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性化护理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docx
6页人性化护理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Summary:目的:人性化护理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的干预效果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医院ICU收治的102例患者,并按1:1的比例将其随机划分到2组中将采取常规护理的51例设为参照组,将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的51例设为研究组比较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胃肠道功能情况、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研究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7.84%明显较参照组的31.37%低(P<0.05);护理后2组胃肠道功能分级情况与护理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且研究组较同期参照组优(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较参照组短(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均明显较参照组高(P均<0.05)对ICU重症监护室患者开展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转变应对方式,改善外周血液凝血指标Keys:人性化护理;ICU;应用引言ICU是医院特殊科室,主要负责危急重症患者的治疗、抢救与护理工作由于ICU病房接收患者较特殊,为预防交叉感染,入住后需与外界隔离患者独自面对陌生环境,同时遭受生理痛苦,在缺少家人、朋友的陪伴与情感支持下,易产生多重负性情绪,对疾病治疗与患者快速康复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ICU患者多需长时间卧床休息,缺少运动,机体凝血指标明显改变,受药物、手术创伤、环境等多方因素影响,机体免疫水平降低,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风险有研究表明,DVT是造成住院患者肺栓塞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关注ICU患者DVT发生风险、情绪管理等,对预防DVT、提高安全性、改善心理状态、促使其快速康复等有重要意义人性化护理作为现代化护理方式,在临床各领域均取得明显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纳入对象为2022年1月—2023年1月医院ICU收治的102例患者,将纳入对象按1:1的比例划分到参照组、研究组中,每组均51例参照组:男、女分别为27例、24例;平均年龄(51.31±6.02)岁;其中脑卒中23例,脑出血12例,颅脑损伤16例研究组:男、女分别为29例、22例;平均年龄(51.70±6.24)岁;其中脑卒中24例,脑出血10例,颅脑损伤17例比较2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①提供人性化ICU病房环境:保持ICU病房温度、湿度与光线适宜为患者提供整洁、安静的治疗环境,每日进行消毒、清洁,注意勤通风换气。
在病房内充分尊重患者自由,不硬性限制患者的物品摆放、行为习惯等,为患者创造贴心、惬意的治疗环境,让患者在ICU入住期间感受到关爱,提高休息质量为减轻患者孤独感,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每日可在规定时间内,允许家属进入ICU病房陪护,予以患者情感支持②对患者开展人文关怀护理:患者入住ICU后,护理人员需了解基本情况,予以人文关怀护理对病情稳定、可自主进食患者,鼓励积极进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对无法自主进食患者,予以鼻饲、空肠营养等,确保机体处于良好状态为患者更换衣物时,注意隐私保护,给予足够尊重与关爱③人性化心理护理:首先,了解患者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等,评估其心理状态,对存在严重负性情绪者,通过耐心、鼓励、尊重等方式交流,取得信任与认可,减少医护陌生感与排斥心理,提高依从性必要时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对合理要求适当予以满足,安慰与鼓励患者,帮助释放心理负担,减轻心理压力,建立治疗信心,改变消极应对方式此外,可充分发挥亲友力量,组织家属陪护,告知家属多给予患者关爱与支持,排解消极情绪④人性化体位干预:ICU重症患者长时间制动,为预防DVT发生,可将患者下肢抬高,促进远端血液回流,改善外周循环系统凝血状态;为预防肌肉萎缩、压力性损伤等,可对患者进行按摩、被动运动等干预;如无意识时,由康复师进行下肢关节的屈伸活动,清醒时鼓励患者尽早参与早期运动。
1.3观察指标(1)统计2组管路滑脱、院内感染、误吸、坠床、压疮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2)对2组护理前后胃肠道功能分级情况进行评定3)记录2组住院时间,并统计其平均住院时间4)于出院时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并从护理技术、服务态度、人文关怀等方面了解2组患者或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比较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7.84%明显低于参照组的31.37%(P<0.05),见表1表1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例(%)2.2比较2组胃肠道功能情况2组护理前胃肠道功能分级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2组胃肠道功能分级情况较护理前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且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详见表2表22组护理前后胃肠道功能情况例(%)2.3比较2组住院时间参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1.75±6.51)d,研究组为(18.04±5.73)d,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t=3.055,P=0.003)。
2.4比较护理满意度评分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技术、服务态度、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均<0.05),见表3表32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x±s,分) 3讨论随着医护工作模式改变,人们健康观念提高,对医护工作专业化提出更高要求ICU病房作为医院重点、特殊科室,涉及专业知识内容广泛,护理工作难度高、任务重、风险大,对护理人员医护操作要求极高以往传统护理模式以医嘱为护理核心,缺少对患者人性关怀,无法满足当前临床护理需求人性化护理作为现代化、新型护理办法,区别于传统护理,更注重人性关怀,重视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遵循“以人为本”的中心理念,可根据患者临床情况,满足患者需求,建立护患关系,取得患者信任,提高配合度与依从性对ICU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更好地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缓解负性情绪,改变消极应对方式利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医护人员在护理工作中,以患者为中心,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保证患者得到良好休息,了解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自身状况的认知,减轻心理压力,纠正错误观念同时,通过人文关怀护理,给予患者尊重、鼓励、理解,可更好拉近护患关系,取得患者认可,对患者进行心理引导,缓解负性情绪。
结束语综上所述,对ICU重症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纠正不良应对方式,对预防DVT具有较好效果Reference[1]孟海云.心理护理对重症ICU病房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J].心理月刊,2020,15(24):92-93+105.[2]张瑞.ICU危重症患者CRRT的全程护理管理与效果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35):64+80.[3]邹丽平.人文关怀在ICU患者护理中的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04):292+296.[4]董艳.规范化护理在提升ICU卧床患者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01):173-174.[5]胡瑞兰,莫雪珠,钟因红.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01):221-223.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