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太极拳谱》校记.docx

22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409693766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84.80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太极拳谱》校记本文作者 逸川在太极拳的修练过程中,从开始,我就对太极拳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习拳之道,理义先明从普遍认知的太极拳,是一种老年人“养生运动”,对太极拳一无所知,开始对太极拳有种探求想探求的是,影响2亿人的太极拳,到底源本的面目是什么?那么,从理上探求,可以探究其源、 其流传,前人所说的拳学真义拳谱在武学中,是传承的代表,由于门第的观念,更因其武技,拳谱的流传,只是在师徒间择人而传承一 .现存的重要拳谱明清两代禁民间习武,清末社会动乱,到民国年间国术盛行,武学人士为了振兴国家,纷纷广为授徒,武术进入一个辉煌时代,拳谱多是从清末民初公布出来的在现存的拳谱中,我没有找到清末以前的拳谱1.廉让堂太极拳谱--武式太极拳二代传人李亦畲手抄拳谱《廉让堂太极拳谱》1935年刊行廉让堂太极拳谱,1935年在山西太原公开刊行,武式太极拳的拳谱传承,据武禹襄之甥李亦畲手抄本《老三本太极拳谱》刊刻武禹襄学拳、 得拳理于赵堡镇陈清平,陈清平学拳于赵堡镇六代祖师张彦,陈清平发展拳架为:腾挪,领落,代理廉让堂本太极拳谱,是武禹襄将得自于陈清平的拳谱,经武禹襄、 李亦畲两代传承,对陈清平所传拳谱有所增益如李亦畲所作《太极拳小序》、 《五字诀》,是李亦畲习拳的总结,讲理深刻。

      李亦畲《老三本太极拳谱》自藏本此谱的流传,由李亦畲手抄,“此卷余手订三本启轩第一本(注:李亦畲之弟),友人郝和一本(注:郝和珍,后授太极拳于孙禄堂),此本系余自藏故李氏手抄本,又称《老三本太极拳谱》、 《李氏太极拳谱》逸川校对的《太极拳谱》,在第四卷《王宗岳太极拳论》,依据李亦畲手抄《老三本太极拳谱》,传给郝和珍的本校对2.乾隆抄本太极拳谱--传自于陈长兴的太极拳谱《乾隆抄本太极拳谱》,姜榕樵1928年刊于《太极拳讲义》拳谱首次刊刻于姜榕樵、 姚馥春合编1928年出版的《太极拳讲义》据该书姚馥春序及拳谱前叙,拳谱得自于汤士林,汤士林学拳于形意名家许占鳌,许占鳌得拳谱于广平陈姓可查知许占鳌的太极拳,是学自于陈长兴之孙,陈耕云之子也就是说,乾隆抄本太极拳谱,是传抄于陈长兴的手抄拳谱,下文对此详论逸川校对的《太极拳谱》,在第三卷《乾隆抄本太极拳谱》3.太极法说——考证为蒋发所传的拳谱吴氏家藏手抄本《太极法说》这本拳谱自杨式家传,称《杨式太极拳老谱》,此谱由杨禄禅在王府授拳时传出,杨禄禅学拳于陈长兴,得拳理于陈清平杨家手抄拳谱,此谱手抄2本,一本传于吴式太极拳始祖全佑,吴式得拳理于杨班侯,此谱封面题《太极法说》,吴公藻题字如下“此谱乃先祖吴全佑府君拜门,由班侯老师所授,是于端芳亲王府内抄本。

      此谱最早刊刻于世,在1935吴公藻《太极拳讲义》原谱影印面世,另一本家传由杨禄禅后人杨振基1992年,出版《杨澄甫式太极拳》影印逸川校对的《太极拳谱》,在第五卷《太极法说》4.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此谱为杨班侯所传,主要讲技击杨禄禅把其子杨班侯送到武禹襄处念书,武禹襄授以拳艺“读书不甚聪敏,习拳颇领悟逸川校对的《太极拳谱》,在第六卷《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5.太极秘术--赵堡秘传太极拳谱王柏青《太极秘术》这本拳谱,是赵堡太极拳秘传手抄拳谱,蒋发传承第四代王柏青所写首次影印是在2000年出版郑瑞《武当赵堡太极拳小架》拳谱自序《王柏青留示》中,写于雍正六年冬月即1728年,拳谱记载自王宗岳开始,蒋发、 邢喜怀、 张楚臣、王柏青等四代传人的重要拳论,为现存赵堡太极拳极为珍贵的拳谱逸川校对的《太极拳谱》,在第二卷《赵堡太极拳谱》二.拳谱的内容拳谱,是古代师徒传承的印记,于清末民国年间开始形诸笔墨刊印,传抄者也主要是传承人明清两代抑武,拳谱的传承,多以师徒间口传的方式记诵上面记述的重要拳谱,从公开面世的时间来看,都是在民国年以后,而实际探其源,拳谱来源于北派太极拳主脉,即温县赵堡太极拳从内容上说,拳谱是根本拳理的记录,如果习一门拳法,拳谱如四书之于儒家。

      熟读拳谱理论,是在太极修炼过程中,必修的功课1.太极拳经––三丰祖师歌诀七首《乾隆抄本太极拳谱》,赵堡太极拳手抄拳谱中多见七首歌诀的注解中有“以上系三丰祖师所著,不待作技艺之末也在王宗岳太极拳论中, 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在七首歌诀中,四两拨千出自第四首七首歌诀,在乾隆抄本和赵堡本拳谱中,题名为《太极拳经》,可见其重要性,是拳之核心经文2.太极拳需敛神聚气论––三丰祖师所作拳论此论为三丰祖师所作,最早刊刻于吴图南《国术概论》,193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次见于萧天石编《张三丰太极炼丹秘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版,这本书是萧天石得自于武当山道总徐本善道长这篇拳论,吴图南略去了比较关键的,太极拳十大要领一段这篇论,详述无极、 太极之理,并阐述太极拳为入道之基,性命双修之学据来源内容判断,为三丰祖师所作吴图南本,为什么会略去比较关键的段落,下文再作说明3.王宗岳太极拳论––三丰祖师拳经的注解王宗岳太极拳论是三丰祖师七首歌诀的注解是太极拳各支所共重的经论如:此拳之道理王宗岳先生所著太极拳经论之最详——孙禄堂《拳新述真·第六章太极拳》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王宗岳论详且尽矣——李亦畲手抄本《太极拳谱》太极拳创自宋末张三峰。

      传之者,为王宗岳,陈同州,张松溪,蒋发诸人,相承不绝——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自序》王宗岳的拳论重要性,上三则为各支前三代重要传人,都共述王宗岳拳论的经典地位,后来考据者,论其伪又不离其文理应用4.十要(又名九要论)––太极拳理总论又称《拳术总论十章》,在形意拳中有同谱,名为《九要论》,太极拳中流传的此谱,在形意九要论中,增加一篇《刚柔论》在赵堡拳界有东头《九要》,西头《十章》的说法西头十章,即是指此谱,在赵堡传人中广泛流传此谱在民国二十三年即1935年,陈绩甫所著《陈氏太极拳汇宗》中,名为《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在赵堡也多有传本,如赵增福1997年版《中国赵堡太极》,由郑锡爵所传《太极拳十要论》这本拳谱的争论重点,是否为太极拳所包含的拳谱现世学者多依据形意拳中披露较早,证拳谱为伪而拳谱在记诵手抄的过程中,太极拳中此谱内容,较形意九要论要详实,且手抄拳谱更多,依其理孙禄堂汇通太极、 形意、 八卦之后,也论说了三家理归于一根据这些流传事实判断,十要也是太极拳的重要拳谱之一5.太极法说——据考证为蒋发所传拳谱由杨禄禅家传至今的这本手抄拳谱,根据《古今太极拳谱源流及阐秘》,考证这本拳谱为早期蒋发所传抄,拳谱内容以太极之理,以及功法理论,以及十三势等内容。

      根据内容及拳谱的流传路径,此谱是杨禄禅得自陈长兴传出三.武当赵堡太极拳简介武当赵堡太极拳形成于河南温县赵堡镇,是武当派太极拳祖师张三丰传,三丰祖师是太极拳的集大成者明万历二十四年祖师王宗岳传蒋发蒋发(一代)传邢喜怀,邢喜怀(二代)传张楚臣,张楚臣(三代)传陈敬柏、 王柏青,陈敬柏(四代)传张宗禹,张宗禹(五代)传张彦,张彦(六代)传陈清平(七代),历代宗师传承都是以公天下之心,后世为纪念历代宗师传承的功德,遂以地名命名拳法陈家沟自陈王庭始练炮捶,传自于少林拳法,与武当赵堡太极拳本无联系陈家沟在地域上现在隶属于赵堡镇,地处近,自第四代陈敬柏,私授拳法于族弟陈继夏以太极内功,并授以王宗岳太极拳谱,后隔代传至陈长兴,经其子陈耕云北京传出《乾隆抄本太极拳谱》陈家沟拳法以炮捶为主,教杨禄禅名世的陈长兴,因村里人认为陈长兴改造炮捶,不允许陈长兴教授太极拳,尤其不允许教陈姓学习所以其子学的仍是炮捶,而不是太极拳陈家沟炮捶与武当内家太极拳法绝然不同,1950年北京举行太极拳会议,陈发科(其曾祖父陈长兴),被拒出席参与研讨,此事见载于吴图南香港版《太极拳之研究》,第52页《太极拳研究会议 陈发科自认列席》。

      四.略谈读拳谱首先,拳谱在流传中,传承人代有增益如李亦畲在他手抄的《老三本太极拳谱》中,增加自己的练拳总结《太极拳小序》、 《五字诀》而无论是哪一代传抄,拳谱的内容根本,需以张三丰、 王宗岳、蒋发等人所传拳经论为主其二,需明古代传人,对于拳谱的珍视,同时不可忽视,时代变迁在手抄拳谱中的遗漏在民国以前,各拳家传承人,对拳谱秘而宝之,几乎没有刊刻出书的情况而到民国,国术大盛,各拳谱纷纷发祥流传在上文,《太极拳需敛神聚气论》中,吴图南所漏为:太極拳總勢十有三掤擠按採挒肘靠進步退步右顧左盼中定按八卦五行之生剋也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隨內外相合相連不斷動中求靜此太極拳之十要學者之不二法門也习传统太极拳的人,可知这段太极拳十大要领,是太极拳最核心的要领,而此段述为”学者之不二法门“,可见十大要领的核心功法位置而吴图南此篇,为什么遗漏?在研读拳谱的过程中,类似的情况我发现几例习拳者珍而宝之,在拳门规矩者,拳诀不轻易外传,德不修者不与之所以披露的拳谱中,传出者会有所保留其三,习拳者需寻明师太极传自道家,讲究秘传虽不能说,现今拳谱已尽展现,就算是展现得尽,得拳谱不得诀要,也只是纸上得来,错解古人在三丰祖师七首歌诀中有,“入门引路需口授”,就算读尽古谱,也需口传身教,在实际技艺中得到印证。

      五.《太极拳谱》校对因由在习拳,探究其源的过程中,我明了拳谱在太极拳修练过程中的指导意义,师曾说,练拳者练得对不对,可参照拳谱印证阅读了现存的拳谱,以及重要书籍后,我感觉到太极拳谱,在现存传抄的错乱,不被珍视现存书籍出版,多以资料整理为主,校对中不够细心,限宥于门第是非,不得见拳谱之真面目所以,在搜集拳谱的过程中,我一心睹拳谱之真面目,找尽资源整理了上述脉络的太极拳谱而我的校对原则是,一切皆以拳谱的本有面目,绝不妄改一字因为我认为,哪怕手抄,深明拳学的前辈们,对于拳谱依然有自己的整体理解拳谱校完,给一老师看,老师鼓励说,“这事再不做,这些旧拳谱就再也看不到原有的面目了附一篇,2012年校对完上述各拳谱,写的一篇《谈谈拳谱》:师父几年,谈谈练拳中的一个环节:拳谱的看法拳谱,与师授,就好比经和史的关系古儒治学讲究经史合参,经学就是道统古今一脉相传的东西,史就是这个时代发生的事情的记述,是这个时代的人,对发生的事去印证道统(用现在通俗的话说,道统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而史学的著作精神是以史演经,史学的精神必须是合乎经义,才能称之为正史而拳师口授身教,正身心的教法,即是以自己一生习拳的经验,去演述拳经,使一脉拳学能传承下去。

      如果读过拳谱的人,会有这样的体会师父常常讲的拳理,所教的内容,常常处处会合拳经中的内容而常常是师父讲的一段,在拳谱上往往只几个字,就体现出来了,而师父的讲解往往不体现拳谱中的这几个字这是因为,在演述和传承的过程中,师父必须以现在的人听得懂的语言,讲解的我们才可以受用因此,如果无师授,仅凭读拳谱,就想练出功夫来,是不可能的入门引路需口授”,正是说此,师授是把拳谱串联到身上必须的媒介真正拳经,一字有一字之用,一字也不可以放过同样的,拳谱是一个人习拳方向的指引师父授拳,根据每个人的实际阶段,会安排当下练拳所求的内容,也即每个人练拳的进境;进而安排进境下你所需要练习的内容而拳谱则是大方向,是明灯,也是通往明灯,不断修正问题的法宝没读拳谱的人,练一段时间,可能会出现没有感觉的情况,而这种情况,在各阶段都会有是因为,在当下阶段中,对拳的理解,仅限于此,自己对于拳的理解,进步到了理解的程度,自然会觉得练拳没感觉了这时,大家可以找师父求东西,再找新的进境,也可以读读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