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单元测评【附解析】(最全).pdf

64页
  • 卖家[上传人]:geb****qin
  • 文档编号:292166669
  • 上传时间:2022-05-13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6.32MB
  • / 6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一、积累与运用(20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 分)A.元勋(xn)萦带(yn)校对(jio)目不窥园(ku)B.选聘(pn)日曛(xn)气氛(fn)锲而不舍(q)C.赫然(h)阖眼(h)涉猎(sh)迥乎不同(jing)D.草率(shui)滑稽(j)鉴赏(jin)气冲斗牛(du)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3 分)A.难堪心不在焉马革裹尸B.伴侣可歌可泣潜心贯注C.奠基鲜为人知群蚁排衙 D.魅力妇儒皆知义愤填膺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 分)A.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B.二战中日军恶贯满盈,家喻户晓C.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D.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以议论为线索来结构全文的,全文结构严谨,思路清晰B.杨振宁是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曾获我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C.萧红被誉为“20 世纪 30 年代的文学洛神”,著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D.孙权劝学以对话描写来推动情节,刻画人物。

      5.综合性学习8 分)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语文与生活密切相关,下面我们就一同进入语文与生活这个多彩的空间吧!(1)语文课上,老师提倡大家要 “品读经典名著,积累写作素材” ,一名学生分别从 “人物、 景物、故事、哲理”四个方面积累了四本素材集请你选择两本素材集,帮他分别拟一个名字2分)(2)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备受观众喜爱,请你帮助在场的选手将与下列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写在横线上2 分)勾践匡衡(3)你的小组开展“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五个成员分别研究下列人物 :A.范仲淹;B.文天祥;C.诸葛亮;D.杜甫;E.赵云 一个同学找到了下列两副对联(每副对联涉及两个人物),请在括号内帮他填上相关人物所对应的字母4 分)歌吟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抱孤子,出重围,匹马单枪,长坂桥边,数百千员上将,独我犹能保两全)二、阅读理解(40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69 题14 分)蒙文通:儒者豪迈徐百柯蒙文通一生治经史之学,著作颇丰,但他曾说自己学问最深处,恰恰是不著一字的宋明理学。

      蒙先生指导研究生,上来先是两句话第一句引陆象山言:“我这里纵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第二句是他自己的信条:“一个心术不正的人,做学问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蒙文通以教书为业,却曾两次遭遇未被大学续聘的尴尬 一次是 20 世纪 30 年代在北京大学他在历史系任教年余,却始终未去院长家拜访过一次,因而被同事称为“此亦稀有之事也”据说此事弄得院长非常难堪,以致置北大隋唐史无人授课一事于不顾 ,也不续聘蒙文通,而蒙文通也处之泰然,仍我行我素后转至天津一女师任教,与“领导”交往依然如故另一次是 20 世纪 40 年代在四川大学,由于学阀玩弄手腕,蒙文通未被文学院续聘 但一干学生倾倒于他的学识,请求他继续授课他说:“我可以不拿钱,但我是四川人,不能不教四川子弟于是让愿意上课的学生到自己家里,继续传授曾经有川大学生回忆蒙先生:“先生身材不高,体态丰盈,美髯垂胸,两眼炯炯有神,持一根二尺来长的叶子烟杆,满面笑容,从容潇洒地走上讲台,大有学者、长者、尊者之风他讲课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不带讲稿,有时仅携一纸数十字的提要放在讲台上,但从来不看,遇风吹走了也不管;第二是不理会下课钟,听而不闻,照讲不误,每每等到下堂课的教师到了教室门口,才哈哈大笑而去。

      他的考试也颇有趣味,不是先生出题考学生,而是由学生出题问先生,往往考生的题目一出口,先生就能知道学生的学识程度如学生的题目出得好,蒙先生总是大笑不已,然后点燃叶子烟猛吸一口,才开始详加评论 考场不在教室,而在川大旁边望江楼公园竹丛中的茶铺里,学生按指定分组去品茗应试,由蒙先生掏钱招待吃茶蒙文通曾对儿子蒙默讲,自己对问学者一向是知无不言,就像钟,“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他的学生常晚上登门问学,他总是热情接待,有问必答,侃侃而谈夜深,学生告辞,他常不准走,非等他燃过两根抽水烟的纸捻后才放行他的学生吴天墀说:“先生豁达大度,不拘小节,行乎自然,喜交朋友,社会上三教九流,一视同仁,所以有不少和尚、道士跟他有交情喜欢上街坐茶馆,和人做海阔天空的闲谈,也爱邀熟人上餐馆小吃一顿另一位学生隗瀛涛回忆说,一次,遇见蒙先生坐三轮车去学校 蒙先生一眼看见他后高声喊道:“隗先生(对他的戏称),我家有四川近代史资料,你快来看了写文章我的文章发表了可以上耀华餐厅(成都著名的西餐厅),你的发表了也可以吃一顿回锅肉嘛!”许多学者都曾慕名到成都拜访蒙文通,交往过后,他们往往发出这样的感叹 “读先生的书:,以为只是一个恂恂儒者,没想到先生还这么豪迈。

      有删节)注恂恂:恭谨温顺的样子6.从蒙先生做人的角度看,你认为他两次未被续聘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2 分)7.蒙先生曾表示对问学者一向是“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请用直白的语言解释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3 分)8.蒙先生的考试方法好不好?请说出你的理由4 分)9.蒙先生的“豪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任选两个方面举例说明5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012 题13 分)忆冼星海茅盾和冼星海见面的时候,已经是在听过他作品的演奏,读过他那万余言的自传以后那一次我所听到的黄河大合唱,据说是小规模的那次演奏的指挥是一位青年音乐家,朋友告诉我,要是冼星海自任指挥,演奏当更精彩些但我得老实说,尽管是“小规模”,可是那一次的演奏还是十分美满 我应当承认,这开了我的眼界,使我感动,老觉得有什么东西在心里抓,痒痒得又舒服又难受那伟大的气魄自然而然使人发生崇高的情感,光是这一点,也就叫你听过一次,就像灵魂洗过澡似的从那时起,我便在想象:冼星海是怎样一个人呢?我曾经想象他该是木刻家马达那样一位魁梧奇伟、 沉默寡言的人物 可是朋友又告诉我:不是,冼星海是中等身材,喜欢说笑,话匣子一开就会滔滔不绝我见过马达的一幅木刻:一人伏案,执笔沉思,大的斗篷显得他头部特小,两眼眯紧如一线。

      这人就是冼星海,这幅木刻名为冼星海作曲图木刻家的用意不在“写真”,而在表现冼星海作曲时的神韵它还远不能满足我的“好奇”而这,直到我读了冼星海的自传,才得到部分的满足从冼星海的生活经历,我了解了他的作品为什么有这样大的气魄他做过饭店堂倌,咖啡馆杂役,做过轮船上锅炉间的火夫,浴堂的打杂,也做过乞丐什么都做过的一个人,有两种可能:一是被生活压倒,虽有抱负,只成为一场梦;一是战胜了生活,那他的抱负不但能实现,而且必将放出万丈光芒星海就是后一种人!”我当时这样想,仿佛我和他已经是很熟悉的了大约三个月以后,在西安,冼星海突然来访我那时我正在候车南下,而他即将经过新疆赴苏联当他走进我的房间 ,自己通了姓名的时候,我吃了一惊,“呀,这就是冼星海吗?”我觉得很熟识,而也感到生疏我将这坐在我对面的人和马达木刻中的人做比较,也和我读了他的自传以后在想象中描绘出来的人做比较,我差不多连应有的寒暄也忘记了然而冼星海却滔滔不绝地说起来他说起了他到苏联去的计划,讲他的民族交响乐的创作他的话我已记不全了,可是,他那种气魄,使我兴奋鼓舞他说,他以后的十年中将以全力完成他的创作计划我深信他一定能做到,因为他不但有坚强的意志和伟大的魄力,而且又是那样好学深思,勤于收集各地民谣的材料。

      他说他将在新疆逗留一年半载,尽量收集各民族的歌谣,然后再去苏联现在我还记得他的民族交响乐的一部分计划他将从海陆空三方面来描写我们祖国山河的美丽、雄伟与博大他将以“狮子舞”“划龙船”“放风筝”这三种民间的娱乐,作为这伟大创作的“象征”或“韵调”,来描写祖国人民的生活、理想和要求你预备在旅居苏联的时候写你这作品吗?”“不!”他回答,“我去苏联是学习,吸收他们的好东西要写,还得回中国来!”那天我们的长谈,是我和他的第一次见面,谁又料得到这就是最后一次啊!“要写,还得回中国来!”这句话,今天还回响在我耳边,谁又料得到他不能回来了!这样一个人,怎么就死了!昨晚我忽然这样想,当他在国境被阻,而不得不步行万里,且经受生活的极端的困厄,而回莫斯科去的时候,他大概还觉得,这一段不平凡的生活经历又将使他的创作增加绮丽的色彩和声调要是他还活着,他一定会津津乐道这一番的遭遇现在我还是这样想 ,要是我再遇到他,一开头他就会讲述这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而且要说“我经过中亚细亚:,步行过万里,我看见了不少不少,我得了许多题材,我做成了曲子了!” 时间永远不能磨灭我们在西安的一席长谈给我的印象一个生龙活虎、具有伟大气魄、抱有崇高理想的冼星海 ,永远坐在我对面,直到我眼不能见,耳不能听,只要我神智还没昏迷,他永远活着。

      1946 年 1 月 5 日(有删改)10.作者在回忆冼星海的过程中,既写了想象中的冼星海,也写了冼星海留给他的印象 阅读文章,填写表格3 分)回忆想象、印象听黄河大合唱读冼星海的自传气魄伟大,意志坚强,好学深思,热爱祖国11.阅读画线的句子,结合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好奇”的原因和内容4 分)“好奇”的原因:“好奇”的内容:12.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把只见过一面的冼星海描写得生动而感人的 (不超过 150 字)(6 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15 题13 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傅永,字脩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脩期耳。

      (选自北史?傅永列传,有删节)注:让:责备露布:公开的文告13.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 分)A.(蒙辞以军中多务 不辞而别 )B.(自以为大有所益精益求精 )C.(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寻根问底 ) D.(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品学兼优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15.根据文章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6 分)(1)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3 分)(2)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3 分)三、写作(40 分)16.孙权劝学一文,让我们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读书是一种爱好 ,一种品位,更是一种责任 读书长智,读书达理,读书明德 “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读书要有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要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要学会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请以“读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B解析 B 项,“锲”应读“qi”2.D解析 D 项,“儒”应为“孺”3.B解析 B 项,“家喻户晓”是个褒义词,用在“二战中日军恶贯满盈”的语境中不当4.B解析 B 项,应是邓稼先,而不是杨振宁。

      5.(1)示例人物谱风景册故事囊火花集(2)卧薪尝胆凿壁偷(借)光(3)DBCE二、阅读理解6.第一次是因为蒙先生不会阿谀奉承,没有讨好“领导”;第二次是因为蒙先生为人光明磊落,不搞阴谋诡计7.多问则多讲,少问则少讲或:“知无不言”,“有问必答”)8.略9.豪迈的具体表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