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利之道-义利.docx
4页义利之道 义利 对于义利来说,变的只是生产效率不变的是义利面包的传统风味专注、坚持,把传统优势产品的特点做足,是北京义利食品公司的经营理念在五六十年前,义利作为本土企业就率先通过面包这种西式食品,找到中西结合比较完美的契合点之后,虽然面临着各种市场竞争,但义利凭借老字号特有的坚持与创新,稳稳地守住了舶来品市场中国制造的阵地 永远的红黄蓝 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组成的蜡纸包装一定会让你马上认出是义利牌子的面包据了解,现在义利面包的年销售额已达1.5亿元,是10年前的6倍正是老字号企业对产品特色的专注和坚持,让义利品牌下的“果子面包”“维生素面包”成为现在面包市场中最经典的两款产品 如今很多新兴面包房、饼屋普遍采用直接发酵法,即加大酵母用量,30分钟至1小时即可完成发酵,这样做可以及时地补充市场需求但是,义利面包采用的仍是传统的二次发酵法义利酵母用量少,第一次发酵要4个小时,第二次也要1-2个小时据了解,二次发酵法虽然费时、费力、投入大,但是能更好地将面粉中的风味物质表达出来,形成独特的风味,而且营养吸收率也更高 “几十年过去了,还是传统的长方形款式、红黄蓝相间的包装样,以及一直没变的美味”。
这是老顾客对义利面包的评价据了解,如今义利面包研发了30-40个品种但两款经典面包需求量还是很大,仅果子面包一天就要生产七八万个 从“义”到“利”的坚持 说起义利的历史,这个在很多人心中早已根深蒂固的老字号品牌,在中国的第一家店却是外资背景据说,英国人詹姆斯尼尔在1906年于上海建立义利洋行,开始以面包店的形式生产和销售面包到上世纪20年代,义利已成江南著名的食品企业在经过几次动荡后,终于在1946年,由企业家倪家玺从尼尔家族手中接过义利并迁至北京,将其正式命名为义利食品公司,才使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企业 “果子面包”的诞生,象征着西式面包与北京果脯的顺利融合,可谓中西合璧的最早尝试;“维生素面包”,则开创了面包市场中添加营养强化剂的先河,算得上中国最早的营养强化食品 义利的大胆创新,让这个舶来品真正找到了与我国文化相结合的契合点所以,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义利面包就已经在京城家喻户晓 然而,义利面包也曾陷入过有品牌没销量,叫好不叫座的窘境后来,义利开始了对企业大刀阔斧的改革,投入巨大的资金在北京建立配送中心;不断研发新产品,投入大成本重置生产设备;着手制定中国第一个面包业行业标准。
很快他们创造出连续四年销售收入以30%的速度递增、两年内收回全部投资的惊人业绩,在2007年底,义利面包的销售额突破了1亿元 义利从欧洲引进的全自动电脑控制生产线,目前在国内生产面包的行业中仍处于领先水平 在义利的经营者眼中,把其传统的酸三色、黄油球、果汁糖、话梅糖、龙虾酥等老口味“做实”、“做强”,远比生产一些市场同质化产品更能体现老字号的特色 不过,在业界看来义利依然面临着经营上面的一些问题,如义利虽然是北京的面包销售冠军,但说到底还是一个区域性品牌一是义利面包的产品货架期短、长途运输不能够超过12个小时;二是公司在向全国市场扩张时还是采取了重点城市建工厂的方式,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其做成全国畅销的品牌所以立足于北京的老字号品牌如何能把市场做深做大,依然是其需要思考的问题 对此,品牌专家认为,在企业合资潮中,很多人在无意间丢掉了企业本身的灵魂其实,包括品牌在内的自主知识产权才是创造财富的主体尤其对于老字号企业来说,只有做到文化传统不变,生产工艺改变;对消费者的热情不变,应消费者需求品种不断改变,品牌才能走得更加长远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