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太白诗风及其成因.pdf

3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3983473
  • 上传时间:2018-09-0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7.64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太白诗风及其成因新闻与传播学院07 级 3 班侯雯学号:07080088 李白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 同时也是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在中国的诗歌史上,他的作品的艺术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李白的诗歌的内容富于浪漫主义精神,又创造性地运用了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他的诗歌的风格有其多样性的呈现,但多是以雄壮豪放、飘逸潇洒为主李白的诗歌往往给人一种雄壮豪放的美,这多与李白傲岸不规的性格有关李白常常用夸大的手法,夸大数目、用巨额数量词进行修饰,如《望庐山瀑布》中的 “飞流直下三千尺”等,这样就容易给人一种豪壮的感觉除了夸张之外,还常常表现出对雄伟阔大、 奇特壮美的意象的追求 李白的诗, 境界往往十分开阔,如《将进酒》中“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可谓气势浩荡,一泻千里;再如《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声, 白波九道流雪山雄奇壮美的意象组合, 给人以一种崇高感又如《渡荆门送别》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意象也极为阔大壮观他对体积巨大的壮观事物似乎特别倾心,大鹏、巨鱼、长鲸,以及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都是他喜欢吟咏的对象。

      夸张的手法也是李白常用的, 如他写《蜀道难》:“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他写《北风行》: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这些极为大胆的夸张,往往能形成磅礴的气势,给人以雄壮豪放的美感李白的诗歌确实带有一种雄壮之气在创作的过程中, 诗人的感情往往如喷涌而出的洪流, 不可遏止地滔滔奔泻, 其间裹挟着强大的力量, 读起来给人一种惊心动魄的感受在《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感情便十分强烈“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这种博大豪壮的情怀,可以说正是李白诗歌的基调李白这种豪壮的诗句还有很多,如《南陵别儿童入京》 中“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如《行路难》: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些诗中,也都流露着一种雄壮之气 正因为李白的诗常有一种雄壮之气,所以即使他的那些言愁的诗句,也让人感到很豪壮李白经常把“愁”字挂在嘴边,如《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些诗让我们感觉到李白的愁,愁得有力,愁得有气派,它是一种豪情万丈的愁,愁中自有一股浩然之气。

      这就更典型地表现出了李白诗歌雄壮的特点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洒脱、自然、与众不同,有超凡脱俗的神仙面貌也正因为如此,其飘逸、潇洒、富于想象成为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又一大特点李白诗歌中飘逸的风格是鲜明的、独特的、突出的他以高歌祖国壮丽河山为主,从奇山异岭中,从浩瀚星空中,从奇特景色中创造出一幅幅虚无缥缈的仙界神话,令读者无限神往李白飘逸的诗风毫不做作,写得那么自然,夸张而真实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等等显得那么流畅,那么自然而想象则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他的奇特的想象,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一个想象与紧接着的另一个想象之间,跳跃极大, 意象的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纵横变幻,极尽才思敏捷之所能如《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中“西岳峥嵘何壮哉 ! 黄河如丝天际来,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 ” 《赠裴十四》 中“黄河落天走东海, 万里写入胸怀间 《将进酒》中“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的想象, 还有一个特点是感情可以打破任何界限如“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空间千里万里,挡不住诗人的深情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 “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 ,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时代不同,仙凡远隔,李白都能精诚所至,招之而来。

      李白的奇想,无论用于布局谋篇,还是用于写景、抒情、记人、叙事,都能异想天开,涉笔成趣,使人读来妙思泉涌,意兴盎然李白这种诗风的形成和他自己所处的环境,所经历的事情是息息相关、 密不可分的从李白的政治追求和处世态度来看,他是典型的浪漫主义诗人, 而不是头脑清醒的政治家, 他有着诗人的气质而缺乏政治家的风度与精明李白从青年时期起,就怀有“济苍生” “安社稷”的宏伟抱负,并为之实现而孜孜以求,锲而不舍他希望建功立业早年写《大鹏希有鸟赋》《上李邕》,临终赋《临路歌》,终其一生,以大鹏自诩他鄙视蓬间雀,没有凡夫俗子那种强烈的权势欲他性格豁达开朗, 政治视野非常开阔 欲登上宰辅地位, 但又不想脚踏实地一步一个台阶登上塔之顶端,却想“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在政治活动上,他一生始终存在着成功的侥幸心理,希望一言九鼎,一举安邦两入长安,从永王,甚至晚年欲从军追随李光弼出征, 都是这种侥幸心理的反映 在处世上, 道家思想则对他起着支配作用自由自在,毫无拘礼,无为而达他在《王右军》中说:“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 ,赞扬王羲之爱鹅而不拘常礼的飘洒神态他缺乏那种脚踏实地的执著跟进的精神 所谓 “锲而不舍”,往往只留于口头上。

      在政治上,他缺乏儒家应有的求实精神, 往往把十分艰苦繁难的事情,看得轻而易举, 一蹴而就他又由于受儒家传统影响较浅,加上涉世不深, 不了解人与人之间那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他以诗人的眼光观察政治、人情、世态,虽然有时目光如炬,异常锐敏地看出某些本质的东西,但总的看来,不免过于天真这种超脱、飘洒不执著世情的行为,形成飘然若仙的性格所谓“李青莲是快活人,当其得意斗酒百篇,无一语一字不是高华气象” , “快活人”是他性格的核心,李白的思想、性格、行为,具有盛唐知识分子典型的浪漫主义特色,他的生活,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浪漫主义情调交友、游历、聚朋畅饮、谈玄赋诗,是盛唐知识分子浪漫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艺术上,飘逸风格是老庄思想作用于艺术趣味的反映李白承接庄周、 屈原以来的优秀的浪漫主义传统, 以囊括宇宙、气吞洪荒的气概, 以 “惊风雨”“泣鬼神”的笔姿,表现飘洒的性格,极汪洋恣肆之能事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啸起白云飞七泽,歌吟绿水动三湘 ”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名工绎思挥彩笔,驱山走石置眼前”这些诗句,几乎能概括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在抒情方式上, 一任自己飞扬的感情率真流露, 不能不说是李白诗歌风格形成的又一个原因。

      李白流传至今的优秀诗篇,都不是为写诗而写诗的应酬之作,而是为了表达诗人当时思想感情的需要他的诗句几乎都是从肺腑里蹦出来的,跳跃着时代的脉搏 就是写作一些应酬的诗篇, 他也能排除虚伪的感情和庸俗的捧场,直抒胸臆,痛快淋漓另外,李白诗歌风格的形成, 也与其发挥了艺术的独创性有关他反对六朝 以来拘忌声病的形式主义, 冲破诗歌格律上不必要的禁律 这突出地表现在他对当时刚刚成熟的近体诗歌格律的运用方面:既能基本上遵循格律诗声律的规定,为了有利于思想内容的表达, 又有某些突破 格律诗的形成, 是经过前辈许多诗人辛勤的摸索, 在诗歌格式与声律方面, 找到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是一种较好的诗歌表现形式, 因此有着一定程度的规范作用但它不是公式定律, 而有着诗人发挥创造性的空间李白为了表达汹涌澎湃的感情,不受题目、篇幅、句式、韵律的限制 李白突破诗歌格律艺术的束缚,进行大胆的艺术独创 这自然也是形成李白诗风的原因之一李白雄壮豪放、飘逸潇洒的诗风是艺术表现的最高典范,他把艺术家自身的人格精神与作品的气象、 意境完美结合, 浑然一体, 洋溢着永不衰竭和至高无上的创造力李白浪漫主义精神及风格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一道永恒的彩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