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市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空间资源综合利用简要报告.doc
4页青岛市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空间资源综合利用报告对青岛市以海洋为主的空间资源开展研究, 执行了大量的调 查与研究项目, 包括青岛市海域功能区划中地质环境和空间资源 分析,山东省 908 海岛(海礁)调查计划中青岛市海岛调查,与 青岛市环保局合作开展近海卫星遥感制图研究, 中海油黄岛修造 基地地基勘查研究, 奥运赛场地形地貌调查研究, 多项海域使用 论证等等对青岛市海滩、海湾、海岛、海礁、大沽河口湿地、 矿产、城市空间拓展等海洋空间环境和资源现状有了初步认识1. 海滩与滩涂资源青岛市水域滩涂资源非常丰富, 根据遥感和现场调查, 初步 确认青岛沿海有价值海滩和滩涂 48 处,其中砾石滩 4 处,砂滩 21 处,泥质潮滩 23 处,总面积约 375 km22. 海湾资源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关于海湾定义和计算方法,依据 2.5m 分辨率 SPOT 卫星遥感资料,参照了青岛近海 2000 年 1:50000 地形图,对青岛市的海湾进行初步确认青岛近岸山岭岬角之间构成形态多异、特点不同的多处海 湾,一级海湾总面积 1369.53 km2多为泥沙、岩礁底质,滩岸 居多沿岸海湾 35 个(表 3-1 ),其中面积大于 0.5 km2 的海湾, 自北而南分布着丁字湾、栲栳湾、横门湾、 巉 山湾、鳌山湾、小 岛湾、 仰口湾、 青山湾、 列坡圈湾、 下宫湾、 流清河湾、 登瀛湾、 沙子口湾、大江口湾、浮山湾、太平湾、汇泉湾、青岛湾、团岛 湾、胶州湾、唐岛湾、灵山湾、古镇口湾、利根湾、杨家洼湾、 陈家贡湾、棋子湾,胶州湾内包括沧口湾、红岛湾、红岛西湾、 黄岛前湾、薛家岛湾、小岔湾等内湾。
海湾定义和确认是一个复杂的自然与社会结合问题, 需要仔 细考虑,既要参考国际定义, 又要考虑青岛发展历史 建议进一 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3. 海岛资源上世纪 90 年代初开展的全国海岛资源调查和近期 908 海岛 资源调查两次工作,都由中国海洋大学承担青岛市原有海岛 69 个其中,水岛、驴岛、女岛、小青岛、麦岛、团岛、团岛 鼻、黄岛、牛岛和吉岛是人工陆连岛,只有 59 个岛四面环海69 个海岛总面积为 21.2 平方公里,岸线总长 132 公里这些海 岛绝大多数距离大陆不超过 20 公里,最远的千里岩岛,距陆约 64 公里,这个岛有历史上争议,目前山东省基本认为归烟台海 阳市管辖在这 69 个海岛中,只有 10 个海岛有固定居民4. 浅滩暗礁根据海图、 遥感和现场调查, 首次初步确认了青岛市所辖海 域内浅滩暗礁分布, 能对军事和船只航行造成危害的浅滩和暗礁 共有 41 处5. 胶州湾湿地演变通过对 1988 年、1997 年、2002 年和 2005 年四个时相 Landsat 卫星遥感数据的解译, 研究了胶州湾湿地的变化, 在此基础上建 立了海岸湿地质量定量评价体系 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环胶州湾 沿岸围垦、 城市化和填海造陆等开发利用活动的进行, 近二十年 来胶州湾湿地退化逐渐加剧; 期初, 自然湿地不断被人工湿地占 据,后期又出现湿地向非湿地类型的转化。
针对胶州湾湿地的现 状,应加强湿地保护与社会、 经济协调发展的认识, 采取措施缓 解人与自然的矛盾重点研究了大沽河口湿地变化, 在这里人与自然的矛盾较为 突出, 湿地变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人类活动 人工建筑物的增加 占用了大量耕地, 为了保证农业生产农民收入, 则耕地必然向未 开垦土地扩展, 从 1988 到 2005 年有 4.71km2 为利用土地变为耕 地,占 1988 年未利用土地总面积的 34%在靠近水域的地方有4.26km2 的自然湿地被人类改造,变成养殖池虽然这些改造不 同程度的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 但是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 自然湿地的大面积加少, 破坏河口区湿地生态环境 建议要正确 处理短期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逐渐增强保护大沽河口这一胶 州湾唯一湿地的社会意识,逐渐 “退耕还草 ”、 “退池还海 ”,把已 失去经济价值的养殖池、 耕地和超出批准使用年限的养殖池等逐 步收回恢复湿地生态环境6. 青岛地区非金属矿产资源花岗岩: 青岛地区具有丰富的花岗岩资源, 结构均一, 色泽 美观,石质完整,黄铁矿等优良品质,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大 小矿产地共有 30 余处主要分布于平度大泽山岩体、崂山岩体 和小珠山岩体。
麦饭石: 是一种珍贵的保健药石国内 80 年代在内蒙首次 发现并命名为中华麦饭石 青岛麦饭石是 中国海洋大学地学院发 现并命名 其产地主要分布于崂山区后韩家、 石老人和即墨市东 南一带研究证明,青岛麦饭石含十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有害元素较少,汞、镉低于克拉克值,砷近似于克拉克值;麦饭 石容出液不仅具有显著的增强食欲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的 功效,而且能有效地提高肌体素质不仅可用于医药、食品、轻 工等领域,且在水质净化、 食品卫生、 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 的研究意义建筑用砂: 青岛地区砂砾质海岸发育,濒海及浅海区建筑石 英砂及砾石分布广泛,资源潜力较大主要分布在胶州湾及其临 近海域、 胶南、崂山、即墨、莱西及胶州等市, 贮量约 4.2 亿 m3地下卤水矿: 地下卤水分布受海岸地貌与第四系沉积环境控 制在海湾的西岸和西北岸因海岸低地连续分布, 形成一条小型环 形地下卤水矿带,北起南万盐田,南至龙泉盐田,长 30余 km,矿带宽度一般为1〜3 km,矿区面积约100 km2在该矿带内, 分布有若干个小面积富集区块, 如南万盐田南部区块、 东营盐田 三工区区块等,呈不连续斑块状在其它岸段海湾面积更小。
海 湾湾顶低地区也有少量地下卤水聚集,呈块状分布温泉地热水: 在胶东 14 处温泉中,即墨温泉在水温、水量 和地热面积等方面为胶东三大主要温泉之一温泉平均水温 66C,最高水温93C,是一种含多种化学元素的特殊类型地下水 资源地热水水质为 Cl-SO4-HCO3-Na-Ca 型,总矿化度可达 12g/l ,为氯化钠型水质除此之外,还含有 Br、K、Ca、Mg 、I 等多种元素并含有放射性元素镭,为中氡地热水(氡含量 58.51Bq/L )目前, 即墨温泉地热水已在水疗、 洗浴业、 旅游业、 花卉养殖业得到开发利用,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7. 城市空间拓展1988-1997 年市南、市北区均向东扩展, 到 1997 年基本达到 现今的规模, 四方区、 李沧区在向东扩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向沿海 方向延伸 1988 年崂山区、城阳区和黄岛区居民居住地仅以乡 镇、村庄的形式存在, 各居住地之间均有宽广的其他用途的土地, 1988 年以后发展迅速崂山区西部与其他四区相接,东部到达 山区城阳区在原有区域的基础上主要向东、 南、北三个方向发 展 1988 年黄岛区仅有黄岛、薛家岛等几个乡镇和村庄散布, 1997 年乡镇规模大幅度扩展,北部以黄岛依托扩展,南部成立 开发区,乡镇城区面积约 27 km2。
1997年以后,四方、李沧区 继续扩展,西部到达海边, 东部与崂山区相连, 北部与城阳中心 区相接, 崂山区向山区缓慢扩展与村镇相连 黄岛城区面积进一 步扩大,南北基本连成一片 城阳区扩展规模不大, 相对来讲西 部变化较大,主城区面积扩大到 35 km2 左右南部区域也有一 定发展,面积扩展了大约 1/2崂山区东北部王哥庄镇地势平缓, 山势阻隔比较偏僻发展缓 慢但它背靠崂山面向大海, 周围海域中有众多风景秀丽的岛屿;鳌山湾其基底为崂山花岗岩属于基岩海岸, 而且附近有小岛湾、适合建港,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充分利用该区域自然环境优势, 建设旅游服务和港口设施,是该区最为可行的发展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