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测试题 岳麓版选修4.doc
8页岳麓版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测试题1、和谐社会,是古人的向往,也是令人的追求古今中外的许多先哲都视“和”为重要的价值理念请回答: (1)简述孔子和柏拉图在建立“和谐有序”社会方面的各自主张12分) (2)简要评价这些主张6分)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现象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对古代中西方思想家孔子和柏拉图基本情况的掌握在审题方面要注意:第一题两者都是限定在“‘和谐有序’社会方面”的主张,不是什么主张都答出来;第二题是对第一题的主张进行评价答案:(1)孔子:提倡用“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以“仁”来处理人际关系,提倡仁爱和忍让;提倡“中 庸”,保持不同力量之间的和谐 (每点2分,最高不超过6分)柏拉图:主张社会要有明确分工;不同的人要备具其德;各守其位;强调法制每点2分,最高不超过6分)(2)评价:他们都看到了社会的弊端;他们的主张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他们的主张对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每点2分,最高不超过6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782年,华盛顿一位过去的部下刘易斯·尼古拉上校,给他写了一封长达7页的信,列举了当时美国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将原因归咎于共和制度,然后劝华盛顿担任“国王”。
他回信道“……我很难设想我有什么行为竟会鼓励你写这样的一封信,在我看来,这封信包含可能降临到我国头上的最大危害如果我还有一点自知之明的话,可以说你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讨厌你的计划的人了材料二】 列宁说:“无可争辩的历史经验证明,在革命运动史上,个人独裁成为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是屡见不鲜的事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毫无疑义是彼此相容的请回答:(1)材料一中华盛顿对尼古拉上校劝他担任国王的态度说明了什么?(4分)(2)拿破仑是材料二中列宁所说的典型代表作为法国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他是怎样建立个人独裁的?他采取的哪些措施和活动体现了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的相融性?(8分) (3)就华盛顿和拿破仑对个人独裁表现出的不同态度,谈谈你的认识?(4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进行分析、比较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第一题先要弄明白华盛顿的“态度”是反对做国王,在此基础上可看出他不为个人利益而重国家和民族利益;第二题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立独裁统治的过程,然后分析拿破仑的内外政策,了解他的政权的性质,最终得出他的个人独裁是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的,因此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具有相融性。
第三题要认真思考前因后果,从他们对个人独裁的态度不同是各国实际情况不同,但他们的结果都是要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着手答案:(1)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不慕权势,坚决捍卫民主制度4分)(2)雾月政变夺权;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2分)对内:采取了政治、经济、法制和文化教育等一系列措施巩固了革命成果,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4分)对外战争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大革命的成果2分)(3)独裁与否取决于各自的国情和不同的时势2分)其结果都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2分)3、孙中山和华盛顿都被本国人民尊为“国父”,两人都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进行了不懈努力,请回答下列问题(12分)(1)资产阶级革命后,两国政体确立的原则是什么?立国的法律依据各是什么?(3分)(2)孙中山和华盛顿为维护本国的民主制度分别作了哪些努力?(5分) (3)努力的结果如何?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现象的能力解题时要注意两个人物所处时代背景,了解他们的历史活动参考答案:(1)三权分立中国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美国是《联邦宪法》(1787年宪法)3分)(2)孙中山的努力: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第一次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
3分,到其中任三点即满分)华盛顿的努力:创立总统否决制度、创立总统连任不得超两届的制度2分)(3)孙中山的努力失败,华盛顿的努力成功中国的社会性质;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相当发展、国家已经取得了独立4分)4、20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三次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次巨变依次发生于20世纪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时间上具有连续性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请回答:⑴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⑵为寻找适合本民族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三位伟人分别形成了怎样的理论?分别领导中国走过怎样的发展道路⑶概括指出三位伟大人物对中国现代化(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进程的突出贡献?解析:本题把中国近现代三个伟人横向比较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位伟人生活的时代背景,并熟记其思想内容和贡献参考答案:⑴三次巨变:第一次是推翻清朝建立民国;第二次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第三次是结束左倾错误实行改革开放⑵理论与道路: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走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毛泽东形成毛泽东思想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邓小平形成邓小平理论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⑶突出贡献:孙中山为中国制定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毛泽东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邓小平领导中国富强起来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让人们欢呼人类曾经诞生过一位堪称伟大作品的人物——牛顿墓碑题词末句【材料二】莱布尼茨曾说过:“在从世界开始到牛顿生活的时代的全部数学中,牛顿的工作超过了一半1)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中为什么对牛顿有这样高的评价?(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牛顿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解析:本题考查了牛顿的地位及其成就的原因,必须罗列他的成就,然后再从时代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去分析答案:(1)牛顿发明了微积分和二项式定理;发现了日光的组成;提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牛顿力学体系把天地万物的运动规律概括在一个严密的统一理论中,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中第一次理论的大综合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这一成就使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机械论的自然观在整个自然科学领域中取得了长达200余年的统治地位2)时代背景:17 世纪后期到18世纪初期,欧洲正处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有较大发展;欧洲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和殖民扩张的需要,对科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牛顿本人条件;扎实的基础知识、勤奋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借鉴了前人的科学成果。
6、(22分)阅读下列内容:材料一:民国初期学生心目中的伟人1913年对3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针对以上材料展开讨论:甲:中小学生崇拜孙中山、华盛顿,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乙:你看这些学生崇拜的仍然是孔孟,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变化不大丙:没那么简单他们为什么既崇拜孙中山、华盛顿又崇拜孔孟呢?材料二:1923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民意测验的部分结果: 调查问题调查结果1.下列各种方法,你以为哪种可以救国?(军阀宰割、外国共管、国民革命)国民革命725票,外国共管19票,军阀宰制10票2.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俄国497票,美国107票3.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几位?世界大人物:列宁227票,威尔逊51票国内大人物:孙中山473票,陈独秀173票,蔡元培153票 ――据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请回答:(1)你如何理解甲、乙的说法?丙为什么说“没那么简单”?(3分)(2)孙中山和华盛顿都被本国人民尊为“国父”,两人都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进行了不懈努力,回答下列问题: ①资产阶级革命后,两国政体确立的原则是什么?立国的法律依据各是什么?(3分)②孙中山和华盛顿为维护本国的民主制度分别作了哪些努力?(4分) ③努力的结果如何?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3)概述材料二每项调查结果所体现的主流民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8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一问要认识评述历史人物的标准,第二问则要求准确记忆孙中山和华盛顿的历史活动及功绩第三问则要联系社会背景回答答案:(1) 甲:共和体制确立,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1分)乙:封建传统仍有影响1分)丙:他们既崇拜孔孟,又崇拜孙中山和华盛顿,说明当时的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之中1分)(2)①三权分立中国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美国是《1787年宪法》3分)②孙中山的努力: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2分)华盛顿的努力:创立总统否决制度、创立总统连任不得超两届的制度2分)③孙中山的努力失败,华盛顿的努力成功2分)中国的社会性质;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相当发展、国家已经取得了独立2分)(3)主流民意:国民革命是最重要的救国方案;俄国(苏联)对中国的影响超过美国;列宁和孙中山在人们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6分)原因:南方革命的影响;十月革命的影响;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军阀的反动统治2分,答出两点即可)7、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帝王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三位封建帝王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分别作出了什么贡献?(3分) 康熙帝在治理多民族国家方面有何新的特点?(2分)(2) 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唐太宗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思想是什么?(1分)请列举其改善民生有利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2分)(3)《清史稿》认为康熙年间“天下和乐,克致太平”,结合世界历史发展趋势,你怎样理解此时的天下太平?(2分)(4)综上所述,你认为我们在评价封建帝王时应该坚持哪些基本的标准?(2分)解析:本题以三位古代皇帝贡献的现实意义设问,有一定的新意熟练掌握并罗列其具有现实意义的成就同时第三问要注意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参考答案.(1)贡献:秦始皇: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或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1分);唐太宗: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分) ; 康熙帝:缔造和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分) 特点: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2分)(2)思想:唐太宗强调“存百姓”的思想1分)举措: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慎用刑法(2分)(3)理解:天下太平建立在传统经济基础上;但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2分)(4)标准:是否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否顺应民心维护人民利益;是否顺应历史潮流发展任两点2分)8、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目标。
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回答下列问题:(1)春秋时期,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2分)在当时有何进步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