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指间年华生死一悟.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39217581
  • 上传时间:2022-10-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8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指间年华 生死一悟——如何在高二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青少年的生死价值观 芝英中学 江蕾摘要:高中二年级是高中时代的一个尤其敏感的阶段,处于高中阶段的“断层”时期,无论是学习上还是心理上,都已经出现明显的分化,通过高中一年的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愈发优秀,愈发积极和自信,另一部分学生则显得力不从心,毕竟高中阶段的功课多于初中,难度也加大,加上文理分科的压力,愈发使中间生和差生产生自卑心理,孤独感和失落感加重高一才从初中升学上来,还保持着对高中的种种憧憬和兴奋;高三学子因为马上面临高考,也成为学校和家庭关注的重点,所以,高二学生往往被学校和家长们被忽视了,学习动机不强,被动学习的人非常多心理脆弱的学生大有人在,高二学生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上也存在着很大问题在学习了必修五《报任安书》和《渔父》后,一些同学的人生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朝着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方面发展了因为这两篇课文鲜明的展现了司马迁和屈原的人生观和生死观,高二的学生学习后受到了很大的人生启迪关键词:高二 人生价值 生与死 一, 以教科书为纲要,让高二学生读懂“生死抉择”关于生与死的抉择,似乎对于高二年级这群年轻的的学生而言很遥远,但是本学期在苏教版的语文必修五的教学中,在“生死选择”板块,就明确表示:我们应当怎样承担起生命难以承受之重?面对着厄运的考验,我们高中二年级的莘莘学子们,正直成年,该如何面对?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里,他“以生践志”,遭受宫刑,痛不欲生,为了完成历史巨著《史记》顽强的活下来,司马迁的人生阅历里,被视为榜样的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例;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这些既是司马迁的榜样,也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尤其是学习这个版块的高二学子的榜样!这份宝贵的物质财富,在我们灰心丧气,绝望无助的时候,可以带给我们无穷的力量和勇气!而屈原的《渔父》也给了我们另外一种关于生命的启迪,屈原“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屈原“以死明志”的勇气也着实令人赞叹一个忍辱而生,一个毅然赴死无论生死,都是一种对待生活的责任和态度只要是认真的对待生活,对待生命,那么,生,就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好好生活下去;死,也要死得其所,死得光荣司马迁和屈原都是历史上的伟大人杰,他们对待生活和生命的理性思考,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思索的!由此,我想到了正直青春期的高二学子们,他们处于高中阶段的黄金时段,抛却了高一的懵懂无知,告别了初中的幼稚单纯,正大步迈向高三,正用坚毅的步伐迈进高考呢!在这个敏感的级段中,关于他们的青春期的价值观教育和生死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语文课里渗透价值观和生死观的教育,可以在教授课文时因势利导,活学活用,既可以让他们坦然接受,也可以让他们有所感悟,在历史的长河中,感悟伟人“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豪迈。

      必修五的教科书,就是一个讲述生死观教育的活教材,俗话说的好:“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全班齐读,在字里行间感受这些文字带给我们心灵上的震撼,面对生死,这些伟人毅然抉择背后的故事怎样?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写出读后感二,以生活实际为锻炼基石,让学生亲身感悟“生死抉择”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旅行者,人生就像一场旅行孤独感和焦虑感时常袭击着我们我详细了解了我们班的学生们,很多人的父母都是在外地做生意的,很少回家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其实孩子们需要的不是更多的金钱,而是父母给予他们的爱一句温暖的问候和关心的话语,胜过成千上万的金钱高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的性格处于高潮,他们需要得到父母的人生指点,需要和父母的沟通笔者刚得知永康市丽州中学某学生跳楼摔伤的消息后,心痛不已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学生产生亲生的念头?难道高中生的心理素质如此之差?那么,处于高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呢?心理素质是不是愈发脆弱?既然有决心选择死亡,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面对?死亡带给我们的压力似乎都可以被这些高中生所承受,他们外表看起来已经成熟,心理其实还很脆弱,就像一根柔嫩的杨柳,一碰就断以前我们总是用“威胁”这个词语来形容死亡的状态,由此可知我们正常的人类是多么的渴望生存,死亡带给我们的是莫大的恐惧。

      可是现如今,许多高中生缺少生活的磨练,面对挫折和困难,居然主动选择死亡!在脆弱的高中生的人生词典里,死亡由以前的“被动”转变为“主动”,这是一种极其可怕的转变,预示着高中生的心理素质是薄弱的,需要我们教师给予积极的引导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高中生人生历练太少,如今他们都是家庭的宝贝,从小到大没有经历过波折艰难困苦是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智商要高,情商也要高啊!当我在学习“直面人生”这个板块时,我记得学生的周记中这样写道:“由于中考失利,我几乎想到了死亡,要是明年的高考落榜,那么我的命运又该如何?”写这篇周记的是一个女学生,平时很文静,作为她的语文老师,我是这样写评语的:“人生中其实有很多种成功的方式,但是面对失败,我们不要气馁如果你因为错过了美丽的星星而烦恼,请不要忧伤,明天的太阳依旧升起高二学生总是喜欢把即将到来的高考看得很重要,甚至是他们生活的全部,重中之重我总是劝慰他们,高考只是我们人生中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只要我们努力了,我们就可以无怨无悔更何况,还有一年的时间呢,一年的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事情就算你高二成绩不如意,通过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努力,难道你还不能取得一点小小的进步吗?我们的人生重要的是过程,是向上努力的过程,至于结果怎样,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了解了高二学生这样的心理状态,我在班级中举办了以“生与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同学们积极参与,从他们走上讲台的自信眼光看去,他们已经懂得了如何选择生活的“生”和面对死亡抉择时如何判断死亡的正确性有些同学在演讲中这样说:“我不是最棒的,但是我是独一无二的我要把生活中的创伤,当作我生活中获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我要在锻炼中成长,就算别人不欣赏我,我也要自己欣赏自己!”我还布置了这样的口头作业:回家后,和父母谈话一次,说出自己在高二的打算,可以是学习上的,也可以是生活上的高二的学生通过这次板块教学,他们成熟多了心理素质也提高了很多,整个班集体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让高二学生正确面对生死,也就是让他们恰当的进行自我定位人生位置找准了,那么内心的那种浮华之气就可以得到遏制,也许,当这群年轻的孩子们再次面临生死考验时,内心变得更强大!三,在生活这部“百科全书”里,“生死抉择”是最重要的章节人生弹指一挥间,生命是如此美好,记得人世间有这样一种传奇的花朵,叫曼珠沙华曼珠沙华,血红色的彼岸花一般认为是生长在三途河边的接引之花花香传说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 原意为天上之花,大红花,天降吉兆四花之一 中国的花语则是“优美纯洁” 花和叶的永不相见,就像命中注定错过的缘分。

      那一团团看似妖艳的火红却让人感受到死亡的气息,完美的外表却无法掩饰惨淡的灵魂…… 正因为如此,它的花与叶才会生生相守,生生相错才会在千年轮回许下永生永世在一起的诺言,这不就是最真挚的爱恋吗?我之所以喜欢这种花,就是因为它命运的短暂,因为短暂,所以我们更要好好珍惜生命,好好履行生命的意义曼珠沙华,也是我在课堂上介绍学生去寻找的一种奇花,课堂上以花为喻,学生们觉得很神奇,因为他们早就知道生活中根本就没有这种花,这只是语文老师的虚构而我却说,屈原就是一朵曼珠沙华,宁愿溺江而死,也不愿意沾染尘埃,他就是曼珠沙华的化身高二的学子们似乎也懂得了我这个比喻的用意,他们纷纷举手说,老师,以后,我一定好好活着,不为一次考试考砸了悲伤,因为只要我努力,一定有收获也有同学说,以后,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我都要勇往直前他们稚嫩的话语,总是令我心生感激我也觉得司马迁的活和屈原的死,总是令我充满了好好生活下去的力量我想把这样的心理想法,作为一种“正能量”,传递给我的学生只要我还站在讲台上,我就要生生不息的把关于生与死的阐述,传递下去人活着真的太不容易了,或者是因为距离,或者是因为病痛,或者是因为天灾人祸,我们可能随时都会离开这个世界。

      人活着就是一口气啊!为了这一口气,我们真的要好好珍惜自己!高二的学生心理逐渐走向成熟,渐渐向成年迈进他们需要得到老师的尊重,家长的关爱,还有同学之间互相的欣赏他们的心,可能需要的鼓励要大于批评,我们作为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其实是可以利用学科优势,帮助这些高二的学子们渡过这段高中特殊的时光他们焦虑,我们就宽慰;他们哭泣,我们就给他们一双大手,帮他们擦干眼泪;他们冲动,我们就用好言相劝的方式,阻止他们过激的言辞生与死,不是一个有难度的话题,而是一个有高度的话题一个人可以随便的活着,毫无意义;一个人也可以高贵的活着,死得其所臧克家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高二的学生早就读懂了这首小诗的意思,对于死和活,他们也懂!“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这是文天祥的死生观,高二的学生们早就烂熟于心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的生死观他们也朗朗上口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哈姆雷特的内心独白,也深深震撼着这些高二学生的心不管中外,无论年龄,关于生死,总是令人钦佩和赞扬其实学生在书本中,早就找到了关于生死价值观的回答四十年前的“安第斯奇迹”,空难发生七十二天之后,十六人幸存。

      当我了解了这次空难的全过程,内心真的震撼了当我把这段新闻介绍给高二的学生看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他们也深深的沉浸在空难带来的巨大恐怖之中,也被幸存者的勇气深深折服!鲁迅曾经这样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做一名“真的猛士”,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无论风雨,无论艰辛,我们都要勇敢面对我们作为一个个体生命,既然被生下来,我们就应该好好活下去高二学生,要勇于承担起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无论选择文科还是理科,无论等待我们的高考是彩虹还是暴风雨,我们都要坦然面对高二学生要收起高一的稚嫩,蓄势待发,调整好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抉择,尤其是生死攸关的重大抉择,一定要好好思考,权衡再三,再做决定 人生弹指一挥间,何其短暂!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高二的莘莘学子,在你们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里,一定要好好珍惜生命,一定要积极向上的去生活做一个内心强大的高中生!有位诗人这样说过:“真正的勇敢,不是为了某件事情壮烈的死去,而是为了某件事情卑贱的活着司马迁就是这样的伟人,同样,屈原,也是“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司马迁和屈原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他们的生死观给了我们重大启示,留给我们高二学子们深深的思考和启迪,激励着高二学子的成才之路。

      参考书目:何冠彪著《生与死 明季士大夫的抉择》于丹《庄子》心得出 版: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文选》南朝萧统编诗文总集南朝萧统编诗文总集上海古籍出版社《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