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课堂笔记安个家.docx
4页给课堂笔记安个“家” 【摘要】语文课上记笔记也很有方法,我教孩子们给课堂笔记安个“家”:有关字词内容的笔记,把“家”安在每篇课文生字表的下面;课文主要内容、思想感情等笔记,把“家”安在课文标题的下面;与课文作者相关信息的笔记,则安“家”在每篇课文第一页最下方介绍作者的空白处;一些阅读方法、答题技巧,安“家”在语文课本最前面两页安好了“家”,还得教孩子们好好爱护这个家每节课后,笔记抽查很好地督促了孩子们认真记笔记;每月的笔记大展览,更是促进了孩子们记好笔记正文】语文课堂上,我们总会要求学生记笔记偶然的一次,我翻阅了几位孩子语文课本上的笔记,发现了不少问题:有的同学笔记记得非常潦草,记完后估计自己也不认识了;有的同学笔记都堆在一块,复习的时候还得一条条找出来;有的同学则是东一条西一条遍地开花,要想找到一条笔记得前后翻个遍关上语文课本,我沉思了很久,怎样才能让课堂笔记起到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我尝试着教孩子给笔记安“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这是教学每篇课文的第一目标生字词的教学过程,总是会涉及到多音字、形近字、近义词、反义词的积累,这些与字词有关的内容,我教孩子把它们的“家”安在每篇课文后面的生字表的下面。
略读课文没有生字表,就直接安家在课文的最后面教学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共积累了课文的三个多音字和四对近义词孩子们的笔记是这样记的:guān (树冠 ) xun ( 旋涡 ) h (和平 ) 近:凝视-----凝望冠 旋 和 h (附和 ) 吟咏-----歌咏gun (冠军 )xun ( 旋风 ) h (和牌 ) 恩泽-----恩惠hu(和药 ) 俯视 ----仰望教学六年级上册《唯一的听众》一课,课文生字词较少,但是“歉”字与几个形近字很多孩子较难区分,课堂上我教他们区分之后,还进行了组词训练,并这样做了笔记:歉(抱歉)(道歉) 嫌(嫌弃)谦(谦虚)(谦让) 兼(兼职)课文的主要内容,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高尚品质这些课文内容的重点,是学习每篇课文要达到的第二个目标主要内容的笔记,我一般是在集体交流之后,让孩子自己组织语言写下来这样很好地训练了孩子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高尚品质,我要求孩子抓住关键词语记笔记这些内容,我教孩子们把它们的“家”安在课文标题的下面《少年闰土》一课的笔记有的孩子就只抓住关键词记:17 少年闰土(机智勇敢、见多识广、聪明能干)(怀念)有的孩子则记得特别详细,表达得特别清楚:17 少年闰土课文主要写了“我”和少年时期的伙伴闰土相处的四件小事,刻画了一位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形象,表达了“我”对闰土的怀念。
有关文章作者信息的笔记,理所当然的安“家”在每篇课文第一页最下方介绍作者的空白处一般会补充一些该作者的代表作品等相关信息《穷人》一课,作者是世界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有关的信息很有必要做上笔记孩子们是这样记的:本文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世界十大文豪之一” 《战争与和平》 《安娜 卡列宁娜》 《复活》《太阳的话》一课,作者是近代著名诗人艾青,我觉得也有必要让孩子了解一下他的相关信息我让孩子们记下了这些内容:原名蒋海澄,喜欢写太阳、火把、黎明《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平时的训练中,我总会总结一些方法,有阅读方法,有解题方法,也有答题技巧这些“葵花宝典”对于语文学习,对于语文考试非常有效这“葵花宝典”的“家”就安在语文课本前两页这两页内容主要是一些编者的信息,与语文学习无关开学之初,我就布置学生让这两页上的文字“消失”(可以贴上白纸,也可以用修正带盖住)课堂上,只要是有关学习方法的笔记,统统都把“家”安在这里每个“家”分成若干个小房间,用双线隔开以下是两个小房间:邀俯瀑峭躯津蕴侠悠仪歉溜嘿割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1. 题目扩充法就是把题目补充完整要素归纳法按“谁干什么,谁怎么样”这样的句式去概括。
找中心句概括省略号的作用:1. 语句的省略话未说完说话断断续续列举的省略对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感悟、思考留下的笔记,直接把“家”安在这个句子的旁边这个家的空间比较小,笔记就要做到简洁明了;有关文章表达方法的笔记,一般安家在课文标题的上方空白处;与每篇课文相关的课后拓展知识,有的是相关成语古诗积累,有的是同类作品推荐阅读,这些笔记则安家在这篇课文最大的空白处笔记有了“家”,还要教会孩子们如何爱护这个“家”每堂课后,我都会抽查一两个孩子的笔记, 抽查满意的孩子加一颗星,抽查不合格的孩子则要重新帮笔记安好“家”这样一来,那些懒于记笔记的孩子没有了偷懒的机会,课堂上就能好好记笔记了每个月,我们会有一次笔记大展览,每小组评出“最美笔记”,放在展示台上全班展览别看这小小的展览,很多孩子很有心,活动前还会把自己的笔记好好装饰一番呢给笔记安个家,这一小小的改变,我觉得很好地帮助孩子理清了课堂笔记,复习起来也就有章可循了当然,我有时候也这样想,这样做会不会抑制孩子的创造性呢?希望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