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归纳沪教版.doc
10页九年级化学根底知识归纳一、根本概念和根本理论〔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①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②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2.物质的性质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如复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二〕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物 混合物单质 非金属单质 金属氧化物物质种类 稀有气体氧化物质 纯洁物无机物酸非金属氧化物化合物碱有机物盐1.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 矿物〔煤、石 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洁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洁或混合物。
〕2. 纯洁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 水银、 蓝矾(CuSO4 ·5H2O)都是纯洁物〔冰与水混合是纯洁物〕3.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例如:铁 氧气〔液氧〕、氢气、水银4.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洁物5.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外的化合物〔除CO、CO2 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 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6.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7、 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8、 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溶碱有五种:钾钠钡钙氨〔KOH,Ca(OH)2、NaOH、Ba(OH)2 ,氨水〕有颜色的碱〔不溶于水〕:红褐色Fe(OH)3↓、蓝色、Cu(OH)2↓9、 盐的组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10.酸碱指示剂〔石蕊试液、无色酚酞〕和PH值:①酸溶液的PH值小于7,酸性越强PH值越小,酸性越弱PH值越大②水、中性的硫酸盐、硝酸盐和盐酸盐溶液不能使指示剂变色,PH值等于7③可溶的碱溶液PH值大于7碱性越强PH值越大,碱性越弱PH越小11.酸碱盐溶解性口诀:一般酸可溶于水 溶碱有五种:钾钠钡钙氨。
钾钠硝铵都可溶; 氯化物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 碳酸盐只溶钾钠铵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常见的白色沉淀有:Mg(OH)2 CaCO3 BaCO3 〔三〕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和化学式1. 元素:具有一样核电荷数〔即核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质子数)决定原子或离子的元素种类①地壳中元素按质量分数由多至少前四位是:O氧 Si硅 Al铝 Fe铁②空气中元素质量分数最多的是:N氮〔空气中最多的物质是:N2氮气〕③人体中元素质量分数最多的是:O氧〔人体中最多的物质是:H2O水〕④太阳中元素质量分数最多的是:H氢2.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①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②非金属单质、非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由分子构成③化合物中既有金属元素又有非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3.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由原子构成, 例: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4.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质子〔带正电〕 原子核〔带正电〕 ①原子的的构成: 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在电中性的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普通氢原子核中只有质子无中子,氢原子的原子核就是一个质子〕。
②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更小的粒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5.原子团:在化学反响常以整体参加反响的原子集团常见的原子团:SO42-、CO32-、NO3-、OH-、NH4+碳酸氢根〔HCO3-〕6.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带正电的离子叫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叫阴离子 离子里: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①离子符号的写法:离子的电荷数标在右上角,电荷的数值等于它对应的化合价②阳离子:Na+ Mg2+ Al3+、H+ NH4+、Fe2+ Fe3+ Ca2+③阴离子:O2-、OH-、Cl- SO4 2- CO32- NO3--7. 化学式的写法:①单质的化学式:大局部单质的化学式只用单个的元素符号,下面几种元素的单质不能只用单个的元素符号表示,须注意:氢气H2 氧气O2 氮气N2 氯气Cl2 臭氧O3②化合物的化学式写法与读法的一般关系:"倒写倒读〞 化合价与化学式〔穿插法确定化学式:正价在前负价在后,约简化合价,穿插〕8.元素的化合价: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与另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①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1水中氢元素化合价是+1价 H2O②化合价口诀: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氢氧根OH、硝酸根NO3-1价,硫酸根SO4、碳酸根CO3-2价,化合物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元素化合价是零注:铵是NH4原子团;+ 2价的铁叫"亚铁〞9.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碳-12〕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 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①相对原子质量=×12 〔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单位为1〕②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四〕化学反响根本类型和反响规律1.化合反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响A+B+...=C2.分解反响: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响A=B+C+...3.置换反响: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响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响A+BC=AC+B4.复分解反响: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响,AB+CD=AD+CB复分解反响前后各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都保持不变6.溶液里的置换反响必须符合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①金属位置越靠前的活动性越强,越易失去电子变为离子,反响速率越快;②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里的氢,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酸里的氢;③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注意: Ba K Ca Na放入盐溶液中,这些金属首先与水反响生成碱和氢气;单质铁在置换反响中一般是变为+2价的亚铁7.中和反响: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响中和反响属于复分解反响8.氧化反响: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响〔或得到氧的化学反响〕 缓慢氧化:缓慢进展不易被人觉察的氧化反响如铁生锈、呼吸作用、食物腐败 燃烧必备的三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温度到达着火点③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自燃:由缓慢氧化积聚的热量引发的自发燃烧〔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要放在水中密封保存〕9.复原反响:物质失去氧的反响〔氧化反响和复原反响不是根本反响类型〕复原剂:在化学反响中得到氧的物质常用的复原剂有H2、CO、C等,10.催化剂:在化学反响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响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响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1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响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在一切化学反响中,反响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各类原子的数目和原子的质量都不变12.我国古代在化学方面的出色奉献主要有:造纸术、火药、烧瓷器〔五〕溶液、溶解度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在溶液里的反响,一般是溶质参加反响〕2.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但没有溶解的物质不是溶液的一局部,不能认为是溶质例:20℃时,50克食盐放入100水中,没有溶解的24克食盐不是溶质,不是溶液的一局部3.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溶剂通常是液体,不指明溶剂的溶液其溶剂是水4.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种溶质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蒸发溶剂有晶体析出,剩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5.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注意: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②同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6.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一般情况下)加溶质②降低溶液温度③蒸发溶剂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①加溶剂②升高溶液温度7.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到达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关键词:一定的温度 100克溶剂到达饱和状态溶质质量〕8.溶解度曲线: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①大局部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例KNO3硝酸钾②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例NaCl③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高而减小例熟石灰④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压强的增大而增大9.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或不溶〕20℃的溶解度〔克〕>101~100.01~1<0.0110.混合物的别离:常用的物理方法有:溶解、过滤、结晶等化学方法是:通过化学反响,使*些组分变为与原物质不同状态的物质而分开11.结晶:从溶液里得到有一定几何形状的晶体的过程叫结晶结晶方法:①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固体,如NaCl〕从盐水中得NaCl固体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②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固体,如硝酸钾〕此方法还可别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得较纯的硝酸钾晶体12.溶液的导电性:物质溶于水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使溶液能导电在溶液里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和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所以溶液不显电性但阳离子的个数不一定等于阴离子的个数13.少量的固体物质溶于水,使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14.乳化作用:由于乳化剂的作用,使本来不能互相溶解的两种液体能够混到一起的现象称为乳化现象。
洗洁精是家庭常用乳化剂二、元素及其化合物〔一〕水1.水、蒸馏水是纯洁物、化合物和氧化物矿泉水、海水、河水、糖水和盐水属于混合物2. 污染水质的因素: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即"三废〞〕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流通电3.电解水实验〔水中加少量硫酸或NaOH,增强水的导电性〕 ①水通电〔正极O2 负极H2 ,体积比1:2〕2H2O==2H2↑+ O2↑②证明物质里是否含水方法: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二〕空气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CO2 0.03%2.环境污染知识: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