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十年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新编写.doc
19页不问收获,但问耕耘,把最好的资料送给最好的自己!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十年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姓名:XXX时间:20XX年XX月XX日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十年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 (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 说明:试卷号:1021 资料整理于20XX年6月23日,涵盖了20XX年1月至20XX年1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20XX年1月试题及答案 26.简述关于工作时间的法律规范的特别作用 答:工作时间法律规范的特别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工作时间制度,协调劳动报酬分配关系 (2)促进企业的现代化管理 (3)保障劳动者休息权利的实现 (4)调节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促进社会就业 27.简述社会优抚的性质 答:社会优抚具有社会保障和褒奖的双重属性一方面,社会优抚为军人及其家属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他们的生活水平高于当地群众的一般生活,具有物质保障的性质另方面,社会优抚通过群众性的拥军优属活动,对革命军人进行褒扬,使对全体国民的一种宣传教育,具有明显的政治褒扬性 从社会法的角度来看,社会优抚虽然其对象具有特殊性,但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因此,社会优抚法属于社会法的范畴。
20XX年7月试题及答案 26.简述国家和政府促进劳动就业的职责 答:国家和政府促进劳动就业的职责有: (1)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 (2)政府要采取各种措施,发展多种类型的职业介绍机构,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服务 (3)国家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 (4)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27.简述工会在劳动法监督检查方面的权利有哪些 答:工会在进行劳动法律监督时的主要权利有: (1)知情权 (2)独立调查权 (3)要求、建议权要求、建议有权的行政机关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犯职工权益的行为进行处罚 (4)建议组织职工撤离危险现场权 (5)参与事故调查,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权 (6)支持举报控告权 (7)舆论监督权 20XX年1月试题及答案 26.简述劳动法社会监督的主要的特点和分类 答:在劳动法监督体系中,社会监督是对行政监督和工会监督的必要补充,其主要待点是: (1)监督主体具有分敢性和广泛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对劳动法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监督方式兼具特定性,即社会监督的方式一般展于举报和投诉 根据监督主体的不同,社会监督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1)普通群众的监督 (2)群众组织的监督 (3)报刊等传媒监督 27.简述医疗保险的特点 答:医疗保险具有以下特点: (1)这种保险形式与其他保险形式之间的交叉性较大其他保险形式中,也都包含着对发生疾病的医疗费补偿和疾病津贴的内容 (2)医疗保险具有一种补充保险的特点其他保险形式所不能通萱的风险,只能通过医疗保险实现保障 (3)医疗保险的范围是整个社会公民,不限于单位职工,不限于城市居民 20XX年7月试题及答案 26.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哪些因素? 答: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3)劳动生产率; (4)就业状况; (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27.简述社会救助的原则 答:社会救助的原则有: (1)反贫困原则社会救助的目的,就是在较短的时期内消灭绝对贫困现象,并且最大限度减少相对贫困。
(2)生存权原则生存权是基本的人权 (3)积极救助原则 20XX年1月试题及答案 26.简述劳动法社会监督的主要的特点和分类 答:在劳动法监督体系中,社会监督是对行政监督和工会监督的必要补充,其主要特点是: (1)监督主体具有分散性和广泛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对劳动法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监督方式兼具特定性,即社会监督的方式一般限于举报和投诉 根据监督主体的不同,社会监督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1)普通群众的监督 (2)群众组织的监督 (3)报刊等传媒监督 27.简述医疗保险的特点 答:医疗保险具有以下特点: (1)这种保险形式与其他保险形式之间的交叉性较大其他保险形式中,也都包含着对发生疾病的医疗费补偿和疾病津贴的内容 (2)医疗保险具有一种补充保险的特点其他保险形式所不能涵盖的风险,只能通过医疗保险实现保障 (3)医疗保险的范围是整个社会公民,不限于单位职工,不限于城市居民 20XX年6月试题及答案 26.简述女职工、未成年工和残疾劳动者实行特殊劳动保护的意义。
答:对女职工、未成年工和残疾劳动者实行特殊劳动保护,其重要意义在于: (1)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进步与发展,以社会公平、人的权利充分得以实现为重要标志 (2)有利于保护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女职工、未成年工和残疾劳动者是一国劳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不仅具有一般劳动者的就业需求,还有自身的特殊需要 (3)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无论对女职工、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还是对残疾劳动者的特殊保护,都有利于提高人口质量和劳动者素质,而人口质量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又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了条件 (4)有利于促进民族的兴旺发达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首先取决于该民族人口的兴旺发达 27.简述我国对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现役军人家属的优待表现在哪几方面? 答:我国对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现役军人家属的优待主要有: (1)服役优待 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的子女、兄弟姐妹,本人自愿应征并且符合征兵条件的,优先批准服现役 (2)随军及就业安置优待 (3)子女人学优待 (4)医疗优待和住房优待 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享受医疗优惠待遇和住房的优先、优惠待遇。
20XX年1月试题及答案 26.简述劳动法与民法的区别 答:劳动法与民法的区别: (1)两者的调整对象不同民法是调整财产关系以及与财产关系有密切联系的人身关系;劳动法虽然有一部分也涉及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但这些关系是基于双方主体的劳动关系而产生的 (2)两者的主体不同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双方可能是公民、法人,或一方为公民另一方为法人;劳动法的一方必须是劳动者,另一方为用人单位 (3)两者调整的原则不完全相同民法以双方平等主体等价有偿为原则;劳动法除一般性双方平等原则外,对某些主体还有特殊保护原则 27.简述我国社会保障法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我国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有: (1)普遍性原则 (2)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3)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原则 (4)社会化原则 20XX年7月试题及答案 26.为什么说劳动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 答:劳动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原因有: (1)劳动法有特定的调整对象劳动法主要调整的劳动关系,是其他法律部门无法包容的 (2)劳动法有特定的主体。
劳动法中的劳动者与劳动使用者双方均有特定的主体资格 (3)劳动法有独立的内容体系 27.简述工资的特征 答:工资具有以下特征: (1)工资是劳动者基于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取得的劳动报酬 (2)工资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由用人单位向本单位的劳动 者支付的 (3)工资是用人单位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货币报酬,不包括实物报酬 (4)支付工资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劳动者取得工资则必须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义务 20XX年1月试题及答案 26.筒述劳动合同的作用 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合同的作用主要有: (1)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以劳动合同作为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也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2)劳动合同是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进而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目的 (3)劳动合同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劳动争议 27.简述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原则 答: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救助的原则有: (1)自愿原则。
救助应当遵循自愿原则 (2)无偿救助原则救助属于无偿,不得收取费用救助站不得向受助人员、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收取费用,不得以任何借口组织受助人员从事生产劳动 (3)临时救助原则救助属于临时救助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的情况确定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 20XX年7月试题及答案 26.简述劳动法社会监督的主要的特点和分类 答:在劳动法监督体系中,社会监督是对行政监督和工会监督的必要补充,其主要特点是: (1)监督主体具有分散性和广泛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对劳动法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监督方式兼具特定性,即社会监督的方式一般限于举报和投诉 根据监督主体的不同,社会监督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1)普通群众的监督 (2)群众组织的监督 (3)报刊等传媒监督 27.简述医疗保险的特点 答:医疗保险具有以下特点: (1)这种保险形式与其他保险形式之间的交叉性较大其他保险形式中,也都包含着对发生疾病的医疗费补偿和疾病津贴的内容 (2)医疗保险具有一种补充保险的特点其他保险形式所不能涵盖的风险,只能通过医疗保险实现保障。
(3)医疗保险的范围是整个社会公民,不限于单位职工,不限于城市居民 20XX年1月试题及答案 26.简述国家和政府促进劳动就业的职责 答:国家和政府促进劳动就业的职责有: (1)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 (2)政府要采取各种措施,发展多种类型的职业介绍机构,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服务 (3)国家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 (4)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27.简述工会在劳动法监督检查方面的权利有哪些? 答:工会在进行劳动法律监督时的主要权利有: (1)知情权 (2)独立调查权 (3)要求、建议权要求、建议有权的行政机关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犯职工权益的行为进行处罚 (4)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