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2 柱层析和薄层层析.ppt
11页薄层色谱与柱层析,指导教师:何卫民,有机化学实验,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实验中心,主要内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药品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问题与讨论,实验目的,了解色谱法分离提纯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柱层析、薄层层析的操作技术实验原理,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分配)的不同,或其亲和性的差异,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种物质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作用,从而使各组分分离本实验薄层色谱法中用的吸附剂为硅胶G,展开剂是9∶1的无水苯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最开始苏丹Ⅲ和偶氮苯被吸附在硅胶上,当展开剂通过时,由于苏丹Ⅲ和偶氮苯本身极性和在展开剂中的溶解度不同,两者在硅胶上的移动速度也就不同(一般溶解度大和极性小的移动更快),从而将混合物分开,并且可根据产生的不同比移值Rf来定性的鉴别化合物Rf =,,,,,,,,,,L1,L0,溶质的最高浓度中心至原点中心距离(L1) 展开剂前沿至原点中心距离(L0),本柱层析实验用中性氧化铝为吸附剂,95%乙醇为洗脱剂最初吸附剂将荧光黄和碱性湖蓝BB混合物中各组分先吸附到其表面上,而后用溶剂洗脱溶剂流经吸附剂时发生无数次吸附和脱附的过程,由于各组分被吸附的程度不同,吸附强的组分移动得慢留在柱的上端,吸附弱的组分移动得快在柱的下端,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实验药品,薄层色谱: 1%偶氮苯的甲苯溶液,1%苏丹Ⅲ的甲苯溶液,硅胶板,体积比9:1的甲苯一乙酸乙酯柱层析: 中性氧化铝(100~200目),1 mL溶有1 mg荧光黄和1 mg碱性湖蓝BB的95%乙醇溶液实验装置,薄层色谱 柱层析,,,,,,,,,,实验步骤 ----薄层色谱,点样 1.分别在距一端1 cm处用铅笔轻轻划一横线作为起始线 2.取管口平整的毛细管插入样品溶液中,在一块板的起点上点1%的偶氮苯的甲苯溶液和1%的苏丹Ⅲ甲苯溶液两个样点,样点间相距1~1.5 cm 3.如果样点的颜色较浅,可重复点样,重复点样前必须待前次样点干燥后进行样点直径不应超过2 mm 展开 1.展开用9:1(体积比)的甲苯一乙酸乙酯为展开剂 2.瓶的内壁贴一张高5 cm,环绕周长约4/5的滤纸,下面浸入展开剂中,以使容器内被展开剂蒸气饱和 3.待样点干燥后,小心放入已加入展开剂的250 mL广口瓶中进行展开点样一端应浸入展开剂0.5 cm 4.盖好瓶塞,观察展开剂前沿上升至离板的上端1 cm处取出,尽快用铅笔在展开剂上升的前沿处划一记号,晾干后观察分离的情况,比较二者Rf值的大小。
1cm,,,,1~1.5cm,,,,,,,,,L1,L0,实验步骤----柱色谱,装柱 1.取15 cm×1.5 cm色谱柱一根,以25 mL锥形瓶作洗脱液的接收器 2.用镊子取少许脱脂棉放于色谱柱底部,轻轻塞紧,再在脱脂棉上盖一层厚0.5 cm的石英砂,关闭旋塞,向柱中倒入95%乙醇至约为柱高的3/4处,打开旋塞,控制流速将95%乙醇与中性氧化铝先调成糊状,再徐徐倒入柱中用木棒轻轻敲打柱身下部,使填装紧密,当装柱至3/4时,再在上面加一层0.5 cm厚的石英砂 上样 3.当溶剂液面刚好流至石英砂面时,立即沿柱壁加入1 mL已配好的含有1 mg荧光黄与1 mg碱性湖蓝BB的95%的乙醇溶液,当此溶液流至接近石英砂面时,立即用0.5 mL 95%乙醇溶液洗下管壁的有色物质,如此连续2~3次,直至洗净为止然后在色谱柱上装置滴液漏斗,用95%乙醇作洗脱剂进行洗脱,控制流出速度如前 4.蓝色的碱性湖蓝BB因极性小,首先向柱下移动,极性较大的荧光黄则留在柱的上端当蓝色的色带快洗出时,更换另一接收器,继续洗脱,至滴出液近无色为止,再换一接收器改用水作洗脱剂至黄绿色的荧光黄开始滴出,用另一接收器收集至绿色全部洗出为止,分别得到两种染料的溶液。
实验注意事项,1.薄层层析时,薄层板的制备要厚薄均匀,表面平整光洁2.点样时,各样点间距1—1.5cm,样点直径应不超过2mm,3.柱层析时,柱子要致密紧实,无气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