色的是仓储后备和以工代赈两种救灾济贫方式后备和以工代赈两种救灾济贫方式n特征:没有法制约束;非制度化非经常性的;被看作特征:没有法制约束;非制度化非经常性的;被看作是一种恩赐行为;救济活动十分有限是一种恩赐行为;救济活动十分有限n⑶⑶民办慈善事业民办慈善事业n民间人士自发举办的各种慈善活动民间人士自发举办的各种慈善活动 二、现代社会报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二、现代社会报制度的形成与发展n1、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经济社会基础、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经济社会基础n⑴⑴经济条件经济条件Ø工业化是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经济根源(为什么?)工业化是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经济根源(为什么?)l机器大生产使劳动者遭受的风险事故增多机器大生产使劳动者遭受的风险事故增多l出现出现“机器排挤人机器排挤人”的现象,劳动力相对过剩,结构的现象,劳动力相对过剩,结构性失业增加性失业增加l工业化瓦解了旧的家庭关系,使家庭功能发生转换,工业化瓦解了旧的家庭关系,使家庭功能发生转换,家庭保障功能减弱,产生了保障社会化的需求。

      家庭保障功能减弱,产生了保障社会化的需求Ø市场经济的发展强化了社会保障市场经济的发展强化了社会保障l市场机制市场机制——竞争竞争——优胜劣汰优胜劣汰——贫富分化贫富分化——不不公、动荡公、动荡l市场经济发展的周期性规律也要求实行社会保障市场经济发展的周期性规律也要求实行社会保障 n⑵⑵社会条件社会条件Ø无产阶级长期为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而进行的斗争无产阶级长期为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而进行的斗争Ø任何一项制度的产生都是群体利益博弈的结果任何一项制度的产生都是群体利益博弈的结果 n2、萌发阶段:英国的两部济贫法、萌发阶段:英国的两部济贫法n1601年旧年旧《《济贫法济贫法》》——强调使穷人强调使穷人“懂得懂得”劳动劳动n1834年新年新《《济贫法济贫法》》——“劣等处置劣等处置”和和“济贫院检济贫院检验验”原则原则n意义:尽管条件苛刻,但毕竟通过法律的形式将早期意义:尽管条件苛刻,但毕竟通过法律的形式将早期的社会保障活动固定了下来,从而埋下了社会保障制的社会保障活动固定了下来,从而埋下了社会保障制度化的种子度化的种子 n3、形成阶段:德国俾斯麦政府、形成阶段:德国俾斯麦政府1883年社会保险制度年社会保险制度n⑴⑴德国德国社会保险制度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标志。

      社会保险制度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标志包括:包括:1883年疾病保险法、年疾病保险法、1884年工伤保险法,年工伤保险法,1889年老年与残疾保险法年老年与残疾保险法n⑵⑵社会保险制度首先在德国建立的原因:社会保险制度首先在德国建立的原因:Ø一战前夕,德国新历史学派主张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一战前夕,德国新历史学派主张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的管理,负起文明和福利的责任,这种理论影响极活的管理,负起文明和福利的责任,这种理论影响极大,为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大,为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Ø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人运动高涨,劳资矛盾日益突出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人运动高涨,劳资矛盾日益突出Ø俾斯麦政府把构建社会保障体系视为俾斯麦政府把构建社会保障体系视为“消除革命的投消除革命的投资资” n⑶⑶以社会保险制度作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以社会保险制度作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理由在于:理由在于:Ø属于制度化的保障机制从制度化的角度比较该制属于制度化的保障机制从制度化的角度比较该制度与英国济贫法?)度与英国济贫法?)Ø三方筹资建立了社会责任与风险共担机制三方筹资建立了社会责任与风险共担机制。

      Ø无需以牺牲人格尊严和接受惩戒作为受益条件无需以牺牲人格尊严和接受惩戒作为受益条件 n国际劳工组织这样评价社会保险制度的出现:国际劳工组织这样评价社会保险制度的出现:“在社在社会政治历史上,没有什么事情比社会保险更能急剧的会政治历史上,没有什么事情比社会保险更能急剧的改变普通人的生活了,这种社会保险制度使人们在因改变普通人的生活了,这种社会保险制度使人们在因公害事故、健康不良、失业、家庭生计承担者死亡,公害事故、健康不良、失业、家庭生计承担者死亡,或因任何其他不幸使收入受到损失的情况下,不至于或因任何其他不幸使收入受到损失的情况下,不至于沦为赤贫沦为赤贫 n4、发展阶段:美国、发展阶段:美国1935年年《《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法》》n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为了稳定经济,资年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为了稳定经济,资本主义国家以美国为代表,陆续放弃经济自由主义思本主义国家以美国为代表,陆续放弃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开始实施干预经济的政策美国总统罗斯福在推想,开始实施干预经济的政策美国总统罗斯福在推行新政的过程中,为刺激经济增长,设计并通过了行新政的过程中,为刺激经济增长,设计并通过了《《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法》》。

      n主要内容:实行以工代赈的现代社会救助;实行失业主要内容:实行以工代赈的现代社会救助;实行失业保险制度;实行带强制性的多层次老年保险项目和老保险制度;实行带强制性的多层次老年保险项目和老年援助项目;提供母亲补助和公共卫生服务;缴费性年援助项目;提供母亲补助和公共卫生服务;缴费性的社会保险与非缴费性的社会援助相结合的社会保险与非缴费性的社会援助相结合n社会保障法初步奠定了美国当代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社会保障法初步奠定了美国当代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和基础n思考题:与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相比,美国社会保障法思考题:与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相比,美国社会保障法的进步性表现在哪里?的进步性表现在哪里? n5、全面发展完善阶段:英国的、全面发展完善阶段:英国的《《贝弗里奇报告贝弗里奇报告》》n《《贝弗里奇报告贝弗里奇报告》》全称全称《《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的报告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的报告》》,是二战后被称为,是二战后被称为“福利国家之父福利国家之父”的英国社会学的英国社会学家贝弗里奇受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委托制定的他家贝弗里奇受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委托制定的他主张用一种崭新的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将英国变成一主张用一种崭新的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将英国变成一个个“福利国家福利国家”,为所有公民提供,为所有公民提供“从摇篮到坟墓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

      的保障n《《贝弗里奇报告贝弗里奇报告》》提出了普遍福利思想,认为:国家提出了普遍福利思想,认为:国家对于每个公民有生到死的一切生活与危险,诸如疾病、对于每个公民有生到死的一切生活与危险,诸如疾病、灾害、老年、生育、死亡及鳏寡孤独残疾等,都给予灾害、老年、生育、死亡及鳏寡孤独残疾等,都给予安全保障安全保障n以此为依据,英国通过了一系列法案,与以此为依据,英国通过了一系列法案,与1948年宣布年宣布建成了建成了“福利国家福利国家”,其后西欧、北欧、北美、大洋,其后西欧、北欧、北美、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先后宣布实施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先后宣布实施“普遍福利普遍福利”,社,社会保障进入充分发展时期会保障进入充分发展时期 n思考题:思考题:n为什么说英国福利国家的建立代表着社会保障为什么说英国福利国家的建立代表着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到了全面完善阶段?制度发展到了全面完善阶段?n你怎样评价你怎样评价“普遍福利普遍福利”思想?思想? n6、调整时期:英国的撒切尔革命、调整时期:英国的撒切尔革命n1979年,英国保守党领袖撒切尔夫人上台,开始了对年,英国保守党领袖撒切尔夫人上台,开始了对英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史称英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史称“撒切尔革命撒切尔革命”。

      n改革理念:把重心从国家责任转向个人责任,激励财改革理念:把重心从国家责任转向个人责任,激励财富创造而不再把分配和平等作为国家的首要任务富创造而不再把分配和平等作为国家的首要任务n继英国之后,法国、荷兰、意大利、芬兰等过也相继继英国之后,法国、荷兰、意大利、芬兰等过也相继进行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调整,主要措施包括削进行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调整,主要措施包括削减福利开支;推迟退休年龄;提高保险费(税);延减福利开支;推迟退休年龄;提高保险费(税);延长社会保险缴费期限;推行长社会保险缴费期限;推行“私有化私有化”和和“市场化市场化”等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n1、改革的原因、改革的原因n20世纪世纪60年代是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黄金时期,但进年代是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黄金时期,但进入入70年代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陷入年代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陷入“滞涨滞涨”危危机,社会保障制度也因此陷入困境如在西欧国家发机,社会保障制度也因此陷入困境如在西欧国家发生生“福利国家危机福利国家危机”,美国陷入,美国陷入“福利困境福利困境”福利危机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危机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n⑴⑴社会保障支出日益增加,国家财政负担过重,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日益增加,国家财政负担过重,财政预算严重失衡。

      预算严重失衡——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开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开支已经占到政府财政总支出的支已经占到政府财政总支出的1/3—1/2,国民生产总,国民生产总值的值的1/4—1/3,国家不堪重负国家不堪重负n⑵⑵减少了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储备,损害了国民经济的减少了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储备,损害了国民经济的发展n⑶⑶增加了劳动成本,使企业和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增加了劳动成本,使企业和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下降——企业为职工支付的保险金占工资总额的比例接近企业为职工支付的保险金占工资总额的比例接近50%n⑷⑷降低了人们参与工作的积极性,滋养降低了人们参与工作的积极性,滋养“懒汉懒汉”——瑞典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高达瑞典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高达70%-80%案例1))n⑸⑸刺激通货膨胀,促使物价上涨刺激通货膨胀,促使物价上涨n⑹⑹设置了大量公职,人浮于事,浪费资源设置了大量公职,人浮于事,浪费资源——如意如意大利罗马市政府救济机构就把其预算的大利罗马市政府救济机构就把其预算的60%花在行政花在行政管理方面管理方面 案例案例1:德国向:德国向“懒人懒人”开展开展n    懒惰,这两个字似乎不该和德国人联在一起,因为懒惰,这两个字似乎不该和德国人联在一起,因为谁都知道,他们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之一。

      然而无谁都知道,他们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之一然而无情的现实是,德国现在也出现了一批情的现实是,德国现在也出现了一批“懒人懒人”,而且,而且为数不少为数不少    几年前,记者曾在德国住过一次医院同室病友中几年前,记者曾在德国住过一次医院同室病友中有两位失业多年的德国工人从闲聊中得知,他们患有两位失业多年的德国工人从闲聊中得知,他们患的都是因营养过剩引起的的都是因营养过剩引起的“富贵病富贵病”,并不严重但,并不严重但这两位靠吃社会救济的人,照样可以每年踏踏实实地这两位靠吃社会救济的人,照样可以每年踏踏实实地来医院住上一、二次在医院,他们每天除了吃饭、来医院住上一、二次在医院,他们每天除了吃饭、睡觉、打针和服药以外,就是喝咖啡,看马路小报,睡觉、打针和服药以外,就是喝咖啡,看马路小报,或者谈论涉及他们个人的福利问题,真是优哉游哉或者谈论涉及他们个人的福利问题,真是优哉游哉我曾问他们为什么不去找份工作,其中一人说:我曾问他们为什么不去找份工作,其中一人说:“那那样太不合算样太不合算” n干工作挣工资,怎么就不如在家吃救济合算呢?原来,干工作挣工资,怎么就不如在家吃救济合算呢?原来,战后的联邦德国为了实现社会的公正与平等,曾大力战后的联邦德国为了实现社会的公正与平等,曾大力发展福利事业。

      失业者不仅得到了生活的基本保障,发展福利事业失业者不仅得到了生活的基本保障,而且还能享受任何国家都不能比拟的优厚待遇比如:而且还能享受任何国家都不能比拟的优厚待遇比如:你只要连续工作你只要连续工作2年,一旦失业就可以连续若干年从国年,一旦失业就可以连续若干年从国家领取每月家领取每月1800马克的固定收入,同时还能享受医疗马克的固定收入,同时还能享受医疗和养老保险,就连住房和子女补贴也比在职人员要多和养老保险,就连住房和子女补贴也比在职人员要多如:一个有两个孩子的低收入家庭,每月的毛收入连如:一个有两个孩子的低收入家庭,每月的毛收入连同住房和子女补贴,总共为同住房和子女补贴,总共为3245马克,而同样一个四马克,而同样一个四口之家如果靠失业救济生活,每月可以得到口之家如果靠失业救济生活,每月可以得到2940马克,马克,只比前者少只比前者少300马克那么,有谁还愿意为区区这点马克那么,有谁还愿意为区区这点钱而每月苦干钱而每月苦干150个小时呢?看来,问题就出在这里,个小时呢?看来,问题就出在这里,一个原本为了实现公正的体制却造成了一种新的不合一个原本为了实现公正的体制却造成了一种新的不合理。

      正如一位专家说:理正如一位专家说:“其实并不是德国人懒惰,而其实并不是德国人懒惰,而是我们的体制懒惰,是制度把人养懒了是我们的体制懒惰,是制度把人养懒了 n   至于德国到底有多少条至于德国到底有多少条“懒汉懒汉”,人们难以准确统,人们难以准确统计去年,德国劳动部门记录有计去年,德国劳动部门记录有91000人公开拒绝劳人公开拒绝劳动,但专家们认为,实际的动,但专家们认为,实际的“懒人懒人”肯定还要比这个肯定还要比这个数字高出许多倍,否则,平常大白天,哪来那么多闲数字高出许多倍,否则,平常大白天,哪来那么多闲人泡在啤酒馆、游戏厅,或者在大街上游荡呢?人泡在啤酒馆、游戏厅,或者在大街上游荡呢?    游手好闲、专靠社会救济过活的人,实际上是一种游手好闲、专靠社会救济过活的人,实际上是一种剥削他人劳动的剥削他人劳动的“寄生虫寄生虫”,因此他们的所为已日益,因此他们的所为已日益引起德国社会的极大义愤人们纷纷呼吁:必须对这引起德国社会的极大义愤人们纷纷呼吁:必须对这些懒汉进行惩治,些懒汉进行惩治,“不劳动者不得食!不劳动者不得食!”     n    目前,德国政府正在认真考虑对社会福利和劳动市目前,德国政府正在认真考虑对社会福利和劳动市场制度进行改革。

      尽管阻力重重,但仍然决心向这些场制度进行改革尽管阻力重重,但仍然决心向这些积弊已久、却长年无人敢碰的禁区进军其方略是:积弊已久、却长年无人敢碰的禁区进军其方略是:一方面,创造一批低收入的劳动岗位,以帮助长期失一方面,创造一批低收入的劳动岗位,以帮助长期失业者(这些人大都学历低、能力较差)重返劳动市场;业者(这些人大都学历低、能力较差)重返劳动市场;另一方面,对不肯劳动、钻社会福利空子的另一方面,对不肯劳动、钻社会福利空子的“懒人懒人”,则坚决减少或取消对他们的社会救济则坚决减少或取消对他们的社会救济    据说据说18世纪初,欧洲人曾用一种奇特的方法惩治懒世纪初,欧洲人曾用一种奇特的方法惩治懒惰:谁要拒绝劳动,就把他关进地牢,然后往囚室里惰:谁要拒绝劳动,就把他关进地牢,然后往囚室里灌水,只需几个时辰,就能把懒汉淹死这时,懒汉灌水,只需几个时辰,就能把懒汉淹死这时,懒汉求生只有一个办法,牢房里放着一台小水泵,他必须求生只有一个办法,牢房里放着一台小水泵,他必须拼命地蹬踏水泵踏板,通过拼命地蹬踏水泵踏板,通过“劳动劳动”才能死里逃生才能死里逃生400年过去了,当年的年过去了,当年的“水泵治懒法水泵治懒法”如今已变成了如今已变成了法律,德国法律,德国《《联邦社会救助法联邦社会救助法》》第第25款规定:凡不肯款规定:凡不肯劳动的人,就没有权利得到生活补助。

      劳动的人,就没有权利得到生活补助 案例案例2: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危机: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危机n美国社会保障制度从美国社会保障制度从80年代起日益陷于困境,表面看年代起日益陷于困境,表面看来,最直接同时也是为大多数人所提及的原因,是短来,最直接同时也是为大多数人所提及的原因,是短期内人口的老龄化问题二战结束后,美国出现了一期内人口的老龄化问题二战结束后,美国出现了一场生育高峰,但此后不久,婴儿的数量却又急剧减少,场生育高峰,但此后不久,婴儿的数量却又急剧减少,这便造成了今天的老人与年轻人比例不平衡的问题这便造成了今天的老人与年轻人比例不平衡的问题这一代人最早的将于这一代人最早的将于2008年进入退休状态,自此老年年进入退休状态,自此老年人比例将逐渐上升,到人比例将逐渐上升,到2030年美国总人口将增长约年美国总人口将增长约18%,而退休人口却将增加,而退休人口却将增加100%目前美国增加最目前美国增加最多的就是年龄在多的就是年龄在85岁以上的人群岁以上的人群 n正如正如2004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约翰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约翰·克里所指出,当克里所指出,当社会保障制度最初开始实行时,对每一位退休人员就社会保障制度最初开始实行时,对每一位退休人员就有有42名工作者向保障体系中投资;现在,与每一位退名工作者向保障体系中投资;现在,与每一位退休人员相对应的只有休人员相对应的只有3名工作者的投资,且很快会继续名工作者的投资,且很快会继续减少到减少到2名。

      加上美国妇女初婚年龄也由名加上美国妇女初婚年龄也由50年代的年代的20.3岁上升到了岁上升到了2000年的年的25.1岁,这同时也意味着岁,这同时也意味着生育率的持续下降,从而将会影响到年轻一代养活老生育率的持续下降,从而将会影响到年轻一代养活老一代人的能力一代人的能力n此外,对社会保障的依赖也带来了家庭观念、道德观此外,对社会保障的依赖也带来了家庭观念、道德观念淡化的问题,加上老年人的相对比例过大,年轻的念淡化的问题,加上老年人的相对比例过大,年轻的子女往往不愿也缺乏足够的能力照顾他们的长辈子女往往不愿也缺乏足够的能力照顾他们的长辈 n关于美国福利制度危机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美国传统关于美国福利制度危机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美国传统价值观遭到忽视美国一贯强调个人奋斗、适者生存价值观遭到忽视美国一贯强调个人奋斗、适者生存虽然虽然30年代及之后因为认识到保障集体安全的重要性年代及之后因为认识到保障集体安全的重要性而确立了福利制度,但随着此项制度的发展和扩大,而确立了福利制度,但随着此项制度的发展和扩大,一方面的确有一些人变得懒惰,形成了依赖社会的习一方面的确有一些人变得懒惰,形成了依赖社会的习惯;另一方面也使美国国内出现了反对这种福利制度惯;另一方面也使美国国内出现了反对这种福利制度的强烈呼声。

      尤其是新保守主义者指责它违背了美国的强烈呼声尤其是新保守主义者指责它违背了美国传统价值观,进一步助长了个人懒惰、依赖他人的消传统价值观,进一步助长了个人懒惰、依赖他人的消极道德观许多人认为,单亲家庭的增加、要求获得极道德观许多人认为,单亲家庭的增加、要求获得救助者人数的不断上升,主要都是这个原因造成的救助者人数的不断上升,主要都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n2、主要改革措施、主要改革措施n⑴⑴提高退休年龄提高退休年龄——如瑞典规定,如果推迟退休,可如瑞典规定,如果推迟退休,可按增加工作年限的比例增加退休金按增加工作年限的比例增加退休金n⑵⑵增收节支增收节支——提高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上限;提高保提高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上限;提高保险费率;征收社会保障所得税;修正社会保障金调整险费率;征收社会保障所得税;修正社会保障金调整办法等办法等n⑶⑶改进社会保障体系的收益规则,引入改进社会保障体系的收益规则,引入“工作福利工作福利”制度——“工作福利工作福利”是指凡接受政府福利补助者,是指凡接受政府福利补助者,必须接受政府或立法规定的与工作有关的特定义务必须接受政府或立法规定的与工作有关的特定义务如澳大利亚规定,失业救助金领取人必须努力寻找就如澳大利亚规定,失业救助金领取人必须努力寻找就业机会,并接受政府安排的培训计划。

      业机会,并接受政府安排的培训计划 n⑷⑷政府责任向私营部门转移,实行政府责任向私营部门转移,实行“资本化资本化”和和“私私人化人化”资本化资本化”即鼓励私营部门以职业年金、私即鼓励私营部门以职业年金、私人养老计划等形式参与福利资源分配人养老计划等形式参与福利资源分配私人化私人化”即即政府尽量缩小干预社会保障的范围,交给非政府部门政府尽量缩小干预社会保障的范围,交给非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负责和社会团体负责n⑸⑸改革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社会保障管理体制n⑹⑹调控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结构,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调控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结构,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行管理运行管理——增强基金保值增值能力增强基金保值增值能力 案例案例3:英国急于摆脱:英国急于摆脱“福利国家福利国家”危机危机n二战后,英国通过一系列社会保险保障法案,早在二战后,英国通过一系列社会保险保障法案,早在1948年就宣布建成世界上第一个年就宣布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福利国家福利国家”然而,在在70年代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以后,英国与其他欧洲年代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以后,英国与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国家一样,“福利国家福利国家”持续处于持续处于“危机危机”之中。

      自之中自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执政以来,英国对社会保障制年撒切尔夫人上台执政以来,英国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改革度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改革20多年来,英国实行社会多年来,英国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保障制度的改革,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n第一,社会保障支出的扩张快于经济的增长据统计,第一,社会保障支出的扩张快于经济的增长据统计,在在1960年到年到1975年间,英国的年间,英国的GNP增长率为增长率为2.6%,而社会保障支出的年增长为,而社会保障支出的年增长为5.6%这里,社会保障这里,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速度要比支出的增长速度要比GNP快快1倍多造成社会保障支倍多造成社会保障支出扩张的主要因素有:出扩张的主要因素有:(1)人口老年化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年化经济的发展和福利制度的建立使人民生活改善,人均寿命延长男福利制度的建立使人民生活改善,人均寿命延长男人的平均寿命由人的平均寿命由30年代的年代的58.4岁延长到岁延长到80年代的年代的69.8岁,妇女由岁,妇女由62.4岁延长到岁延长到76.2岁人口老年化不岁人口老年化不仅使退休金和养老金支付上升,而且还使得提供社会仅使退休金和养老金支付上升,而且还使得提供社会保险费收入的能力降低。

      保险费收入的能力降低2)医疗保健支付剧增医疗保健支付剧增 (3)庞大的失业队伍存在庞大的失业队伍存在 n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中国名称叫),中国名称叫“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在一年内一国国境之内所有,指的是在一年内一国国境之内所有最终产品的产值和所有劳务产值这里指的是一国国最终产品的产值和所有劳务产值这里指的是一国国境内的产值,不管是国内企业的产值还是国外企业的境内的产值,不管是国内企业的产值还是国外企业的产值,都算在内,外资的产值也算在内产值,都算在内,外资的产值也算在内n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中国名称叫),中国名称叫“国国民生产总值民生产总值”,指的是在一年内一国国民所生产的所,指的是在一年内一国国民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的产值和所有劳务产值这里指的是一国有最终产品的产值和所有劳务产值这里指的是一国国民的产值,这个国家在外国的产值也算在内国民的产值,这个国家在外国的产值也算在内GDP和和GNP,无论是外国名还是中国名,都只差一字,,无论是外国名还是中国名,都只差一字,所以很容易让一般人混淆在这里举个例子。

      假如有所以很容易让一般人混淆在这里举个例子假如有一家子,妻子在家里种苹果,一年的产值是一家子,妻子在家里种苹果,一年的产值是5000圆,圆,丈夫在外地卖馄钝,一年的产值是丈夫在外地卖馄钝,一年的产值是10000圆他们还圆他们还有一间房屋出租给一个公司搞软件开发,一年的产值有一间房屋出租给一个公司搞软件开发,一年的产值是是10万圆那么,这个家庭的万圆那么,这个家庭的“家民生产总值家民生产总值”((GNP)就是丈夫和妻子的生产总值,就应该是)就是丈夫和妻子的生产总值,就应该是15000圆;这个家庭的圆;这个家庭的“家内生产总值家内生产总值”((GDP)就)就是这个妻子和那个公司的生产总值,就是是这个妻子和那个公司的生产总值,就是105000圆  n假如一个国家,外资在这个国家内的生产总值和它在假如一个国家,外资在这个国家内的生产总值和它在外国的生产总值相等,那么这个国家的外国的生产总值相等,那么这个国家的GDP就等于它就等于它的的GNP如果外资在这个国家内的生产总值远远大于如果外资在这个国家内的生产总值远远大于它在外国的生产总值,那么这个国家的它在外国的生产总值,那么这个国家的GDP就远远大就远远大于它的于它的GNP。

      如果外资在这个国家内的生产总值远远如果外资在这个国家内的生产总值远远小于它在外国的生产总值,那么这个国家的小于它在外国的生产总值,那么这个国家的GDP就远就远远小于它的远小于它的GNPnGDP和和GNP,究竟哪个能比较真实地反映一国国民的,究竟哪个能比较真实地反映一国国民的生活水平呢?当然是生活水平呢?当然是GNPGNP是本国国民生产的总是本国国民生产的总产值,当然比产值,当然比GDP反映地要真实一些外资在该国的反映地要真实一些外资在该国的产值再大,也不是该国的还拿上例来说,真正能反产值再大,也不是该国的还拿上例来说,真正能反映那个家庭生活水平的数据,是映那个家庭生活水平的数据,是15000,而不是,而不是105000,那个软件开发公司的产值再高,也和这个家,那个软件开发公司的产值再高,也和这个家庭无关n所以说,在所以说,在GDP和和GNP这两个核算方法中,要选择一这两个核算方法中,要选择一个能比较真实反映国民生活水平的方法,应该选个能比较真实反映国民生活水平的方法,应该选GNP n第二,政府承担不了沉重的财务负担英国的社会保障第二,政府承担不了沉重的财务负担英国的社会保障支付占政府支出总额的比重,在支付占政府支出总额的比重,在1953年为年为 38.6%,到,到1982年为年为53.5%。

      n第三,社会保障制度的负面效应日趋突出虽然社会保第三,社会保障制度的负面效应日趋突出虽然社会保障制度对保证大多数人民的最低生活需要、长期稳定社障制度对保证大多数人民的最低生活需要、长期稳定社会局势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较高的福利容易造成一种会局势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较高的福利容易造成一种社会观念:即社会观念:即“不干或少干可照样生活不干或少干可照样生活”,容易使部分,容易使部分社会成员养成坐享国家恩赐的心理,这突出表现为社会成员养成坐享国家恩赐的心理,这突出表现为“贫贫困陷阱困陷阱”和和“失业陷阱失业陷阱”的问题上的问题上Ø所谓所谓“贫困陷阱贫困陷阱”,即当个人所得增加时,可获得的与,即当个人所得增加时,可获得的与个人收入水平有关的津贴下降,而却对所增加的收入课个人收入水平有关的津贴下降,而却对所增加的收入课征税收,以致造成名义收入虽增加,而实际收入却下降征税收,以致造成名义收入虽增加,而实际收入却下降Ø所谓所谓“失业陷阱失业陷阱”,是指某些失业者存在一个很高的替,是指某些失业者存在一个很高的替代率,即失业时的实际收入对就业时实际收入的比率,代率,即失业时的实际收入对就业时实际收入的比率,从而失业者摆脱不了贫困,而缺乏寻找工作的动力。

      从而失业者摆脱不了贫困,而缺乏寻找工作的动力 n在在1997年年5月的英国大选中,以布莱尔为首相的工党月的英国大选中,以布莱尔为首相的工党政府上台在社会保障问题上,工党认为过高的社会政府上台在社会保障问题上,工党认为过高的社会福利是阻碍英国发展的重要原因为此,实行了下述福利是阻碍英国发展的重要原因为此,实行了下述的初步改革:的初步改革:n其一,不增加所得税,促进社会福利工党遵从大选其一,不增加所得税,促进社会福利工党遵从大选时的诺言,在时的诺言,在1997年年7月的新预算中,以不提高所得月的新预算中,以不提高所得税的基本税率和最高税率为前提,提出为期税的基本税率和最高税率为前提,提出为期5年的削减年的削减公共支出赤字、促进社会福利的计划公共支出赤字、促进社会福利的计划n其二,促使其二,促使“不工作阶层不工作阶层”回到社会中去英国有回到社会中去英国有5800万人口,其中万人口,其中100万成年人从未工作过工党政万成年人从未工作过工党政府竭力要使这个府竭力要使这个“不工作阶层不工作阶层”参加工作假如私人参加工作假如私人企业雇佣新职工,雇主每周可从政府机构领取若干补企业雇佣新职工,雇主每周可从政府机构领取若干补贴。

      贴n其三,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其三,采取积极措施,鼓励25万年轻失业者就业,并万年轻失业者就业,并取消失业津贴取消失业津贴n其四,加强财政纪律,清除欺诈行为英国有其四,加强财政纪律,清除欺诈行为英国有5800万万人口,却拥有人口,却拥有7900万个社会保障号码其中,有些是万个社会保障号码其中,有些是合法的,比如寡妇可依靠死去丈夫的养老金生活而继合法的,比如寡妇可依靠死去丈夫的养老金生活而继续使用其号码,但却有很多号码为诈骗者所利用为续使用其号码,但却有很多号码为诈骗者所利用为此,政府拟严加审核,重新登记领取养老金与失业津此,政府拟严加审核,重新登记领取养老金与失业津贴者 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改革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改革n1、发展历史、发展历史n1949-1968:国家:国家-单位保障制,重心在国家单位保障制,重心在国家n1969-1985:国家:国家-单位保障制,重心在单位单位保障制,重心在单位n1986-今,国家今,国家-单位保障向社会保障的改革时期单位保障向社会保障的改革时期n2、基本框架、基本框架n我国国家我国国家-单位保障制的基本框架由三部分组成,国家单位保障制的基本框架由三部分组成,国家保障主要包括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保障、城镇居民价格保障主要包括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保障、城镇居民价格补贴、军人保障、民政福利、农村救灾救济等。

      城镇补贴、军人保障、民政福利、农村救灾救济等城镇单位保障主要包括职工集体福利和劳动保险农村集单位保障主要包括职工集体福利和劳动保险农村集体保障包括合作医疗、五保户供养及其他福利保障体保障包括合作医疗、五保户供养及其他福利保障 n2、国家单位保障体制的特征、国家单位保障体制的特征n国家负责:国家通过计划经济体制维护着各个单位组国家负责:国家通过计划经济体制维护着各个单位组织长生不死,并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来直接担保织长生不死,并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来直接担保n单位包办:在城镇,几乎所有生活保障事务均是通过单位包办:在城镇,几乎所有生活保障事务均是通过所在单位来获得保障的在农村,是通过集体分配来所在单位来获得保障的在农村,是通过集体分配来实现的n板块分割:国家保障、城镇单位保障与农村集体保障板块分割:国家保障、城镇单位保障与农村集体保障三大板块相互分割,各负其责三大板块相互分割,各负其责n全面保障:保障范围广泛全面保障:保障范围广泛n封闭运行:各个单位只对本单位成员负责,一些福利封闭运行:各个单位只对本单位成员负责,一些福利设施即使闲置也不对外开放设施即使闲置也不对外开放n缺乏效率:福利均等化与成员个人只享受权利不承担缺乏效率:福利均等化与成员个人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导致制度效率低下,影响劳动者积极性。

      义务,导致制度效率低下,影响劳动者积极性 n 案例案例4: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位保障: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位保障n    计划经济年代,职工能享受的补贴计划经济年代,职工能享受的补贴(以货币形式兑现的以货币形式兑现的福利福利),大致有如下几项:探亲路费、卫生费、洗,大致有如下几项:探亲路费、卫生费、洗(澡澡)理理(发发)费、烧煤补贴、水电费补贴、交通费、生活困难补费、烧煤补贴、水电费补贴、交通费、生活困难补贴、书报费、独生子女费贴、书报费、独生子女费(计划生育政策后计划生育政策后)等80年代年代因价格上涨,还加上了副食补贴和物价补贴因价格上涨,还加上了副食补贴和物价补贴n    其他福利主要为:住房,单位按级别向职工无偿分配其他福利主要为:住房,单位按级别向职工无偿分配住房,只收取象征性房租,此外单位还要承担日常维修住房,只收取象征性房租,此外单位还要承担日常维修的责任,对于没有分到住房的职工,则发放房租补贴的责任,对于没有分到住房的职工,则发放房租补贴;养养老老(1978年时,满年时,满20年工龄退休时可拿工资的年工龄退休时可拿工资的75%);医医疗疗(全部公费全部公费);女工生育女工生育(带薪产假带薪产假90天,流产天,流产15天假期天假期)。

      n    所有这些福利,名义上是国家提供,实际上,由职工所有这些福利,名义上是国家提供,实际上,由职工所属的单位来筹资支付如果是机关或事业单位,从国所属的单位来筹资支付如果是机关或事业单位,从国家财政拨款中解决;如果是企业单位,则根据产值获取家财政拨款中解决;如果是企业单位,则根据产值获取相应的福利待遇,由营业外支出相应的福利待遇,由营业外支出(实际是利润实际是利润)来支付而事实上,即使亏损企业也能通过政府调节获得一定的而事实上,即使亏损企业也能通过政府调节获得一定的福利 n    1971年,初中毕业的陈爱萍被分配进了北京的一家年,初中毕业的陈爱萍被分配进了北京的一家汽车修理厂这是家全民所有制的工厂,第一年,每汽车修理厂这是家全民所有制的工厂,第一年,每月工资月工资16元三年学徒期满,定级为二级工,月工资元三年学徒期满,定级为二级工,月工资39.78元,再以后,就很难涨了陈爱萍记得,车间元,再以后,就很难涨了陈爱萍记得,车间里大部分的工人,工资都在里大部分的工人,工资都在40~~50元之间,只有少数元之间,只有少数几个人能拿到五级工以上的工资几个人能拿到五级工以上的工资——大约七八十元。

      大约七八十元n    但是,在每月的工资条上,有许多项的补贴,每项但是,在每月的工资条上,有许多项的补贴,每项都不多,两元到五元不等作为女工,她还可享受卫都不多,两元到五元不等作为女工,她还可享受卫生纸的补助,但车间的女工委员们会很细心地把怀孕生纸的补助,但车间的女工委员们会很细心地把怀孕期间的女工的这项补助扣除期间的女工的这项补助扣除n    工厂里有幼儿园,六岁以下的小孩可以低价入托工厂里有幼儿园,六岁以下的小孩可以低价入托厂医务室可以免费看小病小伤如果大一些的病,可厂医务室可以免费看小病小伤如果大一些的病,可以上指定的甲等医院去看,只要从医务室开一张三联以上指定的甲等医院去看,只要从医务室开一张三联单,在医院不用交现金,全部记账如果生病时间太单,在医院不用交现金,全部记账如果生病时间太久达半年以上,工资停发,转为久达半年以上,工资停发,转为“劳保劳保”,一般是发,一般是发工资的工资的60% n    在计划经济年代,工人身份与干部身份之间,泾渭分明,在计划经济年代,工人身份与干部身份之间,泾渭分明,以工人身份调入另一个机关或事业单位做干部,是不可能以工人身份调入另一个机关或事业单位做干部,是不可能的事。

      想成为干部身份,一般有三条途径:大学毕业分配;的事想成为干部身份,一般有三条途径:大学毕业分配;部队军官转业;极少数的从工人中提拔部队军官转业;极少数的从工人中提拔n    陈爱萍在陈爱萍在1978年考上大学,毕业后自然而然成了国家年考上大学,毕业后自然而然成了国家干部这时,她才发现进入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好处:补贴干部这时,她才发现进入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好处:补贴标准更高,享受的福利面更广机关大院里,不光有食堂、标准更高,享受的福利面更广机关大院里,不光有食堂、幼儿园,还有澡堂、图书室等等夏天时,有防暑降温的幼儿园,还有澡堂、图书室等等夏天时,有防暑降温的茶叶饮料发放,冬天时,如果没有分配住房,可以领到数茶叶饮料发放,冬天时,如果没有分配住房,可以领到数百元的取暖费,上下班有班车接送百元的取暖费,上下班有班车接送n     陈爱萍记得,每月分发一次鲜鸡蛋,办公室里最快乐的陈爱萍记得,每月分发一次鲜鸡蛋,办公室里最快乐的时刻,在鸡蛋还需定量供应的年代,这是外人享受不到的时刻,在鸡蛋还需定量供应的年代,这是外人享受不到的福利n    在工厂,名义上厂里应该管职工的住房,但能不能分上在工厂,名义上厂里应该管职工的住房,但能不能分上住房,要看厂领导的魄力和本事,厂里的效益以及你本人住房,要看厂领导的魄力和本事,厂里的效益以及你本人的运气。

      陈爱萍在厂里干了七年,住房遥遥无期,她留在的运气陈爱萍在厂里干了七年,住房遥遥无期,她留在厂里的同事,等到了厂里的同事,等到了1994年才以年才以20多年工龄的资格,分多年工龄的资格,分到一套两居室,当时厂里还有到一套两居室,当时厂里还有2/3的人没有分到住房而的人没有分到住房而在机关,通常干到七八年,就能分到一套或是一间房一在机关,通常干到七八年,就能分到一套或是一间房一家工厂能占有的社会资源,与一个国家机关是没法比的家工厂能占有的社会资源,与一个国家机关是没法比的 n思考题:思考题:n试对我国国家试对我国国家—单位保障体制进行评论单位保障体制进行评论 n3、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1986年以来)年以来)n1986年年4月月12日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日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不仅首次提出社会保障不仅首次提出社会保障的概念,而且单独设章阐述了社会保障的改革与社会的概念,而且单独设章阐述了社会保障的改革与社会化问题.社会保障社会化作为计划经济时代国家负责、化问题.社会保障社会化作为计划经济时代国家负责、单位包办保障制的对立物,被正式栽人国家发展计划。

      单位包办保障制的对立物,被正式栽人国家发展计划同年同年7月月12日由国务院发布日由国务院发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制暂行规定》》和和《《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不仅明确规定国营企业用劳动合同制取代了计划经济不仅明确规定国营企业用劳动合同制取代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时代的“铁饭碗铁饭碗”,规定合同制工人的退休养老实行,规定合同制工人的退休养老实行社会统筹并由企业与个人分担缴纳保险费的义务,而社会统筹并由企业与个人分担缴纳保险费的义务,而且初步构成了失业保险制度的框架,从而具有了显著且初步构成了失业保险制度的框架,从而具有了显著的制度创新象征的制度创新象征1986年发生的上述标志性事件,显年发生的上述标志性事件,显示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自此进入了制度重构时期示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自此进入了制度重构时期 n通过对中国社会保障储度改革的考察,发现它可以划分通过对中国社会保障储度改革的考察,发现它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为三个阶段:n第一阶段第一阶段(1986-1993),重点是,重点是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和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和缓解乡村贫困问题缓解乡村贫困问题,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在延续,但新型,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在延续,但新型的社会化保障机制开始生长。

      的社会化保障机制开始生长国家在这一阶段提出了社国家在这一阶段提出了社会保障社会化原则并通过中央政府的推动取得了进展,会保障社会化原则并通过中央政府的推动取得了进展,国家责任得到了适度控制和调整,改变单位包办社会保国家责任得到了适度控制和调整,改变单位包办社会保障事务的做法成了改革的重要内容,个人亦开始承担有障事务的做法成了改革的重要内容,个人亦开始承担有象征意义的缴负责任等,这些变化预示着社会保障社会象征意义的缴负责任等,这些变化预示着社会保障社会化开始替代社会保障单位化这一阶段社会保障改革单化开始替代社会保障单位化这一阶段社会保障改革单纯强调为国企改革配套,也使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目纯强调为国企改革配套,也使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目标走向片面化,造成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于经济改标走向片面化,造成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社会保障制度不可能只为某革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社会保障制度不可能只为某项改革配套,也不可能只为国有企业及其职工服务项改革配套,也不可能只为国有企业及其职工服务 n第二阶段第二阶段(1993-1997),,社会保障成为市场经济体系的重社会保障成为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柱,要支柱,新旧社会保障制度并存但此消彼长。

      新旧社会保障制度并存但此消彼长这一阶段以这一阶段以1993年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并在其中对社会保障改并在其中对社会保障改革提出明确要求与原则规范为主要标志社会保障社会化革提出明确要求与原则规范为主要标志社会保障社会化自此成为改革中追求的主要目标,但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自此成为改革中追求的主要目标,但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亦未明确宣布废除这一阶段的背景是,国家已经确立经亦未明确宣布废除这一阶段的背景是,国家已经确立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市场经济体制,济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保障制度被确认社会保障制度被确认为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维系机制,社会保障亦被称为市场为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维系机制,社会保障亦被称为市场经济体系的五大支柱之一经济体系的五大支柱之一中共中央在中共中央在《《关于建立社会主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于问题的决定义市场经济体制若于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要求中明确要求“建立多层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并确认了,并确认了“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陷储蓄积累保陷”及及“城镇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金由单位和城镇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金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等内容。

      等内容 n1994年年1月月23日,国务院颁布日,国务院颁布《《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例》》,同年,同年4月国家体改委、财政部、劳动部、卫生部月国家体改委、财政部、劳动部、卫生部联合发布联合发布《《关于职工医疗制度改革的试点意见关于职工医疗制度改革的试点意见》》此外,劳动部、民政部等还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社会保险、外,劳动部、民政部等还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社会保险、最低工资保障、福利彩票管理等方面的行政性法规最低工资保障、福利彩票管理等方面的行政性法规这一阶段的社会保障改革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步伐加这一阶段的社会保障改革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步伐加快而加快,它体现了为市场经济改革服务、以养老保快而加快,它体现了为市场经济改革服务、以养老保险改革和医疗保险改革为重点的特色险改革和医疗保险改革为重点的特色 n第三阶段第三阶段(1998年以来年以来),社会保障逐渐成为一项基本的社,社会保障逐渐成为一项基本的社会制度进入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有三:进入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有三:n一是一是1998年年3月我国政府在保留民政部的同时,新组建了月我国政府在保留民政部的同时,新组建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相对统一了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相对统一了社会保障管理体制;n二是社会保障全面走向二是社会保障全面走向社会化和去单位化社会化和去单位化,建立独立于企,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

      筹资渠道多元化、管理服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筹资渠道多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成为建设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明确目标;务社会化,成为建设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明确目标;n三是超越了片面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和单纯为市场经济服三是超越了片面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和单纯为市场经济服务的观念,务的观念,开始将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项基本的社会制度开始将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项基本的社会制度安排来建设安排来建设 n1998年以来,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年以来,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关于实行企业基本关于实行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有关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有关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失业保险条例失业保险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例》》等一系列法规或法规性文件,并成立了等一系列法规或法规性文件,并成立了全国社会保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障基金理事会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将建设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写入正式将建设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写入了宪法,更明确标志着社会保障制度正在成为国家发展了宪法,更明确标志着社会保障制度正在成为国家发展必要的基本制度安排。

      必要的基本制度安排在这一阶段,国家仍然继续主导在这一阶段,国家仍然继续主导着的社会保障改革并承担着直接的、重要的责任,但构着的社会保障改革并承担着直接的、重要的责任,但构成社会的各个方面成社会的各个方面(如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慈善公益如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慈善公益团体等等团体等等)及社会成员个人均共同分担着社会保障责任,及社会成员个人均共同分担着社会保障责任,社会保障不再单纯地为经济改革服务而是为整个社会经社会保障不再单纯地为经济改革服务而是为整个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发展服务济协调稳定发展服务 n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选择的渐进改革的方式这种改革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选择的渐进改革的方式这种改革方式几乎有别于任何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因为方式几乎有别于任何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因为其他国家或地区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几乎都是立法其他国家或地区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几乎都是立法先行,有关社会保障制度的法案获得通过,即意味着先行,有关社会保障制度的法案获得通过,即意味着新的社会保障政策得到确立和旧的政策被完全取代新的社会保障政策得到确立和旧的政策被完全取代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从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从1986年以来走过的历程却并非年以来走过的历程却并非如此,它在很长时期内都是新旧社会保障制度并行,如此,它在很长时期内都是新旧社会保障制度并行,几乎所有的社会保障新方案均通过长时期的试点。

      这几乎所有的社会保障新方案均通过长时期的试点这种渐进改革方式符合中国整个改革事业的要求,因为种渐进改革方式符合中国整个改革事业的要求,因为中国的经济改革也是渐进式的而非休克式的,但不符中国的经济改革也是渐进式的而非休克式的,但不符合社会保障制度变革的国际惯例合社会保障制度变革的国际惯例 n4、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中的成就与失误、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中的成就与失误n纵观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的历程,便可以发现既有巨大纵观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的历程,便可以发现既有巨大的成就,亦存在着不少失误的成就,亦存在着不少失误n一方面,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一方面,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通过近的,通过近20年来的变革,在维系经济改革和国民经年来的变革,在维系经济改革和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保证整个社会基本稳定的同时,促使曾济持续增长、保证整个社会基本稳定的同时,促使曾经惠及亿万国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整体转型,这在经惠及亿万国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整体转型,这在国际上是没有先例的许多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国际上是没有先例的许多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只能局限于某一项目或某一环节,甚至还引发严重的只能局限于某一项目或某一环节,甚至还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

      这既揭示了社会保障制度变革的艰难性,社会危机这既揭示了社会保障制度变革的艰难性,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成就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成就具体而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具体而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下几个方面: n一是国民的社会保障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单纯一是国民的社会保障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单纯依赖政府与单位转化到责任分担;从得到恩惠转为享依赖政府与单位转化到责任分担;从得到恩惠转为享受应有权利受应有权利n二是制度转型任务基本完成即从计划经济时代形成二是制度转型任务基本完成即从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国家负责、单位包办、全面保障、封闭运行、缺乏的国家负责、单位包办、全面保障、封闭运行、缺乏效率的板块结构式社会保障制度,逐步转化成政府主效率的板块结构式社会保障制度,逐步转化成政府主导、责任共担、合理保障、开放运行的社会化保障制导、责任共担、合理保障、开放运行的社会化保障制度n三是新型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框架得到确立,管理体制三是新型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框架得到确立,管理体制基本理顺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基本理顺。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往内的主要社会保伤保险、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往内的主要社会保障项目均在制度创新中获得发展,在新型社会保障制障项目均在制度创新中获得发展,在新型社会保障制度下受保障的人口在持续扩大度下受保障的人口在持续扩大n上述成就表明,对社会保障改革成就绪予高度评价显上述成就表明,对社会保障改革成就绪予高度评价显然有充分的事实依据然有充分的事实依据 n另一方面,如果从社会保障制度转型仍未最终全面完另一方面,如果从社会保障制度转型仍未最终全面完成、新型社会保障制度依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成、新型社会保障制度依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保障改革实践中的不公平现象依然十分严重,要、社会保障改革实践中的不公平现象依然十分严重,以及这一制度在建设中所遇到的许多难题等方面来考以及这一制度在建设中所遇到的许多难题等方面来考虑,就会发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并非只有成功与虑,就会发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并非只有成功与经验,它还同时存在着失误和需要吸取的教训尽暂经验,它还同时存在着失误和需要吸取的教训尽暂这些失误与教训大多因受以往经济改革的渐进性和这些失误与教训大多因受以往经济改革的渐进性和“摸着石头过河摸着石头过河”思路的影响而难以完全避免,但正视思路的影响而难以完全避免,但正视这些失误对整个社会保障改革的深化和新型社会保障这些失误对整个社会保障改革的深化和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显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制度的最终确立显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n概括而言,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中出现的失误,主要表概括而言,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中出现的失误,主要表现在价值取向上过分强调效率、改革观念上过分强调现在价值取向上过分强调效率、改革观念上过分强调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改革方式上存在着统放不分、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改革方式上存在着统放不分、制度安排中长期忽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方面制度安排中长期忽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方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