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曹县农作物免耕栽培技术之我见.docx
7页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关于曹县农作物免耕栽培技术之我见 所谓免耕栽培,是指不用犁耙整地、直接在茬地上播种、作物生长期也不使用农机具进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方法免耕栽培把农民从传统的犁田耕田、弯腰插秧的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了劳作方式的根本变革 免耕栽培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农业的基础上,集生物、化学、机械和最新农业科技成果于一体的重要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曹县通过不断创新机制,落实各项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曹县免耕栽培技术推广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思想观念落后,农民素质不高 不少农民对免耕技术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怕担风险,怕示范失败,不敢带头示范种植有的农民认为种田效益较差,打工挣钱更加容易,对农业生产和新技术不够重视[1],增加了农技推广工作的难度目前,农村劳动力以老人、妇女为主,接受新技术能力有限农民当年从免耕栽培中看到好处,得到实惠,技术要领也已经掌握,但第2年仍要农技人员上门进行技术指导,否则宁愿采用传统精耕细作的办法。
农民素质较低,市场意识差,制约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使许多科技成果不能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2.田块条件限制,推广经费有限联盟 因免耕栽培技术受田块和播种时气候影响较大,应选择排灌便利、土壤条件较好的田块进行但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因田块不能集中连片,不能速灌速排,导致免耕技术措施跟不上,免耕前期易出现缺苗或草害现象,有些农民便产生疑惑,造成免耕效益不明显,影响示范推广示范推广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受自身经费限制,极大限制了基层干部从事新技术推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致使免耕技术推广力度明显削弱,造成上面热心、全力推广,下面无心、无力将工作落到实处的被动局面 二、应采取的对策 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是保证免耕栽培技术推广成功的前提为更好地实施该项目,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领导,周密组织 曹县是产粮大县,小麦收获后接茬种植玉米大豆是一种主要种植模式每年产生大量秸秆,秸秆焚烧严重,抓好免耕栽培技术推广,实行秸秆还田,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意义重大为此,县政府对免耕栽培技术推广高度重视,成立了免耕栽培技术推广领导小组,负责免耕栽培技术的组织、协调、管理 2.示范指导 实践证明,示范是加快新技术推广最有效的办法。
通过试验示范田、项目基地、召开经验交流会和现场观摩会等多种形式,把技术送到千家万户、田间地头,把示范田办成技术指导推广的阵地、农民科学种田的课堂在示范推广基地选择上,应优先考虑农民的积极性、适宜田块和交通,以便技术指导和农民学习观摩示范规模不求大,但点要多、面要广、质量要高,便于农民看有示范,学有榜样,达到办好一个点,带动一大片的目的 3.政策支持 以项目实施为平台,强化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技结合,加快关键技术的集成推广,为免耕技术推广获得成功提供重要保证在免耕技术示范推广过程中,把科技入户、良种补贴、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进行整合,加大补贴力度,创造良好条件,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和项目质量标准加大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科技示范户和农民科技骨干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其技术推广和科技致富示范带头作用,建立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新模式,使农业技术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4.综合推广 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将优良品种、适时播栽、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病虫综防等关键技术综合推广,形成适用不同作物、不同模式的免耕栽培技术体系因地制宜抓好不同品种、不同密度、不同施肥等对比试验示范,不断总结经验,摸索配套栽培技术措施,最后以点带面积极稳妥推进免耕技术又好又快发展。
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让免耕栽培技术惠及更多的农民 5.明确技术要点 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人工将田间小麦秸秆撒开,覆盖地表,选用大型拖拉机作业,配套带有灭茬功能的玉米免耕播种机播种,播幅,种3~4行玉米,行距55~60cm,去掉行间旋刀,以减少作业动力,降低油耗每行留旋刀6片,玉米播种时行内浅旋耕,一次性完成旋耕灭茬、开沟施肥、开沟播种、覆土、镇压等,由于不动土层,播种时失墒少,玉米出苗快,并将秸秆直接还田,有效抑制田间杂草滋生,利于玉米田保湿保墒,促进根系下扎,提高抗倒伏能力 6.开展试验示范 试验示范是推广的前提和基础在抓好免耕栽培的同时,认真的组织了玉米免耕栽培的小麦秸秆处理试验、夏玉米分期播种试验、不同量的小麦秸秆还田试验、大豆的免耕栽培品种与播期试验等,为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各乡镇和农场抓玉米免耕栽培示范方,大豆免耕栽培重点抓了王集一个示范片,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机播、统一施肥、统一田管、统一机收同时对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和农业专业合作社加强技术服务和物资支持,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7.实行物化补贴 为推广免耕栽培技术,曹县整合玉米振兴计划资金320万元,现代农业发展资金100万元,实行物化补贴。
其中,统一供种、统一机播、统一病虫害防治2700hm2;玉米大喇叭口期统一供应尿素,面积万hm2,统一采购大颗粒尿素运到乡镇所在地1635元/t,供应尿素375kg/hm2,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落实了技术措施,推动了项目顺利实施 8.实行农机农艺结合 推广免耕栽培技术,关键环节是播种,重点是农业机械要实行农机农艺相结合,学农机的技术人员要了解农艺,学农艺的要懂得农机,在生产中要互相学习,勇于创新,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9.抓好宣传培训 首先要加大对机手的培训力度,提高技术应用水平为做好免耕栽培,利用了会议、电视、广播、现场会、发宣传资料等多形式、多途径宣传培训,让农技人员、县乡村干部、农户了解和熟悉免耕栽培的意义和技术措施全县共召开免耕栽培专题会议12次,发资料10万份,开现场会32场次,培训农民15万人次,并组织了观摩评比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10.强化技术服务 为把免耕栽培技术送到千家万户,落实到田间地头,县、乡农技人员在关键生育时期,深入到项目区,因地制宜,指导农民开展播种、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鼓励专业合作社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农资供应、病虫害防治等专业化服务,充分发挥技术人员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提高服务效率。
三、推广应用成效 免耕栽培实行秸秆还田后,可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增强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活动能力,减少化学肥料的投入和污染,减少翻耕环节,不动土层,土壤蒸发量小,失墒少,同时表土细碎,保墒性能好,有效养分含量高,播种后出苗快、苗齐、苗壮,利于高产与全县平均产量相比,玉米免耕栽培平均增产495kg/hm2,节本增效110元/hm2;大豆免耕播种比翻耕播种增产180kg/hm2,节本增效1170元/hm2 四、结束语 实践证明,免耕栽培技术具有省工节本、简便易行、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促进生态平衡和增加经济效益等优点免耕是在不影响农业产量的情况下,对农田少耕或不耕,并用作物秸秆、根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曹县从引进示范推广免耕栽培技术以来,应用作物由少到多,推广面积由小到大,技术不断配套,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