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潮汕一年多少节日(共26页).docx

26页
  • 卖家[上传人]:des****85
  • 文档编号:227588825
  • 上传时间:2021-12-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6.17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潮汕一年多少节日  篇一:潮汕节日风俗  潮汕节日风俗  在中国传统的节日中,最热闹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日是春节春节,是农历的元旦,是一年岁月更新的开始每当年底临近(:潮汕一年多少节日),人们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办年货了因为这是一年中的第一个大节,故此,潮汕地区便有着许多既同于中原地区又异于中原地区的习俗活动-、贴门神、春联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茶郁垒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萘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茶、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南朝?梁?宗憬《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萘,右郁垄,俗谓门神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不是神茶、郁垄,而是古代的一个勇士叫做成庆的在班固的《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

      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西游记》中叙述就更加详细于:径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厂夭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径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奕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个脯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贵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后代人相沿下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在今天潮汕一些旧式门楼的两扇大门上,我们还可以见到神茶、郁垒或者两员雄赳赳的战将,形象似乎一样,但是仔细观察,其中一位手执钢鞭,另一位手执铁锏执鞭者是尉迟敬德,执锏者是秦琼  门联同样也是从桃符发展而来的原来人们用桃木板画神萘、郁垒画像,挂在两扇门上后来,画像又改成只写字的“门目”但门目上两边各写两字,表达内容有限,人们觉得不过瘤,便又在大门两侧再挂上两块桃木板(后改用纸),写上了字数较多、能充分反映心愿的对子据《宋史?蜀世家》载:蜀后主孟旭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据说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对春联明代朱元漳建都南京后,曾令各家贴对联,并将门联改名为春联,一律用红纸书写传说-1-  有一次,朱元璋亲自到民间察看,只一户人家没贴春联一问,原来这人家是阉猪的,不识字,于是亲自动笔为他写了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由于历代大力提倡,使春联成为我国一种特殊的民间文艺形式,长盛不衰潮汕人对春联更是重视,买一副春联,往往要琢磨很久从各家各户所贴的春联看,可以反映出不同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其中较多的是反映出潮汕人勤劳上进、团结和睦的特点,像“和睦一家添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广勤生产五谷丰登,善治家六畜兴旺”等等潮汕对联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明朝潮州才子林大钦撰写的“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堂”一联传说,林大钦早年曾当过私塾先生有一年正月初一日,东家夫人过生日,请来先生撰写春联、寿联只见林大钦提笔沾墨,不假思索便写出此联  在潮汕的春联中,经常还看到单扇门儿上或谷簟、福龛上贴着斗大的一个“春”字春”字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层表示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一层巧借“春”与“存”潮音的相谐,表示年年有余的良好愿望这跟北方人喜筵上吃鱼,谐音“余”有异曲伺工之妙  二、吃团年饭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除夕将至。

      于是,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  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记的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  首先必须“拜老公”(祭祖宗)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表现出潮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团围坚,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  用过晚餐,家中主妇就忙着收拾饭桌,于是,一场大清扫活动便开始了这一次清扫不用很讲究,纯粹是为了清洁卫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场,必须用松枝掇草扫刷然后便生炉起火,开始准备明天祭神的供品--斋菜  斋菜的种类很多,有芋头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枣子做的,有的则是用花生米、芋头与番薯合起来做的做斋菜的料都应该在下午时就准备完毕,让其晾干炸斋菜时,等炉火生好的时候,放上一口铁锅,注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时,用这些料子拌以粉浆往锅里一放,它就在油锅里吱吱地冒气泡熟时,黄澄澄、香喷喷地格外诱人。

      这时,家中若有客人,女主人就会献上新炸斋菜一盘,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让你尝尝遐迩闻名的潮汕小食的美味  三、迎财神,放鞭饱  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民俗活动,就是在于夜时分拜财神按说,腊月二十四日诸神上天,人间的诸路神仙都上天“汇报工作”去了但人们宁愿相信财神仍然不忘造福人间,会在这新春脚步来临之际将财气送到人间,所以各家各户要在这时候拜祭于是,子夜钟响,鞭炮喧天,烟雾袅袅,仿佛是一团团瑞云祥气,再有那“财神到”的吆喊声,更给这子夜增添了不少热闹关于鞭炮,不少书已经有过详细介绍,它原来是人们用来-2-  避邪法灾的《荆楚岁时记》中载:“正月一已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  宗懔所载,似乎是承西汉东方朔的《神异经?西荒经》之说:西方深山中有人焉,身长尺余,袒身,捕虾蟹,性不畏人见人止宿,暮依其火,以灸虾蟹伺人不在,而盗人盐,以食虾蟹名曰山臊,其音自叫人尝以竹着火中,爆(火朴)而出,臊皆惊惮  犯之令人寒热,此虽人形而变化,然亦鬼魅之类,今所在山中皆有之东方朔所提的,即使有那么一回事,也恐怕只是一种动物而已,后代人以讹传讹,于是爆竹便具有了避邪法灾的功能不过,随着落后意识的逐渐淡化,潮汕人放爆竹一俗,已经很少包含驱鬼成分,而仅仅是为节日增添欢乐气氛罢了。

      而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到来,许多大中小城市都开始在节日禁燃鞭炮了  四、送压岁钱  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看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特别有趣的是,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五、拜年,送“大吉”  拜年,又称为“拜正”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是奇数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对老人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老人会咧开没牙的嘴笑;对有工作的人则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听的人会觉得十分顺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读书的小孩,他们最希望的莫过于新年学习进步、成绩突出。

      送他们这种祝语,他们会对你十分友善落座后,主人会殷勤沏上闻名遐迩的潮汕工夫茶待客临走,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有好诣诙谐者新正出门给人拜年,往往只在裤兜里装上两个大桔,一一拜年后,裤兜里依然是装着两个大桔不变因此,民间有善诣者称年初的拜年礼俗为“换柑运动”  六、掼春盛(挑礼盒)  春节期间,潮汕的另一个有特色的民俗活动便是“掼春盛”(春,一种分成三四层的,有盖子的竹编礼篮,通常是成对使用,所以也叫“担春盛”)  -3-  大年初一,娘家要给出嫁的女儿送礼过去,这些礼物总是装在一对大春盛中,由出嫁女的兄弟挑着送去大舅子来到时,亲家要杀鸡宰鹅,热情款待,民间俗语所谓“阿舅来,掠鸡台”,说的就是这种风俗大舅子送来的礼物中,除了大桔子必不可少,还得有数十节甘蔗,大概是暗祝女儿生活节节高的意思礼物的丰俭程度由娘家经济情况决定,但一般是:刚出嫁的女儿礼物要备得丰盛一点,不然会被亲家看不起;而出嫁已久,甚至是当了婆婆的,就不那么讲究了女儿家收到这些东西,便分送给亲戚邻里、这形成了潮汕春节习俗中的一大特色春节里,鞭饱声噼噼啪啪,除了拜年者匆匆忙忙之外,还有不少老太婆,提着花篮,托着红盘,挨家挨户于门外高喊:  “xx阿姆,下物食(大妈,送点心来了)。

      因为各家各户都有媳妇,故此,各家各户都必须出动从这一风俗中,可以看到潮汕人亲邻睦里的风尚此外,如果家中有兄弟分家者,送的人就会按户分送  但是,嫁出去的女儿在这一天不能回娘家初一回娘家,俗以为对娘家不利  七、家庭“赌博”  春节间的娱乐活动很多,如游神、游锣鼓、标旗和猜谜等值得一谈的是,春节期间以“赌”为乐的习俗  春节期间,大家都休息,兜里也都有钱大街小巷七,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人围着赌博更多的是“家庭赌场”往往是一家老小围聚一桌,由家长做庄,其他人押注,赌个夭翻地覆,但最终是“肥水不流别家田”,因而有的是欢乐,没有真正赌博时的紧张和担心尤其是劳碌一年,难得有欢乐机会的家庭主妇们,更乐意趁此机会玩一玩大多数家庭只赌一晚便不再赌了,只是旧俗不改罢了但有的人也可能由此而引起赌兴,真赌下去,弄得“几家欢乐几家愁”  今天,赌是犯法的,不能以此取乐,要彻底改变这一恶习  八、回娘家(食日昼)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

      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九、迎神接福  正月初四是“神”或日“迎神”的日子原来,年前腊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下界诸神都在这一天升天向玉皇大帝朝贺述职,报告一年来下界人间行为的善恶正月初四这天,再回到下界来继续监督人们,于是家家户户便在初四日迎接神的光临迎神时,富裕人家要供上三牲--鸡、鱼、猪头,如果经济不允许,也可免去,但是一盘米、-4-  一盘红糖却少不了因为奉上白米千盘,意谓新年五谷丰登;红糖一盘,暗含生活甜蜜焚香上礼毕,便燃放爆竹,这时神灵便全部各就各位了  有趣的是,在诸路神仙上天的这段日子,各乡村的庙字还不能忘了上供为什么神灵上天了还要上供呢?因为上天的仅仅是各路神灵的“领导”他们的手下还在“坚守岗位”呢!谁勤于祭拜;谁偷懒,他们会一一登记在案  十、禁忌  因为正月是一年之始,潮汕人往往将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期因此,过年的时候“禁忌”特别多。

      语言方面,凡是“破”、“坏”、“没”、“死”、“光”、“鬼”、“杀”、“病”、“痛”、“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说出口来也忌婴儿啼哭,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