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颜勤礼碑原文及译注.doc

20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470110380
  • 上传时间:2022-11-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8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颜勤礼碑唐故秘書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長史上護軍顏君神道碑曾孫魯郡開國公真卿撰並書 君諱勤禮,字敬,琅琊臨沂人  高祖諱見遠,齊御史中丞,梁武帝受禪,不食數日,一慟而絕,事見《梁》、《齊》、《周書》 曾祖諱恊,梁湘東王記室參軍,《文苑》有傳  祖諱之推,北齊給事黃門侍郎,隋東宮學士,《齊書》有傳始自南入北,今爲京兆長安人  父諱思魯,博學善屬文,尤工詁訓,仕隋司經局校書、東宮學士、長寧王侍讀,與沛國劉臻辯論經義,臻屢屈焉《齊書》黃門傳云集序君自作,後加踰岷將軍太宗為秦王,精選僚屬,拜記室參軍,加儀同娶御正中大夫殷英童女,《英童集》呼顏郎是也,更唱和者二十餘首《溫大雅傳》云,初君在隋,與大雅俱仕東宮,弟愍楚與彥博同直內史省,愍楚弟遊秦與彥將俱典秘閣二家兄弟,各為一時人物之選少時學業,顏氏為優,其後職位,溫氏為盛事具唐史  君幼而朗晤,識量弘遠,工於篆籀,尤精詁訓,秘閣司經史籍多所刊定義寜元秊十一月,從太宗平京城,授朝散正議大夫勳,解褐秘書省校書郎武德中授右領左右府鎧曹參軍,九秊十一月授輕車都尉兼直秘書省貞觀三秊六月兼行雍州參軍事,六秊七月授著作佐郎,七秊六月授詹事主簿,轉太子内直監,加崇賢館學士。

      宮廢,出補蔣王文學,弘文館學士永徽元秊三月制曰,具官君“學藝優敏,宜加獎擢”乃拜陳王屬學士如故,遷曹王友無何,拜秘書省著作郎君與兄秘書監師古、禮部侍郎相時齊名,監与君同時為崇賢、弘文館學士,禮部為天冊府學士,弟太子通事舍人育德,又奉令於司經局校定經史太宗甞圖畫崇賢諸學士,命監為讃,以君與監兄弟,不适宜相襃述,乃命中書舍人蕭鈞特讃君曰:“依仁服義,懷文守一,履道自居,下帷終日德彰素里,行成蘭室,鶴龠馳譽,龍樓委質當代榮之六秊以後夫人兄中書令柳奭親累,貶夔州都督府長史,明慶六秊加上護軍君安時處順,恬無慍色不幸遇疾,傾逝於府之官舍,既而旋窆于京城東南萬秊縣寜安鄉之鳳棲原先夫人陳郡殷氏臮柳夫人同合祔焉,禮也  七子:昭甫,晉王曹王侍讀,贈華州刾史,事具真卿所撰神道碑敬仲,吏部郎中,事具劉子玄神道碑殆庶、無恤、辟非、少連、務滋,皆著學行,以柳令外甥不得仕進  孫:元孫,舉進士,考功員外劉奇特標牓之,名動海內,從調以書判入高等者三,累遷太子舍人屬玄宗監國,專掌令畫,滁、沂、豪三州刾史,贈秘書監惟貞,頻以書判入高等,歷畿赤尉丞、太子文學、薛王友,贈國子祭酒、太子少保,德業具陸據神道碑會宗,襄州參軍孝友,楚州司馬。

      澄,左衛翊衛潤,倜儻,涪城尉  曾孫:春卿,工詞翰,有風義,明經拔萃,犀浦蜀二縣尉故相國蘇頲舉茂才,又為張敬忠劍南節度判官、偃師丞杲卿,忠烈有清識吏幹,累遷太常丞,攝常山太守,殺逆賊安祿山將李欽湊,開土門,擒其心手何千秊、高邈,遷衛尉卿兼御史中丞城守陷賊,東京遇害,楚毒參下,詈言不絕,贈太子太保,諡曰忠曜卿,工詩善草隸,十六以詞學直崇文館,淄川司馬旭卿,善草書,胤山令茂曾,訥言敏行,頗工篆籀,犍為司馬闕疑,仁孝,善《詩》、《春秋》,杭州參軍允南,工詩,人皆諷誦之,善草隸,書判頻入等第,歷左補闕、殿中侍御史,三為郎官、國子司業、金鄉男喬卿,仁厚有吏材,富平尉真長,耿介,舉明經幼輿,敦雅有醞藉,通班《漢書》,左清道率府兵曹真卿,舉進士,校書郎舉文詞秀逸,醴泉尉,黜陟使王鉷以清白名聞七為憲官,九為省官,荐為節度採訪觀察使,魯郡公允臧,敦實有吏能,舉縣令,宰延昌,四為御史,充太尉郭子儀判官、江陵少尹、荊南行軍司馬長卿、晉卿、邠卿、充國、質,多無祿早世名卿、倜、佶、伋、倫,並為武官  玄孫:紘,通義尉,沒於蠻泉明,孝義有吏道,父開土門佐其謀,彭州司馬威明,邛州司馬季明、子幹、沛、詡、頗、泉明男誕,及君外曾孫沈盈、盧逖,並為逆賊所害,俱蒙贈五品京官。

      濬,好屬文翹、華、正、(岳頁),並早夭熲,好五言,校書郎頲,仁孝方正,明經,大理司直,充張萬頃嶺南營田判官顗,鳳翔參軍頍,通悟,頗善隸書,太子洗馬、鄭王府司馬,並不幸短命通明,好屬文,項城尉翽,溫江丞覿,綿州參軍靚,鹽亭尉顥,仁和有政理,蓬州長史慈明,仁順幹蠱,都水使者穎,介直,河南府法曹頔,奉禮郎頎,江陵參軍頡,當陽主簿頌,河中參軍頂,衛尉主簿䫟(員頁),左千牛頥、頮,並京兆參軍頩、須、䪻(弁頁),並童稚未仕  自黃門、御正至君父叔兄弟臮子侄揚庭、益期、昭甫、強學十三人,四世為學士、侍讀,事見柳芳《續卓絕》、殷寅《著姓略》小監、少保,以德行、詞翰為天下所推春卿、杲卿、曜卿、允南而下,臮君之羣從光庭、千里、康成、希莊、日損、隱朝、匡朝、升庠、恭敏、鄰幾、元淑、溫之、舒、說、順勝、怡渾、允濟、挺、式、宣韶等,多以名德著述,學業文翰,交映儒林,故當代謂之學家非夫君之積德累仁,貽謀有裕,則何以流光末裔,錫羨盛時?小子真卿,聿修是忝嬰孩集蓼,不及過庭之訓;晚暮論撰,莫追長老之口故君之德美,多恨闕遺  銘曰:(銘闕)君諱勤禮,字敬,琅琊(lángyá)1 臨沂人高祖諱見遠,齊御史中丞,梁武帝受禪,不食數日,一慟而絕2,事見《梁》、《齊》、《周書》3。

      曾祖諱恊,梁湘東王記室參軍,《文苑》有傳4祖諱之推,北齊5 給事黃門侍郎6,隋東宮學士7,《齊書》有傳始自南入北8,今爲京兆長安人[注解]1、琅琊:国内有琅琊山数处,此处则指秦置琅琊郡秦时,在古琅琊邑置琅琊郡东汉,琅琊郡改为琅琊国,治开阳(今临沂老城)琅琊临沂(即琅琊国临沂县之简称)自此始历史上诸多望族以琅琊为郡望,如东晋“王谢”的王家诸葛亮也是山东琅琊人,为避战乱随叔父迁到荆州据记载颜氏始祖是孔门七十二贤之首的颜回颜子后裔世居于鲁之曲阜,至二十四代嫡孙颜盛,迁琅琊临沂孝悌里颜氏后人皆自称“琅琊临沂人”2、东晋灭亡后,南朝宋(420-589)、齐(479-502)、梁(502-557)、陈(557-589)如穿梭般交替更迭在齐朝,御史中丞是负责纠察弹劾官僚的最高官员齐朝倡节俭,政治清明,后因内乱被梁武帝萧衍所代,颜见远绝食而殉国,可见颜氏的忠烈源远流长梁武帝就是编《昭明文选》的昭明太子萧统的老爹,倒行逆施士族门阀制,对百姓则实行残暴苛政,竞也在位48 年《梁书》列传第四十四《颜协传》载:“高祖受禅,见远乃不食,发愤数日而卒高祖闻之曰:‘我自应天从人,何预天下士大夫事?而颜见远乃至于此也。

      ’”3、《梁书》、《齐书》和《周书》名列“二十四史”,为贞观十年(636)魏徵主持编写,历时七年修成《梁书》、《陈书》、《齐书》、《周书》、《隋书》称五代史,时称良史4、梁湘东王为梁武帝萧衍第三子,名萧绎记事参军是掌管军中文书的官员颜见远为梁朝篡国而死节,儿子颜协也得接着当梁朝的官,她没去采薇《梁书》列传第四十四《文学》有《颜协传》,《南史》列传第六十二《文学》亦有《颜协传》但唐姚思廉撰《梁书》、唐李延寿撰《南史》均无《文苑传》,倒是李延寿撰《北史》之《文苑》有《颜之推传》因此,此处“文苑”也许应为“文学”,系鲁公笔误,清董诰编《全唐文》上作“文学”,是对的5、北朝先后有北魏(386-534)、东魏(534-550)、北齐(550-577)、西魏(535-556)和北周(557-581)等朝代南朝禁碑,书法以尺牍行草为潮流北朝刻石书法棱角锋利,质朴劲健,后世统称为魏碑6、给事黄门侍郎:黄门即皇宫门给事黄门侍郎是侍从皇帝,传达诏命的官员,史称颜之推为“颜黄门”,在下文中鲁公直接以“黄门”代颜之推的名讳《颜氏家训》就是颜之推的传世之作,后世序跋中又称作《黄门家训》7、太子所居之宫称为东宫东宫学士为太子东宫里掌管典礼、编撰的文官。

      8、颜之推自南朝入北朝做官,隋统一后再出仕,故曰“始自南入北”[今译]君名讳勤礼,字为敬,琅琊临沂人勤礼君的高祖名讳为见远,是齐朝的御史中丞梁武帝受禅登基,她绝食数天,一声痛哭,与世长辞,此事记载于《梁书》、《齐书》和《周书》中勤礼君的曾祖名讳为协,曾任梁湘东王的记事参军,《梁书·文学》中有传记勤礼君的祖父名讳为之推,曾任北齐的给事黄门侍郎,后任隋朝的东宫学士,《齐书》有传记从之推公开始从南朝入北朝为官,因此颜氏如今是京兆长安人 父諱思魯,博學善属zhǔ文1,尤工詁訓,仕隋司經局校書2、東宮學士、長寧王侍讀3,與沛國劉臻辯論經義4,臻屢屈焉《齊書》<黃門傳>云集序君自作5,後加踰岷[yúmín] 將軍6太宗為秦王,精選僚屬,拜記室參軍,加儀同7娶御正中大夫殷英童女,《英童集》8 呼顏郎是也,更唱和者二十餘首《溫大雅傳》9 云,初君在隋,與大雅俱仕東宮,弟愍[mǐn]楚與彥博同直內史省,愍楚弟遊秦與彥將俱典祕閣二家兄弟,各為一時人物之選少時學業,顏氏為優,其後職位,溫氏為盛事具唐史10[注解]1、属,“屬”之俗写属文,撰写文章《颜勤礼碑》中“屬”字无论音zhǔ、shǔ,均从俗写作“属”,所谓“手头字”。

      手头字是1956 年简化字的一种重要来源2、司经局:官签名,南朝梁太子官署有典经局,北齐有典经坊,隋称司经局,唐一度改名桂坊,有洗马等官,掌太子宫中图书明清时仍有此官署,清亡乃废校书,掌管校勘、管理典籍的官职3、长宁王,杨俨,隋太子杨勇之子,隋文帝杨坚之长孙,六岁封长宁郡王,杨勇废,长宁王亦遭黜,后为炀帝所鸩侍读,陪侍帝王读书论学或为皇子等授书讲学的文官4、沛国刘臻:《文苑》载“刘臻,字宣挚,沛国相人也隋文帝统一中国后,未设立藩王,故并无沛国,这里是以古国名为籍贯《文苑》又载:“皇太子勇引为学士,甚亲狎之臻无吏干,又性惚怳,耽经覃思至于世事,多所遗忘又载“精于两汉书,时人称为汉圣可见刘臻是个皓首穷经的老夫子,太子杨勇与之亲昵5、史称颜之推为“颜黄门”,故鲁公称“颜之推传”为“黄门传”《北齐书》列传第三十七《颜之推传》载:“之推在齐有二子,长曰思鲁,次曰敏楚,不忘本也之推集在,思鲁自为序录6、踰岷将军:根据网上流传的《隋唐此前的将军名号》,踰岷将军的级别为“从六品下”7、仪同:仪同将军,车骑大将军、仪岩石司的简称,又可简称为仪同或言仪同即“仪同三司”,三司即三公(太尉、司空、司徒),西汉时为军务政务首脑,后泛滥为散官,仪同三司即虽然不是三司但仪制同于三司。

      与如今的“相称于厅级”、“相称于副总理级”大体一种意思8、《英童集》,这里应加书名号,应当是殷英童的个人诗文集,该书中称呼颜思鲁为“颜郎”不如此断句,则“集”字与“呼”字连读,就没法解了电子版《全唐文》误9、温大雅(约572-629 年),字彦弘,她有两个弟弟彦博(大临)、彦将(大有)温彦博是唐贞观年间出名宰相,《虞恭公温彦博碑》为欧阳询所书名碑《温大雅传》原文如下:“初,大雅在隋,與顏思魯俱在東宮,彥博與思魯弟愍楚同直內史省,彥將與愍楚弟遊秦典校祕閣二家兄弟,各為一時人物之選少時學業,顏氏為優﹔其後職位,溫氏為盛可见颜真卿基本是引用原文10、如今提《唐史》,一般指《旧唐书》和《新唐书》五代后晋(936-947)时官修的《旧唐书》,原名《唐书》,宋代欧阳修、宋祁等编写《新唐书》问世后,改称《旧唐书》中唐的颜真卿自然无缘读到后朝史家所修的《旧唐书》和《新唐书》,则此处的“唐史”二字所指为什么?本来唐代历任皇帝均设史官修《实录》(春秋时便有“董狐之笔”!),并先后有吴兢、韦述、柳芳等根据《实录》三篡《国史》,后世史家修《唐书》皆以此为底本《温大雅传》当首见诸唐史官《国史》,后世旧新《唐书》因之。

      颜真卿“事具唐史”即是指唐史官所辑录的《实录》和《国史》清人编《全唐文》时,将这四字改为“事具国史”,更精当,亦可免除后人混淆[今译]勤礼君的爸爸名讳为思鲁,她学识广博,擅写文章,特别精通训诂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