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宜春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
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2022年宜春市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2月22日在宜春市其次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宜春市人民政府市长 龚建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并就《宜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作出说明,请各位代表审议,各位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观法 一、2022年工作简要回想 2022年,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止后移、争进位、站前列”的总体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积极应对各种严峻挑战和考验,齐心协力,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完成了市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主要任务 --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全市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达870亿元,比上年增长14.1%;财政总收入跨越百亿元,达107.9亿元,增长33.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6.3亿元,增长39.1%;市本级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财政总收入超10亿元的县(市、区)数量达成4个,占全省的五分之一;丰城跨入“全国百强县”行列;樟树进入“中国产业进展才能百强县市”。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8.6亿元,增长24.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5.9亿元,增长31.9% --经济布局不断优化三次产业布局比例调整为19.3:56.5:24.2,非农产业比重首次突破80%,尤其工业主导地位更为凸显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12.4%,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90.6%,居 全省前列全市民营经济实现税收69.2亿元,增长36%,占全市税收总额的比重达70.8%十大产业基地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64.78亿元,增长43.8%;实现利税57.51亿元,增长43.5%全市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跨越1000亿元大关,达1044.4亿元,增长49.3%,其中过百亿元的工业园区达6个,占全省的五分之一 --工程创办取得突破全年引进亿元以上工程116个,其中5亿元以上工程31个,总投资超过200亿元,工程数量连续两年居全省之首富士康告成落户丰城,实现引进世界500强零的突破丰城华伍在深圳创业板告成上市靖安洪屏抽水蓄能电站、高安陶瓷产业总部经济城顺遂开工,明月山机场可研报告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有望明年建成通航昌铜高速、杭南长高铁开工创办,高安建陶基地和樟树盐化工基地铁路专用线创办进展顺遂,咸宜井铁路列入省、部“十二五”铁路创办规划。
马路“迎国检”工作圆满完成 --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国企改革取得重大突破,238户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全面完成;14户省属企业完成社区移交;164户非工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根本完成,改革进度走在全省前列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加快,五项重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根本医疗保障制度笼罩面不断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7.3%,提前完成省下达任务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成果持续稳定,“一站式”服务功能进一步巩固,行政服务效能有效提升,公共资源交易依法有序推进,涉企收费“三零两减半”政策全面落实,共为90家企业减免收费870多万元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开放水平稳步提高实际利用外资3.6亿美元,增长10.9%;完成外贸出口5.57亿美元,增长68.8%;引进省外资金193.4亿元,增长43.2%,其中亿元以上工业工程98个,5000万元以上省外资金工业工程145个,工程个数列 全省第一;告成争得“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品牌深入开展“锂能产业招商突击月”和“锂能产业基地创办百日攻坚战”活动,全市锂能产业签约工程80个,10亿元以上工程18个,签约资金800余亿元,首期投资金额218亿元,已进资、出工或投产企业28家,其中3家企业生产出锂电产品、4家企业生产出锂电池样车。
--生态创办成效显著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超额完成任务,居全省综合先进市前列,樟树、丰城等6个县(市)获得表彰森林防火和林改工作成果进一步稳定,被评为“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市”;宜丰荣获“全国林改典型县”中心城“13579”绿色工程纵深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开展试点,袁州等8个县(市、区)获省表彰土地整理工程和“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大力实施,新增耕地1.75万亩,连续11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根本农田养护率稳定在85.5%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全面投入使用,中心城污水处理率达86%;各县(市)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根本稳定达标4个工业园区列入省级生态园区创造试点全省生态园林城市创造实现“一次申报、领先摘牌”,增获“中国宜居城市”、“人民合意城市”、“中国最正确休闲养生城市”等多张国家级名片 --抗洪救灾全面告成全区域遇到特大洪涝苦难,降雨之强、险情之多、苦难之重均属历史罕见危难关头,各级众志成城,科学应对,全力以赴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告成抢险93座水库、化解970处圩堤险情,紧急转移要挟区群众13.7万人,最大限度地养护了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好洪灾过后,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全面打响水利创办主攻战,赢得了抗洪斗争的重大告成和大灾之年的农业丰收,得到省委、省政府和宏大群众的充分断定。
--社会事业和谐共进教导“三名工程”稳步实施,素质教导全面推进,全市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首次突破万人,宜春测验中学等3个单位荣获“全国学校 艺术教导工作先进单位”在省政府对县级政府教导工作督导评估中,丰城获“全省教导工作先进县”,奉新受到通报表扬告成承办 “快乐中国行·魅力宜春”大型文艺晚会、第23届全国摄影艺术展等重大活动,上高农人摄影展获全国摄影群星奖,宜春文化艺术中心落成并告成举办中国爱乐乐团交响音乐会等重大演艺活动樟树被命名为“中国剪纸艺术之乡”第十三届省运会上,我市奖牌、金牌和总分均居全省其次《王大茶油》、《春满明月山》分别获得全国小戏小品大赛优秀剧目奖和其次届中国秧歌节最高奖《宜春市志》作为建国以来宜春的第一部地方志顺遂出版发行人口计生工作成效显著,荣获“全国人口筹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 --民生保障有效落实全市民生支出突破120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七成以上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民生工程8大方面、88项指标,其中64项超额完成全市2532个行政村100%实现通水泥(油)路、81个渡口100%架通桥梁城镇新增就业、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新农保参保、小额贷款发放、残疾人基层组织创办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免费治疗白内障患者9103例,完成网络直报8259例,居全省第一袁州在全省领先启动195座小(二)型病险水库溢洪道达标创办保障性住房创办力度加大,新开工面积148.06万平方米,新建住房18895套(户)市场价格监管加强,确保了群众根本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人人均纯收入分别达成14333元、5799元,分别增长10.2%和 14.2 % --文明创造成果丰硕宜春中心城、万载、宜丰荣获“省文明城市”称号,103个单位获“省文明单位”荣誉被国家主流媒体誉为宜春英模群体“井喷现象”,成为我市新时代的闪光“名片”,王茂华、谭良才被评为“全国见义勇为英雄”、“全省见义勇为标兵”,我市被评为“全国见义勇为优秀城市”;32人先后入选“中国好人榜”,人数居全国设区市首位农村和谐文化创办“一村一品”活动深入推进,涌现出100多个各具特色的和谐文化示范村,农家书屋笼罩行政村率达42.5% 回想过去的一年,我们在政府工作中坚持了“五个提防”: (一)提防进展速度与增长质量的统一坚持以加快转变进展方式为抓手,以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为重点,着力提高经济进展质量和内生动力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227.46亿元,增长44.1%;利税总额160.76亿元,增长5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75.9%,提高36.9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64.4亿千瓦时,增长32.1%,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2.9个百分点。
产业支撑才能明显巩固,电力能源、机电、食品、建材和医药等五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88.11亿元,增长26.8%,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5.2%围绕“决战园区、跨越千亿”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攻战,滚动实施了157个亿元以上工业工程,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工程74个工业投资增长40%,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74%全省工业滚动现场会在宜春召开,对我市以新型工业化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方式予以断定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仁和集团中药集成创新技术平台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立项支持,江西惟思特等4个工程获省政府高新技术产业重大工程,江西福斯特和联威新能源等5个工程获省科技重大专项支持,江特电机研发平台被认定为省特种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市培育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16家,新批高新技术企业11家,开发省级重点新产品146个市、县两级先后与26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科技合作关系,产学研科技合作工程达170余项 (二)提防做大市本级与做强县市区的并重坚持实施重大工程推动市本级、带动县市区进展战略,围绕区域性产业特色和优势资源,深入开展了重大产业与重点工程推进年活动,一批重大工程相继落户市、县两级共争取国家和省工程资金25.64亿元,增长28%,其中无偿资金15.64亿元;列入省重大工程调度会的工程23个,争取省级重大工程用地指标2.34万亩。
积极推进市本级“三大战役”,市本级财政总收入达10.65亿元,增长40.2%;中心城区六大产业引进落户投资3000万元以上工程146个,签约资金800.3亿元,实际进资工程86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