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设备认识知识.doc
37页动设备前言在化工和石油部门的生产中,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大多是液体或气体,而将原料制成半成品和成品,需要通过复杂的工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输送这些液体或气体,为这些工艺过程提供所需的压力和流量,输送液体的动设备习惯上称之为泵类;输送气体的动设备习惯上称之为压缩机类泵与压缩机有诸多的种类,按照泵与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速度式与容积式,在速度式中,又可以分为叶片式与喷射式,叶片式又可以分为离心式、混流式、轴流式,最常用的是离心式;容积式可以分为回转式与往复式,往复式本可以分为活塞式与隔阂式,本文向人们简介几种我们常用的泵与压缩机,以期共同熟悉理解,共同提高一、 泵(1) 离心泵1.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叶轮安装在泵壳2内,并紧固在泵轴3上,泵轴由电机直接带动泵壳中央有一液体吸入管4与吸入管5连接液体经底阀6和吸入管进入泵内泵壳上的液体排出口8与排出管9连接 在泵启动前,泵壳内灌满被输送的液体;启动后,叶轮由轴带动高速转动,叶片间的液体也必须随着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缘并获得能量,以高速离开叶轮外缘进入蜗形泵壳在蜗壳中,液体由于流道的逐渐扩大而减速,又将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最后以较高的压力流入排出管道,送至需要场合。
液体由叶轮中心流向外缘时,在叶轮中心形成了一定的真空,由于贮槽液面上方的压力不小于泵入口处的压力,液体便被持续压入叶轮中可见,只要叶轮不断地转动,液体便会不断地被吸入和排出 2.气缚现象 当泵壳内存有空气,因空气的密度比液体的密度小得多而产生较小的离心力从而,贮槽液面上方与泵吸入口处之压力差局限性以将贮槽内液体压入泵内,即离心泵无自吸能力,使离心泵不能输送液体,此种现象称为“气缚现象” 为了使泵内布满液体,一般在吸入管底部安装一带滤网的底阀,该底阀为止逆阀,滤网的作用是避免固体物质进入泵内损坏叶轮或防碍泵的正常操作3离心泵的构造3.1泵壳泵壳有轴向剖分式和径向剖分式两种大多数单级泵的壳体都是蜗壳式的,多级泵径向剖分壳体一般为环形壳体或圆形壳体一般蜗壳式泵壳内腔呈螺旋型液道,用以收集从叶轮中甩出的液体,并引向扩散管至泵出口泵壳承受所有的工作压力和液体的热负荷.3.2叶轮叶轮是唯一的作功部件,泵通过叶轮对液体作功叶轮型式有闭式、开式、半开式三种闭式叶轮由叶片、前盖板、后盖板构成半开式叶轮由叶片和后盖板构成开式叶轮只有叶片,无前后盖板闭式叶轮效率较高,开式叶轮效率较低见下图)3.3密封部件密封部件的作用是避免泵的内泄漏和外泄漏,对于多级离心泵而言,级间内漏会严重影响泵的效率,控制泵的内泄漏的密封部件称作密封环或口环,由耐磨材料制成的密封环,镶于叶轮前后盖板和泵壳上,磨损后可以更换。
控制泵的外泄漏的密封部件有填料密封、机械密封、浮环密封、干气密封(在下面的内容中简介).3.4轴和轴承轴是构成一台泵转动的基本部件,轴承是提供泵旋转及支撑泵轴的部件,轴承常用的种类是滚动轴承、滑动轴承4.离心泵的密封4.1填料密封填料密封类似于阀门的压兰,由于需要合适的松紧度,因此会有一定限度的泄漏,一般在无污染性介质条件下使用4.2机械密封机械密封是靠一对或数对垂直于轴作相对滑动的端面在流体压力和补偿机构的弹力(或磁力)作用下保持贴合并配以辅助密封而达到阻漏的轴封装置动环与静环之间的密封:是靠弹性元件(弹簧、波纹管等)和密封液体压力在相对运动的动环和静环的接触面(端面)上产生一合适的压紧力(比压)使两个光洁、平直的端面紧密贴合;端面间维持一层极薄的液体膜而达到密封的作用这层膜具有液体动压力与静压力,它起着平衡压力和润滑端面的作用两端面之因此必须高度光洁平直是为了给端面发明完美贴合和使比压均匀的条件,这是相对旋转密封示意图如下:机械密封的安装使用注意事项:1)、设备转轴的径向跳动应≤0.04毫米,轴向窜动量不容许不小于0.1毫米; 2)、设备的密封部位在安装时应保持清洁,密封零件应进行清洗,密封端面完好无损, 避免杂质和灰尘带入密封部位; 3)、在安装过程中严禁碰击、敲打,以免使机械密封摩擦副破损而密封失效; 4)、安装时在与密封相接触的表面应涂一层清洁的机械油,以便能顺利安装; 5)、安装静环压盖时,拧紧螺丝必须受力均匀,保证静环端面与轴心线的垂直规定; 6)、安装后用手推动动环,能使动环在轴上灵活移动,并有一定弹性; 7)、安装后用手盘动转轴、转轴应无轻重感觉; 8)、设备在运转前必须布满介质,以避免干摩擦而使密封失效;9)、对易结晶、颗粒介质,对介质温度>80oC时,应采用相应的冲洗、过滤、冷却措施,多种辅助装置请参照机械密封有关原则。
10)、安装时在与密封相接触的表面应涂一层清洁的机械油,要特别注意机械油的选择对于不同的辅助密封材质,避免导致O型圈侵油膨胀或加速老化,导致密封提前失效4.3干气密封一般来讲,典型的干气密封构造包具有静环、动环组件(旋转环)、副密封O形圈、静密封、弹簧和弹簧座(腔体)等零部件静环位于不锈钢弹簧座内,用副密封O形圈密封弹簧在密封无负荷状态下使静环与固定在转子上的动环组件配合,如图1所示 图1在动环组件和静环配合表面处的气体径向密封有其先进独特的措施配合表面平面度和光洁度很高,动环组件配合表面上有一系列的螺旋槽,如图2所示 随着转子转动,气体被向内泵送到螺旋槽的根部,根部以外的一段无槽区称为密封坝密封坝对气体流动产生阻力作用,增长气体膜压力该密封坝的内侧尚有一系列的反向螺旋槽,这些反向螺旋槽起着反向泵送、改善配合表面压力分布的作用,从而加大启动静环与动环组件间气隙的能力反向螺旋槽的内侧尚有一段密封坝,对气体流动产生阻力作用,增长气体膜压力配合表面间的压力使静环表面与动环组件脱离,保持一种很小的间隙,一般为3微米左右。
当由气体压力和弹簧力产生的闭合压力与气体膜的启动压力相等时,便建立了稳定的平衡间隙在动力平衡条件下,作用在密封上的力如图3所示 图 3闭合力Fc,是气体压力和弹簧力的总和启动力Fo是由端面间的压力分布对端面面积积分而形成的在平衡条件下Fc=Fo,运营间隙大概为3微米如果由于某种干扰使密封间隙减小,则端面间的压力就会升高,这时,启动力Fo不小于闭合力Fc,端面间隙自动加大,直至平衡为止如图4所示 图4类似的,如果扰动使密封间隙增大,端面间的压力就会减少,闭合力Fc不小于启动力Fo,端面间隙自动减小,密封会不久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见图5 图5干气密封的使用要点:密封面之间的气源必须保证,转动状况下失去气源肯定导致密封损坏4.4浮环密封浮动环密封的原理是靠高压密封油在浮环与轴套间形成油膜,节流降压,制止高压侧气体流向低压侧,将气体封住。
由于重要是油膜起作用,故又称为油膜密封在工作时浮环受力状况与轴承相似,所不同的是:轴承浮起的是轴,对浮环密封而言,由于浮环重量很小,故轴转动而在浮环与轴间隙中产生油膜浮力时,浮起的将是浮环,轴是相对固定的根据轴承油膜原理懂得,如浮环与轴完全同心,则不会产生油膜浮力,如浮环与轴偏心,则轴转动时将会产生油膜浮力,这种浮力使浮环浮起而使偏心减小当偏心减小到一定限度,即相应产生的浮力正好与浮环重量相等时,便达到了动态平衡由于浮环很轻,因此这个动态平衡时的偏心是很小的,即浮环会自动与轴保持基本同心,这是浮环的特点 浮环密封是由高压环、低压环、防转销、辅助O型密封环等构成高压环的作用是运用密封油在浮环与轴套间形成的油膜,制止所密封气体通过浮环与轴套间的间隙外漏,但会有少量油从此间隙中向密封气体侧泄漏,因高压环两侧压差较小,因此高压环一般为一道低压环的作用是运用密封环油在浮环与轴套间形成的油膜,产生节流降压,制止密封油流向低压侧,起减少密封油消耗、使密封油保压的作用,因低压环两侧压差较大(低压环外侧一般同大气连通),为避免泄油量过大,视状况低压环可选用多道防转销的作用是避免浮环随轴转动,但同步防转销又不影响浮环正常浮起。
O形密封环的作用是避免密封油从浮环和壳体间的接触面处泄漏,为辅助密封 从浮环的构造看,目前采用较多的是L形环用L形环可以缩短密封轴向尺寸,但端面密封面难于研磨,不能直接接触来封油,而常用O形密封圈密封,这样就增长了端面摩擦力,对浮环的浮动不利此外,由于浮环壁薄,加工时容易浮现椭圆度,并且运转时受力不均,容易产生偏斜用矩形环可以克服上述缺陷,但要增长密封的轴向尺寸从工作条件来看,高压侧浮环工作条件要恶劣得多,第一,浮环的两侧压差很小,一般为约0.06MPa;第二、为提高密封效果,间隙一般尽量减少,因此,高压侧的漏油量比低压侧要小得多,一般要少1000~倍高压浮环运转时产生的大量的热量不能被油及时带走,使高压环和油的温度很高,容易引起抱轴等现象使浮环损坏为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加强高压侧浮环的冷却,例如,在高压环上钻某些冷却孔,让油先冲刷高压环的外壁,然后绝大部分油通过冷却孔从高压侧环流过,加强了冷却效果,实验证明对提高浮环的运转可靠性和减小污油耗量都是有利的为加强高压环冷却,也可以在高压环上开径向沟槽和采用其她措施为了提高密封处轴的耐磨性,一般在轴上加轴套,并在轴套上涂一层耐磨材料)。
5、离心泵的径向力与轴向力离心泵的径向力由壳体承受,由于介质有水利轴承的作用,在细长轴构造的立式多级离心泵中,此水力轴承作用尤为重要,如下图举例阐明例如烯烃车间P泵的运营,为避免水力轴承作用削弱,应严格控制K机组透平复水器的液位,避免汽蚀产生在单级悬臂式离心泵中,轴向力由推力轴承承受;在多级卧式离心泵中,轴向力由平衡鼓、平衡盘承受,有的多级卧式离心泵有平衡鼓、平衡盘组合的轴向力平衡装置;平衡鼓不能调节轴向力,平衡盘可以跟踪转子位置,进行轴向力调节,叶轮轴向力的产生机理及平衡原理见下图示阐明:由平衡室泄漏的介质由外部管路引回离心泵第一级入口6、离心泵的特性曲线不同型号泵的特性曲线不同,但均有如下三条曲线:(1)H-Q线表达压头和流量的关系;(2)N-Q线表达泵轴功率和流量的关系;(3)η-Q线表达泵的效率和流量的关系; (4)泵的特性曲线均在一定转速下测定故特性曲线图上注出转速n值;离心泵特性曲线上的效率最高点称为设计点,泵在该点相应的压头和流量下工作最为经济,离心泵铭牌上标出的性能参数即为最高效率点上的工况参数离心泵的性能曲线可作为选择泵的根据拟定泵的类型后再依流量和压头选泵7、离心泵的操作7.1正常启动操作启动前的重要检查实验工作:加润滑油:至视油窗中线或恒液位油杯内至少存有1/3~2/3油液位、检查泵的机械、仪表、电气设备完好;灌泵:关闭入口阀、打开出口阀和放气阀、见液后关闭排气阀;灌泵后进行盘车;点动:检查旋转方向与否对的(泵转子的转向必须与悬架上的箭头方向一致)。
启动操作:打开入口阀至完全启动位置、确认出口阀全关;确认所有的冷却、加热和冲洗管线均启动并稳定;启动电动机,定速后立即慢慢打开出口阀,调节直至得到所需的流量;(流量的最小值不可不不小于最小流量限值);检查并确认泵运转的声音、振动及轴承座和电机的温度,确认无异常泄漏和异味;确认各压力表批示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