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准预防培训试题【附答案】.doc
4页标准预防措施培训试题 科别: 姓名: 成绩:一、单选题:(每题4分 ,共20分)1、近距离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哪种口罩?( ) A 纱布口罩 B 医用防护口罩 C外科口罩 D 一次性医用口罩2、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可能发生血液、分泌物喷溅时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包括哪些防护用品的使用( )A 口罩、帽子 B 口罩、帽子、手套 C 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面罩D 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面罩、隔离衣3、无菌操作中发现手套破裂应( )A 用无菌纱布将破裂处包好 B 用胶布将破裂处粘好 C 立即更换 D 再加套一幅手套4、标准预防强调:( )A、主要是保护病人B、主要是保护医务人员 C、保护抵抗力差的 D、保护病人和医务人员5、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为( )A、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B、强调双向预防,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病人C、根据传播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D、以上三点全包括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60分)1、标准预防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______。
2、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___;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播微生物时的______,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______3、诊疗护理操作中发现手套破损时,应及时______戴无菌手套时,应防止手套______如手部皮肤破损,应戴______ 4、_____、_____及____可以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5、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1、佩戴口罩前后都必须______2、要让口罩紧贴____3、口罩有颜色的一面____4、系紧固定口罩的绳子,或把口罩的橡筋绕在耳朵上,使口罩紧贴面部5、口罩应完全覆盖__________6、把口罩上的金属片沿鼻梁两侧____,使口罩紧贴面部三、简答题:(每题10分 ,共20分)1、什么是标准预防: 2、标准预防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哪些?答案一、1、B 2、D 3、C 4、D 5、D二、1、双向传播2、戴手套,媒介,洗手3、更换,污染,双层手套 4、面罩、护目镜,口罩5、清洁双手,面部,向外,口鼻和下巴,按紧三、1、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标准预防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护帽、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手套、护目镜、鞋套等《背影》教学设计(赠送文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在表达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子情深,引导学生珍爱亲情,善于理解父母,积极与父母交流沟通教学重难点:重点:情感朗读,整体感知,体味深情难点:语言揣摩,背影品味,感悟亲情教学方法:朗读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音视频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初步把握文章的中心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曲播放崔京浩演唱的《父亲》人都说,父爱如山,如山那般高大,也如山那般默默不语,但只要我们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我们就会发现,父亲的爱一直环绕在我们身旁,他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言语,乃至一个背影都是父爱的深沉表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看父亲的一个背影带给他怎样的感动二、 检查预习1、 复习回顾作者朱自清的有关内容:先让学生简述,教师再作补充。
多媒体出示作者、背景简介)2、 多媒体出示本课字词,让学生准确读出,并解释重点词语,学会运用这些词语三、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学生听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文中的情感2、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点名学生朗读,师生评价,教师借机进行朗读指导4、 思考:(1)本文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明确:父子车站送别2) 文章主要写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父亲,父子情深四、 合作探究,精心赏析(多媒体出示,依次解决)1、 全文共几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学生快速默读全文,从文中画出有关背影的描写然后交流明确:四写背影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分别为:(1)怀念父亲,难忘背影第一次是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厚的思想感情气氛笼罩全文2)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父亲胖胖的身躯,步履维艰,蹒跚地走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3)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4)别后思念,再现背影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已,与文章开头呼应。
2、在送行中,父亲为儿子做了哪些事?学生从文中找出后,交流明确:亲自送行,照看行李;讲定价钱,送子上车;拣定座位,叮嘱儿子;嘱咐茶房,为子买橘3、 哪一件事最令你感动?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给予评价、鼓励学生大都会选择买橘子这件事学生发言完后,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本段,为下节课做准备五、 课堂小结身处丧母的痛苦和失职的尴尬中的父亲,仍为儿子送行,在车站艰难地为儿子买橘子,这是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几年以后,当儿子读到父亲的来信时,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现父亲的背影,这是儿子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同学们,学完本节课,你有体会到你父母对你的爱了吗?你有思念你在外的家人了吗?我们是不是应该珍惜拥有的亲情啊?六、 布置作业背诵父亲为“我”买橘子一段(第6段),找出对背影的描写的句子,以及父亲买橘子时的动词板书设计 父子情深怀念父亲,难忘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别后思念,再现背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