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降血糖功能性食品课件.ppt
56页第5章 调节血糖的功能性食品ü一、糖尿病的概念及并发症一、糖尿病的概念及并发症ü二、糖尿病的分类二、糖尿病的分类ü三、糖尿病的起因三、糖尿病的起因ü四、糖尿病与高血脂症的关系四、糖尿病与高血脂症的关系ü五、糖尿病患者的表现五、糖尿病患者的表现ü六、具有调节血糖功能的物质六、具有调节血糖功能的物质一、糖尿病的概念及并发症一、糖尿病的概念及并发症糖尿病的概念:糖尿病的概念: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而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以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为特征的引起的以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为特征的常见慢性病常见慢性病据统计,世界上糖尿病的发病率为据统计,世界上糖尿病的发病率为3%3%~~5%5%,,5050岁以上的发病率岁以上的发病率10%10%,美国每年死于糖尿病并发,美国每年死于糖尿病并发症的症的1616万,随着人口老龄化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万,随着人口老龄化中国的糖尿病患者迅速增加,迅速增加,2525岁以上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约为岁以上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约为2.5%2.5%,达,达20002000多万人,居世界首位多万人,居世界首位 补充:胰岛素的生物学作用补充:胰岛素的生物学作用① ① 对糖代谢的调节:对糖代谢的调节: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加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加速葡萄糖合成糖原贮存于肝脏和肌肉中,促进葡萄糖转为速葡萄糖合成糖原贮存于肝脏和肌肉中,促进葡萄糖转为脂肪酸贮存于脂肪组织,导致血糖水平下降。
胰岛素缺乏脂肪酸贮存于脂肪组织,导致血糖水平下降胰岛素缺乏血糖浓度升高,超过肾糖阈尿中出现糖,引起糖尿病血糖浓度升高,超过肾糖阈尿中出现糖,引起糖尿病 ② ② 对脂肪代谢的调节对脂肪代谢的调节:促进肝脏合成脂肪酸运到脂肪细胞:促进肝脏合成脂肪酸运到脂肪细胞贮存,促进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合成脂肪酸并转化为贮存,促进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合成脂肪酸并转化为α-α-磷磷酸甘油,脂肪酸与酸甘油,脂肪酸与α-α-磷酸甘油形成甘油三酯贮存于脂肪细磷酸甘油形成甘油三酯贮存于脂肪细胞,抑制脂肪酶的活性减少脂肪的分解胰岛素缺乏脂肪胞,抑制脂肪酶的活性减少脂肪的分解胰岛素缺乏脂肪分解增强、血脂升高、脂肪酸在肝内氧化生成酮体,引起分解增强、血脂升高、脂肪酸在肝内氧化生成酮体,引起酮血症与酸中毒酮血症与酸中毒 ③ ③ 对蛋白质代谢的调节:对蛋白质代谢的调节: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胰腺:胰腺:在身体左侧在身体左侧, ,像牛舌,右像牛舌,右侧对应的是肝胆侧对应的是肝胆胰岛:胰岛:胰腺的内分泌部分,是胰腺的内分泌部分,是大小不等、形状不定的细胞团,大小不等、形状不定的细胞团,散布在胰的各处,胰岛中的散布在胰的各处,胰岛中的B B细细胞分泌胰岛素。
胰腺的炎症会胞分泌胰岛素胰腺的炎症会殃及胰岛引起糖尿病殃及胰岛引起糖尿病胰腺胰腺分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两部分,外分泌腺由腺泡和腺胰腺分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两部分,外分泌腺由腺泡和腺管组成,腺泡分泌胰液,腺管是胰液排出的通道,胰液中管组成,腺泡分泌胰液,腺管是胰液排出的通道,胰液中含有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胰液经胰腺管排入十含有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胰液经胰腺管排入十二指肠,有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糖的作用内分泌腺由大二指肠,有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糖的作用内分泌腺由大小不同的细胞团即胰岛组成,分泌胰岛素调节糖代谢小不同的细胞团即胰岛组成,分泌胰岛素调节糖代谢胰岛:胰岛:是胰腺的内分泌部分,是许多大小不等是胰腺的内分泌部分,是许多大小不等和形状不定的细胞团,散布在胰腺的各处和形状不定的细胞团,散布在胰腺的各处胰岛素:胰岛素:是胰岛分泌的一种激素,胰岛细胞分是胰岛分泌的一种激素,胰岛细胞分为为A A细胞、细胞、B B细胞、细胞、D D细胞及细胞及PPPP细胞,只有细胞,只有B B细胞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是含分泌胰岛素胰岛素是含5151个氨基酸的小分子个氨基酸的小分子蛋白质,有两个链蛋白质,有两个链。
19651965年,我国生化学家首先人工合成了具有高年,我国生化学家首先人工合成了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胰岛素,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度生物活性的胰岛素,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生命物质人工合成生命物质( (蛋白质蛋白质) )的创举 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可导致感染、心脏病变、可导致感染、心脏病变、脑血管病变、肾功能衰竭、双目失明、下肢坏脑血管病变、肾功能衰竭、双目失明、下肢坏疽等而致死致残疽等而致死致残糖尿病糖尿病2020年以上的病人年以上的病人95%95%出出现视网膜病变,患心脏病的可能性较正常人高现视网膜病变,患心脏病的可能性较正常人高2 2~~4 4倍,患中风的危险性高倍,患中风的危险性高5 5倍,一半以上的老倍,一半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还年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还可能患肾病、神经病变、消化道疾病等可能患肾病、神经病变、消化道疾病等第5章 调节血糖的功能性食品ü一、糖尿病的概念及并发症一、糖尿病的概念及并发症ü二、糖尿病的分类二、糖尿病的分类ü三、糖尿病的起因三、糖尿病的起因ü四、糖尿病与高血脂症的关系四、糖尿病与高血脂症的关系ü五、糖尿病患者的表现五、糖尿病患者的表现ü六、具有调节血糖功能的物质六、具有调节血糖功能的物质二、糖尿病的分类主要有以下两类:主要有以下两类:ⅠⅠ型糖尿病:型糖尿病: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发生于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
患者体内胰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彻底损坏,青少年患者体内胰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彻底损坏,完全失去了产生胰岛素的功能临床症状为起病急、完全失去了产生胰岛素的功能临床症状为起病急、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等,有发生酮症酸中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等,有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倾向,终身依赖胰岛素维持生命,占糖尿病患毒的倾向,终身依赖胰岛素维持生命,占糖尿病患者者10%10%以下 ⅡⅡ型糖尿病:型糖尿病: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体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但胰岛素的作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差,常在用效果差,常在3535岁以后发病占糖尿病的岁以后发病占糖尿病的90%90%以上第5章 调节血糖的功能性食品ü一、糖尿病的概念及并发症一、糖尿病的概念及并发症ü二、糖尿病的分类二、糖尿病的分类ü三、糖尿病的起因三、糖尿病的起因ü四、糖尿病与高血脂症的关系四、糖尿病与高血脂症的关系ü五、糖尿病患者的表现五、糖尿病患者的表现ü六、具有调节血糖功能的物质六、具有调节血糖功能的物质三、糖尿病的起因糖尿病的起因尚未完全弄清,通常认为遗传因糖尿病的起因尚未完全弄清,通常认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两者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是最素、环境因素及两者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是最主要的原因。
主要的原因遗传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环境因素相互相互糖尿病的起因分述如下糖尿病的起因分述如下(7(7个方面个方面) )::①①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占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占25%25%~~50%50%,尤其是,尤其是ⅡⅡ型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②②自身免疫因素自身免疫因素糖尿病人及其亲属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人及其亲属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恶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桥本甲状腺炎等自身免如恶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桥本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性肾上腺炎在糖尿病人中约占疫性肾上腺炎在糖尿病人中约占14%14%,比一般人高,比一般人高6 6倍I I型糖尿病患者常有多发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同时或先后型糖尿病患者常有多发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同时或先后发生肾上腺炎、桥本甲状腺炎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生肾上腺炎、桥本甲状腺炎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中,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有较明确的证据,但引发病机理中,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有较明确的证据,但引起免疫反应的原因目前还未明确起免疫反应的原因目前还未明确③③病毒感染因素病毒感染因素腮腺炎病毒和脑心肌炎病毒等可腮腺炎病毒和脑心肌炎病毒等可使动物出现病毒感染造成糖尿病,病毒感染导致人使动物出现病毒感染造成糖尿病,病毒感染导致人类糖尿病的证据还不够充分,仅有些报道认为在病类糖尿病的证据还不够充分,仅有些报道认为在病毒感染流行后糖尿病的患病率增高等。
毒感染流行后糖尿病的患病率增高等④④β-β-细胞功能与胰岛素释放异常细胞功能与胰岛素释放异常β-β-细胞是胰岛细胞是胰岛细胞的一种,占胰岛细胞的细胞的一种,占胰岛细胞的65-80%65-80%,能分泌胰岛素能分泌胰岛素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中,胰岛炎会使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中,胰岛炎会使β-β-细胞功能细胞功能遭受破坏,胰岛素基值很低甚至测不出遭受破坏,胰岛素基值很低甚至测不出⑤⑤胰岛素受体异常、受体抗体与胰岛素相抵抗胰岛素受体异常、受体抗体与胰岛素相抵抗胰胰岛素受体有高度特异性,仅能与胰岛素结合,结合岛素受体有高度特异性,仅能与胰岛素结合,结合程度取决于受体数、亲和力及胰岛素浓度当胰岛程度取决于受体数、亲和力及胰岛素浓度当胰岛素浓度增高时,胰岛素受体数往往会下降,呈胰岛素浓度增高时,胰岛素受体数往往会下降,呈胰岛素的不敏感性,称胰岛素抵抗性素的不敏感性,称胰岛素抵抗性⑥⑥神经因素神经因素近年研究发现,刺激下丘脑外侧核可近年研究发现,刺激下丘脑外侧核可兴奋迷走神经,使胰岛素分泌增多,刺激下丘脑腹兴奋迷走神经,使胰岛素分泌增多,刺激下丘脑腹内侧核,则兴奋交感神经,胰岛素分泌减少,说明内侧核,则兴奋交感神经,胰岛素分泌减少,说明下丘脑中存在胰岛素生成调节中枢及胰岛素剥夺中下丘脑中存在胰岛素生成调节中枢及胰岛素剥夺中枢。
这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一种病因这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一种病因⑦⑦胰岛素拮抗激素的存在胰岛素拮抗激素的存在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血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血糖浓度的波动范围较小,这是由于在神经支配下存糖浓度的波动范围较小,这是由于在神经支配下存在在2 2组具有拮抗作用的激素调节糖代谢过程,维持组具有拮抗作用的激素调节糖代谢过程,维持血糖处于动态的平衡状态唯一可使血糖下降的是血糖处于动态的平衡状态唯一可使血糖下降的是胰岛素,而使血糖升高的激素包括胰升糖素、生长胰岛素,而使血糖升高的激素包括胰升糖素、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肾上腺皮质激素、泌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肾上腺皮质激素、泌乳素、甲状腺激素、胰多肽等乳素、甲状腺激素、胰多肽等ü总之,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总之,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素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胰岛功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症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症。
第5章 调节血糖的功能性食品ü一、糖尿病的概念及并发症一、糖尿病的概念及并发症ü二、糖尿病的分类二、糖尿病的分类ü三、糖尿病的起因三、糖尿病的起因ü四、糖尿病与高血脂症的关系四、糖尿病与高血脂症的关系ü五、糖尿病患者的表现五、糖尿病患者的表现ü六、具有调节血糖功能的物质六、具有调节血糖功能的物质四、糖尿病与高血脂症的关系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危险是非糖尿病人群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危险是非糖尿病人群的的3 3~~4 4倍,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而这又与倍,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而这又与糖尿病人的血脂代谢异常密切相关糖尿病人的血脂代谢异常密切相关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特点: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特点:① ① 血中甘油三酯血中甘油三酯(TG)(TG)升高,升高,TGTG增加是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增加是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死亡的独立因子心病死亡的独立因子② ② 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DL-C)下降HDL-CHDL-C可通俗可通俗地理解为地理解为““好好””胆固醇,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胆固醇,胆固醇,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胆固醇,可减少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
可减少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 ③ ③ 致病性很强的低密度脂蛋白致病性很强的低密度脂蛋白(LDL)(LDL)水平升高水平升高第5章 调节血糖的功能性食品ü一、糖尿病的概念及并发症一、糖尿病的概念及并发症ü二、糖尿病的分类二、糖尿病的分类ü三、糖尿病的起因三、糖尿病的起因ü四、糖尿病与高血脂症的关系四、糖尿病与高血脂症的关系ü五、糖尿病患者的表现五、糖尿病患者的表现ü六、具有调节血糖功能的物质六、具有调节血糖功能的物质五、糖尿病的表现① ① 多食:多食:由于葡萄糖大量丢失、能量来源减少,患者必由于葡萄糖大量丢失、能量来源减少,患者必须多食补充能量来源空腹时出现低血糖症状,饥饿感须多食补充能量来源空腹时出现低血糖症状,饥饿感明显,心慌、手抖和多汗明显,心慌、手抖和多汗② ② 多尿:多尿:由于血糖超过了肾糖阈值而出现尿糖,尿糖使由于血糖超过了肾糖阈值而出现尿糖,尿糖使尿渗透压升高,导致肾小管吸收水分减少,尿量增多尿渗透压升高,导致肾小管吸收水分减少,尿量增多③ ③ 多饮:多饮:由于多尿、脱水及高血糖导致患者血浆渗透压由于多尿、脱水及高血糖导致患者血浆渗透压增高,引起患者多饮增高,引起患者多饮。
④ ④ 体重减少:体重减少:非依赖型糖尿病早期可致肥胖,但随时间非依赖型糖尿病早期可致肥胖,但随时间的推移出现乏力、软弱、体重明显下降等现象,最终消的推移出现乏力、软弱、体重明显下降等现象,最终消瘦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消瘦明显,晚期糖尿病患者都伴瘦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消瘦明显,晚期糖尿病患者都伴有面色萎黄、毛皮稀疏无光泽有面色萎黄、毛皮稀疏无光泽第5章 调节血糖的功能性食品ü一、糖尿病的概念及并发症一、糖尿病的概念及并发症ü二、糖尿病的分类二、糖尿病的分类ü三、糖尿病的起因三、糖尿病的起因ü四、糖尿病与高血脂症的关系四、糖尿病与高血脂症的关系ü五、糖尿病患者的表现五、糖尿病患者的表现ü六、具有调节血糖功能的物质六、具有调节血糖功能的物质六、具有调节血糖功能的物质ü糖醇类:糖醇类:麦芽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等ü蜂胶蜂胶ü南瓜南瓜ü铬铬 ü三氯化铬三氯化铬ü番石榴叶提取物番石榴叶提取物糖醇类:糖醇类:是糖类的醛基或酮基被还原后的物质,由是糖类的醛基或酮基被还原后的物质,由相应的糖经镍催化氢化而成的一种特殊甜味剂相应的糖经镍催化氢化而成的一种特殊甜味剂重要的有木糖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麦芽糖醇、重要的有木糖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麦芽糖醇、乳糖醇、异麦芽糖醇等。
有一定的甜度,但都低于乳糖醇、异麦芽糖醇等有一定的甜度,但都低于蔗糖的甜度,用于无蔗糖食品中低甜度食品的生产,蔗糖的甜度,用于无蔗糖食品中低甜度食品的生产,热值低于或等于蔗糖,糖醇不能完全被小肠吸收,热值低于或等于蔗糖,糖醇不能完全被小肠吸收,其中有一部分在大肠内由细菌发酵,代谢成短链脂其中有一部分在大肠内由细菌发酵,代谢成短链脂肪酸,因此热值较低适用于低热量食品,或作为肪酸,因此热值较低适用于低热量食品,或作为高热量甜味剂的填充剂高热量甜味剂的填充剂复习功能性甜味剂:复习功能性甜味剂:具有特殊生理功能或特殊用途的食具有特殊生理功能或特殊用途的食品甜味剂,或可代替蔗糖应用在功能性食品中的甜味剂品甜味剂,或可代替蔗糖应用在功能性食品中的甜味剂既能满足人们对甜食的偏爱又不会引起副作用,对糖尿既能满足人们对甜食的偏爱又不会引起副作用,对糖尿病、肝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病、肝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分类:分类:⑴⑴功能性单糖,仅果糖一种功能性单糖,仅果糖一种⑵⑵功能性低聚糖功能性低聚糖( (双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歧杆菌的增殖因子) )⑶⑶多元糖醇;如木糖醇、山梨糖醇、多元糖醇;如木糖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麦芽糖醇、异麦芽糖醇等。
甘露糖醇、麦芽糖醇、异麦芽糖醇等⑷⑷强力甜味剂强力甜味剂如甜菊苷、甜蜜素等,甜度在蔗糖的如甜菊苷、甜蜜素等,甜度在蔗糖的5050倍以上倍以上糖醇类的名称糖醇类的名称相对甜度相对甜度热值热值(kJ/g(kJ/g))蔗糖蔗糖( (参照参照) )1 116.716.7木糖醇木糖醇0.90.916.716.7山梨糖醇山梨糖醇0.60.616.716.7甘露糖醇甘露糖醇0.50.58.48.4麦芽糖醇麦芽糖醇0.80.8~~0.90.98.48.4乳糖醇乳糖醇0.350.358.48.4异麦芽糖醇异麦芽糖醇0.30.3~~0.40.48.48.4赤藓糖醇赤藓糖醇0.70.7~~0.80.81.71.7糖醇类的相对甜度糖醇类的相对甜度 糖醇类的生理功能:糖醇类的生理功能:Ø 代谢过程与胰岛素无关,不会引起血糖值和胰岛素水平的波动,是糖尿病和肥胖患者的特定食品Ø 无龋齿性可抑制引起龋齿的突变链球菌的生长繁殖,预防龋齿Ø 类似膳食纤维的功能,可预防便秘、改善肠道菌群、预防结肠癌等Ø 糖醇类在大剂量服用时,一般都有缓泻作用,赤藓糖醇除外,美国等规定当每天超过一定食用量时,应在所加食品的标签上要标明“过量可致缓泻”字样。
麦芽糖醇:麦芽糖醇:是由麦芽糖氢是由麦芽糖氢化而得到的糖醇,纯品为化而得到的糖醇,纯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甜度约白色结晶性粉末,甜度约为蔗糖的为蔗糖的85%85%~~95%95%,甜感,甜感近似蔗糖难于发酵,有近似蔗糖难于发酵,有保香、保湿作用保香、保湿作用在人体在人体内不能被消化吸收,除肠内不能被消化吸收,除肠内细菌可利用一部分外,内细菌可利用一部分外,其余无法消化排除体外其余无法消化排除体外ü麦芽糖醇的生理功能:麦芽糖醇的生理功能:ü调节血糖调节血糖进食后不升高血糖,不刺激胰岛素进食后不升高血糖,不刺激胰岛素分泌,也不受胰液的分解,宜于糖尿病人饮食,分泌,也不受胰液的分解,宜于糖尿病人饮食,用麦芽糖醇代替蔗糖可生产多种无糖、低热量用麦芽糖醇代替蔗糖可生产多种无糖、低热量糖尿病人食品糖尿病人食品 ü减脂作用减脂作用与脂肪同食时,可抑制人体脂肪的与脂肪同食时,可抑制人体脂肪的过度贮存过度贮存ü防龋齿麦芽糖醇不能被龋齿的变异链球菌所麦芽糖醇不能被龋齿的变异链球菌所利用,故不会产酸利用,故不会产酸麦芽糖醇的低热量有利于减肥麦芽糖醇的低热量有利于减肥ü麦芽糖醇的制备:麦芽糖醇的制备:由淀粉原料经磨浆后用由淀粉原料经磨浆后用α-α-淀粉酶保温约淀粉酶保温约24h24h,再升温、灭酶,得到以麦芽糖为主的水解物,经脱色、,再升温、灭酶,得到以麦芽糖为主的水解物,经脱色、过滤、精制后,在镊催化下,用过滤、精制后,在镊催化下,用7.07.0~~8.5MPa8.5MPa、、130130~~150℃150℃氢化、脱色、浓缩而成麦芽糖醇糖浆。
氢化、脱色、浓缩而成麦芽糖醇糖浆ü麦芽糖醇的用途:麦芽糖醇的用途:作为低热量的糖类甜味剂,适用于糖尿作为低热量的糖类甜味剂,适用于糖尿病、心血管病、动脉硬化、高血压和肥胖症患者因属非发病、心血管病、动脉硬化、高血压和肥胖症患者因属非发酵性糖,可作为防龋齿甜味剂,可作为蜜饯等的保香剂、粘酵性糖,可作为防龋齿甜味剂,可作为蜜饯等的保香剂、粘稠剂、保湿剂,也可用在糖果、稠剂、保湿剂,也可用在糖果、止咳糖浆止咳糖浆、、果酱果酱、饼干中 ü木糖醇:木糖醇: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几乎无臭具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几乎无臭具有清凉甜味,甜度有清凉甜味,甜度0.650.65~~1.00,1.00,与金属离子有螯合与金属离子有螯合作用,可作为抗氧化剂的增效剂,有助于维生素作用,可作为抗氧化剂的增效剂,有助于维生素和色素的稳定极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和甲醇,和色素的稳定极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和甲醇,热稳定性好热稳定性好10%10%水溶液的水溶液的pHpH值为值为5.05.0~~7.07.0天然品存在于香蕉、胡萝卜、杨梅、洋葱、莴苣、花品存在于香蕉、胡萝卜、杨梅、洋葱、莴苣、花椰菜、桦树的叶和浆果及蘑菇等中椰菜、桦树的叶和浆果及蘑菇等中。
ü木糖醇的生理功能:木糖醇的生理功能:ü调节血糖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不同于一般糖类,不需要胰岛素的促进,而能透过细胞膜成为组织的营养成分,并能使肝脏中的糖原增加食用木糖醇不会增加糖尿病人的血糖值,并能消除饥饿感、恢复能量和体力上升ü防龋齿作用木糖醇不能被变形菌、酵母、唾液利用,使口腔保持中性,防止牙齿被酸所蛀蚀ü调节肠胃功能促进肠道内有益菌的增殖,调节肠胃功能和促进双歧杆菌的增殖ü木糖醇的制备:木糖醇的制备:ü由玉米芯或甘蔗渣经水解、净化、加氢精制而成据报道,由甘蔗渣经酶法水解液制备,生产成本可降低80%ü以玉米芯、甘蔗渣、秸秆等为原料,采用纤维分解酶等酶技术和生物技术生产木糖醇,可解决化学生产法所存在的设备和操作费用高、产品纯化困难等问题所需设备为普通常温常压化工设备和通用发酵设备ü山梨糖醇:山梨糖醇:白色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也可为片状或颗粒状,无臭有清凉爽口甜味,甜度约为蔗糖的60%,在人体内可产生热量16.7kJ/g极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甲醇和醋酸低于60%时易生霉有吸湿性,吸湿能力小于甘油渗透压为蔗糖的1.88倍天然品存在于植物界,尤其在海藻(红藻含13.6%)、苹果、梨、葡萄等水果中,也存在于哺乳动物的神经、眼的水晶体等中。
山梨糖醇糖浆山梨糖醇糖浆:清亮无色糖:清亮无色糖浆状液体,有甜味,可与水、浆状液体,有甜味,可与水、甘油和丙二醇混溶主要用甘油和丙二醇混溶主要用于营养性甜味剂、湿润剂、于营养性甜味剂、湿润剂、螯合剂和稳定剂,也可用于螯合剂和稳定剂,也可用于葡萄干、软饮料、雪糕、焙葡萄干、软饮料、雪糕、焙烤食品、饼干、面包、酱菜、烤食品、饼干、面包、酱菜、糖果 供糖尿病、肝病、胆囊炎患供糖尿病、肝病、胆囊炎患者食用 山梨糖醇糖浆山梨糖醇糖浆 山梨糖醇的生理功能:山梨糖醇的生理功能:ü调节血糖经试验,在早餐中加入山梨糖醇35g,餐后血糖值:正常人9.3mg/dl(毫克每分升,数值除以18,就得到mmol/L的数值),Ⅱ型糖尿病人为32.2mg/dl,而食用蔗糖的对照值,正常人44.0mg/dl,Ⅱ型糖尿病人为78.0mg/dl因此,缓和了餐后血糖值的波动ü防龋齿食用山梨糖醇后,既不会导致龋齿变形菌的增殖,也不会降低口腔pH值(pH值低于5.5时可形成菌斑) 补充正常人血糖的参考值是:空腹血糖:,餐后一小时:, 餐后两小时:山梨糖醇的制备:山梨糖醇的制备:由葡萄糖在镍催化下经高温、高压、氢化后,由离子交换树脂精制浓缩、结晶、分离而成。
或由浓缩液经喷雾干燥而成粉末结晶七、具有调节血糖功能的物质ü糖醇类:糖醇类:麦芽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等ü蜂胶蜂胶ü南瓜南瓜ü铬铬 ü三氯化铬三氯化铬ü番石榴叶提取物番石榴叶提取物蜂胶:蜂胶:是蜜蜂从植物叶芽、树皮内采集的树胶混入工是蜜蜂从植物叶芽、树皮内采集的树胶混入工蜂分泌物和蜂蜡而成的混合物,具有广谱抑菌、抗病蜂分泌物和蜂蜡而成的混合物,具有广谱抑菌、抗病毒作用中国每年饲养蜂群约中国每年饲养蜂群约700700万群,年产蜂蜡初万群,年产蜂蜡初品约品约300t300t一个5 5~~6 6万只蜜蜂的蜂群一年约能生产蜂万只蜜蜂的蜂群一年约能生产蜂胶胶100100~~500g500g由于原胶(即从蜂箱中直接取出的蜂由于原胶(即从蜂箱中直接取出的蜂胶)中含有杂质而且重金属含量较高,不能直接食用,胶)中含有杂质而且重金属含量较高,不能直接食用,必须经过提纯、去杂、去除重金属如铅等之后才可用必须经过提纯、去杂、去除重金属如铅等之后才可用于加工生产各种蜂胶制品此外,蜂胶的来源和加工于加工生产各种蜂胶制品此外,蜂胶的来源和加工方法对于蜂胶的质量影响很大方法对于蜂胶的质量影响很大蜂胶的主要成分:蜂胶的主要成分:树脂树脂50%50%~~55%55%,蜂蜡,蜂蜡30%30%~~40%40%,花粉,花粉5%5%~~10%10%。
主要功效成分有黄酮类化合物,包括白杨黄素、主要功效成分有黄酮类化合物,包括白杨黄素、山奈黄素、高良姜精等一个山奈黄素、高良姜精等一个5 5~~6 6万只的蜂群一年只能生万只的蜂群一年只能生产蜂胶产蜂胶100-150100-150克,被誉为克,被誉为““紫色黄金紫色黄金””蜂胶的性状:蜂胶的性状:红褐至绿褐色粉末,或褐色树脂状固体,有红褐至绿褐色粉末,或褐色树脂状固体,有香味加热时有蜡质分出可分散于水中,但难溶于水,香味加热时有蜡质分出可分散于水中,但难溶于水,溶于乙醇溶于乙醇蜂胶的生理功能:蜂胶的生理功能:ü调节血糖调节血糖蜂胶中的黄酮类、萜烯类物质有促进肝糖元的蜂胶中的黄酮类、萜烯类物质有促进肝糖元的作用,从而降低血糖,减少胰岛素的用量,能较快恢复血糖作用,从而降低血糖,减少胰岛素的用量,能较快恢复血糖正常值正常值,,但不降低正常人的血糖含量但不降低正常人的血糖含量 ü消除口渴、饥饿等症状,并能防治由糖尿病所引起的并发消除口渴、饥饿等症状,并能防治由糖尿病所引起的并发症据测试,总有效率约据测试,总有效率约40%40%蜂胶能活化细胞,促进组织蜂胶能活化细胞,促进组织再生,使发生病变、丧失分泌功能的胰岛素细胞恢复功能,再生,使发生病变、丧失分泌功能的胰岛素细胞恢复功能,降低血糖含量。
降低血糖含量ü蜂胶是广谱抗菌素,具有杀菌消炎的功效蜂胶是广谱抗菌素,具有杀菌消炎的功效糖尿病患者血糖尿病患者血糖含量高、免疫力低下,容易并发炎症,蜂胶可有效控制感糖含量高、免疫力低下,容易并发炎症,蜂胶可有效控制感染,使患者病情逐步得到改善染,使患者病情逐步得到改善七、具有调节血糖功能的物质ü糖醇类:糖醇类:麦芽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等ü蜂胶蜂胶ü南瓜南瓜ü铬铬 ü三氯化铬三氯化铬ü番石榴叶提取物番石榴叶提取物南瓜:南瓜: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日本即用南瓜粉治疗糖年代日本即用南瓜粉治疗糖尿病,但至今对南瓜降糖的作用机理并不明尿病,但至今对南瓜降糖的作用机理并不明确,有的认为主要是南瓜戊糖;有的认为主确,有的认为主要是南瓜戊糖;有的认为主要是果胶和铬,因果胶可延缓肠道对糖和脂要是果胶和铬,因果胶可延缓肠道对糖和脂类的吸收,缺铬则使糖耐类的吸收,缺铬则使糖耐量因子无法合成而导致血量因子无法合成而导致血糖难以控制糖难以控制补充南瓜其它的保健功能:补充南瓜其它的保健功能:ü 解毒所含的果胶能粘结和消除体内细菌毒素和其他有害解毒所含的果胶能粘结和消除体内细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起到解毒作用。
物质,起到解毒作用ü 防治糖尿病、降低血糖南瓜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及增强肝、防治糖尿病、降低血糖南瓜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及增强肝、肾细胞的再生能力,可以有效防治糖尿病、高血压和一些肝肾细胞的再生能力,可以有效防治糖尿病、高血压和一些肝肾疾病ü 消除致癌物质南瓜含有能分解亚硝胺的酵素,可减少消消除致癌物质南瓜含有能分解亚硝胺的酵素,可减少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生率化系统癌症的发生率ü 促进生长发育南瓜中含有丰富的锌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重促进生长发育南瓜中含有丰富的锌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ü 含硒和维生素含硒和维生素E E较高,抗氧化、抗衰老较高,抗氧化、抗衰老七、具有调节血糖功能的物质ü糖醇类:糖醇类:麦芽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等ü蜂胶蜂胶ü南瓜南瓜ü铬铬 ü三氯化铬三氯化铬ü番石榴叶提取物番石榴叶提取物铬铬(gè (gè 工业上一般读工业上一般读 luòluò ) )::铬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组成铬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组成部分,葡萄糖耐量因子是铬与烟酸、谷氨酸、甘氨酸和半部分,葡萄糖耐量因子是铬与烟酸、谷氨酸、甘氨酸和半胱氨酸的水溶性配合物,能增强胰岛素的生物学作用,可胱氨酸的水溶性配合物,能增强胰岛素的生物学作用,可通过活化葡萄糖磷酸变位酶而加快体内葡萄糖的利用,并通过活化葡萄糖磷酸变位酶而加快体内葡萄糖的利用,并促使葡萄糖转化为脂肪。
缺乏后可使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促使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缺乏后可使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从而导致血糖升高,导致从而导致血糖升高,导致ⅡⅡ型糖尿病的发生型糖尿病的发生补充其它功能:补充其它功能:铬能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降低血清总铬能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含量以及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含量以及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老年人缺铬时易患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促进蛋白质代老年人缺铬时易患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促进蛋白质代谢和生长发育谢和生长发育补充:铬补充:铬 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肌体的糖代谢和脂代谢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肌体的糖代谢和脂代谢中发挥特殊作用,人体对无机铬的吸收利用率极低,中发挥特殊作用,人体对无机铬的吸收利用率极低,不到不到1%1%;人体对有机铬的利用率可达;人体对有机铬的利用率可达10-25%10-25%铬在天然食品中的含量较低、均以三价的形式存在然食品中的含量较低、均以三价的形式存在 铬的毒性与其存在的价态有关,金属铬对人体几乎不 铬的毒性与其存在的价态有关,金属铬对人体几乎不产生有害作用,未见引起工业中毒的报道三价的铬产生有害作用,未见引起工业中毒的报道。
三价的铬是对人体有益的元素,而六价铬是有毒的六价铬比是对人体有益的元素,而六价铬是有毒的六价铬比三价铬毒性高三价铬毒性高100100倍,并易被人体吸收且在体内蓄积,倍,并易被人体吸收且在体内蓄积,三价铬和六价铬可以相互转化三价铬和六价铬可以相互转化补充铬中毒:补充铬中毒:是指人体内的血液和尿液中铬的含是指人体内的血液和尿液中铬的含量超过正常标准在电镀业、钢铁工业、颜料工量超过正常标准在电镀业、钢铁工业、颜料工业中短期内大量吸入重铬酸钾的粉尘和烟雾,电业中短期内大量吸入重铬酸钾的粉尘和烟雾,电镀时可吸入铬酸雾而引起急性中毒;误服或自杀镀时可吸入铬酸雾而引起急性中毒;误服或自杀口服六价铬化合物也可导致急性中毒,口服重铬口服六价铬化合物也可导致急性中毒,口服重铬酸盐对人的致死量为酸盐对人的致死量为3g3g铬中毒会引起肺癌和皮肤癌,铬慢性中毒,症状铬中毒会引起肺癌和皮肤癌,铬慢性中毒,症状表现为皮肤和鼻黏膜的创伤,长期接触铬酸盐,表现为皮肤和鼻黏膜的创伤,长期接触铬酸盐,可出现胃痛、胃炎、胃肠道溃疡,伴有周身酸痛、可出现胃痛、胃炎、胃肠道溃疡,伴有周身酸痛、乏力等,味觉和嗅觉可减退,甚至消失。
乏力等,味觉和嗅觉可减退,甚至消失 三氯化铬:三氯化铬:紫色单斜结晶,相对密度紫色单斜结晶,相对密度2.8782.878,熔点,熔点820℃820℃,沸点,沸点1300℃1300℃易溶于水易溶于水能与烟酸化合成烟酸铬而具有与葡萄糖耐量因酸化合成烟酸铬而具有与葡萄糖耐量因子相似的作用,从而起到提高胰岛素的子相似的作用,从而起到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葡萄糖耐量的作用敏感性,改善葡萄糖耐量的作用七、具有调节血糖功能的物质ü糖醇类:糖醇类:麦芽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等ü蜂胶蜂胶ü南瓜南瓜ü铬铬 ü三氯化铬三氯化铬ü番石榴叶提取物番石榴叶提取物番石榴番石榴:为热带果树,原产热带美为热带果树,原产热带美洲,属桃金娘科,常绿小乔木或灌洲,属桃金娘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亚热带名优水果品种之一是亚热带名优水果品种之一现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福建、现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有栽培江西等有栽培 番石榴叶提取物:番石榴叶提取物:在日本、中国台湾和东南亚亚热带地区,民间将番石榴的叶子用作糖尿病和腹泻药已有很长时间番石榴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是多酚类物质,其中以窄单宁、异单宁和柄单宁为主要有效成分。
还含有皂苷、黄酮类化合物、植物甾醇和若干精油成分将番石榴叶的50%乙醇提取物按200mg/kg的量经口授于患有Ⅱ型糖尿病的大鼠,血糖值有类似于给予胰岛素后的下降,显示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