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过河》ppt课件.ppt.doc
5页第一课:小熊购物教学内容:P2 --4教学目标: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开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4、培养学生书写标准,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具准点:口算题卡、ppt等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开火车〕35= 48= 76= 36-17= 80-43=93= 85= 37-15= 8+15= 36+7=2、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6+5-18 45-18+20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二、探索新知出示小熊购物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1、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提问:你能知道那些数学信息?2、提出问题:假设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3、解决问题〔1〕列算式:34+6 6+34〔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组织学生讨论:34+6 6+34 各表示什么意思①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
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个蛋糕共付18元②算式“6+34”红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6+12=18〔元〕表示1个蛋糕和4块面包共付18元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所以,34+6与6+34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共付多少元〔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34+6 6+34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讨论: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板书〕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 〔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 =6+12=18〔元〕 =18〔元〕 答:该付18元三、尝试独立解决新的问题1、提问:壮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2、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解答a. 34=12〔元〕 20-12=8〔元〕 答:应找回8元b. 20-34 〔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20-12=8〔元〕 答:应找回8元3、重点讨论解法b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认识:在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两步计算的式题中,应先算乘法,在算减法。
5、小结:观察三个混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点?〔以上三个算式是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式题〕板书课题: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提问:这样的式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四、稳固练习:1、P3“结合主题图,说说下面每个算式的意思,再算一算〞2、试一试第1题注意注意提醒学生讨论先算什么,把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3、试一试第2题学生板演并订正五、拓展练习:1、第3题让学生再独立思考的根底上可进行小组讨论,写出算式并把现算什么标记出来第二问根据题目创设的情景来表达算式的意义2、第4、5题学生独立完成3、第6题先让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再根据题目意思选择方法进行计算六、总结强调: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板书设计:小熊购物〔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 〔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 =6+12=18〔元〕 =18〔元〕 答:该付18元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小熊购物〞,并把整个教学过程自始至终地贯穿在购物活动中学生对此感到亲切,并逐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让学生猜一猜小熊可能遇到的问题,允许学生多角度地看问题,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以及开放性思考问题的能力。
接着重点研究小熊胖胖和乐乐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比较“有加法又有乘法〞和“有减法又有乘法〞时,它们在计算方法上相同的地方都是先算乘法,更加加强了学生正确计算两步式题的能力但是对于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学生对此还是感到困难,要适当地加以引导,并在练习中不断地加强与稳固两个算式合并以后,算式的读法还是要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