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服饰蜡染图案中文字符号的艺术性_苗族服饰特点.doc
8页不问收获,但问耕耘,最好的资料给最好的自己!苗族服饰蜡染图案中文字符号的艺术性_苗族服饰特点时间:20XX年X月X日苗族服饰蜡染图案中文字符号的艺术性_苗族服饰特点 时间:2021-07-11 【内容摘要】苗族服饰蜡染文字符号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元素之一,它通过艺术手段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人们的思想情感苗族服饰蜡染文字符号具有鲜明、具体的形象,语言的结构也比较准确,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性和独创性,巧妙地把中华民族的道德情感、思维方式、哲学观念以及审美意识融合在了一起 【关键词】苗族服饰 蜡染文字 符号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苗族的历史是一部战争史,一部迁徙史,贯穿中国千百年她将文字隐藏在自己的服饰中,并世代相传 如苗族花衣花裙上的符号:“ ” “ ”,可以看出,这些符号都留下古代苗族文字符号的痕迹 苗族蜡染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画面汇聚着少数民族文化精髓苗族服饰蜡染图案是苗族人民记录生活、表达审美意识的特殊语言,是传承历史与文明的重要载体苗族服饰蜡染图案很多是由几何图形构成的,也具有了文字的一些特征,它的造型基本上是由几根平行的长线条并列组成,其中有的是一些长线条加上横线形成很多的方格而组成,变成了“ㄩ ”形、大格里面套小格的“回”字形以及菱形等。
在现有的资料中,最常见的形状有×、#、T、四、口、V、◇、S、e、δ、O以及小圆点、漩涡纹从科学意义上讲,这些文字只是表达苗族劳动人民心理的一种符号,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字但是,苗族人看到这些符号既能读也能领会其意思,足以证明苗族人民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已创造了一些跟语言词汇有固定关系,且能诵读和唤起人们对事物的联想的表形文字 王明基、杨荣新二位老先生整理记录下来的资料中记载的苗族文字符号有: 苗族古歌曾经有这样一段描述:娥赞拿来三块石板,写上世界万物的名称,娥赞善于绘画,她画了自己两张像交给丈夫挂在犁地的两边,以便丈夫犁地时无论往哪边犁都能看到自己娥赞用的符号是: 笔者就苗族服饰蜡染中文字符号的艺术性做出分析,以期能够为研究苗族服饰蜡染中文的字符号提供参考 一、苗族文字符号结构分析 在曾晓渝、孙易所著的《水族文字新探》一文提到,水族文字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文字而是一种图画表现形式,按照此观点,苗族的文字与水族的水字、纳西族的纳西文字一样,都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真正的文字 然而,笔者认为,汉字的“六书”阐述文字的结构形式分为象形、指事、会意,苗族的文字符号同样也具备了这些特征,例如“ ”意为“眼睛”,它就是利用象形结构;“ ”是苗族文字符号的“下”,利用的是指事构成形式;而“ ”则是利用了会意的造字法,即星星在地上闪烁的意思。
另外,苗族的文字符号结构也比较严谨,如“女”字在苗族文字中的写法是“ ”,它是由符号“×”重复而成,与汉字的构架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上下两部分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因此,笔者认为,苗族文字具有文字的构成方法,有严格的结构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苗族文字符号是一种真正的文字 二、苗族文字符号的审美分析 古老的苗族文字符号跨越数千年时空,通过民族服饰的蜡染图案这一载体得以传承下来,充分体现了它的旺盛生命力及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与苗族蜡染一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的汉字一样具有独特的美鲁迅先生曾经说,中国的文字有三种美:一是“意美以感心”,二是“音美以感耳”,三是“形美以感目”这就说明中国文字的造型结构与绘画有紧密的联系,绘画保留和传承了文字的精华与神韵,苗族文字符号也不例外 (一)苗族文字符号的绘画美 苗族文字符号具有强烈的象形性笔者认为,苗族文字符号在其产生的初始形态上与汉字区别不大,反映出了苗族劳动人民对自然美法则的充分认识,以及他们所具有的对事物的非凡表现能力成公绥的《隶书体》中说先人在造字的时候是“按美的规律建造”的,或“因物构思”“灿焉成章”;卫恒在《四体书势》说先人造字是“纪纲万事”;张怀灌的《书断》则认为先人造字是“博采众美”等。
这些史料都说明中国文字形象具有丰富多姿、生动优美的特征,人们在这些创造的形象中看到了自己民族无穷的力量、英明的智慧和优秀的才能所以,每一个形体各异的记事符号都成了最广大劳动人民审美的对象,苗族的文字符号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审美特征如苗族文字中的“雨”字,真实地记录了下雨这一自然现象,描绘了雨滴的从天而降的生动形象,它与现代绘画的表现形式完全一样,也充分体现了苗族文字符号神奇的象形性和绘画性,它与汉字一样几乎都可以追溯到它的象形与原形 (二)苗族文字符号的情感美 汉字的一点、一横、一竖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把艺术家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体现出了艺术家对美学的完美追求,书法作品中或含蓄蕴藉,或婉丽秀逸,或温润丰腆,或平淡自然,或疏放跌宕的艺术风格是作品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而苗族服饰蜡染中的文字符号同样具有艺术形式的特点,它是苗族人民的一种特定情感的直接流露苗族人民的祖先们通过这种文字符号的记录寻求心灵和理念的表达与沟通 苗族人民有把文字符号用蜡染的形式记录在衣物上的喜好,他们认为这样做一方面是对自己本民族聪明才智给予的寄托,另一方面则反映出苗族人民对先人们的一种怀念,他们把这些具有装饰美化作用的符号记录在衣物上,表达出他们对先人独有的情感。
也有学者认为,苗族文字符号是苗族历史上最早的典籍之一,因为苗族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数次的民族大迁徙,这些符号是苗族人记录历史的典籍,同时苗族人也喜欢把本民族生活事象以剌绣形式与蜡染结合起来记录在衣物上,其目的就是能够世代相传,时刻都能看到本民族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苗族人民对本民族的独特情感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文字符号也不例外 苗族人民创造的文字符号和汉字的形式美一样,主要是由线条构成文字符号的线条不仅有千变万化的优美形态,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运动感和方向感,虽静止而又运动,虽固定而又变幻苗族文字符号的高度抽象化与符号化使其呈现出不同的动态,展现出了不同美感总的来说,苗族文字符号是苗族人民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劳动的结晶,是劳动人民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语 苗族文字符号的情和意是苗族人民不能割舍的两个重要情感因素苗族文字符号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元素之一当今,苗族先人创造的文字符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是具有装饰美化功能的艺术品,其中各种优美的造型形式与特征是数次历史变迁过程中形成的独有的审美品格,从手法上来看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性及其独创性,整个文字符号把苗族人民的道德情感、思维方式、哲学观念以及审美意识全部融合在了一起。
(注: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研究论文,项目编号:10YJC760002) 参考文献: [1]王斐.中国汉字的审美艺术[J].丝绸之路,2021(12). [2]曾晓渝,孙易.水族文字新探[J].民族语文,2021(4). [3]张绍辉.苗族(大花苗)文字史说[Z].百度文库. 作者单位:湖南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曹宁)致自己的励志语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握现在、就是创造未来,不问收获,但问耕耘!所谓的成功,就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浪花,从不伴随躲在避风港的小表演,而始终追赶着拼搏向前的巨轮天道酬勤,加油,加油,再加油!。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