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医助理医师《针灸学》 第二十九单元 皮外伤科病证的针灸治疗.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172874641
  • 上传时间:2021-03-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87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1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针灸学》         第二十九单元 皮外伤科病证的针灸治疗皮外骨伤科病证1.瘾疹辨证要点治法处方治疗操作2.蛇串疮3.颈椎病4.落枕5.漏肩风6.扭伤    细目一 瘾疹  (一)辨证要点  瘾疹病位在肌肤腠理,与感受风邪及脏腑气血盛衰关系密切腠理不固,风邪入侵,或因体质素虚,食用鱼虾荤腥食物,致胃肠积热,复感风邪,均可使邪郁腠理而发病基本病机是营卫失和,邪郁腠理本病以实证多见,也有虚实夹杂之证  (二)瘾疹的治法:  疏风和营取手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  (三)瘾疹的处方  主穴:曲池 合谷 血海 膈俞 三阴交  方义:曲池、合谷属于手阳明经穴,与肺经相表里,可通经络、行气血、疏风清热;血海、膈俞合用意在“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两组穴位相配能疏风、活血、止痒;三阴交属足太阴经,乃足三阴经之交会穴,可养血活血、润燥祛风止痒  何故(隐忍)三去割血?  合谷(瘾疹)三阴交曲池膈俞血海  配穴:  风热犯表配大椎、风门;  风寒束表配风门、肺俞;  胃肠积热配天枢、足三里;  血虚风燥配脾俞、足三里  呼吸困难配天突,恶心呕吐配内关  (四)瘾疹的治疗操作   1.基本刺灸方法  毫针泻法。

      膈俞可点刺出血风寒束表者可灸,血虚风燥者只针不灸  2.其他治疗  拔罐法取神阙穴,选用大号玻璃罐,先留罐5分钟,起罐后再拔5分钟,如此反复拔3次也可以用闪罐法拔至穴位局部充血    细目二 蛇串疮  辨证要点  本病病位在皮部,主要与肝、脾相关多由于情志内伤,肝经郁热,热溢皮肤;或脾虚生湿,感染毒邪,湿热火毒蕴结肌肤而成年老体弱者,常因血虚肝旺,气血凝滞,而致疼痛剧烈,病程迁延本病以实证多见,也有本虚标实之证 辨证配穴主穴治法主症初起时患部皮肤灼热刺痛、发红,继则出现簇集性粟粒大小丘状疱疹,多呈带状排列,多发生于身体一侧,以腰、胁部最为常见疱疹消失后部分患者可遗留疼痛,可持续数月或更久兼症肝胆火盛行间、侠溪阿是穴 夹脊穴泻火解毒、清热利湿取局部阿是穴及相应夹脊穴脾胃湿热阴陵泉、内庭瘀血阻络血海、三阴交便秘天枢心烦神门  蛇串疮的治疗操作  1.基本刺灸方法  毫针泻法,强刺激皮损局部阿是穴用围针法,即在疱疹带的头、尾各刺一针,两旁则根据疱疹带的大小选取数点,向疱疹带中央沿皮平刺  2.其他治疗  刺络拔罐法取疱疹处及周围皮肤,用三棱针刺破疱疹,使疱内液体流出,并拔火罐,令出血  皮肤灼热刺痛、发红,继则出现簇集性粟粒大小丘状疱疹,多呈带状排列,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兼口苦,烦躁易怒,苔黄,脉弦滑数,针刺配穴为  A.足三里、血海  B.肝俞、气海  C.阴陵泉、内庭  D.行间、侠溪  E.血海、三阴交『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灼热刺痛,兼口苦,烦躁易怒,苔黄,脉弦滑数”提示肝胆火盛,选穴为行间、侠溪。

          细目三 颈椎病  (一)辨证要点  本病与伏案久坐、跌仆损伤、外邪侵袭或年迈体弱、肝肾不足等有关颈部感受风寒,阻痹气血,或劳作过度、外伤,损及筋脉,气滞血瘀,或年老肝血亏虚、肾精不足,筋骨失养,皆可使颈部经络气血不利,不通则痛本病病位在颈部筋骨,与督脉,手足太阳、少阳经脉关系密切基本病机是筋骨受损,经络气血阻滞不通  (二)颈椎病的治法:  通经止痛取局部腧穴和手足三阳经穴、督脉穴为主  (三)颈椎病的处方  主穴:颈夹脊 天柱 风池 曲池 悬钟 阿是穴  方义:阿是穴、颈夹脊疏调局部筋骨;天柱疏通太阳经气;风池疏通少阳经气;曲池疏通阳明经气;悬钟为髓会,滋肾壮骨,以求治本  二池悬脊柱,(牵)颈椎辨经络辨证配穴太阳经申脉少阳经外关阳明经合谷督脉后溪辨证外邪内侵合谷、列缺气滞血瘀合谷、膈俞肝肾不足肝俞、肾俞辨兼症上肢麻、痛合谷、手三里头晕头痛百会或四神聪恶心、呕吐中脘、内关耳鸣、耳聋听宫、外关  颈椎病的治疗操作  1.基本刺灸方法夹脊穴宜直刺或向颈椎斜刺,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余穴用泻法  2.其他治疗  (1)刺络拔罐法取局部压痛点,适用于外邪内侵和气滞血瘀证者  (2)电针法参考基本治疗取穴,每次选2~3对穴位,用连续波或疏密波,每日1次。

          细目四 落枕  (一)辨证要点  落枕常与睡眠姿势不正,或枕头高低不适,或因负重颈部过度扭转,或寒邪侵袭颈背部等因素有关本病病位在颈项部经筋,与督脉、手足太阳和足少阳经密切相关基本病机是经筋受损,筋络拘急,气血阻滞不通本病属于实证  (二)落枕的治法:  疏经活络,调和气血取局部阿是穴和手太阳、足少阳经穴为主  (三)落枕的处方  主穴:外劳宫 天柱 阿是穴 后溪 悬钟  方义:外劳宫是治疗落枕的经验穴;天柱、阿是穴舒缓局部筋脉;后溪能够疏调督脉、太阳经脉气血;悬钟疏调少阳经脉气血诸穴远近相配,共奏疏调颈部气血、缓急止痛  后天选老公辨经络辨证配穴督脉、太阳经大椎、束骨少阳经风池、肩井辨兼症风寒袭络风池、合谷气滞血瘀内关、合谷肩痛肩髃背痛天宗  落枕的治疗操作  1.基本刺灸方法  毫针泻法先刺远端外劳宫、后溪、悬钟,持续捻转,嘱患者慢慢活动颈部,一般颈项疼痛立即缓解,再针刺局部腧穴风寒袭络者可局部配合艾灸,气滞血瘀者可局部配合三棱针点刺放血  2.其他治疗  拔罐法取局部压痛点,先施闪罐法,再施留罐法也可以配合刺络拔罐法    细目五 漏肩风  (一)辨证要点  本病多与体虚、劳损、风寒侵袭肩部等因素有关。

      病位在肩部经筋,与手三阳、手太阴经密切相关手三阳经及手太阴经分别循行于肩前、肩外、肩后及肩内侧,肩部感受风寒,气血痹阻,或劳作过度、外伤,损及筋脉,气滞血瘀,或年老气血不足,筋脉失养,皆可使肩部筋脉气血不利,不通或不荣而痛本病以实证为主,也有本虚标实之证  疼痛以肩前外部为主者为手阳明经证,以肩外侧为主者为手少阳经证,以肩后部为主者为手太阳经证,以肩前部为主者为手太阴经证  有明显感受风寒史、遇风痛增者为外邪内侵;肩部有外伤或劳作过度史,疼痛拒按者为气滞血瘀;肩部以酸痛为主,劳累加重,或伴眩晕乏力者为气血虚弱辨经络辨证配穴主穴治法手阳明经合谷肩髃肩髎肩贞阿是穴阳陵泉(舒筋止痛)条口透承山通经活络,舒筋止痛取局部穴位为主,配合循经远端取穴手少阳经外关手太阳经后溪手太阴经列缺辨兼症外邪内侵风池、合谷气滞血瘀内关、膈俞气血虚弱足三里、气海    细目六 扭伤  (一)辨证要点  本病多发于腰、踝、膝、腕、肘、髋等部位,病位在经筋多因剧烈运动或负重不当、跌仆闪挫、牵拉以及过度扭转等原因,使关节超越正常活动范围,引起筋脉及关节损伤,气血壅滞于局部,经气运行受阻,而致局部肿胀疼痛,甚至关节活动受限。

      本病属于实证  新伤疼痛肿胀,活动不利者为气滞血瘀;若为陈伤,遇天气变化反复发作者为寒湿侵袭,瘀血阻络  (二)扭伤的治法:  祛瘀消肿,舒筋通络取扭伤局部腧穴为主  (三)扭伤的处方  主穴:阿是穴局部腧穴  腰部:阿是穴、大肠俞、腰痛点、委中  颈部:阿是穴、风池、绝骨、后溪  肩部:阿是穴、肩髃、肩髎、肩贞  肘部:阿是穴、曲池、小海、天井  腕部:阿是穴、阳溪、阳池、阳谷  髋部:阿是穴、环跳、秩边、居髎  膝部:阿是穴、膝眼、膝阳关、梁丘  踝部:阿是穴、申脉、解溪、丘墟  配穴:  ①根据病位配合循经远端取穴急性腰扭伤:督脉病证配水沟或后溪;足太阳经筋病证配昆仑或后溪;手阳明经筋病证配手三里或三间  ②根据病位在其上下循经邻近取穴,如膝内侧扭伤,病在足太阴脾经,可在扭伤部位其上取血海,其下取阴陵泉  ③根据手足同名经配穴法进行配穴方法:踝关节与腕关节对应、膝关节与肘关节对应、髋关节与肩关节对应  例如,踝关节外侧昆仑穴、申脉穴处扭伤,病在足太阳经,可在对侧腕关节手太阳经养老穴、阳谷穴处寻找最明显的压痛的穴位针刺;  膝关节内上方扭伤,病在足太阴经,可在对侧手太阴经尺泽穴处寻找最明显的压痛点针刺;以此类推。

        (四)扭伤的治疗操作  1.基本刺灸方法  毫针泻法陈旧性损伤留针加灸法,或用温针灸针灸对急性扭伤者,常先针刺远端穴位,并令患者同时活动患部,常有针入痛止之效  2.其他治疗  刺络拔罐法 取阿是穴,以皮肤针叩刺疼痛肿胀局部,以微渗血为度,加拔火罐,适用于新伤局部血肿明显者或陈伤寒湿侵袭,瘀血阻络者  患者,男,20岁左踝部疼痛,行走时加重,喜温热,舌苔白,脉弦紧治疗应首选  A.申脉、照海、昆仑、丘墟  B.悬钟、照海、丘墟、三阴交  C.太溪、昆仑、阳陵泉、解溪  D.太冲、太溪、照海、悬钟  E.昆仑、悬钟、阴陵泉、申脉『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左踝部疼痛”提示应选取踝关节附近穴位,故选穴申脉、照海、昆仑、丘墟      第7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