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双排脚手架连墙件.ppt
26页STRUCTURAL ELEMENT CONNECTED WITH STRUCTURAL ELEMENT CONNECTED WITH STRUCTURESTRUCTURE北京市地标DB11/T583-2015的定义:连接脚手架与建筑物的杆件刚性连墙件采用钢管、扣件或预埋件组成的连墙件柔性连墙件采用钢筋、绳索进行拉结的连墙件连墙件设置原因:置原因:脚手架在几何印象上属于宽高比严重失调的构件群;在受力状态上立杆则属于典型的细长压杆;因此,脚手架的基本破坏形式就是垂直于脚手架的侧向失稳;而提高细长压杆稳定的唯一措施(在压杆自身质量不变的前提下)就是增加约束力,即设置连墙件主要作用主要作用:a.将脚手架与建筑物主体连接起来,确保脚手架的整体稳定和使用安全b.约束了脚手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减小立杆的长细比,增强脚手架横向刚度,提高其向内或向外的抗倾覆能力c.有效抵抗风荷载及其他水平荷载作用,并传递给建筑结构连墙件的数量多少及布置形式间距大小对架体的承载能力有很大的影响DB11/T583-2015据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2013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编号为DB11/T 583-2015,代替DB11/T 583-2008《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架安全选用技术规程》,自2015年11月1日起实施。
1、 搭设高度在6m以下时,可采用加抛撑的方法保持架体临时稳定(见图4.2.8-1);图 4.2.8-1 抛撑抛撑设置置 注意事注意事项::应每间隔几跨(多为6跨)设置一根抛撑,即用一根斜钢管;一端用旋转扣件连接在立杆上,另一端斜撑在地面上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度之间,起支撑的作用抛撑2 、搭设高度在6m以上时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与结构的连接应采用刚性杆件连接(见图4.2.8-2);图4.2.8-2 连墙件常用做法垫木短钢管直角扣件夹墙式式连墙件件是利用窗口或洞口将钢管竖(横)在墙的两侧,然后连墙件固定在竖(横)管上图4.2.8-2 连墙件常用做法抱柱子法在结构中设置预埋件,与连墙件固结3 、单个连墙件作用面积不应大于24㎡;注意区别:连墙件的竖向间距不宜大于层高,且小于4m;横向间距不宜超过开间尺寸,且小于6mDB11/T583-20084、 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应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应向脚手架一端下斜连接(见图4.2.8-3);图4.2.8-3 连墙件设置方向对连墙件作用点进行受力分析:水平荷载和外架竖向荷载的合力方是向斜向下的,使得连墙件为拉杆受力,有利于连墙件的安全。
另:连墙件的拉杆受力优于压杆受力性能 水平力竖向荷载拉杆受力5 、连墙件应靠近主节点设置,距离主节点不得大于300mm;主要为减少承载水平力的支座偏心作用对立杆刚度的影响,只有连墙件在主节点附近方能有效地阻止脚手架发生横向弯曲失稳或倾覆主节点连墙件不得大于300mm6 、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及脚手架的开口处必须设置连墙件;脚手架的开口处必须设置连墙件施工外用电梯两侧7、 连墙件应采用扣件与结构拉结,当单扣件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可选用双扣件、螺栓或焊接等方式连接;用扣件拉结注意区注意区别::连墙件应采用双扣件与结构拉结 DB11/T583-20088 、双排钢管脚手架连墙件应与内外排杆件连接,且宜与立杆连接;与内外排立杆连接 9、 连墙件宜优先设在结构层处预埋件连墙件:把预埋件焊在结构的钢筋上,把风荷载及水平荷载传递给结构主体事故案例: 2012年12月24日上午10点多,长安镇(高新区)修川路转盘以北约80米处,一家企业的6层厂房正在做外立面的装饰,外围脚手架突然发生大面积倒塌,造成现场工人一死一伤 事故原因分析:据初步分析, 倒塌的原因是为了要方便外墙装饰,墙面接连钢管的连墙件被施工方拆除,造成脚手架承重不足。
市安监部门表示,连墙件影响幕墙的安装,将其拆除不符合规定同时,用于固定脚手架的装置剪刀撑偏少,也不符合规范不重视连墙件造成的严重后果!1、搭设时应注意a.要有专项施工方案,位置、数量、形式等b.专业架子工的证件及安全教育c.脚手架搭设材料检验,建议刷红白漆d.连墙件、剪刀撑、横向斜撑应随立杆、纵横向水平杆同步搭设建议做法:1、醒目,便于辨识2、警示作用统一刷红白漆2、使用中应注意a)对脚手架进行检查验收b)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c)日常检查中要重点检查 3、拆除时应注意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同步进行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谢谢大 家!不足之处还望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