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的语言测试全套解析 语文版.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406534862
  • 上传时间:2023-04-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4.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语文版2020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测试:诗歌的语言1. (2020·滨州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酒泉子□ 潘 阆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有人说“长忆西湖”的“忆”字是全词的关键,请简要分析解析: 本题选材是宋代著名词人潘阆的一首《酒泉子》,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佳作本题考查“炼字”,属常见题型答题时先答出该字的意义,再结合词句进行解释,最后总结该字的使用对情感抒发的作用答案: 一方面显示西湖风景十分美好,令作者念念不忘;另一方面,全词围绕“忆”展开对西湖美景的描写2.(2020·济南一模)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春 风□ 王安石【注】 ①北首:向北燕:今北京市,时为辽国都城②原:原野③辛夷:木笔花,又叫迎春花颔联“阳浮树外沧江水”中的“浮”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答案: 春风吹拂,江面水波荡漾;阳光普照,江水波光粼粼远眺水天相接处,阳光随着波涛的涌动仿佛在漂浮、游弋、升腾浮”写出了春风、江水、阳光的融合,赋予静态的景象以动态的美感。

      3.(2020·省实验中学月考)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1)诗的第三联精妙传神,请加以赏析2)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解析: (1)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要明确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种手法体现在何处因为晴天无雨,夏夜无霜,所以可知“晴天雨”和“夏夜霜”当为比喻;“雨”是因“风吹古木”而生,“霜”是因“月照平沙”而有2)阅读这首诗后不难看出,这首诗前三联写景,尾联抒情首联写海天、山、川,为远景,仰视和远眺之景;颔联写城中灯火和水中星河,颈联写古木、平沙,两联为近景,俯视之景以上三联所写景物,皆望中所见,均为傍晚时分(夕)的景物尾联由所望的“夕”景生发感想,邀请朋友来此“消暑”答题时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对全诗的每一联进行简单分析,点明各联跟“夕”或“望”的关系即可答案: (1)晴本无雨,夏本无霜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这两句借助联想和想象,运用新奇的比喻,逼真而传神地写出了夏夜清凉优美的风光,意境高妙。

      2)示例一: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之中正因为身处“夕”中的江楼能够消暑,故作者在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中“招客”示例二: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视之景;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邀请4.(2020·济南统考)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碧湘门①□ 陶 弼 【注】 ①碧湘门,即长沙(今属湖南)城门②行(hánɡ):行列1)这首诗最后一句哪一个字锤炼得最好?请简要分析2)有人评价这首诗“句句写远,却又始终未着'远'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第一句和第三句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本题属于炼字类题目。

      地卑”即地势低,“沉”,使动用法,使……沉没沉”的主语是“江势”,宾语是“山”这样,锤炼得好的字就是“沉”字无疑了沉”写出了水势之大,同时使景物具有动感解答本题,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①理解该字在句中的意思;②看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③看该字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2)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第一句要抓住“烟”字只有远处之景、朦胧之景才有看上去如烟似雾的不真切感第三句要抓住“疑没草”三字疑”为“怀疑”,显然不是事实本身;“没草”即“没入草丛”,只有在天地相连之处,天空中鸟儿的行列才会给人这种“没入草丛”的错觉,所以第三句写的也是远景答案: (1)“沉”字好城门地势低,放眼望去浩茫的江水仿佛要把远处的山峦淹没似的沉”字写出了水势之大,既传达了远水浩茫给诗人的强烈主观感受,又恰当地把握住了描写的分寸2)本诗首句写长沙城内远树如烟,有如碧绿的水波第三句写辽阔的天空中,成行的鸟儿愈飞愈远,仿佛就要没入天际的草丛这两句写的都是登楼所见到的远景,却又始终未着“远”字5.(2020·省实验中学模拟)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菩萨蛮□ 舒 亶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去住若为情①,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

      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注】 ①若为情:何以为情,难为情1)“催”字在词的前两句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2)这首词在情与景的处理上很有特色,宋人曾季貍称赞说“甚有思致”,请结合下片句子,谈谈你的理解解析: (1)“催”之急更见“留”之切,所以答题时可从与“留”的对比中去分析其表达效果2)从情与景的关系上去分析,一是要写出词作表达的感情,二是要写出这一感情是如何通过写景表达出来的,要突出其“思致”答案:  (1)“催”字表现击鼓开船,催促离人上船出发;而“留”字表现楼上把酒话别,难舍难分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一“催”一“留”,鲜明的对比把将别而又不忍离别的情景映衬得十分强烈大意对即可)(2)江潮来去容易,友人一别难相逢饮尽此杯,不知何日才能重逢同饮或答“今日樽空而潮载君去,但未知潮水何日能复送君归来”)借江潮抒别情,那茫茫的江潮似乎融汇着词人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浩渺的情思从将别想到别后,笔意拓展,以问句结尾,表达了作者与好友的深厚友情和依依惜别之情,寄托了重逢的希望,情深意长大意对即可)6.(2020·青岛质检)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与胡兴安夜别□ 何 逊【注】 ①居人:指送行者胡兴安。

      ②行转轼:将要掉转车回去③维:栓、系1)诗中的“笑”字,具有特殊的表达效果,请结合全诗分析2)本诗的颈联历来为人称道有人说它所写为眼前实景,也有人认为是联想之景请谈谈你的看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