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北京导游资格考试导游词——概况神道.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3943076
  • 上传时间:2018-02-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5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明十三陵 概况神道明十三陵位于昌平区北部天寿山山麓,因明代迁都北京后游十三位皇帝埋葬在这里而得名自明永乐七年开始建长 陵,到清顺治初年建思陵,营建 时间前后达 200 余年,这里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帝王墓葬群明成祖在北京建陵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在政治上,北京是朱棣的根据地,他自登基之初便计划迁都北京,皇陵随之建在北京,顺理成章 其次是战略上 的考虑: ①明朝初年,蒙古的残余势力成为明朝北方的威胁,在南京难以控制北方的局势 ②这一举措对巩固明朝疆域起了重要的作用朱棣定陵于北京的目的就是“ 示子孙不拔之计也”永乐五年,朱棣的皇后徐氏去世,为表明自己迁都北京的决心,朱棣命礼部尚书赵羾和江西术士廖钧卿等前往北京一带卜选陵址,最 终选中今昌平区的康家庄楼子 营 这一带青山环抱,绿水长流,植被茂盛,土深地厚北面的 “龙脉”太行山奔腾而来,如拱似屏,山前一马平川,明堂开阔,蟒山绕其左,虎峪居其右,外围层峦叠嶂,群山罗列回护如万骑簇拥,千官侍从是只配帝王享用的形胜宝地朱棣亲临阅视 后十分满意,封这座山 为“天寿山”,择吉动工兴建永乐十一年,玄宫建成,皇后徐氏入葬,并命名为长陵!正统初年,建成神道。

      嘉靖年间又建成大石牌坊和长陵内龙趺碑亭长 陵最后建成历时 130 余年!十三位明代皇帝的陵墓以长陵为中心,分布在周围的山间以时间先后,依次为长、献、景、裕、 茂、泰、康、昭、定、庆、德、思今天的十三陵已经成为旅游胜地,开放的景点有神路、长陵、昭陵、定陵,其中定陵地宫已经发掘2003 年 7 月明十三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 的评价是: 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 ,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 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装 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了 500 余年的世界观和权力观十三陵的特点是之一是整体性强,一条总神道,一座石牌坊,一组石像生把整个陵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第二个特点是 宫殿式墓室,明十三陵是把整个建筑深埋在地下第三个特点是保存完好, 虽然历经战乱,但由于明朝、清朝、民国、直到今天都对明陵实行保护政策,十三陵基本保存完好明十三陵的保护受到国家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后先重点对长陵、景陵、永陵进行了修缮1956 年 5 月对 定陵进行了考古挖掘,成立了定陵博物馆1957 年北京市政府公布明十三陵为北京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1961 年十三陵被列 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十三陵和八达岭作为整体列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2004 年十三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在已经开放的景点有神路、 长陵、定陵、昭陵,十三陵已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我们今天要参观游览的第一处景观是神道:长陵神道总长约 7.3 千米它的走向不取笔直,而是随地形变化回转起伏这是因为“风水”理论中有“生旺而弯环则吉,衰死硬直则凶”的说法神道上从南向北依次建有石牌坊、三孔石桥、大红门、长陵神功圣德碑、石像生、 棂星门、南五孔桥、七孔桥、北五孔桥等建筑石牌坊位于神道最南端,建于明嘉靖年间,是我国 现存营造 时间最早建筑等级最高的大型仿木结构石牌坊结构为五 间、六柱、十一楼石牌坊是十三陵的标志性建筑,牌坊中 门正对着天寿山的主峰,东西方向上牌坊和龙山、虎山相应,使得龙虎山与陵区的地 势贯通大红门为陵区的正门,门前左右立下 马碑两方,正反面都刻着“ 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八个字,告诫人们这里是帝后陵寝,必须恭敬小心<大明律>里还规定,陵区内一草一木都不得擅动,否则要治罪2大红门的正门是帝后棺椁和神御物品的通道,左门皇帝谒 陵的时候行走,右 门大臣们谒陵时行走。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长陵的神功圣德碑亭神功圣德是对帝王 历史地位的评价石碑的正面是明仁宗朱高炽为他的父亲永乐皇帝朱棣撰写的 4000 余字的碑文,其余三面原来是无字的,清乾隆时在碑的背面刻御制 诗<哀明陵三十韵>,后又在碑的左侧刻御制诗一首,记录了修复明陵的花费,碑的右侧 是清仁宗嘉庆御制文一篇, 说 的是明亡国的教训继续前行,我们看到的石雕叫做石像生,长陵石像生以一对 石望柱开始在石望柱之后的 800 米的神道上排列石兽 12 对,包括石 狮、獬豸、骆驼、石象、麒麟、石马各两对石人 6对:帝王朝会中的将军、品官、功臣各两对其中最大的石雕达 30 立方米 狮子的形象威武雄壮,凛然不可侵犯以往宫城前多置石狮为镇物,以驱凶避邪,陵前置石狮也是这个道理獬豸是 传说中象征公平正义的神兽 它被 认为有“ 能别曲直”, “触不直者”的能力明清 时司法官员的 补服上便是獬豸的图案在这里獬豸也起着保护帝王的作用将骆驼列为石像生者最早见于东汉为帝陵所用始于明孝陵石象被列在帝王陵墓前始于东汉大象聪明温和,但又力大无比,象征祥瑞,年以置于陵前帝王生前 仪仗中也多用大象麒麟足传说中神兽古人认为 如有麒麟出现则是帝王有盛德,天下太平的象征。

      在神道上麒麟有歌功颂德之意历代陵墓前多置石 马皇帝生前 仪仗中必有仗 马将军象征帝王朝会中的将军文臣象征帝王朝会中的各 级官员功臣象征帝王朝会中的有功之臣穿过神道我们看见的最后一个建筑叫棂星门,用灵星命名的门是一种象征,比作天 宫之门宫殿、坛庙、陵寝中的棂星门均有尊天子宫寝之门为天门的意思在这里棂星门有三座门,门上中间各饰火焰宝珠,又称火焰碑坊因为帝后入葬都经过这个门,所以也叫龙凤门神道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下面 请大家随我前行,我 们 去参观下一个景现:长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