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疟原虫的镜下形态及鉴别详解.ppt
61页疟原虫的镜下形态及鉴别详解演示文稿第一页,共六十一页优选疟原虫的镜下形态及鉴别第二页,共六十一页疟原虫生活史简图(间日疟为例)第三页,共六十一页疟原虫镜下形态oPf、Pv、Pm、Po四种疟原虫厚薄血膜镜下形态及鉴别第四页,共六十一页人体疟原虫的基本结构o疟原虫基本构造为细胞质(胞浆)、核和疟色素这三要疟原虫基本构造为细胞质(胞浆)、核和疟色素这三要素红核红核红核红核、蓝浆蓝浆蓝浆蓝浆、疟色素o1.细胞浆 被染成蔚蓝色或深蓝色,随着虫体发育长大,细胞浆逐渐增多oo2. 2. 核核 即细胞核或染色质粒在正常情况下核呈即细胞核或染色质粒在正常情况下核呈鲜红色oo3. 3. 疟色素疟色素 不着色,不着色,颜色和颗粒的形状,因疟原虫颜色和颗粒的形状,因疟原虫种类而异间日疟原虫的色素颗粒呈短棒状,种类而异间日疟原虫的色素颗粒呈短棒状,黄褐色;黄褐色;恶性疟原虫的色素颗粒呈细砂状,恶性疟原虫的色素颗粒呈细砂状,黑褐色第五页,共六十一页薄血膜中常见的血液成分薄血膜中常见的血液成分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血小板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第六页,共六十一页如何确定血片为阴性如何确定血片为阴性 检查全部厚血膜未查见疟原虫。
检查全部厚血膜未查见疟原虫 最少检查最少检查100个厚血膜油镜视野未查见个厚血膜油镜视野未查见 疟原虫 镜检时间应不低于镜检时间应不低于20分钟第七页,共六十一页疟原虫种、期英文缩写o间日疟Pvo恶性疟Pfo三日疟Pmo卵形疟Poo环状体Ro大滋养体To裂殖体So配子体G第八页,共六十一页薄血膜Pf形态 恶性疟恶性疟环状体环状体感染的红细胞:大小正常,颜色较深虫体大小:较小,约为红细胞直径1/5-1/6胞浆:蓝色,环状,纤细,有时位于红细胞的边缘常见多个原虫同寄生于一红细胞的现象核:红色一个,常有二个疟色素:无第九页,共六十一页恶性疟原虫恶性疟原虫-环状体环状体环纤细,约为RBC直径的1/6,RBC不胀大核1个,但2个常见,红细胞常含2个以上原虫第十页,共六十一页Pf鸟眼状环状体,一个细胞寄生2环状体第十一页,共六十一页恶性疟厚血膜环状体第十二页,共六十一页Pf R第十三页,共六十一页恶性疟裂殖体前期、裂殖体o被寄生的红细胞不胀大,无茂氏点;虫体小于正常红细胞,核已分裂成7块,色素团块黑褐色900)o被寄生的红细胞不胀大,虫体小于正常红细胞,内含20个裂殖子,色素团块位于左侧 (900 厚血膜)第十四页,共六十一页。
恶性疟恶性疟成熟裂殖体成熟裂殖体红细胞红细胞:大小正常,颜色:大小正常,颜色 较深,可见茂氏小点较深,可见茂氏小点大小大小:虫体较小虫体较小胞浆和核胞浆和核:裂殖子裂殖子832 个,通常为个,通常为818个,个, 排排列不规则,核红色,胞浆列不规则,核红色,胞浆蓝色色素色素:黑褐色,集中于中央或黑褐色,集中于中央或一侧第十五页,共六十一页恶性疟恶性疟雌(大)配子体雌(大)配子体形态形态形状形状:新月形,两端稍尖胞浆胞浆:深蓝色核核:一个,较小,致密,深红色,位于中央,核周可见透明不染色带疟色素疟色素:黑褐色,密布于核的周围第十六页,共六十一页薄血膜薄血膜恶性疟雄(小)配子体恶性疟雄(小)配子体形态形态形状:形状:腊肠形,两端钝圆腊肠形,两端钝圆胞浆:胞浆:浅蓝色或淡紫红色浅蓝色或淡紫红色核:一个,较大,疏松,位于核:一个,较大,疏松,位于中央,浅红色,核周可见不中央,浅红色,核周可见不染色带疟色素:黑褐色,松散分布于疟色素:黑褐色,松散分布于核周围第十七页,共六十一页薄血膜恶性疟雌、雄配子体o雌配子体:半月形,两端较尖;核小致密,位于虫体上1/3部,色素围于核周;胞浆深蓝色虫体外包有红细胞膜。
1250)o雄配子体:腊肠形,两端钝圆;核大疏松,位于虫体中部,色素围于核周;胞浆淡红色虫体外包有红细胞膜800)第十八页,共六十一页恶性疟厚薄血膜下环状体、配子体第十九页,共六十一页薄血膜薄血膜Pv形态形态间日疟间日疟 环状体环状体感染的红细胞:感染的红细胞:胀大不明胀大不明显,基本正常显,基本正常虫体大小:较大,约为虫体大小:较大,约为红细胞直径红细胞直径1/3胞浆:胞浆:环状,浅蓝色环状,浅蓝色核:核:红色,一个,偶有红色,一个,偶有二个疟色素:无疟色素:无第二十页,共六十一页第二十一页,共六十一页薄血膜间日疟大滋养体形态薄血膜间日疟大滋养体形态感染的红细胞:感染的红细胞:胀大褪色,出现胀大褪色,出现形状大小相等、分布均匀、形状大小相等、分布均匀、数目较多、鲜红色的薛氏小数目较多、鲜红色的薛氏小点虫体大小:虫体大小:较大胞浆:胞浆:不规则,浅蓝色,出现阿不规则,浅蓝色,出现阿米巴伪足,有空泡米巴伪足,有空泡核:核: 红色,一个红色,一个疟色素:疟色素:有,细小杆状,黄褐色,有,细小杆状,黄褐色,分布不均匀分布不均匀第二十二页,共六十一页间间 日日 疟疟 大大 滋滋 养养 体体 虫体不规则,较大;阿米巴样虫体不规则,较大;阿米巴样空泡明显;疟色素细小,黄空泡明显;疟色素细小,黄褐色。
褐色第二十三页,共六十一页 间日疟大滋养体间日疟大滋养体第二十四页,共六十一页第二十五页,共六十一页间日疟间日疟成熟裂殖体成熟裂殖体红细胞红细胞:胀大,褪色,可见薛氏小:胀大,褪色,可见薛氏小点大小大小:个体较大个体较大胞浆和核胞浆和核:裂殖子:裂殖子1224个,通个,通常为常为1618个,排列不规则,个,排列不规则,核红色,胞浆浅蓝色核红色,胞浆浅蓝色疟色素疟色素:黄褐色,常集于疟原虫的一:黄褐色,常集于疟原虫的一边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一页间日疟裂殖体间日疟裂殖体第二十七页,共六十一页薄血膜间日疟雌(大)配子体形态薄血膜间日疟雌(大)配子体形态形状大小形状大小:圆形或椭圆形,较大胞浆胞浆:深蓝色核核:一个,较小,深红色,常偏于一边,核周可见明显不染色带疟色素疟色素:黄褐色,均匀散在,数目较多第二十八页,共六十一页间日疟雄(小)配子体形态形状大小形状大小:圆形,虫体较大胞浆胞浆:浅蓝色核核:一个,较大,疏松,位于中央,浅红色,周围有明显不着色带疟色素疟色素:黄褐色,散在分布第二十九页,共六十一页薄血膜 Pv T、S1.被寄生的红细胞明显胀大,有薛氏点;滋养体胞浆有明显阿米巴样伪足1250)2.核已分裂成7块,黄褐色色素渐趋集中;被寄生的红细胞明显胀大。
(800)3.核已分裂成18块,色素颗粒聚集成块状,位于虫体中部左下方,另一色素团块呈斜条状,位于虫体左上部;被寄生的红细胞明显胀大,有薛氏点其左上方为一大滋养体1250)第三十页,共六十一页间日疟早期大滋养体,薛氏点明显第三十一页,共六十一页间日疟大滋养体第三十二页,共六十一页三日疟大滋养体、裂殖体o被寄生红细胞不胀大,无点彩;虫体较大,斜列于红细胞中,呈带状,核条状,色素颗粒粗大,主要分布于虫体边缘部分800)o裂殖子8个,呈花瓣状排列,色素聚于虫体中部800 )第三十三页,共六十一页Pm R第三十四页,共六十一页第三十五页,共六十一页三日疟裂殖体1.裂殖子6个,排列成菊花状,色素居中薄血膜2.裂殖子8个,排列成菊花状,色素居中薄血膜3.裂殖子6个,排列成菊花状,色素居中厚血膜第三十六页,共六十一页三日疟雌、雄配子体o雌配子体:虫体已充满寄生红细胞,核三角形,较致密,位于虫体下端;色素颗粒粗大,砂粒状,散于胞浆中800 )o雄配子体:虫体已充满寄生红细胞,核大疏松,几乎占满左侧半个红细胞;色素粗大,散在;红细胞不胀大 (800 )第三十七页,共六十一页三日疟厚血膜裂殖体,裂殖子6个第三十八页,共六十一页。
卵形疟环状体、大滋养体o被寄生红细胞稍胀大,早期出现粗大薛氏点1250 )o被寄生红细胞稍胀大,有粗大薛氏点及伞状边缘;虫体小于正常红细胞,不呈阿米巴状 800 )第三十九页,共六十一页Po T第四十页,共六十一页Po S第四十一页,共六十一页卵形疟雌、雄配子体o雌配子体:寄生虫细胞稍胀大,有粗大薛氏点;虫体小于正常红细胞,核1个,致密;色素颗粒状,散在虫体内800 )o雄配子体:寄生虫细胞稍胀大,薛氏点粗大明显;虫体小于正常红细胞,核大,疏松,位于虫体中部;色素粗大、粒状、散在(1250 )第四十二页,共六十一页卵形疟配子体,红细胞扫把状边缘第四十三页,共六十一页厚薄血膜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厚薄血膜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薄薄血血膜膜:用血量少1-1.5ul,疟原虫的形态完整,便于疟原虫虫种的鉴定为保证检测的敏感性,常耗时较多,不适用于大规模调查;常出现漏诊厚血膜:厚血膜:用血量较多4-5ul,疟原虫胞浆和核有一定程度的固缩,较难识别;但须查范围小,节省时间,阳性检出率较高 第四十四页,共六十一页1.红细胞通常红细胞通常胀大胀大 2.薛氏点明显薛氏点明显 3.成熟环状体成熟环状体粗大粗大4.滋养体有阿滋养体有阿米巴样伪足米巴样伪足5.可见不同发可见不同发育期的原虫育期的原虫 间日疟(间日疟(P. vivax )鉴定要点)鉴定要点第四十五页,共六十一页。
1.环状体纤细环状体纤细, 红细红细胞不涨大胞不涨大2.一个红细胞内可有一个红细胞内可有几个环状体几个环状体 3.一个环状体可有一个环状体可有2个核个核 4.幼稚环状体可贴在红幼稚环状体可贴在红细胞边缘细胞边缘 5.配子体呈新月形或配子体呈新月形或腊肠形腊肠形 6.可出现茂氏点可出现茂氏点恶性疟(恶性疟(P.falciparum)鉴定要点)鉴定要点第四十六页,共六十一页三日疟(三日疟(P.malariae)鉴定要点)鉴定要点1.环状体可呈方环状体可呈方形形2.带状形大滋养带状形大滋养体是其特点体是其特点 3.成熟裂殖成熟裂殖体呈体呈菊花状,菊花状,内含内含612个裂殖子个裂殖子 4.红细胞不胀大,红细胞不胀大,略缩小略缩小5.有时有西门氏有时有西门氏点点第四十七页,共六十一页卵形疟(卵形疟(P. ovale)鉴定要点)鉴定要点1.1.红细胞略胀大红细胞略胀大或不变大或不变大 2.2.红细胞边缘呈红细胞边缘呈车轮状车轮状3.3.环状体有时呈环状体有时呈现现鱼眼状鱼眼状4.4.薛氏点明显薛氏点明显 5.5.成熟裂殖体呈成熟裂殖体呈菊花状菊花状, ,类似三类似三日疟原虫日疟原虫, ,但更但更粗大粗大6.6.原虫呈卵圆形原虫呈卵圆形 第四十八页,共六十一页。
疟原虫与其它物体的鉴别疟原虫与其它物体的鉴别o白细胞残骸和幼稚红细胞残骸白细胞残骸和幼稚红细胞残骸 白细胞破裂后散出的颗粒,易误认为环状体的核,但看不到胞浆;白细胞残骸和幼稚红细胞残骸常为蓝色,与疟原虫胞浆相似,有时与其它红点或与血小板巧合在一起,容易误认为疟疾原虫鉴别时如果形同大滋养体,可根据疟色素来鉴别;如形同环状体,可根据虫体大小、折光是否均匀、核与胞浆是否在同一平面,其它视野内有无疟疾原虫等仔细分析判定第四十九页,共六十一页o灰尘和染色液的色素沉着灰尘和染色液的色素沉着 灰尘和染色液的色素沉着在血膜的表面上时,易被误认为是疟色素,可依据其颗粒的形状、大小、色泽、有无核与胞浆的结构来鉴别也可转动显微镜的微调,看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五十页,共六十一页o细菌细菌 细菌尤其是球菌在厚血膜中常被染成红色小点,与疟原虫的核相似,最易混淆球菌形体较大,边缘光滑,且与红细胞不在同一平面o水中原虫水中原虫 水中原虫有时也可看到核、胞浆和空泡,与间日疟大滋养相似,但无疟色素,而空泡多如网眼o植物种子植物种子 有很清晰的厚薄一致的边界,染色较深、无疟色素,也看不到核,且有柄脱落时的痕迹第五十一页,共六十一页。
疟原虫镜下形态o镜检示教第五十二页,共六十一页Pf,环状体:双核多见,幼稚环状体常贴于红细胞边缘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