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5篇).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437312983
  • 上传时间:2023-06-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50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秦的统一1.背景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兼并战争2.条件①经济: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增强②思想:法家学说为秦的统一奠定理论基础③客观:人民渴望统一④主观: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3.建立公元前____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国家——秦朝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统一文字;修驰道、开通灵渠、修长城、移民等5.影响②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民族融合,巩固国家统一③有利于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二)经济重心的南移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时间:南宋时期南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的表现:1)水稻跃居全国粮食作物首位;4)桑蚕业的中心也由北方移到南方;5)官府在杭州、苏州、成都等地都设有官办的丝织作坊,江浙一带出现了“机户”;6)南宋末年,海南岛已发展出较为先进的棉纺织工具;7)江西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海上丝绸之路:1)背景:由于西夏的兴起,中原通往西域的中外商路受阻;商业的繁荣和经济中心的南移,促使宋朝政府重视并鼓励海外贸易2)三大外贸港:广州、泉州、明州3)表现:在贸易港口设立市舶司;设有专供外国商人居住的“番坊”和用于番货贸易的“番市”。

      4)大宗贸易商品:香料、丝织品和瓷器5)路线:以中国泉州为起点,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波斯和阿拉伯6)影响:不仅是宋朝政府获得了巨额的财政收入,也给通商各国的文明进程增添了活力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三)文学成就(1)诗经:收录了西周到春秋的三百多首诗,分风、雅、颂三部分,是现实主义的源头、儒家经典2)楚辞:屈原是代表人,《离骚》是代表作、浪漫主义源头风”“骚”并称)(3)汉赋: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反映大一统景象代表人物有司马相如、张衡等4)唐诗:社会繁荣、对外开放、科举考试促进了唐诗的繁荣代表人物有李、杜、白等5)宋词:有柳永、李清照等为代表的婉约派,苏轼、辛弃疾等为代表的豪放派6)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代表人物有关汉卿、马致远7)明清小说: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出现了四大名著以及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和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等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四)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背景: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议会与国王斗争(2)过程:____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成立共和国____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____年“光荣革命2.确立标志——____年颁布《权利法案》(1)内容:它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2)作用: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也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保障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概况18世纪初,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2.组成:下院议员由普选产生,多数党领袖为首相3.职能控制下院立法程序,通过控制下院本党议员控制下院,宣布提前大选等4.特点内阁成员(各部大臣)集体负责,与首相(内阁首脑)共进退;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首相掌握国家大权(行政权立法权);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首相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5.意义: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权,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三、议会改革1.概念:使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2.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利3.过程:英国____年议会进行选举改革4.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四、君主立宪制的意义1.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利于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避免独裁统治2.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权益之争,在议会中得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这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背景1.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2.独立之初,美国是松散的邦联制,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3.华盛顿等人受启蒙思想影响,希望建立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二、基础:美国____年宪法的制定1.主要内容(1)联邦制②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2)三权分立①国会由参议员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②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行政权(对宪法负责)③法院拥有司法解释权,掌握司法权(三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有利于防止专制的出现)2.特点:分权与制衡;联邦制;民主制3.意义①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基础。

      ②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③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中央和地方之间大州和小州之间南方和北方之间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局限性①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为美国内战爆发埋下伏笔②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5.建立:____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美国的联邦制共和政体开始确立起来三、两党制1.形成19世纪代末至____年代初,是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19世纪____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大政____对峙格局最终形成2.特点:两党对垒交替执政3.实质两党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政党,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4.作用两大政党控制了国会,也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两党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两党相互监督,可以限制当权政党滥用权力两党轮流执政,一定程度上可促使其不断调整政策,满足民众的某些要求,从而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5.局限:两党制下的两党都以大财团为政治依靠,不可避免的出现贪污贿赂及金钱政治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发展:一、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1.背景(1)政治:18世纪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社会矛盾尖锐(2)思想:资产阶级思想家反对专制,抨击神权,号召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2.过程(1)____年法国大革命爆发(2)____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此后,共和制和君主制进行了长期的反复斗争3)____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第三共和国建立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通过:____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2)内容:①行政权归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及军队统帅,由国民议会选出,任期____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有权任命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实行特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②立法权归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3)作用:①共和派掌握实权,共和体制最终确立②共和政体的确立,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高中历史怎么复习比较好历史复习的技巧方法1、学会梳理自身学习情况,以课本为基础,结合自己做的笔记、试卷、掌握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等,合理的分配时间,有针对性、具体的去一点一点的去攻克、落实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五)一、从“无为”到“有为”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2、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4、结果: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5、汉初面临的社会问题:内: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严重,割据局面正在形成外:匈奴为患,边关危机,威胁着西汉的稳定6、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的发展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董仲舒其人: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汉武帝在位期间,董仲舒曾三次参加对策,阐发他的儒学思想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1)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2)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3)董仲舒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三、儒学成为正统1、儒学兴起的.原因:汉武帝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士人纷纷研习儒家经典,儒学得以大兴1)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设立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博士”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2)兴办太学,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

      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可凭太学资格做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3)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儒学于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高一历史考试知识点一、三教合一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二、程朱理学:1、程朱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1)统治者支持:长期的混乱,不利于大一统的稳定和巩固,宋代统治者倡导尊儒读经2)儒家学者的努力: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3)代表人物: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时期的朱熹,成就最为突出,所以“理学”也称为“程朱理学”2、程朱理学的内涵:(1)程颢、程颐的思想主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2)朱熹的思想主张: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3、程朱理学的影响: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三、陆王心学1、陆九渊的思想主张: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2、王守仁心学出现的背景:(1)明中期以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混乱,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2)王守仁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3、王守仁的思想主张:(1)更多地吸取了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2)在认识论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4、评价: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并不能科学地说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高一历史必背知识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