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音乐学科研训一体化模式研讨论文.doc
3页初中音乐学科研训一体化模式研讨论文 初中音乐学科研训一体化模式研讨论文预读: 摘要: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国家的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基础教育阶段是教育的重要环节,落实素质教育,发展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审美教育课程之一的初中音乐学科,其改革与发展,同音乐教师队伍是密切关联的,结合本区音乐教育教学,将从学科教研团队建设及三级网络教研模式进行详细浅论,力求将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将学科教研与师资培训相结合,进行音乐学科研训有益探究,构建初中音乐学科研训一体化模式.关键词:初中音乐;教研团队;研训模式教育是立国之本,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师是教育发展的保障者,是教育改革的深入者,是新课程的实施者,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对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音乐课程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初中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生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随着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发展,要求初中音乐教师具备高素质的综合性专业素养——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广博的文化知识、必要的教育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这对初中音乐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如何提高初中音乐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探索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音乐学科研训模式,是我区全面推进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在多年的音乐学科教学研究、师资培训工作中,我结合本地区音乐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对初中音乐学科研训一体化模式进行一系列探究与实践.一、以点带面——学科教研团队的建立(一)成立初中音乐学科中心组为了更好地开展全区初中音乐教育教学工作,有效实施审美教育,促进音乐学科全面发展,决定成立区教师进修学校初中音乐学科中心组.中心组由教研员领衔,现有成员九名,成员包括市级骨干教师、区级骨干教师、校级音乐教研组长、校级骨干教师.学科中心组的成立旨在于发挥教研团队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服务带动全区初中音乐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促进音乐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建立初中音乐学科片区教研队伍我区地域较广,包含中心城区、城乡结合部以及新建城区三大区域,各区域的学情、师资、教学硬件配备等等都有巨大的差异.为了更好地开展研训工作,我们根据全区的地理地貌、交通线路、学校布局、音乐师资配备等客观因素,将全区划分为三大音乐教研片区,第一片区以中心城区为主,第二片区以新建城区为主,第三片区以城乡结合区为主.每个片区由片区教研组长负责,教研组长由音乐学科中心组成员担任,并配备教研组长助理协助开展本片区教研活动.每个片区由若干教育集团或学区构成,片区教研组即由片区教研组长、教育集团龙头学校音乐教研组长和学区中心初中音乐教研组长组成,片区教研活动由教研组组织开展.这样,既适应了不同区域对研训工作的差异性要求,又实现了全区研训工作的有组织、有实效的开展.(三)组织小片区音乐教研小组教育集团由若干区直独立校组成,并把其中一所综合实力强的作为龙头学校;学区由一所乡镇中心初中和若干完小组成.教育集团或学区为相对独立的小片区,小片区内音乐教研小组由各校专任音乐教师组成,日常教研活动由龙头学校或中心初中组织开展.从音乐学科中心组,到片区音乐教研组,再到小片区音乐教研小组,形成阶梯式的音乐教研团队,各级音乐教研团队即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它的建设是音乐学科研训活动的重要保障.二、从线到面——三级网络研训模式的构建(一)师徒结对,共教共研师徒结对是学校采用的一种较为普遍的教师培训方式,是培养青年教师的有效途径之一,具有直接性、简便性、有效性等特点.初中音乐教师徒弟结对在全区各校全面开展,我们根据各校师资情况,为刚入职的音乐新任教师安排一位本校或外校的在教育教学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作为指导教师,直接在教育教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引领.青年教师师徒结对则遵循自愿的双向选择原则,由年轻教师自主选择指导教师.师徒结对后双方以指导教学设计、相互听课、评课等日常教学活动为主要形式进行教学研讨.同时,根据年轻教师教学成长情况,由指导教师指导其准备一节较高质量的校内观摩课或小片区教学研讨课,统筹小片区内音乐师资,共同备课、磨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小片区教研中产生的好课、优课,则进一步向片区或区里推广,以更高的平台锻炼教师,展示教师的风彩.(二)片区联动,协作研讨在学期音乐教研计划中,各片区每学期至少开展一节教学研讨课.每学期初召开教研工作会议以统筹安排各片区教研计划.(1)注重研讨前的准备工作开课教师选定开课课题,做好备课工作,并准备好教学资料和教具.音乐教研员、片区教研组长、片区骨干教师与开课教师进行集备,以试上、评课议课等方式调整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和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手段,进行有效磨课.(2)重视有效课堂的生成日常的教学研讨课中,我们注重课堂的实效性、注意引导儿童发挥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儿童的学科兴趣的培养及音乐能力的发展.(3)关注课后的评课议课课后开展的说课、评课、议课活动是教师专业进步的重要途径.开课教师简单概述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思路;观课教师进行本节课的评课议课.通过对课堂教育教学中优缺点的深入分析研究,借助研训一体化这一平台共同解决教学问题.(4)强调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教学反思是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学反思即是对教学业务的反思,也是对教师自身的反思.课后教师的一系列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手段是否恰当、教学策略是否适当,教学效果如何,以及结合观课教师的评课议课内容,对本课部分教学环节、教育教学方法的深入思考都是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不竭动力.(三)骨干引领,示范教学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加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突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中,骨干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他们热爱教育事业、师德修养高尚、专业理论与技能扎实、课堂教育教学能力强、教学科研能力强.初中音乐学科也应当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骨干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研讨课、学科讲座等方式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专业成长体会与感受,从而带动其他音乐教师的成长和提升.(1)教学研讨课教学研讨课是骨干教师展示教育教学能力的方式之一,具有直接性、有效性等特点.一节好的优质课,是骨干教师智慧的结晶,从课题的选定到教育教学的设计,从教法的运用到策略的灵动,从课堂的生成到教育教学的升化,每个步骤每个环节,都是骨干教师精心的设计,这样的一节课展示在观课教师面前,仿佛它不是一节课,倒像是一件“艺术品”.听完这样的一节课,澎湃之情油然而生,心中充满赞扬、充满期许——期许开课教师以后把课开得更好,期许自己也能把音乐课上得更精彩.由此可见,骨干教师的教学研讨课具有很好的模范榜样作用.(2)学科讲座开展学科讲座,讲究时效性,应反映当前广大教师在教学上急需充实的内容或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学科讲座要注重专题性,就教育教学的某个方面或某个点进行展开,即要有宽度也要有深度.音乐教育教学含概音乐教育教学论、音乐教育教学法、音乐教育教学策略、音乐教育教学评价、音乐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每位音乐骨干教师都有自身的优点,都有自己擅长的一面,学科讲座就可以充分发挥骨干教师擅长的一面.以新课标专题讲座为例,2011年教育部颁发《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2012年区教师进修学校即组织专题讲座——新课标学习与解读,主讲者为区名师工作室骨干教师.骨干教师精彩的授课赢得了阵阵掌声,朴实的语言不乏精练的词藻,可见主讲教师深厚的理论素养.通过这次讲座,大家清晰了新旧课标的异同,明确了教学方向.通过骨干教师的教学研讨课和学科讲座,形成辐射效应,带动其他教师增强专业发展意识,积极探索课程改革,大胆实践,敢于前进,为祖国的艺术教育事业贡献力量.三、结语根据原创论文统计数据分析,本论文结语如下综上所述,三级网络研训是在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引领下,根据本区初中音乐学科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探究而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音乐学科研训模式.这一模式通过教研团队建设,分级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在教研中强化了师资培训;通过教学引领,示范教学,提升教学研讨有效性,让教师在研训中获得了成长.我们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审美教育,以点带面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辐射圈,在研训一体化进程中,提高音乐教育教学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高校出版社.2012.[2]曹理.曹理音乐教育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3]曹理,何工.音乐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高校出版社.2000.[4]邵云.论中初中音乐教师教育模式的建构[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4.[5]吴相兰.中初中音乐教师联动研训的实践研究[J].西南农业高校学报.20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