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doc
5页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鲍春姝大约5000年以前,中国、印度、埃及、两河流域以及地中海的克里特岛几乎同时进入文明社会古埃及、古巴比伦、印度和中国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诞生的,其各具特色的文明发展史,构成了灿烂辉煌的大河文明,对整个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四大文明古国之外的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共同构成了地中海文明,希腊文明是地中海文明的发祥地,罗马则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和古代西方世界的统治者地中海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大河文明和地中海文明由于发祥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造成了两种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自然资源的多样性,是人类分工的自然基础,它造成各地域、各民族物质生产方式的不同类型而不同生产方式的差异,导致文化类型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各地域人群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 大河文明的稳定持重,与江河造成两岸居民农耕生活的稳定性有关; 海洋商业文明的外向开拓精神,则与大海为海洋民族提供的扬帆异域、纵横驰骋的条件有关 大河文明诞生于大江大河流域,这些区域灌溉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地相对肥沃,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故农业往往很发达。
大河文明以农耕经济为基本形态,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农耕经济是一种和平自守的经济,由此派生出的民族心理也是防守型的作为典型的大河文明,中华民族较少有拓边侵略的行径最能体现中国人防御思想的是长城的修建长城,不带进攻性质,完全着眼于防卫中华文明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曾执世界文明的牛耳,特别是纺织、造船、制瓷、造纸、印刷、火药、建筑等行业的成就,曾一度令世界各国望尘莫及大河文明创造了灿烂而持久的封建文化,维系了长期的政治稳定 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大河文明的特点是:稳定持重,但不思变革;注重防卫手段,但缺乏出击精神;推崇道德,但轻视效率;安贫乐道,但不具冒险精神如大河文明造就的中国的战略文化,崇尚“人之初,性本善”,崇尚“和为贵”,将基本战略目标定位于守国土、求统一、保和平,将“不战而屈人之兵”作为战争手段选择的最高境界这一战略文化传统曾经使中华民族蒙受过诸如北洋海军全军覆没的结局,但中华民族善良平和的民族特性并不会因此而埋没其光辉,中国战略文化传统的优秀一面也同样不应当被埋没 再看欧洲人所聚居的地中海地区 地中海,地陆海交错、港湾纵横,海面大多是波平浪静,确为地中海人航行海上从事商贸活动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地中海文明的发祥地古希腊地处爱琴海,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陆路交通不方便,可耕地面积较少,农耕文明发展空间小,陆路交通的不方便,便自然选择了海洋为文明发展的主要方向滨海地区拥有渔盐之利和交通之便,工商业便应运而生地中海文明以外向发展和商品经济为基本特征,开拓海外市场、抢占殖民地、实施海外扩张是其天然使命 地中海人的航海业和海上贸易十分发达,而且形成了一种向外展拓的文化类型地中海文明的特点是发展和变化的前沿性的跳跃性,它活力强劲,有一种勃然而发的力量,可以在短期内迅速生长壮大起来地中海文明造就了西方近代的战略文化,它以“生存竞争”、“弱肉强食”作为人之本性和认知世界的基本范式,把社会达尔文主义演绎的竞争和冲突作为生存的基本法则在这一逻辑下,侵略、扩张、掠夺是合法的,战争是必需的,世界是强者的世界 需要指出的是,大河文明与以地中海文明为标志的海洋文明尽管存在差异,但也是一种互动的和互相借鉴的关系,在整体上并没有优劣之分大河文明的主要特点是生命力顽强,海洋文明的主要特点活力强劲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态是属于海洋的,还是属于内陆的,其本质区别在于它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生活,还是以海上航运、海外贸易为主要的经济生活,但最终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生活决定这个民族的基本性格和文明基调。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各国历史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彼此的互动性,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各种文明相互交融,彼此取长补短,无论是大河文明还是以地中海文明,都在推动世界文明的不断进步 文明的诞生以物质生产为基础,所谓的海洋文明不能独立存在,将海洋文明和大河文明引向对立并不足取,甚至连称谓都值得商榷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是对海洋文明的最大赞许,论据似是而非,忽视海洋环境的复杂性,结论却独享人类的共性可是没有开拓创新精神,文明何以诞生?而且从经济地理的角度看,地中海只是一个湖,周边的生存难度并不高于经常泛滥或引发干旱的大河南太平洋诸岛早有人类居住,那是真正的被大海包围,复活节岛上的巨人石像也让人叹为观止但是社会进程极为缓慢,犹如活化石一般,难觅文明的踪影所以利用海洋,不过是农业文明或工业文明时期的外延部分,很难算是一种独立的文明形式人是陆生哺乳动物,海洋只是人类拓展的活动空间,而非严格意义上的生存空间将海洋文明和大河文明,换成咸水文明和淡水文明,其中的荒谬之处会更加明显如果海豚进化为高等智慧生物,与人类竞争,倒是可以称为“海洋文明”否定海洋文明的说法,同样大河文明的说法也会被否定,也不必再创造“小河文明”、“湖泊文明”、“井水文明”等称谓来对应。
因为即使有大河,也不一定诞生文明,例如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只能算是中等河流,比它们长得河流很多,但是其中的一些河流周边至今还荒无人烟淡水只是文明诞生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相比之下,农业更像是充分必要条件,所以对人类早期文明,统称为“农业文明”比较准确在强调共性的基础上,对于区别具体方面再具体分析把问题化简为繁,除了自找麻烦,说不定还会自取其辱,而关于文明的讨论似乎从来都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