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物理期中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
6页期中考试测试题一、选择题(共13题,每题4分,共42分)1. 一辆汽车沿直线运动,先以15m/s的速度驶完全程的四分Z三,剩下的路程以20m/s的 速度行驶,则汽车从开始到驶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A. 16m/s B. 16.3m/s2. 对于做变速肓线运动的物体( )A. 加速度减小,具速度一定随之减少C.位移与时间平方成正比3.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摩擦力的大小总是跟压力的大小成正比C. 17.5m/s D. 18.8m/sB. 加速度增人,其速度可能随之增人D.在某段时间内位移可能为零)B. 摩擦力的方向可以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C. 滑动摩擦力大小跟物体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D.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压力的方向垂H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位移与路程都用来反映运动的路径长短B. 在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C. 研究一车轮的转动时,车轮不可以当作质点D. 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翻滚动作,跳水运动员可当作质点5.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第一个2s、第二个2s、和第5s这三段时间内,相对应的三段位移Z比为( )A・ 1 : 3 : 5 B. 2 : 6 : 5 C. 2 : 8 : 7 D. 4 : 12 : 96. 用水平方向的力F将重为G的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如图所示,当力F增人到2F时墙对木块的摩擦力() F.A. 是原来的2倍 B.与原来的相等 —C. 是原来的3倍 D.是原来的丄倍27. 上海到南京的列车速度为180km/h,列车到站后以5m/s2的加速度刹车,则列车刹车12秒内的位移为( )A. 250m B. 0 C・ 240m D・ 100m8.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设驱动轮在后),则( )A. 前轮、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均向后B. 前轮、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均向前C. 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后D. 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后,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前9. 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点出发,沿一条总线运动,它们的v-1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 甲比乙运动快,且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B. t二20s时,甲乙相距150mC. 在t二20s之前,甲比乙运动的快,t二20s之后乙比甲运动快D. 由于乙在t=10s时才开始运动,所以t=10s时,甲在乙前面,它们Z间距离为乙追上甲前最大 理—10. 如图所示,两只同样的弹簧秤每只自重0.1N,下面的挂钩重力忽略不计,T [51“正挂”,乙“倒挂”,在乙的下方挂上0.2N的祛码,则甲、乙弹簧秤的读数分别 I]叩为() XA. 0.2N, 0.3N B. 0.3N, 0.2N S 乙C. 0.3N, 0.3N D. 0.4N, 0.3N E11. 才一物体从〃高处白由下落,经时间r落地,则当它下落r/2时,离地面的高度为()HA-—2B. C.竺4 412. —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岀发,沿平肓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 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曲图象如图所示, 那么在0〜和%〜3心两段时I'可内( ) ・A. 加速度大小比为2: 1B. 位移大小比为1: 3C. 平均速度人小比为2: 1D. %〜3/0时间内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13・一轻质弹赞原长10cm,若将弹簧一端固定,甲一人用200N的力拉弹赞,其长度变为14cm;若甲乙两人同时用100N的力在两端反向拉弹簧,则此时( )A.弹簧示数为200N B.弹簧示数为0NC.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00N/m D.此吋弹簧长度为12cm二、实验题(共10分)14. 如图所示是研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接 低压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从O点后开始每5个计时点取一个记数点,依照打点的先 后顺序依次编号为 0> 1、2、3、4、5、6,测得 S1=5.18cm, S2=4.40cm, S3=3.60cm, S4=2.78cm, S5=2.00cm, S6=1.20cmo (结果保昭两位有效数字)_一 —4 — —J V—£>• • •• •■•A6 5 43 21016. 如图所示,悬挂的直杆力〃长lm,在〃以下0.2m处,有一长0.6m的无底圆筒CD, 若将悬线剪断,贝归(1) 直杆下端〃穿过圆筒所用的时间为多少?(2) 整个直杆外〃穿过圆筒的时间为多少? (g=10m/s2)17、在同平直公路上有A、B两辆汽千同向行驶,A在后B在前,A以4m/s的速度做匀速 和.线运动,当二者相距7m时,B的瞬时速度为10m/s,且以加速度2m/s2做匀减速血线运 动。
求:(1)此后二者Z间的最大距离(2) A追上B所需时间1、A2、BD3、BD9、BC10、C11、C二、实验0.80m/s2,0.32m/s,人三、计算15、解:'(1)由-v02 = lax 得:•、选择x = Sm4、C 5、D 6、B 7、A12、A 13、CD8、D(2)由『=匕主得:t = 2sa16、解:(1)设直杆下端B刚到达圆筒上面C时经历的时间是S直杆下端B刚到达圆筒下 1 ? 1 ?面D时经历的时间是t2,贝ij 入=—g帯,h2 = — gt2 , △( = ° 一得& = 0.2$2 2亠 1 9(2)设直杆上端A刚穿出圆筒下面D吋经历的时I'可是S,贝U 仏=丄弘,= 13 - t、得\t' = 0.4517、解:(1)当A、B两车达到共同速度时,二者距离最大设所用时间是t,则片=v2 -at1 0得t=3s,此过程中A的位移兀1 = vxt = 12m , B的位移兀2 = v2f——a{2 = 21m二者Z间的最大距离Ar = x2 + x0 - = 16m(2)设B减速的时间为t|,则= — = 5s,此时间内A的位移为兀]=v]tl = 20m , B af 1 ? 9 9的位移=—= 25m ,二者之间的最大距离\x' = x2 + x() -Xj = 12m ,所以A追上B所用时间f总=t} +— = 85(1)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 m/s* 1 2;(2) 打点计时器打记数点3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v3= m/s。
电源频率低于50HZ时,若仍按照50HZ计算,则测出的速度值将比真实值 o (选填“人”或者“小”)三、计算题(共48分)15. 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 m/s2,通过A点时速度为2m/s,通过B点时速 度为6m/s,则:(1) A. B之间的距离是多少?(2) 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的吋间为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