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知识点复习提纲.pdf

24页
  • 卖家[上传人]:奇异
  • 文档编号:539292467
  • 上传时间:2024-06-13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86M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新教材】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知识点复习提纲以下学考考点涵盖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必修二十四个专题的9 3个考点,包括164个知识要求必修一自然地理部分有六个专题,包括4 2个考点,共计72个知识要求必修二人文地理部分七个专题,包括51个考点,共计9 2个只是要求最后一个专题是3 s技术,有7个考点,共计11个知识要求必修一自然地理知识点汇编第一章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一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标要求节次考点考试内容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1.1地球的宇宙环境考点1.多层次的天体系统主要的天体类型和特点;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太阳系示意图及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考 点 2.特殊行星一地球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1.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 点 3.太阳辐射与地球太阳辐射的概念及能量分配;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影响;考点4.太阳活动与地球太阳活动的类型和特点;太阳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1.天体是指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恒 星(发光)、星 云(发光)、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际物质都是天体2.天体系统: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天体系统。

      层次如下河 外 星 系/其 它 恒 星 系/其 它 行 星 系总星系、银河系 太阳系地月系3.太阳系组成:八大行星距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是: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4.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普通性体现在其结构特征与运动特征上第1页 共2 4页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是类地 行 星(离太阳近,体积、质量都较小)木星、土星是巨 行 星(体积、质量巨大);天王星、海王星是远日 行 星(距太阳远,体积、质量中等)了解)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同 向 性(公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共面性(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都很小)、近 圆 性(公转轨道都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5.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外部条件太阳光照稳定太阳从诞生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化运行轨道安全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和自转周期适中,地表平均气温为15 C左右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气体形成大气层,并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有液态水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和原始地球体积收缩产生热量,不断产生水汽,并随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带到地表,形成原始海洋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能量来源: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以电磁波形式传播能量;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为地球直接提供光、热资源;是地球上大气运动、水的运动及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必需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3.太阳大气的分层:从内到外依次为光 球 层(厚度小,我们看到的太阳光都是从光球层发出的)色 球 层(厚度较小,亮度较小)日 冕 层(厚度大,亮度小)4.各层的太阳活动:光球层黑子;色球层一一耀斑、日珥;日冕层一一太阳风;其中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其周 期 是 11年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当黑子、耀斑增多时,会扰乱地球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影响,甚至出现短暂中断;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第 2 页 共 24页示方向;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在两极地区与大气碰撞产生极光现象;与地震、水旱灾害等有关;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重要)陶捌园国:地球的能量,根据成因分为直接间接的太 阳 能(太阳能、风能、煤炭、石油等);地球内部的化 学 能(地热等);天 体 引 力 能(潮汐能)第3页 共2 4页第二讲地球的圈层结构和演变课标要求节次考点考试内容1.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2.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1.1.3 地球的圈层结构考点5.地震和地震波震级和烈度;地震波类型和特点;考点6.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各层的特点;岩石圈的范围;考点7.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及特点1.1.4 地球的演化考点8.地层与化石地层和化石的含义、特点;研究底层和化石的地理意义;考点9.地球的演化史地球历史的划分依据及地质年代;地球生物进化的一般序列;地球的演化过程;第三节地球的圈层结构L地震:地壳中岩层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发生断裂,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引起地面震动1)震级: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2)烈度:地震释放的能量对地面的破坏程度从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将烈度相同的点 连 成 丽 的 曲 线.称为等震线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穴投影.即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地球内郃岩石发生断裂引起震动的地方.地炭波是震源样放的鹿里波地面出现的各种破坏现象.都是地震波的冲击造成的地震构造示意称为震源2 .地球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纵波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液、气三态物质,横波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地壳Q地2000深度(千米秒)速 度(千米/秒)地壳莫 霍 界 面/300040005000横 波 Y纵波地:幔“下 地/岩石圈软流层地核地幔.古登经界面核期 盘、内核/一*翼七戡量昇外地核6000(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由外及内:地壳、地幔(上地幔、下地幔;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地核(外核、内核);地壳和地幔的界线是莫霍界 面(经过此界面,横波和纵波速度都明显增加),地幔和地核的界线是古登堡界面.(经过此界面,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

      说明地核在高温高压下呈液态或者熔融状态第 4 页 共 2 4 页EB捌图图:岩石圈包括了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厚薄不一,大陆地壳较厚39-41千米,大洋地壳较薄5-1 0千米);元素在地层中不同:地壳上层成为硅铝层,下层称硅镁层;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第四节地球的演化1.地层与化石:(1)地球的年龄约为4 6亿年(2)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地层(沉积岩层)和化石2.岩石根据成因分为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1)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有生物化石存在,例如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2)岩浆岩具有点状结构,其中的玄武岩有气孔;(3)变质岩具有纹理结构,例如大理岩,板岩等3.地球演化史大灭绝:60%海生无脊椎动物和原始鱼类、两栖类全部灭绝宙纪主要地理事件及主要特征矿产生物发展阶段动物植物大灭绝:50%海生无脊椎动物和恐龙灭绝第四纪造山运动(喜马拉雅、阿尔卑斯山系)第四纪进入大冰期人类时代哺乳类时代被子植物时代新近纪古近纪白垩纪环太平洋地壳运动剧烈,形成高大山系金属矿产、造煤时期爬行动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显生宙侏罗纪三叠纪古生代二叠纪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基本形成,东北华北抬升成陆地造煤时期两栖动物时代鱼形动物时代无脊椎动物时代蕨类植物时代石炭纪泥盆纪志留纪奥陶纪寒武纪元古宙前寒武纪地壳运动剧烈,晚期出现大片陆地(晚期无脊椎动物和藻类)有生命迹象太古宙海洋为主,没有宽广陆地火山活动频繁铁矿冥古宙地球形成初期第 5 页 共 2 4 页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第三讲地球的表面形态课标要求节次考点考试内容1.通过野外观察过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 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2.运用资料,说明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1.2.1流水地貌考 点 1 0.流水侵蚀地貌流水侵蚀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及图示;考 点 1 1.流水堆积地貌流水堆积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及图示;考点1 2.滑坡和泥石流滑坡、泥石流的危害及防治;滑坡、泥石流的形成机制;1.2.2风成地貌考 点 1 3.风蚀地貌风蚀作用的概念;风蚀地貌景观的主要特征;考 点 1 4.风积地貌风积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及图示;考 点 1 5.风沙活动的危害与防治风沙活动的危害与防治;1.2.3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考 点 1 6.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概念和类型;喀斯特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考 点 海 岸 地 貌海岸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及图示;考 点 1 8.冰川地貌冰川的概念和类型;冰川地貌的概念和类型;第一节流水地貌1.外力作用表现形式 风化:在温度、水、生物等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崩解破碎侵蚀:流水、冰川、海浪、风力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外力作用 短波辐射 U K波辐射大气上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地面起到保温作用2.表现3.现象,J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云层越厚、空气湿度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

      阴天时,昼夜温差小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晚现象原因分析:现 象1: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一一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现 象2: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一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现 象3: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明亮一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现 象4:深秋或初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一大气逆辐射弱(即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现 象5:大棚、入冬放烟防冻一一增加大气逆辐射陶 回国:物体的能量越大,波长越短,本节中三种辐射波长由短到长的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因此在垂直方向上,越远离地面,气温越低;对流层内,地势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度一天中气温最高时为14点前后,气温最低时为日出前后全球气温变低,雪线下降,海平面下降;全球气温变高,雪线上升,海平面上升第三节大气热力环流1.热力环流的形成(重要,要求画出气流运动方向)(1)A地受热较多,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D处空气聚积,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2)B、F地受热较少,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C、E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第1 2页 共2 4页(3)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大气的水平运动即是风。

      狗即1国国:(1)垂直方向的气压值总是近地面大于高空,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值是高压大于低压2)气温的垂直运动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而水平运动是由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引起的3)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2.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热力环流是一种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山谷和山坡受热不均、人类活动等都可能导致热力环流的形成具体分析如下海陆风陆风形成白天陆地比海洋增温快,近地面陆地气压低于海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夜晚陆地比海洋降温快,近地面陆地气压高于海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影响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2)山谷风形成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快,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形成山风影响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和盆底,使山谷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形成城市居民生活、工业和交通工具释放大量的人为热量,再加上植被覆盖率较低,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 成“城市热岛”,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城市热岛环流影响一般绿化带布局在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第1 3页 共2 4页陶即回国:影响气温的因素:纬度、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下垫面、人类活动;高压中心处空气下沉,低压中心处空气上升;上升气流对应的天气为阴雨天气,下沉气流对应的为晴朗天气第1 4页 共2 4页第 四章地 球 上 的 水第五讲 水循环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海洋与人类课标要求节次考点考试内容1.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2.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1.4.1水循环考点27.“水的行星”地球上水的形态、空间分布及其利用;考点2 8.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概念及类型;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考点2 9.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考点3 0.洪。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