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课件.ppt

33页
  • 卖家[上传人]:石磨
  • 文档编号:229551527
  • 上传时间:2021-12-2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47.50KB
  • / 3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1 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n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解读n语文课程名称研究n语文课程性质研究n语文课程目标研究n语文课程内容研究n语文课程设置研究n语文课程教材研究n语文课程教学研究n语文课程评价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解读n何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n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目标和任务n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历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一)何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n何为课程与教学论n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n何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1.何为课程与教学论n(1)“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领域的一个二级学科名称n从学术分类的角度看,所有的学术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两(三)大门类n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1.何为课程与教学论n教育学领域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3个一级学科。

      一级学科“教育学”(0401)又包含“教育学原理”(040101),“课程与教学论”(040102)、“教育史”(040103)、“比较教育学”(040104)、“学前教育学”(040105)、“高等教育学”(040106)、“成人教育学”(040107)、“职业技术教育学”(040108)、“特殊教育学”(040109),“教育技术学”(040110)等10个二级学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1.何为课程与教学论n作为二级学科的“课程与教学论”,其下一般设有“课程论”、“教学论”、“学科教学论(语文教学论、数学教学论、英语教学论、物理教学论、化学教学论)等三级学科n总之,“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领域的一个概念,属于“教育学”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1.何为课程与教学论n(2)“课程与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的研究生阶段的一个专业名称n目前,一些部属和省属师范院校都招收“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少数学校招收博士研究生n与学科设置相对应,“课程与教学论”这一专业下面一般设有“课程论”、“教学论”和“学科教学论(语文教学论、数学教学论等)等研究方向。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1.何为课程与教学论n(3)“课程与教学论”也是高等学校为教育学专业本科生、硕士生乃至博士生开设的一门课程名称 n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主要讲述课程与教学的历史发展、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课程与教学的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课程与教学组织、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课程与教学的评价等内容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1.何为课程与教学论n课程与教学论主要研究“教什么”和“怎么教”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n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依据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主要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把课程研究纳入教学研究之中n改革开放后,在西方教育理论启示下,我国开始反思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n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把课程论与教学论统一为“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2.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n(1)课程论是关于课程编制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主要研究“为什么教学”和“教学什么”n“为什么教学”侧重研究教学的目标,主要体现为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n“教学什么”侧重研究教学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教科书为代表的教学材料上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2.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n(2)教学论是关于教学情境中师生行为方式的理论,主要研究“教学是什么”和“怎样教学”n“教学是什么”侧重研究教学的本质,主要体现为对学科性质进行的讨论。

      n“怎样教学”侧重研究引导学生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主要体现为创新教学方法和创立教学模式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2.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n(3)对课程论与教学论关系的认识n教学论包括课程论n课程论包括教学论n课程论与教学论相互独立n课程论与教学论的一体化n总之,两者既有相关性,又有交叉关系,虽各有侧重,可以单独研究,但不能彼此独立起作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3.何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n一般课程与教学论是从具体的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则是一般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在语文学科中的具体体现n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以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采用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的学问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目标和任务n1.研究对象:以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n具体说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语文教育的全部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它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哲学为指导,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语文教学实践进行调查研究,并对调查材料进行科学分析,从而揭示语文教学实践的客观规律,使之上升为科学的理论,并用以指导教学实践。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目标和任务n概括说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n(1)语文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历史;n(2)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问题;n(3)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践问题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目标和任务n2.研究目标:n(1)能够总结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成果;n(2)能够满足高等师范院校开设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和研究需要;n(3)能够指导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改革和实验研究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目标和任务n为达到这些目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应当关注如下“四个基本”:n(1)基本事实包括历史的和现实的,提供真实可靠的实际材料n(2)基本概念从基本事实中抽象出来的基本观点,揭示有关事物的本质n(3)基本原理由一系列基本概念组建而成的理论体系,概括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n(4)基本原则依据基本原理制订的行为准则,规定语文教育实践的实施方式和操作方法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目标和任务n3.基本任务n目标决定任务,为达成上述目标,必须完成如下3项任务:n(1)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n(2)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n(3)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三)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历史n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随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产生与发展而产生与发展的n中国古代的许多教育论著,包含着有关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精辟论述,如论语礼记学记读书作文谱等n清末语文单独设科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开始成为一门学问至今,经历过如下7个时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三)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历史n1.孕育于教授法时期(1902-1917)n2. 国语(文)教授(学)法时期(1918-1939)n3.语文教材教法时期(1939-1978)n4.语文教学法(论)时期(1978-1989)n5.语文教育学时期(1989-1997)n6.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时期(1997至今)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1.孕育于教授法时期(1902-1917)n1902年,钦定京师大学堂设立师范馆,开设的教育学中就有“各科教授法”一章,其中也有“国文教授法”n1903年,两广初级师范简易科馆教授法国语科教授法 n1914年,徐特立小学各科教授法国语科n1915年,李步青(新制)各科教授法,中华书局n1916年,顾树森单级教授法,中华书局。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2.国语(文)教授(学)法时期(1918-1938)n语文(时多称“国文”)教学研究之时,多称“教授法”如1914年,姚铭恩小学校国文教授之研究,中华书局n1918年,夏宇众中学国文科教授之商榷,北京高等师范学校n1918年,在南京高师担任教务主任的陶行知提出,将高师所有的“教授法”课程改为“教学法”课程n1923年,吴研因小学国语教学法概要,教育杂志第16卷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2.国语(文)教授(学)法时期(1918-1938)n1922年,张士一小学“国语话”教学法,中华书局n1923年,吴研因小学国语教学法概要,教育杂志第16卷n1924年,黎锦熙新著国语教学法n1927年,赵欲仁小学国语科教学法,商务印书馆n1936年,阮真中学国文教学法,正中书局出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3.语文教材教法时期(1939-1978)n193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师范学院分系及选修科目表施行要点中规定:各系要开设“分科教材及教法研究”科,由此语文教材研究和语文教法研究并列为师范院校中文科系的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内容n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小学的“国语”和“国文”统一为“语文”,师范院校相应地开设了“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和“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课。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3.语文教材教法时期(1939-1978)n1963年,教育部颁行的高等师范学院教学计划(草案),继续采用“中学语文教材教法”的课程名称n1984年国家教委颁发、1990年修订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大纲中,仍采用“中学语文教材教法”的课程名称n“语文教材教法”与“语文教学论”等名称长期共存,显示出语文教材研究的重要地位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4.语文教学法(论)时期(1978-1989)n1978年,教育部委托武汉师范学院等12院校中文系、科语文教学法教材根据组织者朱绍禹先生的意见,定名为中学语文教学法n1980年,张隆华主编中学语文教学法,湖南人民出版社n1989年,徐越化主编中学语文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n1994年,王世堪主编中学语文教学法(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二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5.语文教育学时期(1989-1997)n1987年,我国学者提出:不但要有自己的普通教育学,还要有自己的学科教育学n1989、1990、1991年,语文教育界先后在北京、大连、厦门召开学科教育学研讨会。

      n1989年,陈学法主编语文教育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n1993年,谢向贤主编语文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n1996年,闫立钦主编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6.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时期(1997-)n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在确定教育类博士、硕士学位点时,根据顾明远提议,把各科的课程论、教学论(或学科教育学),都纳入到“课程与教学论”中n2001年,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n2002年,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n2003年,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6.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时期(1997-)n2004年,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n2004年,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n2005年,靳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n2005年,曹明海、钱加清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山东人民出版社n2005年,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小结n从“语文教育学”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本质的回归。

      n“语文教育学”学科名称产生的逻辑是:教育学学科教育学语文教育学n“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名称产生的逻辑是: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