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线性代数I常见计算题型及常用思路.doc
4页《线性代数》常见计算题型及常用思路仅供参考!!!!计算题题型 1.解线性方程组(必须掌握)最常用方法:先用高斯消元法化为阶梯形,从而得出自由未知量(设为 ) ,1,tiix然后对自由未知量赋予任意值,即设 ,这儿 为任1,ti itxkxk ,tk意常数把赋予自由未知量的值带入方程组,解除方程组的解(是关于 的一1t些表达式)方法(1)的变形:先用高斯消元法化为阶梯形,从而得出自由未知量(设为) 设 是 的一组基(常取自然基) 然后令1,tiix 1,ttF t,分别解得方程组的解: (这是1(),2tiij 1,tX一个基础解系) 则可知方程组的解为 ,这儿1tXkk为任意常数 (一般解)1,tkCramer 法则注意:Cramer 法则只对系数矩阵可逆的情形适用题型 2.将 用 线性表示(或求坐标)()VF1,()mVF常用思路:待定系数法设 使得 然后根据1,mx 1mxx题设条件得到关于 的一个方程组解方程组1,方法二:利用课本定理 4.10(如果已知在某一组基下的矩阵)题型 3.判断 的线性相关性1,()mVF常用思路:待定系数法。
设 使得 然后根据题1,x 10mxx设条件得到关于 的一个方程组解方程组如果方程组只有零解,则1,m线性相关反之,线性无关1,()mVF题型 4.求 的极大无关组及秩1,()m常用思路:待定系数法设 使得 然后根据题1,mx 10mxx设条件得到关于 的一个方程组用高斯消元法化简方程组,得到自用未知量1,mx不是自用未知量的 所对应的 放到一起,就构成了原向量组的一个极大无关组ii题型 4′.求基与维数常用方法:找到一组有限生成元,转化为题型 4题型 5. 将 扩充为 一组基1,nmF n常用思路:首先确定出 的一个极大无关组,设为1,然后设 ,构建线性方程组1,nt ,nx111(,)0(,)nntxx (假设 是列向量),nmF然后解除上面方程组的一个基础解系,设为 (想想为什么一1,nntXF定有 个) 则 就是一组基(想想为什nt11,,,t nt 么线性无关)题型 6.Schmidt 正交化过程题型 7. 两组基的过渡矩阵(转化为题型 2)题型 8. 线性映射(变换)的矩阵方法一:利用定义,转化为题型 2。
方法二:利用课本定理 7.4(如果已知在一组基下的矩阵及过渡矩 阵)题型 9. 求矩阵的秩(可考虑放弃)方法一:基于初等变换不改变矩阵得知,利用初等变换把原矩阵 化为一个容易看出秩的矩阵(一般为阶梯形) 方法二:利用分块矩阵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公式: 方法三:利用秩的一些性质,主要是: ()()()min{,}()()()0TTmnrABrBArrABrBn方法四:利用 的行/列秩,转化为题型 4 或利用向量组 的秩的一些性质()rA方法五:利用 的行列式秩方法六:利用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主要基于:dim()()nNArA题型 10. 求可逆矩阵的逆矩阵方法一:基于 可逆 的唯一解为 ,利用线Xb1XAb性方程组求解方法二:基于可逆矩阵可写成初等矩阵的乘积,利用初等变换求解,主要是两个公式:前者只能用行变换,后者只能用列变换方法三:利用分块矩阵求解主要基于两个公式:(假设已知可逆)max{(),}(,)()()()()()()()()nrABArBrEnrBBArrrABCC11(,)(,)AE111 1111*t tAAAACBB 注意:主对角线上的子块必为可逆方阵。
方法四:利用伴随矩阵(一定要细心!)题型 11. 求行列式(小心符号!)方法一:利用初等变换或课本 5.1 节的简单性质化为三角阵或其他容易求解的行列式方法二:利用公式 (注意必为同型方阵)方法三:利用按行/|||AB列展开公式,一般得到递推公式方法四:前面三者结合 (最为常用)几个必须知道的结论:(1)三角形行列式=对角线元素乘积(2)0||ABC(3)范德蒙行列式题型 12. 求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及矩阵对角化(必须掌握)方法:利用特征多项式求特征值,利用求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求特征向量最后注意:在写出 以及原矩阵的相似标准形时要注意特征向量与特征值是相互P对应的题型 13. 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方法:和题型 12 一致,但是要加入 Schmidt 正交化过程及单位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把所有的特征向量放在一起 Schmidt 正交化,一定要分别对每个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分别正交化,也就是说:如果有 m 个不同特征值,要进行m 次 Schmidt 正交化过程!题型 14. 求二次型/矩阵相合标准形与相合规范形(必须掌握)方法一:配方法方法二:初等变化法 (参考课本例题,此两种方法和中学所用的 一致)方法三:利用题型 12 或 13,基于正交矩阵的逆矩阵和转置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