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层级管理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护理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病房的应用.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191517981
  • 上传时间:2021-08-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5.08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层级管理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护理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病房的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层级管理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护理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护士的职称、工作年限、实际工作能力及管理能力,设置护士长-护理组长-护理小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5个层次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制定各层级管理奖惩方案,将层级与绩效相结合,采用量化的方法对护士工作进行考评,并与各种评优、晋升挂钩结果 实施层级护理管理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前后护理质量、护理服务质量及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指标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层级管理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护理管理模式,提高了护理管理效能,激发了各级护理人员潜能,同时因考核结果与绩效薪酬挂钩,提高了护士工作积极性,从而促进科室工作质量的明显提高关键词】层级管理;绩效考核;护理管理;神经内科神经内科患者具有病情重、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等特点,其护理工作任务繁重、护理难度高、强度大以往的护理管理模式忽略了各个不同资历护士的不同能力,大家轮流着护士岗位的班种,没有层级能力体现,护士岗位与能力不同步,给护士造成了心理压力和职业挫败感,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充分发挥,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和护理专业水平的提升[1]。

      而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有限的人力资源下保证护理质量,真正体现护士价值必须实行层级护理[2-3]我国临床护士配置不足,高素质人才匮乏,人才流失与潜在流失严重[4],而绩效薪酬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及激励员工的重要策略之一[5-6],因此如何在护士分层使用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已成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时代的要求[7]我科自2010年1月实行层级管理,并将各个层级护士的量化和绩效挂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病区实际开展床位62张,其中普通病房54张,神经重症监护病房8张护士42名,年龄30岁以下21人,30-50岁21人;职称: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4名,护师18人,护士19人;工作年限:10年以上15人,5-10年14人,5年以下13人1.2绩效考核与奖金分数制定1.2.1 绩效分配模式 实行三级分配一级分配:由医院经济管理科根据科室收支结余按一定比例提成进行成本核算的科室总奖金分配二级分配:由科室奖金分配小组(科主任,医疗、护理、技术员组代表各一名)按医护人员职称、岗位、工作年限计算各自基础分,基础分/2+基础分/2*各组系数+年限=个人实际分值,科室总奖金/总分值*每组(医疗、护理、技术员)总分为医生、护士及技术员的各组总奖金数。

      三级分配:由护士长负责,在护理人员的奖金总额中,按护士岗位、职称、年限、夜班数及量化进行绩效薪酬分配1.2.2护士绩效考核、 奖金分配原则:以稳定护理队伍,体现护士能力和自身价值为原则[8],以护理岗位、护士职称、专科工作年限为基础设护士基础分值,从护理层级、护理工作劳动强度、风险程度、患者满意度、医德医风、业务培训、科研等方面制定量化考评分值1.2.3护士奖金基础分值:护理岗位分占基础分的0.6,职称分占基础分的0.4,每增加1年工作年限,基本分值增1分其中岗位分为护士长、护理组长及护士,分值分别为146、116、86;职称分为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护士,分值分别为170、140、110、80如一名工作年限10年,职称为护师的护理组长奖金基础分值即为116*0.6+110*0.4+10=123.6分1.2.4绩效工资的算法 绩效工资=护士分值*(护理组绩效/护理组总分值);根据护士工作劳动强度及风险程度,奖金系数偏向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普通病房护士分值=基础分+量化考评分值,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分值=基础分*1.1+量化考评分值1.3层级管理及量化考评1.3.1人员组成 根据护士的职称、工作年限、实际工作能力及管理能力,将护理人员分为5个层级:护士长-护理组长-护理小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

      其中护理组长要求具有10年以上专科工作经历且具备护师职称,普通病房及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各1名,每名护理组长下设:仪器管理小组长、备物小组长、查费小组长及教学小组长,护理小组长要求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责任心强,5-10年专科工作经历护理组长相对固定,每年完成护理部规定30个夜班数1.3.2各级人员岗位职责及量化考评1.3.2.1护理组长 在做好专科护理工作的基础上负责以下工作1)协助护士长做好科室持续质量改进,发现工作中存在及潜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确保护理质量及患者安全2)制定各护理小组长的岗位职责,每月对各护理小组长的工作进行考核,给予量化考评,分为优、良、中3个等级,月考核优秀者加7分,良好者加5分,一般加3分,如3次或以上考评等级在良好以下取消护理小组长资格3)每月调查医生对护士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根据调查结果,对第一名的护理小组长加3分,责任护士加1-2分4)制定量化考核细则,对责任护士从护理部检查、护理文书撰写、病房管理、业务培训、患者满意度、医德医风、护理科研、对科室献计献策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并赋予不同加减分值1.3.2.2护理小组长 1)仪器管理小组长:负责所管病区贵重仪器的定时清点、检查、维护,建立仪器档案,对新下科护士进行仪器管理相关知识培训。

      2)备物小组长:负责所管病区急救物品、手术用品一定的基数及摆放位置3)查费小组长:负责所管病区护理人员收费培训,每周查看医嘱有无漏费、多收费等情况,建立查费登记本,每月进行总结,对经常漏费、多收费护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并相应扣除量化考评分4)教学组长:针对个性化培训需求设立护士培训小组长、护士助理培训小组长及助理护士培训小组长隔周业务培训一次并对所培训内容考核,考核第一名者加3分,90分以上加1分,最后一名扣3分1.4管理模式护理管理以护士长为核心,以持续质量改进为目标,将层级管理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对两位护理组长进行工作考评;护理组长负责工作流程的制定,落实护士长布置的任务重点,做好对护理小组长的质控;护理小组长负责各自分管任务,及对对班护士的培训,使护理管理工作深入到各个层次,做到人人参与管理通过每位护理组长及护理小组长的周工作小结汇报,护士长可以深入了解病房一线,对存在问题及时召开会议整改1.5统计学方法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本科自2016年1月实施层级管理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护理管理模式,经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护士职业认同感指标、护理服务质量指标及护理质量指标,发现实施层级管理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护理管理模式前后护士职业认同感、护理服务质量及护理质量等方面均比实施前有显著提高,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表3表1 层级管理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护士职业认同感指标比较(%)护理质量指标实施前实施后卡方值P护士对职业的满意度83.2393.136.215<0.05护士对奖金的满意度78.4594.037.014<0.05护理管理能力提升80.4891.255.772<0.05护士自我价值实现81.8190.885.931<0.05表2 层级管理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前后各护理服务质量指标比较(%)护理质量指标实施前实施后卡方值P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84.3594.324.892<0.05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79.1290.817.326<0.05护生对护士的满意度81.2493.196.123<0.05表3 层级管理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前后各护理质量指标比较(%)护理质量指标实施前实施后卡方值P基础护理落实良好率90.0197.244.035<0.05危重症患者护理落实良好率91.2398.485.031<0.05患者健康宣教落实良好率90.7397.244.993<0.05仪器管理良好率92.0497.125.931<0.053. 讨论3.1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使各层级护理人员的管理积极性得到较大提高,护士职业认同感增加。

      将层级与绩效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增加了护士的绩效意识,使每位护理人员能关注自己的的工作效果[9]各层级护理人员能过层级管理既锻炼了自己的管理能力,又通过付出的劳动增加了绩效,同时通过层级量化考核与护士的评优、晋升等方面挂钩,使各层级护理人员对管理的积极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对护理职业的满意度有了较大的提高,自我价值的实现感较前增强3.2有利于增加护理管理效能,促使人人参与管理的局面以往护士长对护理质量的质控需检查护士的内容较多,往往造成护士长力不从心,顾此失彼[10],且随着科室规模的逐渐扩大,人员增多,难免存在一些管理死角通过层级管理的实施,要求每位护理组长及护理小组长进行周工作汇报,群策群力,使管理深入到病房每个角落如此,护士长可以从琐碎的工作中抽身出来,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从而提高管理效能[10]3.3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护患和谐及医护和谐层级管理与绩效相结合,促使护理人员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从以让患者满意为目标转变为让患者感动为目标,患者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同时层级管理过程中护士架起医患沟通的桥梁,使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促进了医护和谐。

      参考文献[1]谢红.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6,13(4):146-148.[2]陈红梅,彭燕,张莹. 护士分层管理结合绩效考核在妇科病房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9):81-82.[3]肖柳红.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2):55—56.[4]杨玉霞,徐琳.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病房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0):166-168.[5]张红芳,冷雪娟.科护士长负责下的护理绩效管理和分配新尝试.实用临床医药杂志[J].2011,15(4):93-96[6]肖思瑜,李青,毛莉丹,等. 岗位层级管理模式在医院人事改革眼科护理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2016,14(31):3308-3310.[7]方兰芳,黄丽华.分层次使用下护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浙江大学[8]张悦,丁玉兰.护士绩效考核与奖金配初探[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7A):69-70[9]程艾敏.绩效考核在优质护理产科示范病区的效能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0):4900-4901[10]梁雪芬,李素琳,李爱军,洪蝶玫[J].层级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现代临床护理,2008,8(8):65-67张晓梅通讯作者: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副主任护师,2925611568@-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