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狮子林造园手法调研分析幻灯片.pptx
19页苏州狮子林调研分析,,,狮子林原为菩提正宗寺的后花园,公元1341年,高僧天如禅师来到苏州讲经,受到弟子们拥戴翌年,弟子们买地置屋为天如禅师建禅林园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初名“狮子林寺”,后易名“普提正宗寺”、“圣恩寺”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维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师子林”、“狮子林” 自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正式建院起,元、明、清、民国各个时期都屡有增建,形成了嶙峋假山与一汪碧水相依松竹梅居于亭台楼榭相伴的人化自然空间徜徉于狮子林中,游客既可以穿越六百多年的时空观景赏古,又可在咫尺山林中感受山水之乐历史背景,,,现状,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为元代园林的代表 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北角的园林路23号,平面呈东西稍宽的长方形,占地1.1公顷,开放面积0.88公顷 园内假山遍布,长廊环绕,楼台隐现,曲径通幽,有迷阵一般的感觉地理位置,狮子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北角的园林路23号,狮子林平面成东西稍宽的长方形,占地1.1公顷,开放面积0.88公顷。
平 面 布 置 图,,,游览路线,,门厅轿厅,,燕誉堂,,祠堂,小方厅,,,九狮峰,,指博轩,,见山楼,,古五松园,,真趣亭,,暗香疏影楼,石舫,,飞瀑亭,,,问梅阁,双香仙馆,,,扇亭,,文天祥碑亭,,御碑亭,,修竹阁,,立雪堂,,,,,,,,,,,,,,,,,,,,,,总体布局 疏密对比,,狮子林中,除建筑布局外,其山石的分布也有极其明显的疏密对比:密的地方如千岩万壑,疏的地方仅数峰兀立其他如花木的种植也多使丛植与孤植相结合,从而获得良好疏密对比与变化1狮子林,园东北建筑较密集,西南较稀疏2山石则以东部指柏轩前最集中、最稠密3.AA剖面示园的南部,建筑、山石都比较稀疏,能给人以松弛的感觉4.BB剖面示园的东部,建筑,特别是山石则相当密集,不仅变化的节奏快,而且起伏又十分强烈,与南部形成对比小方厅,位于燕誉堂北,为过度性建筑面阔7.8米,进深10.79米,歇山顶,山尖饰如意图案,纹头脊方砖铺地南墙开一方窗,嵌彩色玻璃东西各开一方形砖细空窗顶为木饰倒斗形北内檐两侧各设一槅扇,几何图形装饰 厅南有长方形小亭相接亭宽4.96米,深3.64米,四角攒尖顶亭两侧有廊与燕誉堂备弄相通 厅北东西两侧有廊与打盹亭和住宅部分相通,合成一小院,院内筑湖石花坛,靠墙有湖石峰“九狮峰”。
院北墙依次有棋、琴、画、书四扇漏窗小方厅 框景,小方厅东窗外是素心腊梅,西窗外是称为城市山林的假山和林木以窗洞、门洞为画框,观赏外面景色,称为框景两幅“框景”,如两幅山水画,“寒梅图”和“竹石图”,尽现造园主人的匠心,意境深远寒梅图,竹石图,小方厅的北墙上的两个长方形的门洞也形成两幅框景小方厅 漏景,穿越小方厅,见院中花台上的巨峰气势雄伟,由九头不同姿态的狮子组成峰北院墙漏窗的框形各异,并分别套入琴棋书画图案,流畅明快具有文化意义的 “四雅”漏窗,即琴、棋、书、画四漏窗四个不同形状的漏窗中,依次塑有古琴、围棋棋盘、函装线书、画卷,这些富于鲜明文化特色的图案内容,为园林增添了不少的雅气再加上窗下栽植的南天竹、石竹、罗汉松,四季常绿,与粉墙漏窗相配,既具有形式美感,又饱含耐人寻味的幽雅情调小方厅 框景,院内墙上的门洞,也形成独特的框景古五松园,坐西朝东,面阔10.71米,进深6.34米,硬山顶,纹头脊东侧台基高0.23米,西侧台基高0.33米,均设一阶湖石台阶因狮子林曾名“五松园”而得名室内方砖铺地中间用屏门相隔,设双步:东进深4.22米,有廊宽1.4米;西进深2.12米屏门芯仔用玻璃夹嵌绢本五松图,裙板上刻花卉图案,上有横风窗16扇;东有长窗18扇,海棠形窗格,裙板上刻花卉图案。
双步西有长窗6扇,八角形窗格,裙板上刻花卉图案,两侧各有半窗6扇双步内饰有芭蕉花样自由式落地罩两处,屋顶有木板幔顶古五松园 渗透与层次,使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特别是把室外空间的景物引入室内,也是古典园林所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法例如园林中的厅堂,不仅多处于园内主要景区,而且又多处理得十分开敞因而便有充分的条件自室内透过开敞的隔扇而摄取园中外部空间景物,从而使内外空间相互渗透由于是透过隔扇和廊来看,而且又是自较暗的室内向亮处看,不仅有丰富的层次变化,而且外部空间的景物还显得分外的绚丽、明快例如自狮子林的五松园厅堂向外看便可以获得上述的效果古五松园 对景,对景实际上就是通过特意设置的门洞或窗口去看某一景物,从而使景物若似一幅图画嵌与框中,因为是隔着层次看,所以会显得含蓄深远,常可使两个景物互成对景荷花厅,面水而筑,前有平台厅南14扇落地长窗,刻有唐诗各一首,厅北6扇长窗均刻有山水人物故事厅内步柱不落地,柱端雕刻成花篮形状及梅、兰、竹、菊厅中间设屏门4扇,南刻松寿图,北雕王同愈撰汉代仲长统乐志论此为夏天赏荷的好地方自狮子林荷花厅向南看园内景色荷花厅位于园的中部,地位十分突出厅南为水池,对岸为山石、亭廊,风景极为秀丽。
荷花厅南面的一侧较开敞,并带有前廊,廊前为一宽大露台自厅内向外看,层次既富变化,景色又徇丽动人渗透与层次,,,卧云室,位于主假山中央,四周由湖石假山围护为两层楼阁式建筑,平面凸字形,由长方形的主楼和北侧长方形的抱厦组成,抱厦内设设木楼梯主楼面阔4.85米,进深3.45米,抱厦宽4.66米,进深2.13米主楼屋顶为卷棚歇山顶,抱厦部分为仅有两只戗角的攒尖顶,并与主楼的歇山顶相衔接,上、下两层各六只戗角飞翘,造型奇特楼下三面回廊,廊宽0.91米,上有挂落,下设栏杆,南墙开8扇长窗阁名取自金元好问“何时卧云身,因节遂疏懒”诗句意,此处以云代指湖石假山,意为安卧在峰石间的禅室旧为僧人禅房卧云室 藏与露,,空间处理中,露与藏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巧妙处理好两者关系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藏少露多或藏多露少给人的感受是很不相同的藏少露多谓浅藏,可以增加空间层次感;藏多而露少谓深藏,可以给人以极其幽深莫测的感受但即使是后者,也是须使被藏的“景”得到一定程度的显露,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意识到“景”的存在,并借此产生引人入胜的诱惑力卧云室,正面几乎全部为石林所遮掩,仅楼阁一角显露于外,暗示指拨轩过桥,必有小径与之想通。
狮子林卧云室,深藏于石林丛中,四周怪石林立,松柏遮天,仅楼之一角间或从缝隙中隐约可见,幽深莫测过修竹阁看卧云室,掩映于石林的夹缝和树木枝叶交织成的网络之中立雪堂,位于燕誉堂西南,坐东朝西,面阔7.76米,进深7.22米,卷棚歇山顶,山尖饰灵芝仙鹤泥塑方砖铺地原为传法之所,取“慧可立雪”的佛家故事为名东墙开方形明窗一扇,窗外为燕誉堂南庭院堂中置落地圆光罩,图案制作工艺称“一根藤”圆光罩左右各有一隔断,上为海棠形图案堂西有雨达栏杆和12扇半窗相隔立雪堂 步移景异,立雪堂向西走为立雪堂前院的复廊复廊分左右两边,即东西两条暗廊西面为六边形的窗,东面为圆形窗,中间隔一方窗墙两边各五个窗口每个窗口看的都是不一样的景 忽隐忽现,达到步移景异之感廊的东面墙上连续开了若干个六角形窗洞,透过窗口摄取外部空间图像随视点移动时隔时透,步移景异廊的西面墙上为六边形的窗看的是园内的假山、亭廊,,,,谢谢观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