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安全管理任务清单.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614033476
  • 上传时间:2025-08-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38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严格落实动火作业安全主体责任1、人员密集场所管理使用单位全面负责本场所的动火作业安全工作,对承包、承租方动火作业安全工作统一协调、管理,组织实施动火作业全过程严格管控,坚决杜绝违规动火作业2、承包、承租方要在其使用、管理范围内履行动火作业安全职责,委托其他单位(个人)作业的,应当在作业前与受托方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对受托方动火作业安全工作统一协调、管理,落实防火安全措施3、施工单位要严格落实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依法分包给其他单位时,要加强对分包单位现场动火作业安全管理4、监理单位对动火作业现场安全承担监理责任二、严格限制使用、营业期间动火作业5、严格管理培训考试动火作业,加强培训考试期间室内动火作业的安全管理6、严格执行《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B/T40248)等有关标准要求,不得在使用、营业期间进行动火作业7、医院、养老院等场所,因特殊情况需在营业、使用期间进行动火作业的,应提前对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系统辨识评估,逐项制定安全操作、现场监护、应急处置等管控措施,将管控责任逐一落实到岗位人员,并使用不燃材料将动火区域与使用、营业区域进行防火分隔8、动火作业可能影响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的,应严格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未落实相关责任措施的,一律不得动火作业9、动火作业前,必须通过公告、入户通知等方式,将动火作业的时间、区域和安全风险逐家告知人员密集场所内及周边可能涉及的所有单位和人员,未经告知风险的,不得擅自动火作业各单位和人员要根据安全风险情况做好应急准备三、严格涉及动火作业小型工程的备案管理10、人员密集场所限额以上工程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办理规划、施工许可、验收等手续11、人员密集场所中涉及电焊、气焊、气割等动火作业的限额以下小型工程(依法可不办理行政审批的各类小型建设工程,包括新改扩和拆除工程),应依法实行备案制度12、小型工程的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当履行备案义务,主动公开备案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必须委托具备相应资质或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施工,严禁违规分包、转包四、严格执行动火作业内部审批制度13、各单位要将涉及动火作业的内部审批纳入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作为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工作职责14、单位应建立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规范动火作业审批程序,严格执行“一次动火作业、一张动火作业证、一套安全技术措施”动火作业证上必须明确作业风险和管控措施,经管理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

      15、有关单位要强化对下属企业动火作业内部审批工作的监督16、人员密集场所中承包、承租方的动火作业要经产权单位或者委托的统一管理单位同意后才能进行17、设置固定动火区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加工车间,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风险辨识,严格落实动火作业安全措施五、严格动火作业人员证持证上岗18、从事电焊、气焊、气割的动火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持焊接与热切割或建筑焊工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从事特种设备相关焊接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上岗,具备相应动火作业安全技能19、用工单位履行证书查验责任,雇佣持证人员进行电焊、气焊、气割动火作业六、严格动火作业现场管控20、动火作业必须符合《焊接与切割安全》(GB9448)等相关标准的要求21、作业期间严格做到“六必须”:必须清理周边可燃物和易燃易爆物质,动火作业区域与其他区域必须进行有效防火分隔;必须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保障消防用水;必须在现场设置警戒线或者安全标识;必须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必须避免与具有火灾、爆炸风险的作业产生交叉;必须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全过程监护22、作业结束后应当进行现场复查,确保无火灾危险后,方可离开。

      23、现场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在发生初起火灾时,要立即报警,组织扑救,并及时疏散人员七、强化动火作业监管执法和行业指导督促24、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行业指导督促,严格执行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并依法实施处罚25、对未落实动火作业主体责任、存在违规动火作业行为的,依法实施“一案双罚”,既要严格处罚相关责任单位,也要依法处罚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对依法责令改正,拒不执行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26、发现违反规定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的,依法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依法对相关责任人予以行政拘留,符合刑事立案标准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立案查处27、发现未履行动火作业内部审批职责的,应依法实施处罚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动火作业内部审批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依法给予撤职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28、发现生产经营单位存在无证作业、人证不符等行为的,要依法责令停止作业、限期整改,逾期未改正的,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罚款对情节严重,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无证人员,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对涉嫌犯罪的制售假证案件,要深挖背后的问题线索并按照相关规定移送公安机关,协助配合司法机关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29、对同类事故隐患反复出现、屡改屡犯、弄虚作假的,依法从重处罚,并从严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责任对因动火作业引发生产安全事故案件线索,有关部门调查后认为情节严重且适用行政拘留处罚或构成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依法处理30、坚持多约谈、多通报、多发督促函、多暗访、多曝光,采取联合执法、“四不两直”、明查暗访等方式,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持续保持高压态势31、发生动火作业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一律挂牌督办;上级单位未按要求压实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责任,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32、相关部门因履行职责不力、推诿扯皮等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按照“三管三必须”和权责一致要求,启动责任倒查机制,依规依纪依法追责问责八、强化警示曝光和举报奖励33、要对发生亡人和有影响的动火作业生产安全事故,制作警示教育片、宣传资料,重点针对管理使用单位、施工单位负责人以及动火作业人员等特定群体进行警示教育34、发布加强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的公告,持续在人员密集场所通过张贴图画、播放视频等方式开展针对性宣传,宣讲违法行为法律后果,真正做到举一反三、以案为鉴、警示社会35、定期曝光动火作业典型违法行为和事故案例,公布屡查不改、屡禁不绝、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强化震慑效应。

      36、全面构建“互联网+举报”模式,在人员密集场所公共部位的显著位置张贴举报二维码,列举使用、营业期间违规进行动火作业、未清理可燃物、未配置灭火器材等举报事项37、鼓励企业内部职工和社区志愿者举报违规动火作业行为,对举报有功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实施奖励,营造社会共治的良好环境九、强化动火作业人员安全培训38、人员密集场所管理使用单位、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施工单位等应加强动火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使其具备动火作业风险隐患辨识能力、应急逃生和处置能力39、对未经培训上岗人员,一律先离岗,培训合格后再上岗40、严格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考试机构监管,规范培训场地、师资力量、实操设备配备、教学质量管理等,坚决整治培训弄虚作假、考试“放水”等乱象41、统筹优化各地考试点布局,按照发证部门自建或依托职业院校和大型企业建设的模式,建成一批规范化考试点,在源头上把好作业人员安全素质关42、增加培训考试供给,提高培训考试质效,方便从业人员参加培训和取证43、对动火作业导致生产安全亡人事故的,应倒查作业人员培训考试机构,对存在培训弄虚作假、考试“放水”等行为的,严肃追究责任44、依据法定职责,对新修订的《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焊接与切割安全》(GB9448)、《电阻焊机的安全要求》(GB15578)、《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B/T40248)等国家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

      45、继续深化电气焊安全监管服务“一件事”改革,依托“浙里焊”监管平台,推动落实“以机管人”“扫码开机”智能化管控措施,有效破解了源头管控难题46、有效搭建企业与特种作业人员供需双方的桥梁,实现用工需求发布、查询,作业人员精准匹配、派发等功能,提升动火作业劳务供需服务效率和零散动火作业有效监管水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