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育行动各类方案(共四).doc
10页太白河镇中心小学德育行动之“真情润德”活动方案一、工作指导思想 1.以太白县“内涵发展”和“五重五养成”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县局“六比六评六争先”关键举措和德育行动计划为动力,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切实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 2.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行为规范为主线,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通过落实养成教育、体验教育、感恩教育和社会实践等,不断增强少年儿童的爱国思想、民族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活动实施步骤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组织广大教师学习“六比六评六争先”关键举措和德育行动计划,让每一位教师领悟“真情润德”的内涵 2.精心组织,广泛发动德育处和少队部要充分调动青少年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要遵循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结合实际,精心设计形式多样、青少年乐于接受的教育活动,努力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3.挖掘典型,树立榜样要大力宣传发生在师生中的模范人物,建立奖励和表彰机制,推动活动的持续开展 三、活动内容1.开展学雷锋活动大力弘扬志愿精神,着力壮大教育系统志愿者队伍,引导师生在做好事、献爱心过程中丰富道德感悟,提升自我修养2.开展“清明怀古·励志青春”主题教育活动。
要引导广大青少年了解和认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从而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认同和热爱,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积极传承党的优良传统,积极投身到现代田园新太白建设的伟大征程中3.开展感恩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五大感恩行动“感恩父母养育、感激师长教诲、感恩同学相助、感恩社会关爱、感恩自然赐予”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知恩、感恩、报恩的意识以感恩周为契机,积极开展感谢父母为家长洗一次脚,感恩师长为集体做一件事,感恩祖国为社会做一件事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未成年人的自主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努力让反哺成为习惯、美德浸润心田4.开展“大家访”活动,密切家校沟通,用真情打动每一位家长和孩子 太白河镇中心小学德育处2014年3月太白河镇中心小学德育行动之“行为立德”活动方案“行为立德”活动是县局德育行动计划中与日常教育紧密结合的一项措施根据我校实际,特制订如下活动方案:一、活动措施:1.深化“倾情、用心、超越、奉献”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要求教师把本职工作、职业追求和个人理想融为一体,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用昂扬向上的精神风采感染引领广大学生,用自身的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
2.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促进队员快乐成长;以常规工作为抓手,加强少先队基础建设 (1)规范队课程序,加强主题的针对性,做到精心安排内容,精心设计过程 (2)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丰富红领巾、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宣传窗、文明班级墙等宣传阵地的教育内容,充分展示队员特长,提高教育实效 (3)搞好少先队阵地建设,严格队室管理制度加强少先队小干部队伍建设,组建少先队机构,设立中队长、红领巾监督岗和广播室成员等,充分发挥少先队干部的作用4)完善“红领巾值周岗”值勤制度,每天对各中队日常行为进行认真检查、监督并做好记录为他们搭建锻炼自己、展示自我的平台,增强实践能力3.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使学生能够在具体行为实践中树立道德意识,践行德育目标二、活动内容:1.通过“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小故事大智慧”、“礼仪教育”、“与文明同行、做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引导队员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道德习惯2.开展法制教育,矫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普及3.通过道德讲堂、少队活动、班会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 4.绿色环保行动结合建设绿色校园和植树节、世界环保日等,开展低碳环保和植绿护绿志愿服务。
组织学生开展义务植树、绿地认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营造人人保护环境、关爱大自然的良好氛围5.开展“改陋习、美太白、我先行”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倡导全体学生宣传“九不”、“三做到”“一推广”活动,引导全体师生和家长“创文明县城,做文明公民”,并做好小小监督员九不”:不乱吐乱扔、不随地便溺、不乱排乱倒、不乱停乱行、不乱贴乱画、不乱搭乱摆、不讲污言秽语、不损害他人权益、不破坏公共设施三做到”:在家做一个好家长,在单位做一个好职工,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一推广”推广普及普通话)三、活动要求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我县德育行动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力抓手,是德育工作的新生亮点要求德育处、少队部和各班班主任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开展“行为立德”活动的重要意义,建立一把手负总责、主管德育处具体抓、责任班级抓落实的德育工作机制2.注重创新,形成特色各班在认真做好日常德育工作的同时,要结合学生实际,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小处着手,寻求突破,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打造学校德育特色品牌3.结合实际,强化落实德育处、少队部和各班班主任要从实际出发,把德育行动与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教育经常化、活动日常化,并全盘考虑,统筹规划,确保实效,切忌搞形式,走过场。
4.健全机制,强化督查完善检查考评机制,把德育工作纳入班主任工作评估体系,建立学校德育工作绩效评估制度德育行动将学校德育工作与教育教学管理实践紧密融合,从小事入手、从实效入手,力求让德育真正走进学生生活,触动学生心灵,促进学生自觉地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实现品德人格的自我完善 太白河镇中心小学德育处2014年3月太白河镇中心小学德育行动之“礼仪育德”活动方案一、实施背景:德育始终是学校教育的主导性、根本性教育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中小学教育的根本性任务面对新时期德育的新问题,设置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符合青少年成长需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德育内容,开辟让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且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操作性强的新的德育途径,是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礼仪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学校德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礼仪教育课程是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建设的精神,以及河北省教育厅关于积极探索针对性、时效性德育方法、途径的意见开设的二、实施目的: 礼仪教育课程是一门以礼仪知识为载体,融德育、美育、健康心理素质教育、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人生成长启示教育等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本学期我们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课的重点是向学生传授文明礼仪的知识从认知的角度使学生明确什么是文明的什么是不文明的,只有知才能行三、实施过程:1、教师分工:本次地方课程的实施由教研组统一领导,实施过程由各年级的思想品德教师负责2、实施年级:我校一至六年级3、时间保障:除国家课程规定的地方课程课时外增加了一部分的班会课四、成果验收:1、学生的倡议书2、有价值的主题班会材料3、学生创作的文明礼仪歌谣等 太白河镇中心小学德育处2014年3月太白河镇中心小学德育行动之“课堂蕴德”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日常教学中的德育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是德育工作开展的核心和关键的环节换句话说,德育教育的贯彻和落实主要靠教学中各个环节,特别是课堂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途径,在课堂上不能仅仅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贯彻德育德育工作是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落实学校的课堂德育就尤为重要二、“课堂蕴德”领导小组组 长:刘军利 副组长:时 宁 杜海鹏 柴 欢成 员:全体教师三、工作措施(一)加强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要想把德育工作在日常教学中做好,做扎实,首先要提高任课教师对德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也就是说,课堂中德育做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教师思想认识到位不到位,认识的程度如何有句话说得好,认识有多高,效果就有多好如果我们的任课教师对其重要性就没有充分的认识,甚至认为是多余的、没必要的,课堂上的德育工作就会落实不到位,学校整体德育就会事倍功半,乃至全面落空二)努力提高教师德育素质提高教师德育素质,是搞好德育工作、提高德育效果的根本保证面对德育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进行研究探索,揭示其规律,寻找新方案,就非常需要教师具有科研意识,掌握科研方法,既要勇于实践,又要积极参与科研,才能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增强德育实效心理诊断与也是近几年的热点问题,新世纪人才素质要求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指导三)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适时的进行德育教育增强师生双向沟通,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是德育的原则,德育在这方面是薄弱环节,无论是德育内容、德育途径还是对学校、教师工作,学生的评价都有显著差异他们的年龄不同、年级不同,评价的水平也不同,对德育的需求也不一样而教师缺乏对学生的真正了解,教育缺乏针对性德育工作者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来组织德育工作才会有实效。
教师既要考虑儿童品德发展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又要考虑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成熟期,以采取合理措施,促其质变或飞跃,引导他们健康发展目前教学质量目标冲击德育软任务,使学生对学校德育效果的评价明显低,应引起我们的重视研究证明:当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及需要相对应时,就会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否则是起反作用四)在课堂上采取灵活多变的德育方式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来建立学生主体参与的德育方式是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关键学生们喜欢自己搞的活动,不喜欢教师主导下的说教式的内容和方式;他们喜欢开放式的、活泼的教育,不喜欢封闭式的、死板式的教育而我们的德育,内容脱离实际,方法简单,反映出德育仍然是以教师为主,没能考虑到学生的主体需要尽管“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呼声很高,但真正落实并不到位,人们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解仅限于智育,还没有包括道德发展的主体性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还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是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使得学生仍然是被动接受教育,是“等待加工的产品”这样的德育学生怎能乐意接受呢?其实成人的成熟与经验,只能具有与指导性,但绝不能代替儿童来做决定,学生有自己的道德选择和接受道德的权利。
因此,要取得实效,首先应解决的根本不是方法、内容问题而是观念问题,观念更新才能引起方法的变革现代德育观念强调发展人的潜能,焕发主体的能动性、积极性,激发他们向上的精神,这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即正确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学校德育只有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才有实效五)以课堂为主,有效渗透德育教育课堂中德育的目的是育人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各教研组、备课组在制订教研计划、教学计划时,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突出教材中显性教育因素任教教师要以国家德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德育内容课程开发为契机,恰当运用教材,联系学生实际开展德育工作二是挖掘教材中的隐性教育因素,补充相关教学内容;三是结合社会热点进行渗透课堂德育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潜移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